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0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6-4-1 09:45:0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中亚五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研究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民族报  : □ 熊坤新 杨立玉
  调整民族政策后的乌兹别克斯坦大力弘扬乌孜别克族的历史文化。图为该国举办民族手工艺术节的场面。资料图片
  编者语
  当今世界,无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的强权政治、资源争夺、经济竞争,还是各国家内部由多元文化碰撞而引起的冲突与矛盾,诸多引起国际关注的热点事件和热点问题背后,都隐藏着复杂而深层次的原因。有的事件或问题直接涉及民族或宗教因素;有的不一定直接表现为民族问题,但里面却包含着民族或宗教因素,且常常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问题交织在一起。正确认识、深度阐释这些事件或问题,对于我国民族问题的处理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从本期起,理论周刊推出“民眼观天下”栏目。
  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苏东巨变,使得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前苏联五个加盟共和国独立成为主权国家。中亚五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其战略地位和地缘政治影响着世界大国和各方政治势力的布局和动向。独立后的中亚五国因复杂的民族关系引发了一些民族矛盾,为解决民族矛盾,五国对原有的民族政策均进行了调整。

一:中亚五国民族结构复杂
  当前,哈萨克斯坦由130个民族组成,主体民族哈萨克人有1118万,约占全国人口的66%;乌兹别克斯坦由130个民族组成,其中乌孜别克族约占全国人口的80%;吉尔吉斯斯坦由80多个民族组成,主体民族吉尔吉斯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2.6%;塔吉克斯坦由86个民族组成,主体民族塔吉克人约占全国人口的80%;土库曼斯坦由105个民族组成,主体民族土库曼人约占全国人口的94%。由此可见,中亚五国均为多民族国家,且民族结构极其复杂,这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三个:
  一是中亚五国极其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中亚五国历史上就是经贸文化交流频繁之地,是欧亚大陆各国交流的纽带,成为多民族和多种宗教文化交融的前沿阵地,在苏东巨变之后更是成为各大国政治势力和各种宗教势力必争的战略要地。
  二是沙俄帝国的征服和前苏联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影响。自19世纪征服中亚后,沙俄帝国就开始掠夺其丰富的矿藏和农牧业产品。前苏联政府则从上世纪20年代起,为开发和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和文化,有计划地向中亚各共和国移民,并鼓励各民族自由迁移,致使中亚各共和国日益多民族化。加之主张“民族自决”的民族政策和采取联邦制,更加深了中亚五国主体民族的自觉意识和同俄罗斯民族的矛盾。
  三是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政策的变迁。中亚五国都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属于落后的边远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独立之后,强大的俄罗斯势力退出了中亚五国,形成了政治真空,各大国都欲扩大势力。本国政府在经济、文化、民族政策上的失误,也导致独立的五国并没有取得飞速的发展,反而加深了民族矛盾和问题。

二:四大民族关系导致中亚五国民族矛盾突出
  (一)主体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
  中亚五国成为独立主权国家后,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突出主体民族的地位并享有特权,造成主体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矛盾突出。如中亚五国的国家机关的重要职位都由主体民族的人担任。即使哈萨克人仅占全国人口的66%,但在哈萨克斯坦议会、总统办公机关、司法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部门,80%至90%的重要岗位负责人均由哈萨克人担任。这五国的宪法均规定主体民族语言为本国国语,总统候选人必须通晓国语。这种突出主体民族地位、排斥其他民族的政策,必然引起其他民族的不满,导致许多前苏联时期的外来民族大量离开。1992至1994年,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分别有60多万和40多万的俄罗斯人返回俄罗斯。
  (二)当地民族与俄罗斯民族之间的关系
  由于历史上中亚五国属于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前苏联采取向边远地区不断移民的政策,使得俄罗斯民族遍布苏联全境。到上世纪80年代末,中亚地区的俄罗斯人就有900多万。俄罗斯人在塔吉克斯坦为第三大民族,在其余四国中均为第二大民族。前苏联时期,俄罗斯人在中亚五国的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掌控着重要部门的重要岗位,生活优越于当地民族,当地民族与俄罗斯人在那时就已存在着矛盾。前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采取复兴本国主体民族的政策,俄罗斯人从特权民族变成了外来的“少数民族”,社会地位明显下降,难以在重要机构任职,甚至受到歧视,在国籍和俄语地位问题上也曾与当地民族发生过激烈冲突,致使当地民族与俄罗斯民族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三)内部民族之间的关系
  中亚五国内部民族成份众多,宗教问题错综复杂,各民族间生活的地理位置不同,生活差异巨大,政治经济地位严重悬殊,必然导致内部民族之间的关系矛盾也非常突出。如塔吉克斯坦独立后经历了5年内战,原因就是主体民族塔吉克人之间关于国家独立后是走民主和世俗道路还是走向伊斯兰化的国体之争。又如吉尔吉斯斯坦也因南北之间的经济矛盾常引发民族矛盾,其北部多为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等斯拉夫民族,经济和文化相对发达,而南部多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吉尔吉斯、乌兹别克等民族。
  (四)跨境民族之间的关系
  中亚五国均属于多民族国家,民族界限原本就不严格。加上前苏联时期通过行政命令方式在中亚重新划分民族边界和行政区域,鼓励各民族自由迁移,导致目前几国内跨境民族众多,从而形成跨境民族关系复杂和边界争议不断的局面,未来有可能成为中亚五国之间发生民族冲突的导火索。现在,不仅是中亚国家主体民族的居民跨境而居,还有许多其他民族的居民也跨境而居,跨境民族常因为文化传统和生活劳作而争夺土地,导致民族冲突加剧。

三:中亚五国均对民族政策进行了调整
  (一)吸取苏联教训,否定民族自决权
  列宁在构建和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时,主张民族主体论和民族平等,拥有独立的民族自决权。1922年苏联成立时采取联邦制,各加盟共和国签字确定是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拥有国家宪法和国家机构,有权自主决定加入或退出联盟。但自斯大林时期起,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有所调整,导致俄罗斯民族一家独大,其他民族的权利和利益严重受损,加上中央与各加盟共和国之间属于松散的联邦体制,民族矛盾突出成为必然,最终因冷战使得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超级大国一夜分崩离析。中亚五国独立后,为了维护民族国家的统一,吸取了前苏联的教训,总结了世界上其他多民族国家的经验,否定了民族自决权理论,各国新宪法都删除了关于民族自决权的理论,实行民族文化自治,提倡文化多元化。
  (二)复兴主体民族政策
  复兴主体民族政策体现在提高主体民族地位和复兴主体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中亚五国宪法均规定主体民族语言为国语,国家总统候选人必须通晓国语,确保主体民族的人担任总统,在国家重要部门担任职务,重写国家历史,坚持以主体民族为中心。比如哈萨克斯坦坚持复兴哈萨克人主体民族的政策,发展和复兴哈萨克语言和历史文化,鼓励境外的哈萨克人回归。乌兹别克斯坦将民族复兴政策定为国策,大力颂扬乌孜别克民族的历史文化,隆重举行纪念布哈拉、希瓦建城2500周年、帖木儿诞辰660周年等活动。
  (三)“人权和公民权”高于民族权
  中亚五国模仿西方,淡化民族观念,树立“人权和公民权”高于民族权的观念,强化“人权和公民”的地位,发展多元化政治向公民社会过渡,以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建立民主法治国家,在宪法中规定人权优先原则,尊重人的生命、尊严、自由和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权决定和是否说出自己的民族属性。强调各族人民平等地享有“人权和公民权”,在民族政策上不提“民族平等”概念。
  (四)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反对极端民族主义
  中亚五国都强调,建立民主法治国家要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国家独立和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必须反对极端民族主义。五国宪法均规定挑起民族冲突为违法行为,不允许煽动民族和种族仇视。为了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全体公民的幸福和自由,五国均强调协调好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尊重各民族利益,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做到民族团结合作,防止民族矛盾转化为对抗矛盾。
  (五)坚持国家领土完整,不提领土争议
  中亚五国存在着跨境民族和划定国界不尊重民族传统区域的历史实际,潜伏着不稳定因素。为了坚持国家领土完整和跨境民族和谐,中亚五国都主张不提领土争议。如1995年2月,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总统签订协议“不破坏边界现状”。1997年4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强调承认历史形成的国家边界是中亚五国都要坚持的宪法原则。2000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卡耶夫呼吁以睦邻友好原则解决五国之间的边界问题。
  (六)缓和与俄罗斯人的矛盾
  中亚五国主体民族与境内俄罗斯民族的矛盾一直影响着各国政局的稳定。因此,缓和矛盾、改善与俄罗斯人的关系成为中亚五国促进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政策。为此,中亚各国陆续与俄罗斯签署协议,承认本国俄罗斯人的双重国籍。同时规定俄语为各国交际语言,甚至为官方语言。俄罗斯则大力支持中亚五国的发展,如资助吉尔吉斯斯坦建立比什凯克斯拉夫大学。在打击“三股势力”时,中亚各国与俄罗斯加强了合作,也有助于改善与俄罗斯人的关系。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紧密结合新疆实际,用尊重的态度对待各民族习俗 苗族:源于中华大地,遍布世界各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9 05:05,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