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821|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6-3-27 09:18:4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1978-2008年[转帖]“亲日情感”是一种优秀而先进的文化审美取向

 [复制链接]
什么是“亲日”?“亲日”即不是赵无眠那样认为日本征服了中国更好,那是无底线的功利;也不是李登辉那样认为加入日本国籍更好,那本质是民族主义。“亲日”只是一种情感,一种文化审美取向。“亲日情感”会对樱花与和服等文化符号产生审美愉悦,对太阳旗与大和号等民族国家符号却无所感觉。

“亲日情感”缘起于七十年带末,在改革开放和中日友好的背景下,日本动慢、游戏、音乐、影视等商业文化产品的大量输入,成就了强势的日本流行文化。在这个大背景下成长的一代,或多或少总会带有一点日本情节。当下的“亲日情感”主体正是从对日本流行文化的迷恋蜕变而来。新世纪以降,这股潮流逐渐退色,哈韩一族确立了流行文化主流地位。在经历几轮对韩流的不太成功的反击之后,“亲日情感”不再谋求主流流行文化地位,转而日呈保守趋势,显得温和而低调。只是偶尔在民族主义压力下,才表现为激烈的张扬。

“亲日情感”并不是一种学理化的“主义”,也不愿意承担任何微言大意,但在民族主义咄咄逼人的攻势之下,她的生存空间岌岌可危,因而被迫寻求一种学理化的保护。对“亲日情感”提供支持的最佳学理是文化多元主义。多元主义无甚高论,只是要求尊重兴趣、生活方式、审美取向的多样性。多元主义意义不在于论述,而在实践,即无所顾忌的表达自己的偏好。比如小肥羊推崇日本动漫(《建议中国青少年多看日本动漫》),鬼首天龙介绍他的日本友人(《我的日本友人千叶明》),这是对民族主义最有意义的消解。

另一方面,“亲日情感”激励了对民族主义本身展开批判。这种批判其实是被逼出来的,因为不反击意味着话语空间的完全丧失。“亲日情感”最先受到攻击,因此最先展开反击。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亲日情感”者(以下简成“亲日者”)持最激烈的反对民族主义立场──因为民族主义不给活路,只好背水一战了。亲日者对民族主义的批判基本上采取了自由主义方法论,在经验上要求民族主义反省自身带来的巨大灾难,在价值观上要求民族主义接受宪政民主的检验。在这里,亲日者已经完全与投身于自由主义门下,其“亲日情感”已经退色了,论述的重点也偏离了论证非制度文化的多元,而是转为强调制度文化的普世。这多少偏离了“亲日情感”本该有的消极立场。其特点在于材料选取和视角特殊,同样是对人权理念的推崇,亲日情感就会优先选取成田机场征地的事例。同样是对法治理念的推崇,亲日情感就会优先选取日本法院对历史教科书案的判决。在客观效果上,此类文章涉及的情感纠葛和民族情绪会伤害自由主义普世理念的推广。但反过来说,自由主义若无法给“亲日情感”一视同仁的保护,就无法自称“普世”。偶而,一些亲日者也会采取双重标准,例如大力赞扬福泽谕吉倡导新学、推崇自由,却回避他民族主义的一面,这是值得亲日者警醒的。

以文化多元主义为自身辩护的亲日者认为,文化都有价值,文化无优劣。“亲日情感”只是一种文化审美取向,其本身不做价值判断。价值判断与“亲日”无关,而与作为一个公民的政治理想有关。但历史的因素,使亲日者常常面对严厉的道德批判,因此辩解“亲日情感”的道德层面有其必要。与普遍的误解相反,亲日情感并不代表无是非观念和道德虚无,亲日情感也不表达为对人性的冷漠和暴力的认同。恰恰相反,面对南京大屠杀,亲日者与其他同胞一样沉痛。所不同的是,亲日者并不把着眼点仅仅投射于行使屠杀者的民族身份。亲日者与其他同胞一样愤怒,所不同的是,这种愤怒产生的诉求是要求对暴力的捆绑和限制,而不是仅仅要求以血还血。这种沉痛和愤怒既源于对普世价值的认同,也源于对民族身份的认同,每个人都有浓淡程度不同的民族情怀,都带有一定民族文化传统的烙印。

事实上,亲日情感接受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等普世价值的检验和制约,向道德理想主义的批评开放,认同自身的民族身份。只是无法接受那种粗鄙化的民族主义立场。

亲日情感的价值

亲日情感有助于防止革命粗鄙化的文化心态的扩散。既然有“亲日情感”当然就无法以客观自举,但在百灵那些蕴涵“亲日情感”的文章中,仍能找到面对激烈声讨之下的平和心态,这点尤为可贵,与民族主义的粗鄙化判然有别。“亲日情感”目的不在于自具公正和客观,而在于从独立的立场出发,提供信息和视角的多样性,为理性、冷静、客观、全面地看待和处理一切涉外矛盾提供条件。惟有在一个容忍反对派的信息环境中,客观公正才有可能。当下,一方面中日百年恩仇的历史仍然笼罩在迷雾中,这是国人自己的耻辱,而不是日本给的。另一方面,严肃对待历史,接受普世价值的检验,也是持亲日者应有的自省。

亲日情感是防止民族主义激进化、暴力化的防洪堤。“民族主义主张权力和资源的集中,鼓吹反普世的价值相对主义,具有很大的感性号召力,而其本身又无系统的理论体系,故极易被随意解释和滥用。它常常要求人民奉献出最高的忠诚,承担最大的牺牲。所以,民族主义的意外后果之一就是追求民族利益的良好愿望,反而造成了本民族成员承担了极大的个人牺牲。民族主义作为弱势民族的飞来器,不仅很难打到别人,反容易伤著自己。”(《民族主义四面观》)

由于历史的原因,自残的第一步就是消灭“亲日情感”。民族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情绪,而非一套系统的学说,因而与“亲日情感”同质,所不同的是“亲日情感”并没有宏大的政治诉求。这种同质性决定“亲日情感”对“民族主义情绪”所采取不合作乃至嘲讽的态度,是对民族主义最有效的消毒剂。民族主义现正受困于无法根除“亲日情感”,而恰恰是“亲日情感”的顽强存在,拖慢了其进一步自残的脚步,充当了首道防洪堤的角色。

因此,“亲日情感”在今日的政治环境中,仍然可以作为一个值得骄傲的立场。骄傲不是因为“亲日”,而是因为对独立性与表达权的坚守,一种既不献媚于庙堂,也不妥协于江湖的坚守。“亲日情感”的最终目的,只在于把“亲日”一词,从贬义拉回中性,抹去那种能激起中国人义愤的政治符号。他日若能求得一个自由和宽容的社会,亲日者自会解下这种担当,退回到那种审美的自娱自乐中去,哪怕被边缘化也只一笑了之。若是可以因为致力于中日民间亲善而得到些许褒奖,则是得大于求了。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Sichuanese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Sichuanese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Sichuanese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中国新法规直指“超女”现象 青春无语自然美
2# 四姑娘山
 楼主|Sichuanese 发表于: 2006-3-28 11:10:17|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转帖]感谢日本对华援助贷款!
文章提交者:陈满神

平正芳是一个值得中国人记住的名字。日本对华援助,正始于大平内阁。1979年12月5日大平正芳首相访华时,正式向邓小平提出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经济援助。20多年的对华援助,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援助国,总援助资金占24个对华援助国家资金的60%以上。不可否认,ODA资金在我国经济走向腾飞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日本对华援助在中国公众中知晓度不高。[详情]

http://talk.163_com/06/0324/18/2D0HAEND00301JAK.html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马涵坚 发表于: 2006-3-28 17:14:14|只看该作者
  狗奴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12:37, Processed in 4.960808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