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350|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灾害·事故飘飞的羌红[连载] 张力羌 著

 [复制链接]
第一章 震中汶川
1、五月的映秀

张力羌 摄
  五月的映秀,山花烂漫,湖水澄碧。山崖上的岷江百合和紫金莲迎风绽放;碧波万顷的映秀圣湖,平静如镜,舒缭迷人。
  映秀郊外的张家坪村,青青的田野、翠绿的山岗、淙淙的溪水,无不昭示着春意盎然的五月那绚丽多姿的蓬勃生机。
  马惜元奉李队长之命,下山前来迎接到张家坪村察看工地的汪经理。李队长还特意让马惜元转告蔡绣兰,今天有客人来,多添两个菜,为汪经理一行接风洗尘。
  走之前,马惜元背起了送饭的背篓,“嘿哧”一声,顺便把百多斤的一圈铁丝甩到背篓里。他要把铁丝背到七号塔基的羌丘坪,以便下午他们工程队的技术人员布线。自打马惜元到省电力长线总公司汶川分公司打工以来,做活路简直就没说的。他知道,现在打工不容易,要拿到现钱更是难。他觉得这家公司好,公司从不拖欠他的工资,到时准发。他在这儿已经干一年了,有几个老乡叫他到其它地方做活路,甚至到沿海去,他都没有答应。他想虽然这里的活路苦点累点,但每月有红艳艳的百元大钞进兜,那是最愉快不过的事了。虽是临时工,他想,做活路,就应该认真扎实,不能偷奸耍滑。尤其是在安装高压输电铁塔,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他作起活路来更是一丝不苟。队里的人都喜欢他。他也格外舍得下力。打窝、挖坑、拌水泥,他都完全按照技术人员要求的标准作。他生怕铁塔埋不牢,电杆栽不稳,倒了垮了怎么办?所以他都要超过标准作。他跟随工程队先后到过都江堰、崇州、茂县、理县、马尔康、松潘等地。他是不怕吃苦的,喊干啥就干啥,从没二话。他不仅搬运器材,挖坑,浇铸,买菜、送饭样样都做。
  有时半夜,队里有人病了。喊道他了,他背着病人连夜摸黑下山,把病人送进医院,熬到天亮,直到第二天队里派人来替换他。队里的活路他都抢着干。这事刚做完,又去干另外的。一天到晚,他山上山下要跑无数遍。即使他再忙,只要有人喊到他,他都用羌语回答说,“哦呀,哦呀!”(好的,马上的意思)。他憨厚敦实的样子简直就像一头闷黑牛。由于马惜元脸堂赤褐,皮肤黝黑,大伙儿都戏称他为“黑牛”。
  “黑牛,要去看你媳妇哪?”每每马惜元下山的时候,陈技术员都要逗着他玩。现在只要有人在他面前一提到蔡绣兰,马惜元的脸马上就红了,一脸羞涩。虽然马惜元已经三十出头,可谈婚论嫁还是头一遭呢。马惜元知道自己憨闷嘴笨。一般情况下,他不说话,也不还嘴,他低着脑袋,不去答理他们。要是逼急了,他就矢口否认,说完全没有这会事。众人大笑。但在当着蔡绣兰的面时,他却一股脑儿“嘿、嘿”傻笑。
  背着背篓的马惜元想到又要见到蔡绣兰了,心里就涌起一阵莫名的激动。马惜元没想到他会在映秀张家坪村撞见这个姑娘,而且她说她愿意嫁给他。开初,马惜元不敢相信,还以为姑娘逗着他玩。但当他明白这并非是开玩笑时,马惜元被深深感动了。马惜元也爱这个脸圆眼大的姑娘。这是马惜元打工生涯里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他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会在张家坪村结束他多年漂泊的光棍生活。也许这就是老人们常说的姻缘吧。
  最让马惜元感激的是由于映秀挨近汉区,绣兰说结婚仪式按汉族的一点和羌族的一点,结合起来就是汉羌习俗。绣兰问他“好不好。”他满口答应。绣兰并不在乎他给多少财礼,如果按羌式婚姻的“开口酒”、“小订酒”和“大订酒”等繁杂程序。他马惜元这一辈子都不要想结婚。所以他们汉羌结合,一步到位。绣兰姑娘唯一条件就是结婚后,马惜元要到绣兰家里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倒插门。
  马惜元满口答应。倒插门就倒插门。只是他没有马上把这件事告诉他的阿爸阿妈。他想,至于今后回到萝卜寨,那时生米已煮成夹生饭,阿爸阿妈也没啥说的了。想到这里,马惜元神清气爽,脚下生风。他一口气就从六二韭山跑到了莲花沟。站在莲花沟和牛圈沟相交的山岭上,马惜元向山脚下的张家坪村望去。现在马惜元一眼就能从张家坪村众多房舍里,一眼就找到蔡绣兰的家。
  那是一栋新建的二层羌式小楼,楼顶上还供奉着他们羌人至高无上的神氏──白石神。此房是去年十一月羌历年完工的。马惜元为修建这房屋花费了大力气,立下了大功。马惜元用他的勤劳和实在赢得了绣兰姑娘的芳心。这不,绣兰在征得她父母的同意后,决定二零零八年农历六月六日的羌族的转山会上,喜结良缘。这不,五月中旬,还准备到映秀相馆去照结婚照呢。马惜元将正式入赘张家坪。
  临了,马惜元还是立马把这一喜讯飞鸽传书,报告给了远在汶川萝卜寨的阿爸阿妈。他们二老用那布满老茧的双手拿起话筒的时候,在电话里听完儿子的报告后,他们开始瞋怒,转而含泪嬉笑。他们原以为他们这个四处流浪的儿子,注定要打一辈子光棍了。马惜元二十出头时,二老就开始为他相亲,说好了本村的王姑娘,马惜元不去见。他说人家女娃子有点瘸。二老又给他说了两个本村的姑娘,他还是不去。说人家这里矮了,那里胖了。惹得老父大怒。骂道,“褐什哽!(羌语,混蛋)你他妈的是什么东西,你这个看不起那个瞧不上。你要找个什么样的,找个天仙?”从此以后,再也不管他的事了。村里亲戚见了他,都说他有眼无珠,那么好的姑娘不要,到底要谁。马惜元一气之下,外出打工去了。马惜元上了三十岁时,阿爸阿妈认为马惜元已经没救了,二老对他的婚事提都不提了,任他去了。
  殊不知,这会儿,惜元就快娶上媳妇了。而且娶了一个映秀媳妇,因为在高寒贫瘠的萝卜寨,娶一位本村姑娘都很不容易了,要是娶了一位外地姑娘,尤其是像映秀这样靠近内地的姑娘,那简直就是高攀了。他们嘱咐马惜元一定要好好善待蔡姑娘,办喜事就按映秀的规矩办,倒插门就倒插门,阿爸阿妈也不计较了。映秀姑娘能看上我们惜元,不知是他哪辈子修来的福分哦。只是嘱咐,待到秋收时,他们让马惜元把蔡姑娘带回萝卜寨,回来去给他死去的爷爷磕个头就行了。他们要推一大锅豆花,煮几吊腊肉,好好招待他们的这位映秀媳妇。
  站在牛圈沟山岭上,整个映秀镇和张家坪村尽收眼底。旁边的黄家村、蔡家杠和鱼子溪村,都一目了然。那村村相连,延绵不断的樱桃树、白果树、猕猴桃树,铺陈出一副蔚为壮观的春天景象。还有那点红聚翠,层层叠叠的梯田在映秀圣湖的映照下,勾勒出了一副高峡平湖的清丽画卷。
  牛圈沟对面的山叫羌丘坪。羌丘坪上有一座龙王庙,庙里有一个道士,姓周,人们都叫他周道士。和马惜元熟悉后,他告诉马惜元,二千年前,青衣羌一个叫羌丘的部落首领曾在这里居住,后来去世,就葬在了这山上。所以这山叫羌丘坪。现在山上,还不时寻到羌丘时期的一些陶片和瓦罐。
  “嚯哧!”马惜元把背篓放在地上,用牙咬着下嘴唇发出一种哨音。他一边歇脚,一边看着山下面那牦牛似的石头。牛圈沟因这像牛的这个石头得名。据说古时,张家坪村来了一头黑恶牛,专门骚扰老百姓,践踏庄稼,拱倒果林。用它的犄角,把村里的耕牛、骡马和人全部挑死。羌丘打不过它,便念动咒语,向木比塔(羌语,天神的意思)求助,于是木比塔派了一头神牛下凡。老百姓一看,神牛是一个英俊的帅小伙。还没等羌丘把恶牛的情况给神牛说说,黑恶牛就冲过来了。帅小伙立刻变成一头浑身长满金毛的神牛。他们在映秀上空大战了三天三夜。黑恶牛吐着黑烟,用他的犄角向神牛撞去,神牛发出金光,向黑恶牛射去。一来二去,他们大战了一百回合。最终神牛败打了黑恶牛。
  当神牛变回人形的时候,他的肩膀受伤了,流着鲜血。有个叫阿莞的羌族姑娘立即给他包扎,让他休息,给他送吃的。老百姓担心黑恶牛再来,就不让他走了。羌丘就推选了全村最漂亮的姑娘阿莞给他做媳妇。由于神牛受伤流血过多,回不了天宫。他答应留了下来。但他拒娶美丽的阿莞姑娘。他说三年后,他恢复了元气,还会回到天宫去。他说,只要他在这儿,黑牛决不敢再来。说罢,他就变成了牛形,站在了高高的山岭上。守卫着张家坪村。老百姓心疼他,怕冷到冻到他,就在他站立的地方,为它修了一个遮风挡雨的牛圈。三年后,神牛走了。可他那牛形的身子却变成了巨石,永远留在那里了。阿莞姑娘也终身未嫁。她在对面的山岭上守候着神牛,她相信,总有一天他还会回来。最终,阿莞姑娘也变成了一尊石像。她始终都保持着一种守望的姿态。后来,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忠贞不渝的姑娘,就在她的旁边建了一座观音庙。
  马惜元用指头在额头上刮了一把汗下来。他朝对面的龙王庙望去。他想看看周道士在做什么。
  “啊──嗬嗬!”像往常那样,马惜元朝着对面喊开了。空旷寂静的大山里,喊声传的老远老远。往常,周道士只要听到马惜元的喊叫声,就要走出山门,回他两声,或向他招招手。今天,对面没有动静。人没有出来,也没有声音。马惜元仔细搜寻一番,才发现周道士在他庙子后面的菜地里浇粪。他没有听到。马惜元笑了,他又喊了两声。这回周道士听到了,他朝马惜元挥了挥手。马惜元对周道士十分尊敬。因为马惜元的爷爷和父亲都是羌族释比(释比,羌语,意思是羌族文化的传承人),和周道士一样,秉承神的意志,是传达神谕的特使。马惜元现在,一直后悔小时不跟父亲和爷爷学释比道法。如果学了,现在他也许快“盖卦”(盖卦,羌语,意思是出师)了。
  马惜元听见山上有一个粗旷的男人的吆喝声,他知道那是姚功明在放羊,高兴了,他还要唱几句山歌。马惜元还看见几个挖药的和拾柴火的在树林里时隐时现。马惜元见十四号塔基和十五号塔基的施工人员正在忙碌,他们在高压输电铁塔上安装着釉亮的瓷瓶。
  马惜元感到饥肠咕咕。他掏出手机,看了一下时间,快两点半了。他想,再等一会,汪经理就要到了。于是他背起背篓,准备走了。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罗子兰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罗子兰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罗子兰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罗子兰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罗子兰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罗子兰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羌族|主题: 151, 订阅: 0
第一部由羌族人自己写作的长篇纪实体小说《飘飞的羌红》 当头棒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12:04, Processed in 0.2340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