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84|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6-11-4 10:45:07|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探讨研究文山州永通社区的经验值得借鉴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民族报
⊙作者:黎橙橙 郝囡 王云芳

  经济互嵌是指多民族社区的各族成员以合作互利的形式共同参与产业发展,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经济交往和交流日益增多,最终在经济生活领域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荣辱与共的经济交融关系,它是实现社区文化互嵌、心理互嵌的物质基础,是构成民族团结的重要形式和手段之一。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文山州)文山县开化镇永通社区作为文山州各民族“美美与共”的缩影,居住着汉、壮、苗、瑶、回、彝、傣、蒙古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7%,是典型的多民族社区。在文山州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创建过程中,永通社区以州、市两级党委打造“致富型”党组织为契机,以“经济互嵌”为抓手,在多民族交错散居的社区环境中,构建了“居住相邻、利益相关、文化相连、情感相通”的民族互嵌结构,先后被文山州委、州政府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为其他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利益相关的经济共同体:民族团结的重要支撑
  位于云南边境的文山州,自古以来就是各个民族共同聚居的地区,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手足相亲、唇齿相依的民族关系。文山州文山县开化镇的永通社区原本是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民族成分较多的多民族社区,再加上在城镇化背景下,政府把一些少数民族村寨也并入永通社区的管辖区域,村寨的失地群众和外来流动人员不断涌入社区,构成了永通社区多民族交错散居的社区环境。
  为维护社区的民族团结稳定,永通社区通过政府工作和群众支持,以发展民族特色产业为契机,成立了不同类型的经济合作社,使各民族成员在共同的经济利益体内协同合作。共同的经济利益体使社区在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的同时,也提升了了社区内少数民族的经济收入,建构了社区不同民族成员间“休戚与共、唇齿相依”的关系。特别是永通社区的少数民族成员,他们通过参加社区组织的经济合作社,将自身的经济利益与其他民族成员紧密相连,无形中增加了相互的信任感。而对于经济共同体内的利益争端,永通社区还通过少数民族调解中心等机构的设置,及时调解民族成员之间的利益纷争,从而减少了民族之间的经济隔阂,为民族团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多民族社区中,不同民族成员之间通过生产生活形成一个共同的利益体,每个民族、成员都是共同体中重要的一部分,这是民族交往的基础。经济上的互通有无、相互合作、权利利益上的相同一致,使社区内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造就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也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局面。这种以利益共同体的方式创建民族团结的方式,是民族互嵌的现实基础,也是民族团结工作开展的创新举措。它不仅使民族团结的社区群众基础更加牢固,而且也增加了集体收入,促进更多富有成效的民族团结活动的创建。

二:共享共用的经济产业:民族团结的关键举措
  文山州一直作为战争前线,直到1992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完全结束,才正式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经过20年的积累,文山州正迈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当前,随着交通的便利、信息的畅通,大量文山州农村的少数民族选择进城务工,其他地方外来的少数民族成员也开始涌入,新型城镇化的趋势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随着大量少数民族人口进入城镇,一个个全新的少数民族社区会不断形成,这些社区需要一个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共融内生过程。否则,必然会产生一些影响民族关系的不和谐因素。而政府作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社区环境的主导力量,在尊重各族人民意愿的基础上,如果能运用现代经济运作方式与管理模式,吸引广大民众参与社区互嵌式建设,则能更好地推动各民族经济、文化及心理层面的互嵌,实现创建民族团结的关键一环。
  永通社区在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过程中,把各族群众迫切增收的需求同社区文化、经济资源优势相结合,与周边的干河社区共同成立了生猪、黄牛、巴西菇、大棚蔬菜、苗族服饰等7个产业联合组,共同开发、经营具有地方特色及民族特色的产业,带领社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除此之外,社区还采取了“一对一”结对帮扶措施,每名党员和致富大户根据实际情况结对帮扶1至3户困难群众,不仅进一步促进了社区各族群众整体致富能力的提升,也使不同民族成员之间通过社区产业发展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紧密联系。
  共享共用的社区经济产业的建立,使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永通社区的外来流动人员、新加入的农村社区成员与社区原有成员之间,通过经济产业的运转,达成了社区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共融内生过程。通过经济产业联系所形成的内生式接触和联系,永通社区不同民族成员之间自发形成了遵守相同秩序规范、价值观念的利益共同体,这是永通社区民族团结的核心,也是永通社区各民族成员之间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的基石。在此基础上,政府也发挥了强有力的调控作用,借助外力帮助少数民族社区经济互嵌格局的形成,如通过建立社区统一的条例制度、利用民族知识宣讲等方式增强各民族成员的共同体意识等。总之,永通社区共享共用的经济产业为各民族形成手足相亲的民族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调,使民族互嵌型社区真正成为各民族群众居住生活、工作学习的理想场域,最终有利于社区成为各民族团结互助的现实载体。

三:和合共生的经济互嵌:民族团结的内生动力
  在社区各民族互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互嵌是民族互嵌格局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形成民族团结的内生动力。
  因此,如何在经济互嵌型的社区平台上,使各个民族共有的、融合多民族特色的社会秩序、价值观念等得以建构,最终形成社区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是实现社区民族团结的关键。永通社区苗族服饰产业联合组创建以来,通过社区干部积极协调,专门开设了1条“苗族服饰街”,为广大苗族同胞和苗族服饰爱好者创建了便捷的观赏和购买渠道,各民族的特色商品进一步突破地域限制,并逐渐与其他民族共享共用。由此,各民族不仅传承、发展了自身文化,也使其他民族的人们意识到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并在共同的经济利益基础上,产生相互认同的文化情感,增强了由各民族文化组成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及向心力。换句话说,在经济互嵌的环境中,永通社区各民族在长期的经济往来过程中形成了文化互嵌、心理互嵌的趋势,共同的产业发展目标为各少数民族形成利益关联体、心理共同体奠定了基础。因此,在不断扩大共性的基础上,永通社区各民族树立了“休戚与共、唇齿相依”的家人意识,而且形成了一套共同的价值观念、秩序规范,这是该社区民族团结的核心。基于这样的现实条件,在以政府为主的建构力量进一步推动的基础上,永通社区最终形成了居住相邻、经济互嵌、文化互嵌、心理互嵌的良好局面。
  总体而言,理想的社区互嵌模式需要激发各民族的内生动力,形成各美其美的局面。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因为功能上的相互需要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保障有机体的正常运转。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把这种社会团结模式称之为“有机团结”。而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社区过程中,仅仅是基于追求民族群体之间同质性基础上,所形成的社区团结属于机械团结的范畴。只有在承认民族群体之间异质性的基础上,寻求相互关联合作而形成的有机民族团结,才是民族间相互依赖、认同的关系整合的重要内容。永通社区通过社区成员之间利益相关的共同体的建立,通过共享共用的社区产业的发展,达成了以“经济互嵌”最终实现各民族居住空间、经济、文化、心理上的互嵌,使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在经济互嵌的社会结构中,不同民族成员之间有了更多利益权利关联、社会参与关联,并且各个民族之间的日常交际体现出互相宽容和认同。这些互信互尊的心理基础,对民族有机团结局面的形成意义重大。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北京故宫是否出版侵权没必要往政治上扯 合作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积极探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3 17:40, Processed in 0.218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