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243|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8-3 11:50:4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开端[转帖]浅议开放的"三星堆"文明

 [复制链接]
.作者:夏之顺' A; C' Q' q+ ~+ |( `+ M' m) R  _ http://www.phoer.net
/ e8 p4 ]  H7 \' o6 b  L. i http://www.phoer.net
 引言
http://www.phoer.net . C# R& Z0 Y4 J/ [% b7 S. Y7 l' u1 C" N% \6 {  z http://www.phoer.net
 史悠久的三星堆位于成都平原北部的沱江冲积扇上,西出广汉市七里许,北临沱江支流湔江(俗称鸭子河),三星堆遗址从发现至今已有七十多年。1929年月亮湾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坑时发现了一坑精致的玉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注意。建国以后,进行过几次大规模发掘,先后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陶器、石器、金器、青铜器、玉器。特别是1986年在三星堆发现了两座祭祀坑,出土了近千件造型奇特,美妙绝伦的珍贵文物,轰动了世界,被称为上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从这些文物出土可以看到三星堆与外界关系密切。1 Z; g" c/ d; N6 }' w' n http://www.phoer.net
  i7 A/ N8 a! x7 I3 J http://www.phoer.net
 1.青铜像& J- S+ B0 }" ]% F http://www.phoer.net
7 L5 Y& W$ v9 C+ R2 z5 d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3 J2 c) D* A# d' U
http://www.phoer.net 9 N. y' n, q1 W% I  三星堆出土了众多的青铜雕像,其中青铜大立人像是已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铸像,通高260厘米,重达180多公斤,全身人物雕像多达10尊,最小仅高3厘米。它比我国历史记载的秦始皇灭六国后铸的"十二金人"早近1000年,比西方赫赫有名的德尔菲御者铜像、宙斯铜像早700年以上,被称为"铜像之王"。5 z$ G. E, d" n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l$ D9 q' O5 S2 w; @ 在夏商时代的整个中国范围内的文献和考古资料中,都找不到这种青铜雕像群文化因素的来源,但在西亚和埃及却又找到相似的事例。据冶金史记载,全球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早在公元前3400年前,便开始使用青铜制造雕像。乌尔就发现有公元前3000年的青铜人头雕像,埃及第六王朝法老佩比一世及其王子,塑的就是一大一小两件全身青铜雕像。早古埃及的文献中,这类雕像的制作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
http://www.phoer.net . T# A* b0 s# V; p8 q# q, K, x' N
http://www.phoer.net - k: |0 u5 J% l7 ^. H 从青铜大立人像的穿着来看很显奇特,青铜大立人像神情端庄、肃穆,赤足站在神坛之上,头戴华冠,身批华丽的服饰,双手及赤足带镯。这种男性手脚同时戴镯的穿着打扮,既不是古代不巴蜀,也不是西南和中原民族的人体装饰习俗,在中国各民族中也很难找到相似的情况。但是这种装束在印巴次大陆却比比皆是,他们从古至今的文化传统中足可信手拈来,比如泽世著称的青铜女雕像就是如此。这些相近现象表明了古蜀国文明与南亚文明进行过文化交流。  u  U2 i% U" T( }: s5 a& q! P9 G http://www.phoer.net
3 V$ r: \/ q( V3 e9 d. n http://www.phoer.net
 2.神树" j, ]3 l2 r* [4 W4 W% h: t http://www.phoer.net
1 M+ x4 L$ k& v, E. q4 [# v  d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0 M7 Q* b; w& n% c. R. W; ?0 t: v http://www.phoer.net
 二号坑掩埋数株被砸烂的青铜树,出土后经拼合,其中最大的一株青铜树高约390厘米,它是三星堆文物中最大的一件铜器,也是商周时期乃至世界上3000年前最高最大的单件青铜器。
http://www.phoer.net 1 L# T% F3 I# s# S1 `9 ^0 t4 E7 [
http://www.phoer.net ( s9 i' m  N, s; s6 R: f1 F  青铜树下为圆环形底盘,三叉支架构成一个山形树座,座上满绘云纹。枝干三层,每层三枝,每一枝上有一鸟,枝端各有一颗果实,整棵树共有12颗果实,飞鸟10只。树干侧面有一条蟠龙蜿蜒而下,前爪落在底盘上,另外还有短剑、"人手"、"火焰状圆盘"等大量饰物。无须阐释,这棵青铜树当时是众神交通天地的神树,是一种各具特殊含义的宗教祭祀品和象征物。- x/ x' G  ]$ u9 B; p" _$ ` http://www.phoer.net
5 I* ^$ r3 b& u http://www.phoer.net
 从神树上的装饰上看可能与中国古代的扶桑树和十日神话传说有关,表明神树是太阳的住所,是一个光明永驻的神圣天堂。类似青铜神树,在南亚和西亚也可找到相似的例证。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王陵出土过黄金神树,树上塑有长找翅膀的山羊。公元前2100年的安那托利亚神树上塑有各种人物和动物雕像,古埃及的浮雕神树图案上,也刻有奇珍异果和飞禽走兽。克里特人生动描绘爱琴文明的克诺斯壁画,将神圣的树、树枝和鸟作为女神的象征;南亚的古印度,由于深受近东艺术的影响,雕塑中也有不少反映神树的作品,其代表作就是药师女和神树的结合,很有趣的是三星堆一共出土了三棵青铜神树,两大一小,树座呈圆形。一棵神树的底座上,还配有武士形象的铜人雕像,铜人是背对树干面向外的跪姿,是一个虔诚的神树守卫者形象。这种情况竟与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弗雷泽在其名著中所描写的情景一致,有一次表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
http://www.phoer.net % B. A# W0 k1 g# R; T" l: t( F: q- e/ l) J* D http://www.phoer.net
 3.海贝之见证9 G- W- ?4 O. j# H& f http://www.phoer.net
- O# S( V0 A7 i2 n+ _ http://www.phoer.net
8 w8 s, }0 a/ u# Z) p http://www.phoer.net
. A. p: n/ K: N) n- Y# P( J3 q http://www.phoer.net
 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最早使用的货币也是海贝,可见,海贝在古蜀的货币也应是"外汇储备"。三星堆祭祀坑中出土有数量可观的海贝,总数量近五千枚,那么它们会不会就是古老的货币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出土时,这些海贝多数集中与祭祀坑的铜尊、儡铜和青铜人头像的头部之中,且多数磨有穿孔,估计是为了便于穿线作朋所致。弥足珍贵的是还发现三枚仿海贝形制作的青铜贝。据鉴定,海贝的品种有虎斑贝、环纹贝、齿贝和拟贝,以环纹贝和齿贝居多。四川本不出产海贝,这些微不足道的小海贝,数千年前竟然穿越前山万水,纷纷来到川西平原聚集,这些小海贝不会无缘无故跑到遥远的内陆来。最大可能是云南及南亚发生了商贸往来,这里存在着一条交通线,称为"西南丝绸之路"。9 s0 U5 Z  |" a3 x http://www.phoer.net
: ?) Z2 w1 l1 i- {; m! G6 A http://www.phoer.net
 我国在夏商周时期以贝为货币的记载颇多,而巴蜀用贝史无记载三星堆颇多,而巴蜀用贝史无记载三星堆出土的海贝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以实物证实这件事。这些海贝的品种,既有商代中原各地的用贝品种,又与云南江川、晋宁滇王墓中出土的海贝相类似。研究者认为,它们是产于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的贝类,其中环纹贝主要来自于印度、巴基斯坦缅甸等地。三星堆出土的环纹贝,日本学者称之为"子要贝",是古代流行于南亚次大陆、印度洋北部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的货币。中国云南从汉代至清代几乎均使用贝币,连《马可波罗游记》都说昆明一带"用白贝作钱币"这白贝就是在海中找到贝壳,他又说大理"也用白贝作钱币"。# `9 j, S- R, e6 @5 ]5 v- I http://www.phoer.net
  [7 g7 T8 I1 W http://www.phoer.net
 看来三星堆这种穿孔海贝,是古蜀王国同外国进行商品交换流传过来的。它们是蜀王用以对外交换的一种货币,从性能上讲相当于现代使用的外汇,估计主要充当同南亚地区商品交换的媒介物。祭祀坑中与海贝一起还出土了一部分海生动物青铜小雕像,形状似龟、甲鱼、墨鱼和其它鱼鳖。这些也旁证了古蜀与古代印巴次大陆早有交往的事实,这种交往是通过被称为"西南丝绸之路"的"古蜀身毒道"进行的,南方丝绸之路开通的年代很久远,从海贝出土的年代可以得到这样一种可能.三星堆的海贝是古蜀人直接与印度洋北部地区进行经济交流的结果。没有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影响和交流,也就是不会有人类文明,无论是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爱琴文明还是玛雅文明、印加文明概莫例外,三星堆海贝及其三星堆文化就是一个例证。
http://www.phoer.net , l; G# O8 i+ {: i1 R) S
http://www.phoer.net 5 c" F1 m& J8 ^: ` 4.丝绸的交流% J3 {5 e2 ?7 g http://www.phoer.net
& J2 A2 P9 J4 \$ B( F; }2 V http://www.phoer.net
: |# t" p$ t2 m5 L http://www.phoer.net
. t( U) x  q) u) \ http://www.phoer.net
 蜀道很早就与丝绸贸易有关,古蜀国的丝绸自古称奇,不仅产量大而且品种也多,很早的年代就驰名中外。湖南、湖北江陵一带的战国时期的楚墓中曾出土大量织造精美,花纹绮丽的织锦,专家鉴定就是蜀锦的实物证据,而且汉魏隋唐时期由长安进往北方丝绸之路上,大宗贸易的丝绸织锦也是蜀锦。这在考古学上已有证据可以证实。在一些史记载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蜀是中国丝绸的发源地,从战国楚墓中曾出土大量织造精美的蜀锦来看,蜀地的丝绸也在秦灭巴蜀前已取得巨大的发展直至后来西汉进一步行销全国。巴蜀丝绸曾从南北两路将古蜀文明带向四面八方承载这种传递的,当时彩虹的蜀道。& u- Q3 E: ]3 }, ?0 n http://www.phoer.net
8 [/ ]4 J. Q4 V http://www.phoer.net
 结论
http://www.phoer.net ; k4 b/ ?$ j0 y* l
http://www.phoer.net / A) {# V: `6 U6 w; R. [ 三星堆与世界文明的相互影响,说明早在4000年前的古蜀先民不仅是一支善于接纳外来文化的民族,也是一支积极向外输出优秀文化的民族;他们没有封闭的盆地意识,盆周的高山深谷挡不住充满开放精神的脚步。这种文化开放意思,这种对待文化交流的热情姿态,打开了四川盆地文化开放风气的先河,这种优秀的热情姿态,为后人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和借鉴。
http://www.phoer.net , {3 j( L6 n3 W5 w; P$ U" ^+ H$ g3 w& b2 S9 C7 {: Y" P http://www.phoer.net
 夏之顺,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6 l2 u+ ]) m8 j& j$ F3 @# m$ T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5 L4 H& r8 d0 J5 q 源自:《大众科学》2008年第8期
6 ^* M# Z: ^( M0 _2 ?% {, ^ http://www.phoer.net
2 B( e1 e4 X- Y* C% a: {3 b http://www.phoer.net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掀开河南南街村的“红色”面罩 [转帖]益州战略与吴蜀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06:19, Processed in 0.4056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