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045|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花芬雪地 发表于: 2009-12-21 00:46:57|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灾害·事故“5·12大地震”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影响

 [复制链接]
  “5·12大地震”给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影响,同时在客观上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引起了全国、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们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5·12大地震”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服务。

一:“5·12大地震”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消极影响
  “5·12大地震”给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传承人、文物、精神、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巨大损失和消极影响,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困境。

  (一)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人员的损失
  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整体保护原则和活态保护原则”,[1]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持有的技术或技艺。只要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能够得到精心的呵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自然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但是,“5·12大地震”造成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大量伤亡,造成了不少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言人遇难或受伤,给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羌族的“释比”是羌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羌族原始宗教的执行者。他们世世代代传唱的宗教经典是羌族重要的精神财富。羌族的宗教经典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羌族原始宗教内核,是羌族的文化艺术瑰宝。羌族文化由羌族长者,特别是“释比”来传承,地震导致不少原本就已经为数不多的通晓羌族语言、历史、文化的羌人去世,无疑增大了羌族文化保护的难度。[2]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馆、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研究所的民间老艺人80%都不幸遇难,其中包括民族舞蹈家、音乐家、民俗研究专家等。
  羌族民歌以演唱本民族历史的歌曲和礼仪歌最多,并且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羌族的民歌曲调经过无数歌手、“释比”的不断加工改进,使它的曲调越来越完善丰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吉农吉刹》是羌族祭祀山神、庆贺丰收等活动中所演唱的风俗歌的总称,体现了羌族奋发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但是,在这次“5·12大地震”中羌族歌舞表演艺术家有的遇难,有的受伤,给羌族表演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例如北川县羌族民歌的传承人计学文以及曾代表羌族参加全国鼓舞、鼓乐大赛──表演羌族特色铃鼓舞的羌人都在地震中遇难。[2]这些人才的遇难或伤残对于羌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言是巨大的损失。据悉,此次地震中有40多位羌族文化传承人和学者遇难或失踪。[3]这些稀缺性人才的遇难或重伤,必将严重影响羌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二)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文物的损失
  羌族是一个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古老民族,历史上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文物是羌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反映了羌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表现出羌族人民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对于研究羌族历史与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5·12大地震”给羌族文物的保护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正如文化部在2008年6月11日通报“5·12大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损情况时,对羌族文化着重作了介绍:“我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县在此次地震中被夷为平地,羌族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全部被掩埋。”[4]
  的确,“5·12大地震”导致大量羌族文物和文史资料的遗失和毁坏。例如,羌族文化保存较完好的北川羌族自治县遭遇了全县城毁灭,北川县的羌族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大禹纪念馆、羌族民俗博物馆、禹羌文化研究中心等文化场馆都在地震中倒塌。据绵阳市博物馆统计: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大地震中被埋的有国家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121件、一般文物280余件以及大量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羌族民俗博物馆建筑总面积960平方米,馆内设有历史文物、民俗文物等展厅共4个,办公室、资料室等4个,珍贵二、三级馆藏文物123件;新征集的羌族民俗文物、实物805件。博物馆所有文物、资料、房屋等全部埋入废墟。博物馆专门负责文物管理的吴哓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痛心地说:“许多文物都是孤品,而且非常珍贵,几乎不可能再找到了。”[3]另外,许多储存在电脑里的资料、研究成果,也被地震毁掉了。[4]
  羌族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在地震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据报道:汶川县最大的羌寨──萝卜寨房屋严重受损。[2]这些都将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研究、保护和传承产生巨大的困难。

  (三)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精神损失
  “5·12大地震”造成大量羌族人口的大量伤亡,对羌族人口从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等各方面都造成重大影响。据出生于北川羌族自治县、现为西南民族大学教授侯斌(羌族)先生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2万多羌族人在这次地震中丧生或失踪,约占羌族总人口的10%。[5]大量通晓羌族语言、历史、文化的羌族人遇难,大量文化器物被埋或遭严重毁损,对羌族文化的传承影响巨大。
  此外,地震后受灾羌族群众大规模迁徙他处,也会导致羌族文化载体的消失。这很可能就意味着很多重要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后继无人,羌族文化面临灭绝威胁。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将进而影响羌族以及古老珍贵的羌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羌族的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都有丧失的危险。

  (四)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经济损失
  “5·12大地震”使北川羌族自治县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受到重大损失。在北川羌族文化遗产中,有许多民俗、民风保护得比较完整,历史久远的村寨、古建筑、遗迹受到严重破坏。许多建筑古迹已经无法恢复,给羌族文化和当地旅游资源带来严重损失。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旅游资源利用和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价值,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6]据统计:北川羌族自治县不可移动文化遗产损失226处,估计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3000万元。加上防护设施的损失,总损失超过4000万元。[3]这对羌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与文化的科学发展都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五)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整体性受破坏
  我们对文化遗产实施“整体性保护的原则”,其中内容之一就是要保护好文化遗产地的文化生态环境,因为某种文化现象的出现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其特殊的文化生态环境。由于羌族传统村寨多分布在高半山上,许多村寨在地震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恶劣的环境已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羌族文化依存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大量的羌族同胞将被移民安置。在移民安置工作中,若不能充分保障羌族文化在一定范围内在文化语境方面的主体地位和话语控制权,培育有利于民族文化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羌族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会丧失持续发展的条件和能力。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花芬雪地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花芬雪地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花芬雪地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花芬雪地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花芬雪地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花芬雪地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四季人生 重庆东站将引入渝湘渝西高铁 还将有4条轨道线“接驳”
2# 四姑娘山
 楼主|花芬雪地 发表于: 2009-12-21 00:52:0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二:“5·12大地震”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影响
  “5·12大地震”给羌族地区和羌族民众在客观上也创造了“地震效应”与“地震资源”,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得了进一步的重视和关注,把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各级党委与政府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高度重视
  “5·12大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其他部委的领导都非常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都亲临灾区第一线指挥抗震救灾,并发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指示;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来到汶川特大地震受灾严重的北川县、青川县等地,实地察看灾情,慰问看望灾区干部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贾庆林主席还特别指出:羌族同胞损失严重,在老县城的利用和新县城的建设中,要注意保护好羌族特有的民族文化遗产。[7]文化部宣布将采取以下的措施来保护羌族文化:(1)在制定文化设施灾后重建规划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其中,灾后公共文化设施重建要注重保护文化遗产,注重保持民族文化特色;(2)在组织专家实地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重建和恢复传承规划,支持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3)对设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抓紧研究论证,尽早采取措施,对羌族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8]2008年5月21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批准了《北川羌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法可依。[9]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胡继先提出:地处羌文化核心区的汶川、茂县、理县、北川4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在地震中大部分被掩埋,对传承人的保护是抢救羌族文化的重要目标和手段之一。
  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与茂县、理县、汶川四地联合推荐羌戈大战、口弦、羌绣、羌族碉房碉楼营造技术、羌族转山会、羌族推杆等6项,打捆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此外,北川羌族自治县的羌年、江油县青林口高抬戏等2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3位传承人,被推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5·12大地震”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高度重视,采取的一系列正确措施与政策及时地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灾后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最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支撑。

  (二)文化界人士掀起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热潮
  “5·12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立即领队,由历史学家、羌族文化研究专家、古建筑专家、民俗专家等各方面专家学者组成的调研队赶赴北川羌族自治县的板凳桥等地,就羌族文化遗产在地震中受损的情况展开地毯式普查,并提出了“关于羌族文化传承人的保护情况”的建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座谈会”,来自北京和四川的文物、历史、民俗、民间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纷纷为“如何抢救、传承、延续羌族文化”建言献策,呼吁民间文艺工作者尽快前往四川灾区,共同参与羌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于羌族受灾群众的安置,多数研究羌族文化的专家主张就地、就近的原则,因为一个民族存在的一个重要要素是要有共同民族气氛的地理环境。
  2008年7月23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行了“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http://www . qiang.ihchina_cn)开通仪式,对于宣传羌族文化、抢救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1]9月7日,由民进中央提出、一批著名的教育专家和羌族文化学者编写、中华书局出版的《羌族文化学生读本》正式发行。10月17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妇女儿童发展中心(WCDC)、《慈善》、尊宇基金会在北京798艺术区七星西街尚工建筑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羌绣展览系列活动,目标是保护和传承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解决羌族妇女就业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12]文化界人士掀起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热潮,进一步扩大和提高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为更多的民众了解和认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了一个有益的平台,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学术机构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献计献策
  研究羌族文化的全国知名专家、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绍明先生建议指出:羌族文化的核心是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是对传承人的保护,要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并提供良好的环境。此外,他还建议在四川建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羌族文化的重建既要恢复羌族的“文态”,又要恢复羌族的“生态”。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蒋彬先生建议:在灾后总体重建方案中,应当体现对民族文化特质和象征符号的运用;把家园恢复重建与羌族文化保护、传承、抢救和重建有机结合起来,并将方案向社会公布,择优选用。
  2008年6月14日──“文化遗产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包括23位羌族艺人在内的88名四川民间艺人在民族文化宫大剧院登台。这些羌族艺人主要来自阿坝、汶川、茂县、北川等地,其中4人家里有亲人遇难。他们表演羌笛演奏、羌族多声部民歌、羌族民俗歌舞、羌族羊皮鼓舞等。[13]
  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极地献计献策,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理论依据。

  (四)羌族民众加强了对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珍惜
  “5·12大地震”引起了全国、全世界的高度关注,汶川、北川、茂县、理县等羌族同胞聚居区的知名度获得快速、极大的提高。羌族民众加强了对自身传统民族文化的珍惜和热爱,羌民邓如富说:“不知道我们失去了多少人,我们需要保护我们的文化,羌族人本来就不多了。”茂县一名羌族学者黄成龙说:“地震不仅减少了羌族人口,很多人灾后重建期间会从山区搬到大城市居住,这将给保护羌族文化带来巨大困难。”[14]
  羌族学者、民族文化宫馆长雍继荣提出:要将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纳入政府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总体规划中,纳入抢救地区城乡建设规划当中,纳入各届政府的考核指标和财政预算。北川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原主任、自称“北川老羌”的赵兴武对记者说:“只要有人在,羌族文化传承大有希望!”“黑色‘5·12’掩埋不了我们民族的辉煌,羌家儿女的脊梁不会弯曲,巍峨的碉楼永矗羌山之巅,高亢的羌韵必将在废墟上重新响起!”[15]北川县擂鼓坪的羌民已开展用皮鼓舞、“萨朗舞”等礼仪接待旅游者,并恢复了羌绣、羌服的生产。[16]北川县县委书记宋明告诉新华社记者:“地震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为我们重建家园,发扬羌族文化带来了机遇。新建的北川县城将会体现出浓郁的羌族文化特色,羌族文化生态建设”要能经得起世界的眼光、民族的眼光(的检视)“[17]。
  我们从羌族民众的言行中既看到了他们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忧虑,更看到了羌族人民对自身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和珍惜,看到了他们对羌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充满希望和坚定不移的信心。

※ 注释
  ①”释比“,又称为”许比“或”诗卓“,是羌语对羌族民间祭司的一种称呼。释比平时是普通人,住在家中,下田劳作;受邀外出,戴上法帽,穿起法衣,拿起法器做法事,是羌族同胞眼中神的化身。
  ②《羌戈大战》是流传在羌族中反映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叙述了迁徙到四川岷江上游的羌族先民与早已在此定居的戈基人之间的战争故事。这部史诗以白描的手法叙述了羌族先民迁入四川定居的艰苦历程,尽情讴歌了古代羌民的勇敢、智慧和英勇。史诗内容主要保存在羌族”释比“经典里,由羌族”释比“在本民族重大的仪式场合进行演唱、表演,歌颂祖先的业绩,凝聚着对古代羌人的追恋和敬仰。

§ 参考文献
  [1]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喇明英.5·12大地震后对羌族文化的发展性保护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7).
  [3]陈刚.40多位羌族文化传承人在地震中遇难[EB/OL]. http://www . beijingreview_com_cn/zhuanti/qiangwenhua/txt/2008-07/02/content_131072.htm
  [4]雷新.政府帮助但不包办争分夺秒留住羌族文化的“根”[N].人民政协报,2008-06-27.
  [5]羌族文化重建进行时重建规划难在农村[EB/OL].http://news.xinhuanet_com/politics/2008-06/17/content_8384199.htm
  [6]张世均.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7).
  [7]张景勇.贾庆林在北川、青川等重灾区察看灾情慰问群众[EB/OL].http://www_gov_cn/ldhd/2008-06/01/content_1001376.htm
  [8]新华社电.尽早采取措施抢救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EB/OL].http://cd.qq_com/a/20080616/000114.htm
  [9]陈恩美.这一天,他们不在现场[J].中国民族,2008(7).
  [10]陈霞.绵阳紧急申报非遗多项羌族文化入选[EB/OL].http://scnews.newssc_org/system/2008/07/07/010940326.shtml
  [11]王婧姝.“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开通[N].中国民族报2008-07-25(11).
  [12]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妇女儿童发展中心(WCDC),《慈善》,尊宇基金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羌绣灾后重建展览邀请函[EB/OL].http://www . likefar_com/thread-6034.html
  [13]王润.文化遗产日关注羌文化抢救23位羌族艺人来京[EB/OL].http://ent.sdnews_com_cn/2008/6/13/588836.html
  [14]徐乃岑译.美报:地震后古老羌族文化面临消失威胁[N].环球时报,2008-05-26.
  [15]李韵.抢救羌族文化遗产[N].光明日报,2008-06-14.
  [16]衡昌辉.北川人自救羌文化[N].光明日报,2008-12-12.
  [17]徐松.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踏上漫漫重建路[EB/OL].http://news.xinhuanet_com/newscenter/2008-06/04/content_8312541.htm

¥ 基金项目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课题──《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研究》(批准号:SC08B39)和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资助项目──《“5·12大地震”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研究》(批准号:08DFWH002-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作者简介
  吴建国(1957~),男,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世均(1963~),男,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源自:《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06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0 15:54, Processed in 0.234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