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论
户籍改革已到了非要一刀切的时候不可了
一个小小的户籍改革,在弱智的改革部门面前象体皮球一样踢来踢去踢了十多年,现在还在为要不要一刀切大费周折。
俗话说,牛啃南瓜,找不到下口的地方。我们的户籍改革这个南瓜,在众多的“孺子牛”面前,还真成了个问题。
我们全国老百姓连一个公平的户籍成为都享受不到,大家还有什么资格侈谈公平公正、侈谈民主民生?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但愿在温总理这个誓言面前,我们的户籍改革部门,应该祖宗不足法,是该还全国老百姓一个公道的时候了。
户籍只是一个虚拟的称谓,而待遇享受才是实际的。那么几十年以来,我们都根据户籍差别、城乡差别生活了几十年,所谓的实际待遇享受,也就在这种差别中存活了好几十年,有矛盾吗?有!有谁激化了这个矛盾吗?没有!
尽管如此,我们的户籍改革部门总还是以种种理由,总还是要维护祖宗的规矩,在称谓上人为的把老百姓分为三六九等,好像不这样,他们就没事情。
户籍是一个找不到下口的大西瓜,一刀切下来,还能没有开口的地方吗?如果这样认为,肯定是弱智。我们国家历来就有城乡差别(城乡待遇享受差别)、地区差别(地区待遇享受差别)等等,而这种差别在户籍差别和城乡差别的虚拟称谓中得以确切落实,也就是说,在矛盾中得到了统一。而现在,却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户籍这个称谓一改,好像大家平等了就不自在。这种不自在,实际上是上流社会的面子不自在──且不说我们的待遇和享受实际差别有多大,光这一个空洞无物的称谓,就让弱智者们踌躇了这么多年,难得呀!
在户籍面前人人平等,是一个概念。在享受待遇面前我们我们不能搞平等,那是因为我们地大人多,条件不一样。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实际存在一个最低生活标准问题。这就是问题的症结。这个结是很好解的,可是,我们足智多谋的改革者们,却在解开这个结的时候,花了讨论他、研究他和试验他的无限制时间,就是没有人肯实际动手解开他──可悲啊!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难到了我们的大将军们,这不是笑话吗?
户籍改革,是我们改革中的最大失败。他失败在那里?失败在人为的、官僚的、腐败和祖宗之法的桎酷中。
所以,如果我们今天还不为这个虚拟的户籍问题下一个结论,那么,我们的失败将会继续。连一个统一的户籍称谓标准都没有,你还能惶论作其他改革么?
一刀切,把户籍切开了,问题出来了,总比捂在里面看不见好。一刀切,再一刀切,南瓜切小了,能够一嘴吃一块,问题不是解决了?我们为什么不能一刀切呢?
也许,这是一个真正的弱智者的发言,但愿这个若智者的发言能有所启迪,让我们多年的户籍改革能成为一个现实。
我们不要再失败了,我们没有再失败的理由了,我们更失败不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