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15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道者 发表于: 2006-3-13 01:27:5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推荐]大邑县之土话、方言、乡音

 [复制链接]
大邑县之土话、方言、乡音
第一节  方音

  以晋原镇为中心的大邑方音,和普通话语音比较,在声母、韵母、声调上虽然大部分相同,但仍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声母:普通话语音23个;大邑方音20个,缺n、zh、ch、sh 4个,增v、ŋ、n(国际音标)3个。r普通话为翘舌音,大邑县方音为平舌音。
  韵母:普通话语音35个;大邑方音34个,缺e、eng、ie、ing 4个,增iai、üo、æ 3个。
  声调:普通话调类中的阴平声调值为55,阳平声为35,上声为214,去声为51;大邑方调类中的阴平声为55,阳平声为21,上声为52,去声为13,且有入声调,其声调值为33。
  以下将大邑方言中能反映方音特点的部分字的读音与普通话读音在声母、韵母、声调上显著相异的,分别对照举例之:
声母相异的
汉字  大邑方言拼音  普通话拼音  汉字  大邑方言拼音  普通话拼音
吴  vu21  wú  五  vu52  wǔ
安   an55  ān  欧  ou55  ōu
你  ni52  nǐ  牛  niu21  niú
知  zī  zhī  陈  cen21  chén
稍  sāo  shāo  胡  fú21  hú
韵母相异的
汉字  大邑方言拼音  普通话拼音  汉字  大邑方言拼音  普通话拼音
科  kō  kē  横  hún  héng
皆  jiāi  jiē  京  jīn  jīng
国  guæ (入声)  guó  确  qǖo(入声)  què
鞋  hái  xié  街  gāi  jiē
  声调相异的:普通话的声调有4类。大邑方音的声调,由于保留了古入声字的读音,共有五类。而古入声字普通话里分散在四个声调中。这是大邑方音和普通话在声调上的主要区别,入声字没有适合的声调符号,在括号内注明。其他非入声字的声调也有少数相异的情况。一并举例如下:
汉字  大邑方言拼音  普通话拼音  汉字  大邑方言拼音  普通话拼音
北  bæ(入声)  běi  促  co(入声)  cù
德  dæ(入声)  dé  额    ŋæ(入声)  é
厄  ŋæ(入声)  è  黑  hæ(入声)  hēi
及  ji (入声)  jí  客  kæ(入声)  kè
拍  pæ(入声)  pāi  密  mi(入声)  mi
色  sæ(入声)  sè  热  ræ(入声)  rè
袜  wɑ(入声)  wà  特  tæ(入声)  tè
约  yǖo(入声)  yuē  协  xi(入声)  xié
播  bò  bō  则  zæ(入声)  zé
研  niɑn55  yán  诊  zēn  zhěn
危  wéi  wēi  拥  yǒng  yōng
第二节  词语

  一、单音节词
杵:言语忤人。如:杵你一鼻子灰。
欠:想,思念。如:娃娃欠他妈妈。
睃:看。如:你把东西给我睃倒。
啄:喝(用于喝酒)。
  二、多音节词
酸汤:啰嗦,话多。
搭手:帮忙。
刀兑:暂借,暂垫,又说“车挪”。
垫背:共事中别人得利,自己受苦。
粉起:说奉承话。
夹生:害怕。
煞嗔:说粗话。
下嗓:事情办完。
晏天:昨天。
作鼓:做事严肃,认真。
燃哇:纠缠。
戳锅漏:用挑拨的伎俩,把将成的事搞乱,使其不能成功。
二夫子:男性中年人,也称“半蔫子”。
两把手;夫妻俩。
麻些点:快点。
耍联系:谈恋爱。
謇巴身小:口吃。
拖眼皮:在旁边看见别人困难不帮助。
水旋儿(“旋儿”儿化):当面答应过后并不兑现。
龌毒货:多而不精,一般指菜肴。
新迎子:新娘。
掌脑壳:埋头不开腔。
年辰子:昨年。
麻利带快:指行动迅速。
第三节  谚语

一、民谚
笑破不笑补,笑过不笑改。
脚正不怕鞋歪,身正不怕影斜。
货买三家,必是行家。
吃饭要上粮,做生意要帮行。
若要公道,打个颠倒。
二、农谚
栽秧要抢先,割谷要抢天。
秧奔小满谷奔秋。
寒露胡豆霜降麦,立冬油菜绵不得。
头伏萝卜二伏菜。
七月葱,八月蒜。
早栽三天,不如炕田一日。
秧子栽得嫩,等于上道粪。
夏至不挖蒜,蒜在泥头烂。
长猪短马秤砣牛。
  三、气候谚语
火烧灶额头,三天大日头。
火烧锅底,三天大雨。
鸡早进笼,决出日头。
惊蛰不起风,冷在五月中。
雨打白露,晒白又落。
雨打伏头,晒死牯牛。
雨打二十五,后月无干土。
清明要明,谷雨要淋。
立夏不下,犁头高挂。
十月无霜,槽内无糠。
明星照湿地,淋得你不出气。
初三初四雨,一月九天晴。
五月初一雨,蝗虫遍地起;五月初一晴,蝗虫进老林。
云跑西,蜞蚂老鼠披蓑衣;云跑北,越跑越没得。
东虹日头西虹雨,南虹北虹涨大水。
一天黄沙三天雨,三天黄沙九天晴。
  四、卫生谚语
不干不净,吃了生病。
饭莫过饱,饭后莫跑。
早晨烫次脚,等于吃补药。
睡前烫烫脚,胜似催眠药。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活动就是灵芝草,何苦另外找妙方。
萝卜上市,医生莫事。
要离药罐,洗手吃饭。
不染烟和酒,活到九十九。
  五、新谚
世代受穷怪命苦,共产党来了有米煮。
烧香拜佛没有富,社会主义才是摇钱树。
靠毛主席翻身,靠共产党致富。
要得富,庄稼伙着生意做。
包产到了户,家家都致富。
责任到了田,家家都要技术员。
第四节  歇后语

  一、用比喻的歇后语
螃蟹夹豌豆──连爬带滚。
筲箕装土地爷──淘神。
指头子刨饭──口口都是肉。
土地爷见玉皇──矮起说。
三张纸画一个人脑壳──好大的脸面。
筛子滚稀泥──没眼。
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
砂锅炒胡豆──刨不转。
坟园头撒花椒──麻鬼。
狗坐轿子──不受人抬。
三十夜翻皇历──没日子。
背鼓上门──讨打。
口袋头装茄子──叽叽咕咕。
鹅卵石砌烟囱──砸锅。
沟头放牛──两边捞。
癞格宝(蛤蟆)打呵欠──好大的口气。
戴起碓窝跳加官──累死不讨好。
猫儿抓蓑衣──脱不倒爪爪。
苦楝子雕童子──挖苦人。
王泗营的金兰烟──大劲仗(王泗营的水烟味特大)。
王公爷的轿子──一个劲(王公爷是旧社会大邑龙泉乡人,轿一出门就不歇气,故当地有此歇后语)
  二、用双关(谐音)的歇后语
城隍爷吃沙胡豆──鬼炒(吵)。
家婆死儿──没舅(救)。
幺姑娘梳头──自辫(便)。
月亮坝头晒笋壳──不摊(贪)。
落雨不戴帽子──经淋(精灵)。
和尚买篦子──梳(酥)肉。
嘴上生疮──口(灌口)。
水打生堰──没新场(心肠)(新场在头堰下) 。
第五节  行话

  旧社会,各行各业互相倾轧,明争暗斗。为了牟利的需要,创造一些含义特殊的词语,称为“行话”,又名“隐语”。使用时,彼此默契,局外人不得而知。今已陈旧不堪,大部分逐渐消亡,但未绝迹。如在数数上,牛贩子使用的行话是:么(一)、暗(二)、书(三)、少(四)、歪(五)、撩(六)、乔(七)、奔(八)、绞(九)、鸡或齐(十)。另一些猪、牛贩子用的行话:止脚(一)、工空(二)、横川(三)、西尾(四)、瞎丑(五)、断六(六)、皂脚(七)、入开(八)、龙台(九)、田心(十)。小菜行业用的行话是:尖(一)、书(二)、夭(三)、长(四)、久(五)、下(六)、心(七)、匹(八)、纳(九)、求(十)。粮油行用的行话是:定(一)、眉(二)、昌(三)、书(四)、瓦(五)、雍(六)、皂(七)、刀(八)、龙台(九)。此外,尚有咬(一)、肝(二)、爪(三)、茶(四)、磨(五)、劳(六)、条(七)、敲(八)、烧(九)、海(十)用于猪、牛、马贩子中。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道者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道者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道者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道者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道者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道者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推荐]大邑县老地名 [推荐]《收租院》解说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11:13, Processed in 2.948405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