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635|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7-1-14 10:38:1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书讯曹文轩:美的力量不亚于知识和思想

 [复制链接]
稿件源自:成都日报

⊙ 孟蔚红

核心价值:
  他的《草房子》自问世以来已经印刷了50次。他像祥林嫂一样,在各种场合宣扬“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和知识的力量”的观点。在严肃谈论问题已经被理所当然视为虚伪的今天,他走了100多所中小学,想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文学理念传达下去。

核心人物: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协委员、北京市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其《红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故事

美的力量很强大
  2006年年底的某一天,北京,冬。顶着刺骨的寒风,推开曹文轩家门的我,立刻被温暖所抚慰。这温暖不只是来自屋里的暖气,更来自房间的优雅氛围,淡淡的欧式风格装修,雅致而不张扬;每个角落静静散发着的书香,会让人的心不由得轻柔、安静起来。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有着高雅情调和很高审美趣味的家,可是又有多少人能意识到这种“情调”和“审美”的作用呢?最近几年,这两个词几乎缠绕着曹文轩,让他坐立不安。“我们说到力量这个词的时候,就只想到另外一个词──知识。知识就是力量。还可能想到另外一个词──思想。我们说这个人很有力量,很强大,是因为他很有思想。但是我们很少有人把力量这个词和审美联系起来。我就跟老师、同学讲,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和知识的力量,甚至于有时候比它们还强大。”
  曹文轩说,自己像祥林嫂一样,在各种场合宣扬这个观点。
  “这个国家讲知识,讲思想,不怎么讲情调,讲审美。这个民族留给世界的印象,不是一个高雅的民族,不是一个有情调的民族,不是一个有教养的民族。穿着、走路、谈吐,都有问题。这些都是审美的范畴。它带来的后果太严重了。我去江苏、浙江那些发达的农村,看富裕起来的农民盖的房子,心里并不高兴,反而悲哀。他们花那么多的钱,盖那么丑陋的房子。我走在浙江一个非常富裕的小镇上,中间有一条中央大道,一边是祖先留下的建筑,一边是农民新盖的房子,我东张西望,心里只有一个词,衰败。一个民族审美能力的衰败,一种不可阻拦的衰败。”
  把看到的、想到的、思考到的讲出来,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曹文轩视之为自己的责任。但是,曹文轩说,“我对中国成年人的世界已经不感兴趣了,不抱希望了。现在成年人又不看书,你还说这些干什么?没用的。一切问题都得从读书说起,不读书,一切都无从说起。”
  曹文轩所说的“各种场合”,是全国各大中小学校。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曹文轩差不多每个月都要出去一次,到现在差不多走了有100多所中小学了,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文学理念传达下去。

审美维度缺失了
  曹文轩说,他现在想在整个知识宝塔的底部活动。当年中国的教育为什么这么好?就是因为有很多大学的教授、学者活动在这个底部,教书,编教材。现在越有名的知识分子越在塔尖,发挥的作用并不大。
  曹文轩走入中小学的契机,刚开始是和实际的目的联系在一起──签名售书。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对签名售书已经不感兴趣了,但他发现,每次签名售书之后,面对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以及中小学的语文老师、教育部门的人宣讲他的那些观点,讲现在教育存在的问题,讲如何欣赏文学,讲文学和我们的人生是什么关系,效果特别好。
  曹文轩说,中国教育存在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它的维度是不完全的。现在的学校不是培养人的地方,没有培养人的机制,还只是把学生作为一个知识接受的载体看待,它缺少很多教育的维度,比如审美教育的维度,情感教育的维度,还有其他重要的思想教育的维度。当年蔡元培先生提出来的是五个方面,德智体之外,还有世界观教育和审美教育,他甚至认为审美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就是说,不论你从事哪个学科的教育,都得贯彻审美的思想,就算是讲数学、化学、物理的老师,都应该在课程里贯穿审美的理念。后来世界观和审美教育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审美教育就慢慢变成中小学的音乐课和美术课。曹文轩认为,共和国教育几十年的一大败笔,就是审美教育维度的缺失。
  曹文轩经常跟老师和同学说,你把成语词典打开来看,多少成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倾国倾城说的是什么?是讲美的力量有多大。为了让孩子们更能理解情调的含义,曹文轩还跟孩子们开玩笑。“我跟那些高中生说,你们马上要谈恋爱了,不要着急,我来帮你介绍女朋友,介绍两个,你们选一个。一个女子是这样的,很有思想,思想非常锐利,锐利到像锥子,但是这个女子是不怎么有情调的。一个有思想的人不一定就是有情调的人。再介绍一个女子,思想也就是一般人的思想,很正常,又是一个非常有情调的女子,你们选第一个,还是第二个?那些小孩一起喊说:我们选第二个!我说,对了,选第一个的,是天字第一号的笨蛋。我就用这样的方式去告诉他们,除了知识和思想,还有些维度对我们人是非常重要的。”

阅读生态失衡了
  “我尽力而为。”曹文轩在被问到他一个人如何与整个教育体制对抗时说。曹文轩说,他所宣扬的,不是整个教育体制的改变,那毕竟是不现实的,他所做的,是如何在现有教育体制下进行弥补。阅读,在曹文轩看来就是一个最好的弥补途径。阅读生态的失衡,是现在最紧要的问题。
  曹文轩说,现在小孩手里不是没书的,有书,但是有很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书。值得读的、需要读的、应该读的书,并不在他们手上。所以现在不是阅读不阅读的问题,是阅读生态失衡的问题。“我下去讲,就是告诉老师们,告诉孩子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他们,说这样的书是值得读、应该读的,会对你的整个人生产生影响。我回忆了我的少年时代。我少年时代对鲁迅的作品非常入迷。到了初中的时候,我写作文,我就觉得鲁迅的品质、精神境界、说话的语气,顺着我的笔尖流淌到我的纸上。当时我不知道那叫什么,现在我知道了,那叫文脉。鲁迅的书是有文脉的,有文脉的东西才能够流淌。现在有很多很流行的书,那些书是没有文脉的,它不可能流淌,它没有后面流淌的状态。”
  在曹文轩看来,小孩的阅读姿态是要家长和老师培养的,不是天生的,不能由着他。姿态分高低,你要培养他一种比较高的阅读姿态,就得说服他、指导他。
  作为一个作品很受中小学生喜爱的作家,曹文轩时常会被问到为什么不写校园生活题材的作品。曹文轩认为,这样的观念不是孩子自己的,而是老师家长的。一个美国孩子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就像有个作者来见我,他原来是搞物业的,说现在还没有写物业的小说。我说你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文学跟物业有什么关系呢?文学跟人存在的基本状态有关系。”曹文轩说,他写作的时候,根本没想阅读对象的问题,只不过,他的题材、他的文字恰恰是适合孩子阅读的。事实说明,小孩喜欢这样的文学作品,不只是喜欢好玩的东西。

文学要有底线
  让曹文轩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草房子》这样的纯文学作品自从问世以来已经印刷了50次,这让他坚信,文学还是有必须恪守的基本的东西,文学是要有文学性的,如果偏离了,受到的惩罚是,印刷了一次,就不可能再印刷了。
  “我在想,文学到底应该是什么?它有没有我们应该恪守的东西,坚守的东西?当别人全部撤离那个地方的时候,我没撤离,我还站在那个地方。为什么要撤离呢?谁证明这个山头是不能待在上面的?当年托尔斯泰、鲁迅都待在这个山头,为什么就不能再待了?我就一直在问这个问题。”
  让曹文轩不断思考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中国现在的文学格局。“我们现在写东西是没有底线的,我们往非常态去,把正常状态完全舍弃了。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深刻的东西在哪里呢?在非常态里面。
  这样的作品能给人类带来什么?曹文轩无比困惑。当有人说曹文轩的作品太唯美、唯善的时候,曹文轩说:“我研究了几十年的文学,所谓深刻的元素我了如指掌,我出手就能写出来,这些深刻就是往死里写,往脏里写,往变态里写,不要写正常人就行了,我对那套符码系统清清楚楚。但是我不愿意那样干。也许我在这个社会受的刺激还不够,也许我还没受到足够多的人性对我的伤害。我承认人性是有问题的,但是因为我的宽容,遮掩了这些问题。我是宽容的,我能理解一些东西。”
  曹文轩说,问题是这样,生活中确实有阳光的一面,为什么就只去写那灰色的天空,不能写阳光灿烂的天空呢?那不真实啊。我不反对你写灰色的天空,那你也不能反对我写阳光灿烂的天空。有人说,阳光灿烂是不真实的,这就很要命了。
  曹文轩强调,文学作品必须要有底线,超越底线写人性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这已经不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正常人性,是非正常的人性,这是没有意义的,是属于生理学、心理学变态方面的,跟我们已经没有关系了。
  现在曹文轩的创作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当很多人往最新的东西那里奔走的时候,我没往那里跑。我在这个十年里,写的就是善的书,美的书。”

对话

难道是我错了吗?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对善和美的强调会不会遮蔽了人性的丑恶,会不会让人麻痹?
  曹文轩(一下简称“曹”):同样的一件事,看你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可以往恶里看,也可以往善里看。恶文化引导一个人看到的就是恶的东西。善与你对这个世界的恶有足够的认识是两回事。应该以善治恶,不能以恶治恶,以恶治恶只能又产生一个恶。
  记:在你看来,文学作品的功能到底是什么?
  曹:文学有反映现实的功能。到底有没有提升的功能?是让生活模仿艺术,还是让艺术模仿生活?艺术模仿生活是一种,但是是不是也应该像王尔德讲的,让生活来模仿艺术呢?要不要这一路呢?还是要的吧。不然要你们这些作家来干什么?要文化来干什么?要知识分子来干什么?这个理念在19世纪古典的那些作家们身上,在20世纪初的那些作家们身上,比如托儿斯泰、鲁迅,都是非常清楚的。我们一说健康,就想到人体的健康,有谁想到社会的健康?我现在看《世界通史》,人类社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而美国社会健康的指数,1996年与1967年比,已经掉下去不知道多少个点了。文化在社会健康里面应该起很大的作用。我还是觉得当年鲁迅选择的路是对的,文学有对社会疗救的作用。文学诞生的那一天就是有这个功能。我们不能放弃这个功能。
  记:你对现代派写作的态度会不会太偏激了?
  曹:现代派的理念是好的,但是阅读效果是很差的,所以这两年我努力在抨击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东西。我批评的时候也不是在批评某一个作家或者某一个作品,我批评的是它的格局,投放在这个格局里不同侧面的力量悬殊太大了。我说的是这个问题。所以我跟那些作家都说,你们千万不要生气,你们的作品我都喜欢,我是在批评这个格局,不是在批评你们。在西方国家就很正常,传统的东西还是占主流。在美国,代表美国精神和美国文化的是什么呢?审美、崇高、悲悯、伟大、向上,全是这些元素。人家虽然不讲主旋律,但这些都是文学的基本面。
  记:中国文学是怎么丧失这个基本面的呢?
  曹:中国知识分子有逃脱不了的责任,就是他们干的,就是他们在这些年里无限度地放弃传统,放弃基本面,无限度地去赞扬商业化、赞扬物质的美丽,无限度的去写人性中丑恶的东西。
  记:你自己是怎么来建立一个完整的维度的?
  曹:我也不太清楚,这和一个人的知识背景,和一个人的定数有关。后来我有时候也想,也怀疑,也许我是错的。真的,我并不全认为我就是对的。这么多人都不这样想,就我一个人这样想,我想也许是我错了。可是我又不服气:难道是我错啦?我是那么一个钻研知识的人,那么一个钻研历史的人,那么一个钻研哲学的人,我能错吗?
  记:你现在关注、焦虑的事情,已经超越作家的职责范围了。
  曹:对,我已经从文学界走出来了,文学界的会议我已经不怎么开了。没意义。大家都不正经。圈子里现在是谁正经谁就虚伪。不能严肃地谈论问题啦,严肃谈论问题是虚伪的。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语境,你不觉得很奇怪吗?走到哪儿,必须把自己打扮成不正经的形象,否则你自己也会觉得虚伪。中国的真实观发生了很大的问题,整个思想崩盘就崩在那儿,就是整个真实观的崩溃。我能有什么办法吗?我能开出什么良方妙药吗?惟一的办法就是,让大家看一些好的作品吧。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医托 贾樟柯:吸引我的 是好人的尊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9 19:13, Processed in 4.149608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