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563|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李德佑 发表于: 2008-9-8 08:01:4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其它竹海情思

 [复制链接]
·纪实散文·  q" Z) Q4 P* |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X4 \3 }6 k9 L4 ]% u* r& _
http://www.phoer.net 9 p3 `$ Q0 `, K% z- D+ |4 d2 i6 {; b1 a. u1 H2 ~2 }, A, c http://www.phoer.net
# O! a- g2 O4 }) T$ I  e http://www.phoer.net
7 c; ^' g8 y  J' P! \ http://www.phoer.net
4 R9 m6 J# f. p http://www.phoer.net
李德佑

http://www.phoer.net & q+ z9 e; }; v5 l: {9 S
http://www.phoer.net 5 q5 y7 e+ q% y& u. C# I/ Q
(一)
这是2006519日下午,晴空朗朗,万里无云。我应邀到永川竹海参加一个笔会。这里因张艺谋拍摄《十面埋伏》而闻名于世。9 i1 W9 ?$ ]0 N: {8 b http://www.phoer.net
  J) Z" W/ N  @  a http://www.phoer.net
我们乘坐的中巴车翻过一座又一座茶山,于17时左右驶入了竹海。5 l# _0 y/ R# n7 _6 z- ^ http://www.phoer.net
+ i( I& U3 D( P http://www.phoer.net
岭岭葱茏,山山竞翠,厚厚的浓荫宛若道道绿色帷屏。这是永川竹海给我的第一印象。
http://www.phoer.net $ l9 F" I6 d" w! ~& A9 `
http://www.phoer.net * F2 p; U9 v. o) i! P我见过泰岱之雄、华岳之险、峨眉之秀、黄山之绝、青城之幽、三峡之奇……而这竹海之绿,我是首次领略。这个绿呀,极富个性魅力,层峦叠翠,满目皆绿,绿得令人赏心悦目!
http://www.phoer.net 8 y3 Z) }( |  z1 K8 X9 P1 w. G! [' V
http://www.phoer.net 0 i1 H! d* y: @6 X! C/ O" v我那颗干涸的心立即洇出一片绿意。
http://www.phoer.net # |' F+ q3 t% A" e* t# o) `# H: ^' S% M  O7 k( Y7 x* i; j0 | http://www.phoer.net
在五月的阳光酣畅淋漓的笼罩下,绿色的生命在这里顽强地张扬着,张扬着青春的骚动,张扬着强盛的欲念。视野所到之处,都是大片大片诱人的绿。这绿啊,是清新翠绿,颜色有深有浅,万绿丛中一层层地深或一层层地浅,深的葱葱郁郁,油绿欲滴;浅的淡淡雅雅,朴素妩媚。这绿随着起伏多变的地势,漫无边际地缓铺开来,构成一幅多层次、立体感特强的绿色世界,好一派绿的气势!
http://www.phoer.net $ G+ @" N2 h% c  p; g% \" n' o: n' [0 i5 Y; t http://www.phoer.net
从车两边闪过的般般竹海美景,有的是在我的意料之中,可更多的却是在我的想象之外。我想,无论谁身临其境,都会目眩神摇,惊叹大自然的天工开物、鬼斧神工。* N8 M& I6 r3 S5 g1 a9 B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e- B  D0 _0 _; ]% o乍起的山风,一波一波地,搔痒了竹海,于是逗出了竹海笑的涟漪。我顿时感悟,竹海为什么称之为“海”了,这就是“海”的神韵啊!此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已辞世的岭南画派艺术大师关山月的那幅《竹韵》来,那画的就是竹海随风起伏的壮观,跟眼前的景物没有两样啊!哦,我们此刻是“身在画中游”了。: C/ V2 `# u5 I5 ^6 q& C3 P& r0 A9 P http://www.phoer.net
( Z4 {1 q- Z( [% |& @; Q+ O http://www.phoer.net
下车后,与文友们一起开始攀登薄刀岭。大家一边摄影留念,一边嬉笑着拾级而上,一步步地,步入竹海深处。置身其间,与在车上感受到的竹海又不相同,自是别一番趣味在心头。我首先感到的是“翠竹上青霄”的伟岸,有一种威慑之美摇撼心灵,不禁肃然起敬。随之又有一种不知寄身何处、悠然意远之感。此时有人提议:每人写一篇游记。我立即想到,竹海的绿,确实是铺垫文章的最好底色,五月的竹林更是绿得鲜活、秀媚、诗意盎然。竹叶原本就绿得醉人,此刻在夕阳的照射下,那青青翠色更逼进到人的心房里。清新、清丽、清静,称得上是“三清化境”,却又不是一个“清”字所能了得。和着风声林籁与大自然在同一旋律里脉动,脱却了种种俗嚣物欲,顿有潇洒出尘之感。宛如裸体的婴儿投入母亲的怀抱,充分体验到了心魂的欢愉与自在。这也许正是庄子所营求的“乘美以游心”的消魂境界。
http://www.phoer.net 0 z/ x1 B" i& k
http://www.phoer.net ' |/ f7 I# A, i+ d6 T: Q" M4 y此时我腰间的手机“嘀嘀”地响了两声,这是收到短信的提示。我打开一看,原来是美术界的一位朋友发来的,他曾两次来竹海写生,当天上午恰好与我通过电话,故知道此刻我正与文友们在一起游竹海。短信写道:“作协会员游竹海,竹海风光更生彩;万竹叠翠绿欲醉,诗情画意添文采……”9 K* t' X) L# ^$ H, Z% }! c# y http://www.phoer.net
" d  r7 l+ F- `# t7 V5 `# R http://www.phoer.net
& K; a3 a+ C9 t- \  l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7 z3 `, a/ u$ P6 a& r" `
(二)
当夜,我们下榻于霜竹山庄,我与诗人也夫同居一室。
http://www.phoer.net 6 r" Q( ]! {8 U+ p" P# ~: Z5 |3 B# u& z/ g http://www.phoer.net
入夜渐深,我仰卧床上,无一丝睡意。听室外山风与竹海的情话,竟是如此肆无忌惮,张狂得实在有些过分。受其感染,我思绪也毫无遮挡地“意识流”起来……3 M! b5 {1 d/ `* u: f- _ http://www.phoer.net
3 o9 n: v3 i. l: G+ B http://www.phoer.net
我喜欢竹,年幼时在故乡就十分迷恋村前宅后的各种竹林,常常四仰八叉地躺在竹荫中小憩,或听风吹竹叶幽响不绝,或看眼前天光绿影斑驳,或读天上想什么像什么的云絮,让童贞的心灵随白云悠悠。
http://www.phoer.net 8 q% x. U& X$ j' |9 }* U9 X& L/ [  n$ S5 A5 u4 Y5 F7 S http://www.phoer.net
自参加工作离开故乡后,和竹子相处的机会就没有了。但爱读一些古人的咏竹诗篇,其中有些诗句多年来一直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竹以儒雅之风,走进中国山水,历来为文人墨客所乐意渲染。此时此景,最先涌上我脑际的是李贺咏竹诗中的佳句:“风吹千亩迎风啸,乌重一枝入酒樽。”因为“风吹千亩迎风啸”正是描写此刻的竹海之状啊!  m3 F$ o% w' R! Y: C% T6 \ http://www.phoer.net
  M) m9 R& k3 ` http://www.phoer.net
唐诗宋词中,写到竹子的诗不计其数。刘禹锡的《庭竹》生动地写道:“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李商隐在咏竹笋时,构思极奇妙:“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但读来最亲切者,莫如刘长卿《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中两句:“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荫待我归。”竹子成了诗人亲切的朋友,永远忠诚地站立在那里以清凉的绿荫迎候他的归来。
http://www.phoer.net 5 N9 s1 N1 x- d% q0 j6 `, D
http://www.phoer.net 2 u* L5 e* ~. [& T5 h南朝刘孝先的《咏竹》,是我读到的最早以竹为题的诗:“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很明显,这是诗人以竹自比,感叹怀才不遇,最后那两句,很有想象力。% W8 h  V* h% X) D6 [& [ http://www.phoer.net
' h0 L" L- q. V1 S4 N, C http://www.phoer.net
最熟悉的是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此诗我自幼会背诵,但那时吟哦是无法体会得出它的韵味的,当时我家贫如洗,面有菜色,饥饿疲惫,既没有明月相照,也没有古琴可弹,哪来的那份闲适和风雅?" }: i. O! \9 D) _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6 l4 W# L$ C倒是李商隐的《湘竹词》有些共鸣:“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写诗需要灵感和情绪,读诗其实也一样,不同的心情和处境,读相同的诗,也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http://www.phoer.net " t; Y; C: k( ]: W( s3 Q5 F
http://www.phoer.net   v) N9 V, r( ]1 x4 S! t5 {/ Q苏东坡的爱竹,也许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竹子和他终身相伴,不管到哪里,“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年轻时,苏东坡咏竹有豪迈之风:“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他中年写竹,心情渐趋平淡:“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窗扉净无尘,几砚寒生雾”;而到老年写竹,则“累尽无可言,风来竹自啸”,“披衣坐小阁,散发临修竹”。由豪迈到平静恬淡,这是他的人生轨迹。诗中之竹,正是他不同时期的心态写照。6 {$ v$ t( \; V9 c5 w% y' m http://www.phoer.net
5 G# c' n- W2 ]! H http://www.phoer.net
清代的郑板桥也十分酷爱竹,“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就是他的性格。他一生写了无数咏竹诗,最有名的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这首: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真是不可多得的好诗。
http://www.phoer.net # a: w$ r! t7 q; z% @; u
http://www.phoer.net ( i; V6 [7 p# k/ S* T% D而诗圣杜甫的名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却为很多人不解,都误以为杜甫对竹情有独“恨”。其实杜甫很爱竹,他曾于成都杜甫草堂植松种竹,并写了不少颂竹诗篇,如《苦竹》、《题刘秀才新竹》、《栽竹》、《斫竹》等,并且在其它诗篇里咏竹的诗句也随处可见,如“自闻茅屋趣,只想竹林眠”、“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竹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风含翠竹娟娟净,雨涤红蕖冉冉香”、“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等等。而“恶竹应须斩万竿”中的“恶竹”当作何解呢?古文古诗中的字、词本就多义,这里的“恶”是“不良”之意;“恶竹”是指那种枝桠乱生而多刺的不良竹子,并非“可恶的竹子”,也非杜甫厌恶竹子(杜甫的《恶树》诗便可作左证)。所以杜甫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新种的小松恨不得它迅速长成千尺高树,那衍生疯长的不良竹子纵有万竿也必须斩除。" d, k, d! \; T6 d- X, b2 ` http://www.phoer.net
0 n; h3 b) y% G http://www.phoer.net
近现代也有不少咏竹诗,但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革命家方志敏的那一首:“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V8 |* E! c' a' ~' J. E+ Q. ~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q, c$ e8 C4 \4 _) C# M: v* r5 f我微漾倦眼,对前人的咏竹诗篇慢嚼细品,浓长的回味居然一直潜入空灵的短梦中……
http://www.phoer.net # \& Q8 s* B* `1 }) A" F( `5 ~" }9 x- Y% |( d% w: Q http://www.phoer.net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李德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李德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李德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李德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李德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李德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七绝·丁亥秋杂诗三十韵 广东韶关公安局长被双规,家藏逾3000万现金(合台币逾亿元)
2# 四姑娘山
 楼主|李德佑 发表于: 2008-9-8 08:03:2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续《竹海情思》
(三)
晨光晓韵里,我悄然寐醒,口里竟然还噙着古人咏竹佳句的余馨。我管不了睡眼惺忪,翻身即起,顾不上洗漱,轻手轻脚地开门出室(怕把同室的诗人也夫惊醒),独自奔竹海深处而去。
http://www.phoer.net + Q  {4 N8 h  E8 O( H" q
http://www.phoer.net - F9 {  n# G. w: t- a- n飘飘洒洒的晨雾,给翠竹青峦穿上了一件神话般的外衣。这对我来说,更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进入竹林中,里面似明似暗,影影绰绰,给人以梦幻般的神秘感。多维度的空间奇幻而幽邃,处处塞满了绿的氤氲,晨雾漫溢得十分惬意,一种略带泥土气息的淡淡的清香,淳朴而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我徜徉于晨雾薄霭之中,勾起了心底久远的温馨。我自由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暂时摒弃了一切纷繁的遐想,尽情地体会和感受大自然质朴和谐的美妙。人,大概都是从自然中来,所以都有一份熨贴自然、亲近自然、面对自然抒发心灵独白的欲望。脚下的羊肠小道,有一种动人的松软。偶有晨风掠过竹林,竹叶随之飘拂,发出迷人之声,犹似天籁之音。所有的叶尖都是音符,活泼地弹奏着生之旋律。人进入了这种境界,那真是任何语言也无法描述的了。这是人与大自然的最直接的交流、默契与汇合。在这种交流、默契和汇合中,人忽然生出那么一种至极的感动。为了抒发这种感动,我情不自禁地低声哼起歌来,哼着哼着居然莫名其妙地,自己被自己感动得潸然泪下。人其实都有一种纯真的天性,但成为社会的人之后便不由自主地戴上了种种面具,纯真的天性也就犹如厚茧包缠的蚕蛹,一旦自己咬破了茧皮才会明白:纯真的天性却原来还有两片轻盈的翅膀,可以自由自在地飞向大自然某一个完美的境界。' F4 ]5 i+ e; ]6 }6 y+ G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Q) P& y4 P6 k在竹林中厮磨了一阵,我仿佛感觉到了竹林的呼吸,那淡淡的清香就是竹林大口大口地吐出来的。我驻足側目静听,好像还听到了竹子的拔节声,更是激动不已。我轻抚着竹子那翠绿光滑的身肌,似乎感觉到了那绿色肌肤里正流淌着的血液。这时,晨曦初露,林间突然有了鸟儿的啾啾声。紧随着一阵晨风穿林而过,竟然使我打了一个寒噤。啊,这不是宋代诗人刘过咏竹时曾描述的景象吗?──“鸟啼窈窈千重碧,风过萧萧五月寒”。
http://www.phoer.net * ?7 i) c! x. K) S  u/ m# H3 m2 d. s% r3 ~2 y) V: f1 s http://www.phoer.net
晨雾渐渐散去,朝阳抖落掉慵懒的晨妆,通体透亮,霎时迸射出万道光华。朝阳用它那无私的热情,拥抱着竹海。阳光透过密密的竹叶,洒下点点金光,就像闪烁着神秘的梦。身旁的每棵竹都在坦然地展示着生命。我想,它们尽管也伴随着岁月经历了风雨,但它们是在按着自己的意志顽强地生长。而我们人呢?人是被命运举起的无形的鞭子,赶进生活的现场的。背负着生命的重担与渴盼,小心地躲避硌脚的沙砾和碎心的风雨,接近人的复杂和事的繁冗。然而,任凭你多么小心,生活还是不时翻着花样,酸甜苦辣咸原汁原味倾盆而出。更多的时候,我们的生命都在宦海人流的喧嚣中沉浮,都在为生存而疲于奔劳,我们无时不感到生命的沉重,每时每刻我们都渴望释怀或逃脱这种沉重。尽管在人前装点得多好,然而面对自己的心魂时还是要全面地摊牌。此刻,在这被朝阳拥抱着的竹林里,我感到了孤独的灵魂是多么幸福,风与竹林交谈的声音偶尔响着,那是我灵魂中的另一种宁静,我喜欢这样的宁静,喜欢这样的原始与纯粹。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还有一份宁静留给自己,何尝不是一种快乐。人在宁静时,思想是最丰富的。我此刻的感受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觉得,人的苦恼大多源于欲望的永无止境,欲望的烈焰升腾的同时,苦恼也开始散发它黑色的烟雾。我常常思索人这种动物干吗会那么贪婪,仅就生存而言,人对物质的需求其实未必要那么多,家中纵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冥冥之中,我的灵魂仿佛挣脱肉体破壳而出,在这浩淼的宇宙之中与竹海相融,用灵魂与竹海对话……
阳光已十分灿烂,竹林中已分外清晰。踩脚下葱茸的芳草,抚身边蓊郁的翠竹,沐清晨凉凉的山风,听林间欢快的鸟啼,真是无处不感觉到大自然那种俊逸宽厚的柔情。这些竹子,吸收着朝露的精华,笑对着灿烂的阳光,远离着尘世的喧嚣,带着旷野散发的清新,在阳光中幸福地舒展着各自的身躯。它们是大山的儿女,在母亲的怀抱中显露它们的翠绿清心。它们骄傲清高,鄙视世俗的污浊。它们一生与世无争,祈求一份宁静,眺望蓝天白云。它们不与百花争艳,少了凋谢的惆怅。他们没有花容艳貌,免了失落的愁绪。他们没有袭人的幽香,却拥有翠绿的清新。它们总是带着含羞的微笑,固守着开启的心扉,在寂寞里悄悄地期盼。为了感谢阳光带给它们的那份真情,那份温暖,执著地无怨无悔地在风中摇曳……$ k# _# D0 W6 J# H% b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3 k  _" @% K- Y: V& k4 N
(四)
早餐后,在霜竹山庄老板自建的一座别具特色的竹楼上,例行的交流活动在无拘无束的欢快气氛中按预定计划进行。文友们一边品着茶,一边打开了话匣子,有的谈自己一年来的收获,有的谈自己的创作感想,有的谈自己的辛酸与喜悦,有的谈自己下一步的创作打算……大家争先恐后,畅所欲言,半天时间竟在不知不觉中匆匆流逝而去。
http://www.phoer.net 8 u9 @/ J2 _% W9 m/ O$ z" {6 n; k+ F
http://www.phoer.net + d: d, K3 J7 C" q0 b/ {吃了午饭,我们高高兴兴地踏上了归程。文友们说,我们每个人都从竹海带走了一卷画,也带走了一卷诗。& T3 E7 A: e; e0 s* B) j- _! E http://www.phoer.net
" J0 H' q% G7 ?- x http://www.phoer.net
──写于2006521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22:06, Processed in 1.341602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