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742|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6-9-8 16:45:0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1978-2008年2006四川特大旱灾备忘录

 [复制链接]
  题记:50多年来,天府之国从未如此渴盼这一场雨。2006年9月3日至4日,北方冷空气终于推开副热带高压的阻挡,抵达四川盆地,电闪雷鸣间,干渴到极限的川东北旱区大部出现较强降水。被日日高悬的烈日蒸发了40天、有的地方甚至达到70天的盆地,喘息着接纳了这场迟来的甘霖。在喘息间隙,我们在第一时间梳理了此次特大旱灾的全景,以作记录,谨资备忘。

  ■张宏平

  华蓥市43.6℃成都39℃
  泸州42℃  达州地面72℃……
  旱!旱!旱!溪河断流、土地皴裂;水稻晒成“杂草”、玉米干成“柴禾”、红苕成片枯死……
  2006年,春旱连夏旱,夏旱接伏旱,我省遭遇建国以来最严重、最残酷的旱灾。在干旱最重的南充遂宁广安、达州等地,成片植物完全枯干,溅火即燃;本应浅水泠泠的稻田,大面积脱水,很多地方裂缝宽达3寸,甚至可以伸进一条腿。
  旱情持续加重,到处一片喊渴。受灾人口4816.954万人,超过全省总人口8700万人的50%。全省70%的溪河、塘堰断流干涸,近千万人、600万头牲畜出现临时饮水困难。
  特大旱灾惊动北京。8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风尘仆仆赶到四川,看着到处是干柴般的农作物,面色沉重。43.7亿、61亿、70亿、87.7亿、100亿、125.7亿──自8月10日我省首次对外披露今年旱灾所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以来,这一数字不断被刷新。
  100多次高温红色、橙色预警7月14日中午,蓬溪县一个小山村里。刘长贵像往常一样在猪场里转悠,前一阵仔猪价格上涨,他盘算着这批猪儿能赚多少钱。走到5号猪圈时,他心里“咯噔”一下:母猪和3只猪崽口吐白沫,一动不动。急忙打电话给镇上兽防站,赶来的畜牧技术人员仔细察看后,认定生猪中暑死亡。
  风扇扇、冷水浇,刘长贵开始为猪降温,但并不奏效。在持续高温下,猪儿陆续死亡。到月底,他的猪场死亡母猪2头、仔猪41头,2万多元就这样丢进了水里。
  刘长贵从电视上得知,伏旱像恶魔一样,一天天露出它狰狞的面孔,自己仅仅是千万受害者中的一个。
  6月下旬至7月上旬,伏旱首先从盆地中部开始,8月上旬迅速扩展到全省大部分地方。8月11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旱灾Ⅱ级响应,发布Ⅰ级干旱红色预警。8月16日,伏旱范围最大。至9月6日8时,全省共有126个县(市)发生伏旱,南充、遂宁、中江3县(市)旱期已达70天。
  气象专家马振锋解释,造成特大干旱的主要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西伸。一方面,它阻断了从南方过来的水汽通道,另一方面,又拦截了从北方进入的冷空气,致使四川无法产生大范围降水,最终形成今年罕见特大旱灾。
  “伏旱期间,气温异常偏高。”7月1日至8月27日,近两个月里,盆地中、东部平均气温达30℃以上,较历史同期偏高3℃以上,省内其余地区也比常年偏高2-3℃。8月中旬,四川大部日极端最高气温创历史极值,发布高温红色、橙色预警100多次。
  热浪持续时间也打破记录。7月以来,盆地大部分地方日极端最高气温35℃以上普遍超过20天,遂宁、广安、南充、达州等10市超过45天,武胜县高温日数达60天。
  9月1日上午,遂宁市人民医院走廊里,刚输完液的卢家成一边烦躁地翻着报纸,一边嘀嘀咕咕:“我就搞不懂,老天爷咋了?再不下雨降温,我这把老骨头要被它收去了。”半个月内,这家医院因中暑住院的病人达800多人次,急诊科最高一天患者达170人,儿科也比平时增加了30%的就医量。
  高温、干渴,像瘟疫一样向人们挑战。受高温影响,遂宁、南充、广安等地的中小学校推迟开学时间。
  3100万亩农作物受旱,467万亩绝收
  刚到南充,一份水利讯息便递到手中:眼下全市1.7万口塘堰干涸,1933条溪河断流,四川最大水库──升钟水库蓄水仅4.5亿立方米,逼近死库容。5月中旬至今,南充市降雨比历年同期少60%以上,260万人、253万头牲畜饮用水缺乏,政府每天组织出动300多辆水车为群众送水。
  天不下雨、水库缺水,最直接地苦了农作物。全省有3100万亩大春农作物受旱,其中467万亩绝收。
  在遂宁市船山区桂花镇朝阳村三社,原本能养鱼的稻田裂开一道道缝,大片水稻没来得及抽穗就干枯了,有些勉强抽了穗,可无法灌浆,全是空壳。
  这样的场面,在遂宁并不少见。安居区常理乡白象村,堰塘大多干裂,坡上的玉米成了枯黄色。一些田里的水稻从表面看仍绿着,但乡党委书记杨林告诉记者:“这只是假象。”拨开禾苗一看,田里干裂成道道缝隙,最宽的有五六厘米,很多稻谷没有抽穗,长成了“杂草”。据当地气象部门介绍,从6月21日至9月1日,遂宁总雨量仅32.9毫米,这个数字比当地历年同期平均值少87%,是有历史记载以来的最小值,干旱持续时间超过50天。
  干枯的田地,倒伏的稻草,画面令人揪心。翻过一条又一条田坎,抓起一把稻谷,空的。再抓一把,还是空的。
  望天田基本无收;坡地和台地玉米基本无收;红苕、花生等严重枯萎,基本停止生长,甚至死亡──高温伏旱天气炙烤下的达州市,农业经济直接损失达13亿元。
  “老天总有一天要下雨,但绝不会下钞票。”大竹县庙坝镇长乐村5组水果种植大户赵友银风趣中难掩心痛。他往年仅枇杷、黑李等就能收入1万多元,今年只卖了2000多元。“今年种的110亩烟叶全部枯死了。几分地梨树,刚长叶子,偏偏碰上今年的酷暑,都干死了。枯叶轻轻一捏,就成了碎末。”
  水火交逼,全网缺电。1250家企业紧急避峰
  家住遂宁城北的唐先生说,晚上听到变压器哧哧地响,起床一看,心咚咚直跳,变压器连续冒出刺目的火花,老远就能看见。“真怕它燃起来了!”第二天打电话到电力公司一问,原来,自己的城市早已不能承受电力负荷之重。
  罕见高温天气肆虐,用电量骤增,电网告急。8月17日,省经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省1250家企业严格执行避峰计划,让电于民,确保安全度夏。
  严重旱情造成四川各流域来水持续减少,均达到有水文记录以来同期的最枯水平,水电机组发电能力大幅度下降,火电机组因电煤、天然气供应不足,加上煤质差等因素,四川电网从局部缺电转为全网缺电。
  7月以来,四川盆地日平均气温较往年同期高出4—6℃,部分地区拉响了最高级别的红色高温警报。同时,旱区的蒸发量比降水量高出5倍多。“水电大省”遭遇前所未有的电力危机!
  省电力公司调度处副处长秦毓毅说,近期川内主要流域来水骤减,水电日可发电量减少4500万千瓦时。除安宁河外,全省所有江河流量均小于去年同期值,主要流域来水较去年同期减少56%以上,雅砻江、岷江、大渡河、白龙江等来水均为历史同期中最枯年份之一。
  “从7月27日起,各火电厂电煤存量下降迅速,日供应缺口2万吨。”华蓥山、临巴电厂于8月5日紧急报告:库存急剧下降,如供煤局面不能改变,将被迫停机。天然气供应偏紧,巴蜀江油、太白电厂和英惠燃机电厂因天然气供应不足,有50万千瓦机组停运。
  8月11日,四川省发布了标志着特大干旱灾情的一级红色警报。无奈之下,成都市两次对大工业企业实施“拉闸限电”。
  当月,国家电网公司取消了全部川电外送计划,实际每天向外地少送电1900万度。在此基础上,协调西北电网,将甘肃碧口电站2台10万千瓦机组并入四川电网运行。同时,省电力公司还增加外购电2.18亿度,以解燃眉之急。
  [旱区记录]
  第一站:400村民大转移
  一个月来,每天凌晨4时,61岁的蒋朝相就会起床,挑上水桶,踏着月色,到山脚下去守水。
  蒋朝相一家四口住在一个叫“欢喜坪”的山之巅。但现在的“欢喜坪”并没有让大家感到一丝欢喜。7户人共用一口老井。今年,滋养了几代人的老井枯了。前一段时间,蒋朝相每天去老井探看,水一点点减少,他的心也随着紧起来。
  大竹县庙坝镇华山村地处华蓥山腹地。蒋朝相一家和183户村民,散居在大小不等的村落里,已度过长达66天的漫漫高温天。
  井水没了,妻儿老小、牲畜还要生存,只好到山下找水。山脚下有5口溶洞,去年还好好的,今年只有一口冒水。7月19日凌晨,蒋朝相挑着一对空水桶下山,一看,已经有20多人排队等水。等着等着,人越来越多,好不容易插队接了一担水。上山,歇了8次,5公里羊肠山路,他用了整整4个小时。他第一次感到自己不再年轻。
  挑回家的水,一家人用得小心翼翼,生怕洒掉一滴。洗完衣服,沉淀一晚后,第二天又用,洗脸洗脚,最后喂猪。
  他所在的华山村,几乎所有的水井、泉眼都干涸了,400多亩稻谷,几近颗粒无收。村支部书记杨邦武心疼得直抹眼泪:“南瓜、冬瓜、茄子……蔬菜大都干死了,许多人家顿顿泡菜下饭。”
  眼看溶洞里的水快被掏空了,人畜饮水全面告急。7月下旬,庙坝镇党委书记刘楚明带着5名镇干部上山。望到眼前一片干渴的眼神,刘楚明心凉了半截,当即决定对华山村村民实施大转移。能卖的牲畜变卖,有亲的投亲,无亲的靠政府,迁移到场镇,住的、吃的、水电费全由政府买单。背起铺盖卷、衣服,扶老携幼,三社的王继富第一个响应,全村183户551个村民中,有近百户300多人、100多头耕牛大转移。
  记者在镇上的临时居住点见到了蒋朝相,一家人用水用电不愁了。这期间,蒋朝相回了一次“欢喜坪”,他放心不下晚秋作物。但是,“栽不下去啊”,他说,锄头一挖,像在挖石头,哐铛一声,灰尘直往脸上扑。
  [旱区记录]
  第二站:西边灭火,东边送水
  早上7时多,季玉中来到建安路上一餐馆吃面条,老板招呼他坐里面,有电扇呼呼地摆头。他把头凑到电扇下面,瞬间尖叫着蹦起来,电扇吹出来的风像暖气。“这鬼天气,像在蒸桑拿!”他抱怨了一句,一碗面条还没吃到一半,胸、背全汗湿了。更难受的是,他每天回家,脱下的衣服总沾着一层厚厚的白色颗粒物,“整天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上面都是盐巴!”
  这是广安市今年夏天最常见的风景。不仅人难以消受,动物也频频热死。至8月29日,高温干旱让广安2.19万头生猪、27.34万只家禽、0.35万头牛羊死亡。629个养殖场禽畜用水困难。当月,这个市畜牧业每天损失600万元。
  在广安,一问抗旱办,大家都说不知道设在哪里。最后找到市水利局,副局长李全富说,几十年都忙于防洪,抗旱对大家来说,很少有过这么大的“集体行动”。正说着,市防汛办主任卢俊华拿着一份渠江水情表走来。去年同一天,渠江流量是每秒1310立方米,今年只有82.4立方米。全市37座小型水库降至死水位或干枯。
  和李全富、卢俊华一样闹心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广安市消防支队政委杨仕元。
  城区两个中队5台消防车,今夏特别吃紧。调剂3台送水,不分白昼。接到火警又要出警。7月以来,已发生大大小小火灾378起。杨仕元说,如何让战士们休息好,成了一件头疼事。
  除了应对出奇不意的火情,消防支队与旱灾较上了劲。8月31日,记者随同消防送水车来到广安区广门乡。
  “水来了,水来了!”2000多人的广门乡一片欢腾。下午5点,当参谋长赖正攀带着4名消防战士将8吨水送到乡上时,早就有人提水桶、坛坛罐罐等候多时。在乡政府,副乡长张洪林一人留守,其余乡干部都下乡找水去了。张洪林说,镇上有一个自来水站,但提水设备老化,天一旱,水就提不上来。
  8吨水放完,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端着一个脸盆跑过来。“没水了?我好渴哟!”随即,他伸长脖子,钻到消防车放水口,用嘴巴舔着仅存的一点儿余水。
  [旱区记录]
  第三站:70多天,这里没下一滴雨9月1日中午,南充市嘉陵区大同乡,耀眼的日光下满目焦黄。大多数门面都关着,天太热,连生意也没法再做下去了。走在被高温撕裂的田里,干枯的稻草桩嚓嚓作响,稍不注意鞋子就陷进巴掌宽的裂缝里。路过乡上的供水井,抽水电机沉默着,十几米的深井里,可以听到缓慢的滴水声。
  “几天前这井水已经干了。”乡干部的话,像在凭吊一位远去的老朋友,有些伤感。
  穿过热浪滚滚的几块稻田,来到牵牛房子村五社。一大片枯死的竹林下面,干裂的“牛滚凼”里,七八个村民正在淘井,一盆盆淤泥被他们接力般传出凼底,汗水夹裹着泥浆从脸上滑下。76岁的陈福尧老人呷着旱烟观阵:“70多天了,硬是一滴雨没下。60多年了,只有1937年才这么旱。”
  这是乡上组织村民在淘井,已经是第三天了。挖了几米,只有少许浊水冒出来。连续两个多月的干旱,把乡场附近20余口水井全吸干,见了底,可乡场上和牵牛房子村的几百人,都得靠这“牛滚凼”的水活命。
  “这水能吃吗?”看着一凼浊水,记者问。“还讲究啥呢,要活命啊!”村民陈建民端着淤泥,连连摇头。《南充日报》记者唐俊插话说,由于向灌溉区送水过多,西南地区蓄水量最大的升钟水库仅18天时间,水位就迅速退到历史最低,逼近死库容。
  人越聚越多,大同乡小学校校长苟势荣无心凑热闹,他心里早急成一团乱麻。马上开学了,学校500多名师生饮水问题怎么解决?60多名教职工每天不分昼夜轮流找水,根本没精力准备开学的事情。好几天没洗澡了,苟势荣说“浑身不舒服”。学校里几位年轻老师,每天下午骑摩托车到10公里外的华兴河里去洗澡。
  “有水了,有水了!”下面的人突然叫起来。果然,在混浊的泥浆里,一股酒杯大小的清泉喷涌着。人们兴奋起来。刚赶来的乡党委书记赵承勇两眼通红,黑黑的脸上满是汗渍。“两天了,没痛快地洗一把脸。大人还好说,可不能缺了孩子的水啊。”
  [不结束语]
  极端天气灾害频繁上演,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我们一直在努力”
  “今天的大气环流形势,应该明朗些了吧?”9月2日早上6点30分,赵广忠一只脚踏进省气象台,便急切询问通宵达旦监测天气的预报员。1日晚上,川内9个市开展了增雨抗旱作业,向天打了437枚炮弹、火箭。而今年夏天,全省先后有110多个县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火箭、高炮配合上阵,至9月2日,总共开展了1183次人工增雨。
  自8月14日全省气象进入伏旱应急状态,每天早上8点整,省气象台都要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参加中央气象台会商,对四川旱情进行“会诊”。8月30日,省气象台发布了9月4日前后有大范围降温降雨的天气预报。但至9月1日晚,全省仍有25县(市)旱情在持续。9月2日气象快报显示:广安、遂宁、南充等“老旱区”仍然滴雨未降,华蓥市气温甚至达到破历史记录的43.6℃,创四川新高。
  “放心吧,冷空气肯定会‘按时’入川。”预报人员的一致结论,让赵广忠心上的一块石头着了地──
  9月2日晚,盆地开始产生强降雨云团,天府大地风云骤起,暴雨不断;9月4日,北方冷空气越过秦岭后,长驱直入四川盆地,全省出现今年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区域性暴雨天气,盆地重旱区南充、遂宁、广安3市的旱情解除;9月4日上午,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宣布,解除旱灾Ⅱ级响应,同时取消Ⅰ级干旱红色预警;
  9月5日,气象专家分析,随着9月10日左右再次降雨降温,我省旱情可完全解除。
  旱魔正远去,产生的影响却要一段时间来“消化”。9月5日,一直关注四川旱情的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国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热浪、洪水、台风、干旱、地震、海啸……全球气候变暖,种种极端天气灾害频繁上演,地球的各个角落随时都可能处于“水深”“火热”的煎熬中。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的重大影响,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只有在不断的深受其害和经验总结中,完善防灾、减灾这一系统工程,才能为下一次的有效防御积蓄力量。
  和气象部门一样,在这场特大干旱的抗灾救灾中,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不遗余力。至9月4日,全省已投入抗旱资金3.21亿元,动用各种抗旱设备84.7万套,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雨后的巴城 周培德:成都市区最后一名打铁匠
2# 四姑娘山
 陈学林 发表于: 2006-9-15 09:16:2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明年,我们怎么办~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6 23:36, Processed in 0.3120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