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彩其人其事
四川大邑刘氏之所以闻名中外,还与这个家族的另一著名人物刘文彩有关。 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出生的中国人,没有不知道刘文彩的。他的事迹甚至被写进了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大陆的小学语文课本。不过,与刘湘、刘文辉叔侄不同,,刘文彩的著名不是流芳千古,相反可以说是臭名昭著,遗臭成年。 刘文彩(1887--1949年),号星廷,是刘文辉的五哥,是刘湘的堂叔。 在刘文彩的兄弟们中,大哥刘文渊读书做官,老二是农民,老三是裁逢,老四是商人,老六刘文辉是军人,而刘文彩也是以经商为业。 据记载,刘文彩自幼不喜欢读书,也不喜欢在田间干活,却非常喜欢赌博,属于不务正业之流。早年曾经营烧酒房和水碾,属于亦农亦商之类。这段时间,刘文彩混迹于江湖,与四川的三教九流江湖社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1922年,刘文彩开始来到叙府,投奔在那里当旅长的弟弟刘文辉。不久,刘文彩接任叙府船捐局局长,从此开始了他的半官半商的生涯。此后,刘文彩凭借着弟弟的关系和照顾,先生担任叙府百货统捐局局长兼第四十二区烟酒专卖局局长。到1925年刘文辉到成都出任四川全省军务帮办、第九师师长兼领第31师时,刘文彩则成为叙府城的实际统治者,控制着全省的行政、财政大权,并当了一年多的中将司令。 刘文彩在叙府统治统治期间,利用手中权利大肆搜括百姓,并干起了赎买鸦 片的罪恶勾当。经过多年的搜括,刘文彩发展成为四川富甲一方的大地主,1949年3月18日《大公报》刊登的《四川省富户名单》中,刘文彩名列第33位。据统计,刘文彩当时在四川省各的拥有田地12000多亩,并在大邑、叙府等地拥有多处房产。 在弟弟刘文辉的军阀生涯中,刘文彩一直充当了帮手的作用。当刘文辉、刘湘发生矛盾冲突时,刘文彩甚至重金雇用杀手前去行刺刘湘。1932年底,当刘文辉、刘湘之间爆发内战,刘文彩所控制的叙府受到刘湘的进攻。在刘湘攻占叙府后,刘文彩被迫撤出叙府,回到老家四川大邑县安仁镇。第二年,二刘大战最后以刘湘独统四川,刘文辉败退西康结束。刘文辉退出四川后,靠弟弟起家的刘文彩也彻底结束其在叙府的统治,从此守在大邑安仁继续做他的大恶霸地主,直到1949年10四川解放前夕病逝。 刘文彩一生作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是四川有名的恶霸地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的许多劣迹被揭露出来,并被当作恶霸地主的典型受到全国人民的批判。文化大革命中,刘文彩的地主庄园,更成为全国阶级斗争的教育基地。 正是刘文彩的这些劣迹,也四川大邑刘氏带来了空前的劫难和厄运。 因为刘文彩的关系,大邑刘氏家族的成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了许多不公正的对待,遭遇许多人为的迫害。刘氏家族也因此受到巨大打击,从此衰落。 不过,近日笔者读了一本由笑蜀撰写的《刘文彩真相》(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该书对刘文彩其人其事进行了重新调查和评价,批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和真相。据该书记载,刘文彩在四川也做过一些好事。例如他晚年在大邑他办"文彩中学"(今安仁中学的前身),就对促进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因此也受到当时和后世之人的称道和好评。
大邑刘氏后代的最后轨迹
刘湘1909年依父母之合与大邑县周姓女子(后取名刘周书)结婚,生有3子1女,其中有2个儿子在1927年早逝。1949年秋,刘周书携子刘济殷、女刘蔚文离开大陆去香港,后又从香港移居文莱。1971年,刘周书在文莱去世。刘济殷现为美国洛杉基某公司职员。 刘文辉6兄弟中,老大刘文渊,晚清秀才,后考入四川绅班法政学堂。毕业后进入政界,而且仕途得意,曾任中华民国四川省谘议局议员、省高等审判厅厅长等职。他为人正派,为政做官多年,两袖清风,退休回大邑后,也没有凭借刘文辉、刘湘的关系为非作歹,而是在当地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有益工作,因而深受蜀人尊敬。由于其学问和人品都最高,刘文渊被族尊为大邑刘氏的族长。 刘文渊生3子7女。3个儿子分别是:刘元瑄、刘元琥、刘元璪。7个女儿分别是:刘元庚、刘元愉、刘元恒、刘元苍、刘元宪、刘元怜、刘元慎。其中,长子刘元瑄最有成就,曾在刘文辉的军队任二十四军代军长之职。1949年,刘元瑄随叔父刘文辉在四川起义。1952年,刘元瑄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2军副军长。在大邑刘氏家族中,刘元瑄是地位仅次于刘湘、刘文辉的第3号人物。后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1996年去世四川。 刘文辉的二哥刘文运,读书很少,在家务农,后迁居大邑唐场,是一个有600亩田产的土地主。刘文运本身没有文化,是个粗人,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功名。不过刘文运生了8个儿子:刘元璋、刘元瑭、刘元琮、刘元瑞、刘元琸、刘元瑜、刘元璜、刘元珽。其中,老大、老二、老三最都颇有出息。长子刘元璋,历任雷、马、屏、峨屯殖司令及宁属屯殖司令。老二刘元瑭,曾任刘文辉部师长,后随刘文辉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子刘元琮,曾任刘文辉部第24军137师师长、中将副军长,是刘文辉手下除刘元瑄外最重要的将军。1949年参加起义,部队改编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2军186师师长。1950年,刘元琮因受到四川当地政府的错误清算和批判,对现实产生不理解而服毒自杀。随后,刘元琮成了恶霸地主、反动军阀,受到批判,他的妻子也被错误判刑。直到198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才给刘元琮平反昭雪,并承认他为主要起义将领。 刘文辉三哥刘文昭,以裁缝为业,为人与世无争,性淡如水。晚年曾任公益协进社社长。刘元树,生有1子:刘元树,学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西南民族学院汉语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和四川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室会长。 刘文辉四哥刘文成,是四川的一个大资本家。他早年经营烧酒坊,1925年依靠当四川军务帮办的弟弟刘文辉的关系,当上了机械修理厂厂长。这是一个主要生产银币的工厂。由于刘文成善于经营,很快发了大财。后来他还创办了一家"成益"银行,在成都购买了大量的房产,人称"刘半城"。据说他名下的田产达4万多亩。刘文成生有1个儿子:刘元珘。 刘文彩有5个妻妾,共生有4个儿子和3个女儿,儿子是刘元龙、刘元华、刘元富、刘元贵;女儿是刘忆云、刘婉蕙、刘婉兰。 刘文辉有3子2女,儿子刘元彦、刘元琛、刘元琦,女儿刘元恺、刘元悌。其中,刘元恺现为四川省妇联委员。 刘文辉堂侄刘树成,曾任刘文辉部师长,1949年随刘文辉参加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四川省政协委员。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改革开放的进行,四川省大邑刘氏家族也在中国人民的重新审视中开始了新的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