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508|回复: 5
 2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各地方言寻觅金江号子及其传人

 [复制链接]
  笔者生长在三江口,儿时常去江边玩,犹然记得纤夫们身子精瘦,肌肤黢黑,穿着千疤衣,赤着脚,肩搭纤绳,躬身如折,或匍匐在沙滩礁石上奋力拉船的情形。他们喊着号子,号子那力透生命的高亢,如吟如歌的怆然和悠长,总能触动你的情怀,曳着你的神思去体味人类与大自然的碰撞或融和的礼赞。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随着陆路的发达与水运的机械化,人力拖动的木船运输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川江号子也就随之渐行渐远,现已销声匿迹了。

  从宜宾市出发,沿金沙江溯水而上约80公里的屏山镇,还觅得着谓之川江号子的活化石一一当年喊号子的船工。江净乐身板干练,肌肤黢黑,一眼便知是江河陶治出来的船工。两句寒喧后,他即娴熟地启开搁在门市上(现做着禽畜饲料和药生意)的电视和影碟机,将别人采访录制及他本人录制的有关他的号子放给我们视听。显然,这里常有人光顾。
  江净乐1940年出生于屏山县城东门口一个贫困家庭,家有父母和两个弟妹。小学四年级便辍学,上山打柴,下河挑水,在家推磨,或端着簸箕在街上叫卖火柴,过早地分担起家庭担子。l 7岁上船当纤夫。穷僻的小县城,生计单一,民生窘困,活得封闭压抑,相对而言,拉船还是一个自由自在,苦中有乐的职业。上水可至新市镇,下水可达宜宾、泸洲、重庆、武汉以远.不仅能饱览风光,增长见识,而且还可随心所欲地放飞心情。当然,也苦。夏天,烈日如火,肌肤烧得似炭,沙滩如炙,两眼直冒金星;冬季、江风如刃,厉厉刺骨,逢沟涉水,冻如筛糠。而且,随时都有遭遇险情的可能。一月能跑上三趟,一趟能赚到l0元左右的薪水。江净乐省吃俭用,孝敬父母,帮助弟妹,供养妻儿。“手巴鹅石脚蹬沙,找些钱来盘冤家。”
  回顾自己37年的船工生涯,真如一场离奇多彩的梦。他经历了大大小小若干次水难,较大的有五次,每次都有惊无险,逃脱了劫难。金沙江水流湍急,沿江险滩礁石无数,稍有不慎,船便会搁浅或颠覆。记忆最深的是那次从宜宾返屏山在湾湾滩触礁翻船,他同两个女人被扣在船下,所幸他识水性,机智地从船下面钻出来,顺水冲到三四十里外的底涡沱才爬上岸,忙去找人来将船戳了一个大洞,把两个女人从洞口拉出来。他当过领浆,撑过船,大多时间为号工。记得l 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全国,运救灾物资到雷波,中有一段上水滩口,轮船去不了,便组织了二十个人,拉了一条载重100余吨的大木船,江净乐任组长喊号子,还有军代表随船保镖。后来雷波方还派了80人来申援,增加到三根纤绳。号声如雷,此起彼伏,那恢宏的气势,至今还鲜活在记忆里。
  人生之舟尤如在没有航标的河流里,也难免有触礁的时候。文化大革命中,因他参加过造反派,加之他爱唱川剧,被扣上右倾翻案风的黑干将,封资修的才子佳人,拉出去挂牌游斗,还吃了两三个月的囹圄之苦。说到川剧,江净乐少年时代就喜欢,还是玩友。上水途中歇柏溪或歇安边时,便脱下千疤衣,换上唯一套出客衫,上岸去参与当地川剧玩友坐唱,唱文生,饰梁山伯、梅良玉、徐元宰之类角色,还与川剧干旦老天派风云配过戏。他将川剧的唱段融入到号子里,如《铡美案》、《二度梅》、《踏伞》等。还唱民间典故、传说等。也会与时俱进, 比如文化大革命中就唱过毛泽东诗词语录。

金江号子传人江净乐.jpg

金江号子传人江净乐2.jpg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丁芝萍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丁芝萍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丁芝萍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丁芝萍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丁芝萍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丁芝萍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重庆发现一枚70年前日军投下的重磅航空炸弹 就《泸州话全解》词条表字与张世光先生商榷
2# 四姑娘山
 楼主|丁芝萍 发表于: 2009-4-22 22:04:5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拉船也是门学问。据江介绍,拉船的纤藤是水竹篾编的,有七尺、八尺,攒篾三种,一般母指粗,还可以依需要酌情加粗。纤夫们用麻绳布条在纤藤上伸杈出去。号子、纤藤(牵头)、三桡是拉船的三大要素。号子起着调集节奏,加油鼓动的作用,通常是号工一人领唱,众人应和;纤藤(牵头)负责把握方向,探测路子;三桡走最后,除了拉船还负责后勤杂务。还有副号子、外尖子、 内尖子、纤夫若干,分工合作。牵力的比率大约是每人拖五吨,也就是说,50 吨的货船需要l0个纤夫,以此类推。遇急流险滩及吨位增加时,就要增加人发展伸叉,最多可伸到四叉。体现了朴素的力学原理。

号子有上水和下水之分,上水时人在岸上纤拉,费力,号子是喊;下水轻松,人在船上划浆,甚至不划,号子是唱。有挣滩号子、扎河号子、抛河号子、出船号子、招架号子,鲁班、出班鸠、连巴郎等是号子的曲牌。上水,负重艰难,号子调子漫长,单一,特别是行到滩头,须奋力拉纤,号工便喊挣滩号子之一的“鲁班”,数起板:

(领)船到江中水自开  (齐)嗨!一一嗨!

王爷菩萨要钱财。

你要钱财拿给你,

保佑船工上滩来!

船到沱头时,号工通常喊“连巴郎”,速度较快:

(领)  幺末幺(齐)嗨!嗨!嗨!嗨!……

开船时,船工上岸拉纤,船离岸,行速不快不慢,号工喊“出班鸠”。(领)幺末幺  幺末幺一一幺!(齐)霍佐!霍佐!    ’

下水,船行如滑,纤夫们上船划桨,用力轻松,节奏舒缓,自然就是抒发感情,寻找乐子的时候,号子通常唱一些抒情的或花哨的“诗头子”,即兴发挥,    直抒胸臆:

二四八月连风天,

哥哥走路妹来牵,

热水泡来冷水洗,

凉了哪个来经优(照顾)你

(划四下)

二四八月天气长,

情妹下河洗衣裳,    .

巫山多云雨,

妹儿多情意.

自古红颜多薄命,

蒋四龙过山遣斗笠……

还有:

殷纣王为旦已失天下,

小秦王为花魁怀抱温茶,

王金龙为苏三上街叫花。

郑元和为亚仙打过莲花,    .

李公子为十娘难回家乡。

可惜了百宝箱抛入泥河,

贪花人必死花下,

劝世人切莫贪花。

太阳出来一盘花,

红罗伞照进帝王家。

蜂子蝴蝶你为啥?

不顾生死去采花。

……

引我们到江边,江净乐即兴喊了几段号子。68岁的江净乐嗓音依然高亢、嘹亮,很有味儿,将我们又带回了那个原始、艰涩的纤拉时代。笔者辨析得出,这号子里不仅有川剧,还融入了神歌、薅秧歌、哭娘腔等多种川歌的元素。自从江净乐的金江号子发掘以来,频频被中央、省、市及海外各级媒体录用传播;他自己也录制了若干磁带和光盘,获得若干次省市、国家级奖励,还应邀参加了深圳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俗影视金像奖大赛获金奖。2005年10月应文化部邀请参加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南北民歌擂台赛获特别奖和优秀传承奖。2006年宜宾承办四川省第四届旅发大会,他演唱的“金江号子”获得国内外嘉宾的赞许。他还有个愿望,录制出版一碟自己演唱的歌碟;还要制作一艘老式木船,让游人在船上畅游金沙江的同时,听他演唱金江号子。

金江号子(川江号子)始唱于何时?无从考证。但有一种推测是可信的,那就是,有木船运输的年代就有了纤夫,也就有了号子,这恐怕要追溯到远古了。建国初期,屏山县的陈渝周、童汉清、严永清和一个绰号叫王瞎子的,喊号子也是出了名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宜宾地辖的南广河号子就唱到了北京。李双江、陶鹏、练正华等名家也相继演唱过川江号子,还搬上了各类影视舞台,如电影《漩涡里的歌》的主题歌,宜宾市2004年排演的大型歌舞剧《金沙水拍》,2008年央视刘璐来宜宾地标广场主持的激情广场等都有着精彩的表现。艺术家们的二度创作和江净乐们原汁原味的现身表演,将金江号子(川江号子)这门古老的地域歌谣得以承传并推广开去。

金江号子不会消逝,她已成为一段跌宕多姿、野逸天趣的乐章,融入民族

的交响,融入我们的生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张世光 发表于: 2009-4-23 15:42:12|只看该作者
谢谢丁老师把川江号子写得如此生动,这也是值得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尽管我生在重庆,但不到四岁就回到了老家成都。尽管在成都也见到船工们拉纤,但九眼桥附近的水流比起长江就小巫见大巫了。不过,还是听过船工们的号子声。

后来,又在舞台表演中听见过练正华老师们高亢激越的号子声。

我印象最深的还有拉板板车的板车号子。敝人曾在一篇帖子中提到过(见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92&extra=),并且,至今都能哼出板车号子的调子。只是号子的唱词记不得了,除了“嘿咗、嘿咗”等助力的喊叫而外,无非是喊出生活的艰辛,也有幽默风趣的说词。

随着运输工具的进步,这种靠人力搬运大型、重型货物的板板车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与之相伴的板车号子也就销声匿迹了。

怀念这些号子,怀念这些喊号子的人们。
4# 金佛山
 韦建生 发表于: 2009-4-23 17:00:26|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川江号子,应该以一种文化旅游的方式保留传承下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丁芝萍 发表于: 2009-4-23 22:12:55|只看该作者
谢谢张老师及韦老师的关注,尤为张老师的图文补充,完善了拙文的內涵.板车号子生活中和舞台上的我都领教过.至今还记得1964年第三届全军文艺会演(抇成了电影),成都战旗文工团表演的板车号子,很有特色,我现也还能唱几句.
6# 青城山
 鲜荣祖 发表于: 2009-4-24 12:23:25|只看该作者
川江号子已是历史的回音。

谢谢丁老师的介绍!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7 01:36, Processed in 0.171601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