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915|回复: 5
 王德奎 发表于: 2017-1-1 11:27:52|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自然科学] 5·12大地震量子信息与健康新证初探

 [复制链接]
5·12大地震量子信息与健康新证初探
──量子信息与健康上海论坛解读
平角  (四川绵阳
摘要:刘培杰教授和叶志江先生提出的类似如何对待科学创新的问题,如果把它引导到不是追求尽快获得应有的荣誉上,而是追求共同来做科学“游戏” 上,那么许多类似在“龚启勇地震大脑效应”的微观机制中,用存在声学黑洞的类似霍金辐射机制,也能得到进一步的解释。
关键词量子色动力学 量子色动化学 量子色动几何
一、从何志坚到龚启勇教授
200914--5日,第二届上海量子信息与健康论坛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这是量子信息与健康上海论坛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在这次论坛上,开始把量子信息与健康跟量子信息的“低碳”能源、“低碳”经济、“低碳” 世界的猜想联系起来,初步形成了有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应用等三大板块结合的雏形。我们和上海论坛的组织者之一的陶康华教授形成的共识是:科学新时代的“低碳”能源、“低碳”经济、“低碳” 世界问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目前搞的“低碳经济”, 它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虽然也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但它作为“低碳城市”理念规划,引导的仍是以现有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运用创新,以及产业结构和制度观念的转变为核心的,通过这类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以类似量子色动力学、量子色动化学和量子色动几何为专业基础知识的量子信息“低碳”能源、“低碳”经济、“低碳” 世界的猜想探索,则属于另一类未来方向。
我们向大会提交了两篇论文:《弱力能源量子信息与健康初探》和《5·12大地震量子信息与健康初探》。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在《四川日报》和《绵阳日报》上发表过长篇介绍“信息高速公路”的文章。现在我们联系“低碳经济”,认为“信息高速公路”也是社会“低碳经济” 之一,其逻辑类似公路是跑汽车汽车是烧汽油的,这是一种高碳排放、二氧化碳污染源。反之,用“信息高速公路”代替汽车通过公路运输传递大部分“信息”,这当然是一种低碳排放、低碳污染为核心的高科技创新的运用,所以说以电脑网络为基础的“信息高速公路”,是社会“低碳经济” 之一也不牵强附会。但有人回应说,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中原遍处的“烽火台”这类为战争服务的“光信息高速公路”,更是最早这类网络信息“低碳经济”的应用 之一。我们的回答是,最早这类网络“光信息高速公路”不是“低碳经济”,而是“高碳经济”。因为“烽火台”燃烧的柴火,含有大量的碳元素;即使用马匹传递、运输的公路通讯交流,马匹也需要含有大量碳元素的食物才能生存。而与“信息高速公路”对应,我们把2008年5·12大地震,还看成类似自然界的“低碳能源” 之一。关于大地震类似自然界的“低碳能源”的原理,《5·12大地震量子信息与健康初探》中作有简要的说明。
200915日在量子信息与健康上海论坛上,绵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何志坚先生向大会作报告,他说:让人猝不及防的2008年5·12大地震的最惨重的伤亡发生在绵阳的北川,无可置疑地宣告传统地震理论预测地震的部分失效。做为绵阳学人,我们义不容辞地开始了新的探索。其中以北川、平武这个地震历史久远的特殊模型为观察点,提出了“拟大型强子对撞机”假说,把大地震的结构信息原理与大型强子对撞机的交换信息原理对应联系,融合了板块断裂说与电磁成因说,试图定性解释大陆内的一个地区为什么能释放如此巨大的能量?为什么长长的地裂带能以“点源论”的方式持续时间长地发“大爆炸”?由此引出能否利用“拟大型强子对撞机”假说,预测、关注地震区高能粒子运动状态等变化及微型黑洞的形成条件与地震的人文关怀。
何志坚教授在2008年5·12大地震后,受绵阳师范学院的派遣,带领80多名绵阳师范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到平武县支教救灾。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何志坚教授在业余时间结合工作做调查,他注意到5·12大地震,给平武极重灾区人们留下的至今仍未消除的心理健康问题。何志坚教授说,在5·12大地震中遭受毁灭性打击的北川县涉及的绵阳市,全市约500万人口,死亡失踪近百分之一;北川县10万多人口,死亡超过十分之一。我们利用在平武地震极重灾区下派工作的机会,发现灾区人民和支持灾区工作的人员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人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南坝平通一带某所小学,地震中死亡人数达172人,为此,我们首先以地震中无伤亡的学校与该学校进行相同的问卷调查,调查范围为小学3年级至初中3年级,根据得到的近1000份资料的抽样分析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均未完全走出地震伤害的阴影,学生中有相当大的比例对地震心有余悸,不能平静地对待被人提起他们地震的往事,拒绝接受采访和与陌生人谈地震;上课时不时想起他们死去的亲人,学习走神,精神恍忽;听到载重汽车经过的声音(与地震时的地声相似)就心跳加快,腿发软;晚上睡觉做恶梦等等。这与地震发生时发散的量子信息,以及地震惨状对视觉的强烈刺激,地震频繁发生时特殊电磁波、声波对大脑高级神经活动──情绪活动、思维活动有极大的影响有关。
由于众所周知的是业余研究的原因,何志坚教授没有能够提供地震发生时发散的量子信息,对特重灾区人们大脑高级神经活动影响有关的具体生理实验资料,但等待新证的科学实验论文的报告终于出现。据报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龚启勇先生对记者说:5·12大地震“从地震发生第13天起,我们就开始对幸存者进行脑核磁共振扫描,结果发现大脑内负责情绪、记忆功能的系统在短期内就出现了功能改变。”这是美国2009年8月31日《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有关5·12大地震部分幸存者大脑功能失常的论文后,引起的记者采访关注。因为中国、英国和美国的科研人员在这一份研究报告里称,一些5·12大地震幸存者在震后10多天里便出现大脑区域功能失常现象。而这项研究,不是业余的研究,它是由中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领导这项研究的正是龚启勇教授。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德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德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17-1-1 11:28:3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5·12大地震量子信息与健康的新证是,利用新型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在震后13天到25天内,对44名身体健康的地震受灾群众进行的大脑扫描,结果发现:额叶边缘系统及纹状体区域的活动增强,同时这些区域中不同脑结构间的连接性却减弱。额叶边缘系统及纹状体区域是大脑中控制情绪、记忆等功能的区域,包括额叶、海马、杏仁核等多个脑结构。龚启勇教授的解释是:“这就好比一个电脑网络,不同脑结构是单个电脑,而它们间的连接是网线。现在单个电脑的运算增加,而整个网络的协调性却减弱,相关系统已出现功能变化。”这里,我们把龚启勇教授的发现,暂时称为“龚启勇地震大脑效应”。
        二、刘培杰叶志江先生
2008年7月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约102万字的巨著《从哥德巴赫到陈景润》,是刘培杰教授团队主编的一套数学丛书之一。书中刘培杰教授对搞数学创新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叫住“起点业余,终点必须职业”。 书中刘培杰教授为证明他的这个论点,列举了我国七八位从起点是业余,终点成职业的数学家人物的经历。其中刘培杰教授还列举了南京师大数学系主任单墫教授,说他是专攻数论的专家,他对业余数学爱好者证明了费马猜想说不,理由也类似持有这个论点。“起点业余,终点必须职业”,这当然是一个人的理想归宿。这里所谓“终点必须职业”,也许是指要在科学殿堂内;而所谓要在科学殿堂内,也许是指必须要在像样的大学和科学研究院、所内有正式的工作,一切不是“歪的”。这当然也是现代国际大多数主流科学家成才的人生规律。但对我们曾是一切听从组织安排,当一颗合格的“螺丝钉”的长期国情来说,也许应当别论。因为这种成才规律,人们爱好的职业,并不完全由个人在任一年龄段能选择。其次就业的统一人事制度,也并不完全由某个一般领导作主,就能改变的。
现以著名的河南农民天文学家职颖法(1937--1991)先生为例,据介绍,改革开放后,职颖法30多年潜心科研提出的“循环日爆说”的太阳系形成新学说,在《大自然探索》等多家刊物上得到发表,科研事迹被媒体披露,引起当时河南省科委的重视,焦作大学聘请职颖法为“教授”,还专门为他成立了中国天文地质研究所,由职颖法出任该所第一任所长。但这并不符合当时就业的统一人事制度,职颖法仍仅是一个大学的“名誉教授”,他既无工资又无公费医疗。 再以现在网络和各种媒体经常争论的蒋春暄、徐业林和张颖清说事,认真分析起来,如果科学殿堂指像样的大学和科学研究院、所,那么蒋春暄先生恰恰是刘培杰教授论证的“起点业余,终点必须职业”的官科,张颖清教授也是刘培杰教授论证的“起点业余,终点必须职业”的官科,徐业林研究员搞无偏二极管,更是职业的官科。  
即使像在科学殿堂内有“卡鲁扎--克莱因奇迹”这样的“伟大的超越”,据哈尔彭的《伟大的超越》一书介绍,90年前卡鲁扎萌生了五维这种额外维理论后,由于国际主流大部队跟不上来,尽管爱因斯坦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家,对此也游移不定。卡鲁扎不得不将自己的模型放置高阁,回到他的教书、写教材和家庭上。所以科学创新不在于是不是“职业”,而在于要等到“职业科学家们”,特别是国际上职业科学家们的承认;即科学创新,特别是大的科学创新,有一个等待的过程,不妨把它看成是做科学“游戏”,要等到“游戏”的结束,效果才能出来。实际上,百分之九十的职业科学家,甚至是有创新的职业科学家,也是把创新的精力放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类似卡鲁扎的教书、写教材和家庭上。这种对科学创新“由乱到治”的程序的认可,也类似国际上,法院的判决,始终要由法院内部来判决一样──科学“游戏”必然要经过很多专业和业余科学家的手,才能拿出合格的产品,也还要通过专业科学家们的会议和书籍才能广泛传播。
科学上大的创新并不完全认可“起点业余,终点必须职业”,证明也包括刘培杰教授《从哥德巴赫到陈景润》一书中自己提供的北京那几位“起点是业余,终点成职业”的数学家人物的经历──因为在现代国际数学领域,并没有听说这几位职业数学家有知名的数学创新,包括单墫教授。因为职业科学家与专业科学创新并不就能划等号。职业的谋生,为专业科学家提供的时间、经费、资料、实验、交流,对该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方向、方法,有着绝对的优势,也是保证在纯科学领域有大的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纯科学领域有大的创新奇迹的人,也可以地位低,人年轻,而且可以不懂英语,但一定要对该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方向、方法,要有绝对的兴趣、基础坚持的优势。
叶志江先生的《骑自行车登月的蒋春暄》一文,提到类似张帆先生持“数学决定论的哲学贫困”观点的蒋春暄先生,从文化大革命中开始用“语录”创立新型数学的工作,到处张贴。其实“语录”并没有错。根据是,叶志江先生说蒋春暄先生“新数学”为什么不“哲学贫困”呢?蒋春暄先生的论证情况是:
A、有“语录”讲:“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蒋春暄确信:复数决不是最后一个数,世界上也不可能存在最后一个数。
B、有“语录”讲:“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例如,数学中的正数和负数,机械学中的作用和反作用……”。又有“语录”讲:“在数学中,‘正和负,微分和积分’构成矛盾”。还有“语录”讲:“再没有什么东西比四则(一切数学的要素)的差别具有更牢固的基础”。因此蒋春暄确信:在数学中最基本的矛盾是正数(+)和负数(-)的矛盾。在实数域中是这样,在“复杂“的数域中也应该是这样。根据数的基本矛盾,现有的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以及虚数(复数)。很清楚,由于数的矛盾性质,虚数(复数)和正负数一样也应该有它对应的某个数,并和它构成一对基本矛盾(注意:虚数i的矛盾对立面不是-1)。
蒋春暄先生用“语录”前提写论文,只是文化大革命中那个时代的风气,如《群钻》一书。再看19978月他在美国强子出版社“千年末科学基础性开放课题会议北京研讨组”栏目发表的论文《费马最终定理在1991年得证》,这种风格已荡然无存。但该文详细证明过程省略过多,剩下的一堆公式无法检查其证明思路,是返过来又走入张帆先生的套路──哲学决定论的数学贫困。所以叶志江先生仍追思批评说:那时蒋先生的文章未发表在清华大学井冈山报上,而是刊登在他“主编”的一份油印刊物《理论批判》上。遗憾的是,可悲的是这种“符合”无法代替严肃的科学研究。40多年中,蒋春暄痴迷的新数学,不仅受尽奚落,而且遭受离异之苦。如今,他已届古稀之年,却依旧孑然一身。或许他的人生经历很值得同情,但无论他的研究是否有价值,他都无需或不应当通过媒体或其他什么手段去争取学术界承认他的工作。在科学史上,任何有价值的理论成果,都不可能被埋没,尽管许多人无法在生前获得应有的荣誉,然而他们对人类所作出的贡献同样彪炳史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17-1-1 11:29:10|显示全部楼层
叶志江先生和刘培杰教授都严肃地提出了如何对待科学创新的问题。具体到类似蒋春暄先生“新数学”的大多数科学殿堂内外的科学创新的例子,问题出在追求尽快获得应有的荣誉上,而不是追求共同来做科学“游戏” 上,所以我国科学殿堂内外的科学创新,不像国际科学主流,还类似一盘散沙。如果从追求共同来做科学“游戏” 上来看,蒋春暄先生“新数学”的不“哲学贫困”, “语录” 哲学的不“数学贫困”,那么20世纪下半叶到21世纪国际主流科学发展,已经形成前浪提后浪。即使我们不“自信”──不论级别大小,我们在国家正式出版社和刊物已发表了二百多万字的科学著作及论文;在国家的培养下受过高等教育,在近50年的业余时间里,我们都是围绕“三旋理论”,集多学科为一体学习其中的数学等基础部分;对“超弦”、“圈量子”、“扭量”等广泛知识在近20多年中的自学,也差不多是把全部的业余时间投进去的。应该说也够“专业”,但按显规则和潜规则,这是不算“专业”的,而且“三旋理论”的影响也不大。但我国科学殿堂内外,弦/圈大量子创新研究的量子色动力学、量子色动化学、量子色动几何的科学“游戏”线路图,在类似量子信息与健康上海论坛的帮助下,不妨在偏离“起点业余,终点必须职业”下做下去。这里虽然对大地震原理的研究来说,我们不像彭志忠教授研究矿物准晶体是职业的地质学家;对脑的健康结构研究来说。我们不像龚启勇教授是职业的医学家。
甘肃政法学院的杨明震教授1981年在《甘肃社会科学》.第2期发表《对“物质无限可分”说的几点认识》中说,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寻找“自由夸克”的巨大因难,给“物质无限可分”这个哲学命题提出了新的挑战。物质无限可分说并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首先提出的,它有一个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有各种不同的历史表现形态,而且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还必将获得新的发展,出现新的形式。1983年杨明震先生又在《潜科学》.第1期发表《“张颖清、蒋春暄研究成果的哲学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意义》。1984年8月13至17日在太原市召开的首届全国思维科学专题讨论会上,我们到会交流《大脑实验论》的论文时,认识杨明震先生。交谈中,杨先生说我们的思维有些类似蒋春暄先生。也许杨先生指的是“跳跃思维”,这或许也对。但在对待“正数和负数、作用和反作用”类似哲学构成的一对基本矛盾研究上,我们的思维更倾向国际主流科学发展的方向。
例如把蒋春暄与霍金作比较,蒋春暄的新数学,是从“语录”出发,把正数和负数,以及虚数”这类数学自然现象,只“游戏”在旧时的矛盾对立哲学上,以及四则的运算。即使在蒋春暄用“语录”,指导超光速的快子物理学的1976年《超光速粒子的因果律的探讨》的论文研究中,也只“游戏”在旧时的对实数超光速快子的因果的探讨。当然,霍金也可以说类似从“语录”列举的正数和负数,以及虚数”这类数学自然现象出发,但他是紧紧联系量子力学的双缝实验效应、卡西米平板效应、量子隧道效应等三大实验现象,表现出的实在的微观“不确定性”哲学──20世纪上半叶开始占据现代自然科学国际主流中心地位的哥本哈根学派的不确定性原理和真空量子起伏的“游戏”上──这是指由一个粒子及其反粒子构成的成对粒子,在彼此湮灭并最终双双消失前,可以非常短暂时间在真空区自然出现;所以在上世纪70年代,霍金能针对旧时的黑洞创新出“霍金辐射”。  
1、霍金辐射是指,如果成对粒子在黑洞边缘附近形成,其中的粒子在被摧毁前可能掉入黑洞,反粒子则被搁浅在事件视界之外。现在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杰夫·斯蒂恩豪尔(Jeff Steinhauer)小组,利用“玻色--爱因斯坦”冷凝物中,已能做霍金辐射的有证可考的实验。因为在声学黑洞中,霍金辐射将以类似粒子的振动能量包形态存在,也就是所说的“声子”。而“玻色--爱因斯坦”冷凝物是物质的一种量子态,此时的原子团行为与单个原子类似。在此之前,科学家已经能够让冷凝物以超音速移动。而在操纵“玻色--爱因斯坦”冷凝物过程中,物理学家能够创造声学黑洞。这是创造一个可捕获声音而不是光线的人造黑洞,即当物质密度达到足够大,并塌陷为一个被称之“奇点”的点时,就会形成黑洞──这是借助一种材料以超音速在介质中移动,当在介质中穿行的声波无法跟上这种材料的速度,就像鱼儿在快速流动的河流中游动一样,声音最终被类似河流的事件视界捕获。实验的具体做法是,将大约10万个带电铷原子冷却到只比绝对零度高出不到十亿分之十的温度,同时借助磁场捕获这些原子。在一束激光的帮助下,研究人员随后创建一个电势阱,以吸引铷原子同时促使它们在这种材料中以超音速Z字形穿过电势阱。这一过程,产生了一个持续8毫秒左右的超音速流,进而快速形成一个能够捕获声音的声学黑洞。利用天文学观测手段,典型黑洞的蒸发因包括大爆炸的“余辉”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能量更高的辐射源变得暗淡,探测霍金辐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从霍金辐射量子力学如何适用于被引力扭曲的太空环境观点,转到采取相对较为容易的一种方式──利用量子流创造人造事件视界的声学黑洞,就可探测霍金辐射。
2、从类似“语录”哲学对立统一的因果出发,有“统一”必是有“可分”, 有“可分” 必是有“统一”。具体到物质、能量、信息的“可分”,其“统一” 在微观“不确定性”哲学的双缝衍射效应、卡西米平板效应、量子隧道效应等三大实验现象上,量子真空已表现出是它们的“统一体”和“可分体”。即所谓的“新以太”,就是量子真空态。反之量子真空态的“统一” 可分,可表现出物质、能量、信息的“可分”。 信息“物质”类似量子时空,能量“物质”类似声子,物质“实物”类似原子、分子。所以我们还在旧时的以太论概念上做“游戏”,是多此一举。
例如把双缝衍射效应联系“霍金辐射”类似的量子起伏,也可以另外解读林志德先生的电心论:量子真空中实在的电子,它周围类似属无的“零”数的真空,由于量子起伏──“零”数能生成一个粒子及其反粒子构成的成对粒子,在彼此湮灭并最终双双消失前,可以非常短暂时间在真空区自然出现。此时实在的电子如果属实“负”性,它本身的边缘就属虚负的“正”性,那么虚粒子的粒子及其反粒子对中的属虚的“负”性粒子,将被实在的电子吸引,实在的电子变成了“电心”,也就是双缝衍射效应实验中我们说的“蜂王”粒子,反之在“蜂王”粒子的周围,就发散着虚粒子对中的属虚的“正”性的虚粒子──所以,这也是一种“实在”的粒子,就是在类似双缝衍射效应实验中,我们说的“工蜂”粒子。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17-1-1 11:29:54|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组合,在单缝情况下的小孔衍射实验是,电子从源发出,电子“蜂群场”发生扩散,到屏遇到小孔,振荡第一次发生庞加莱猜想收缩,成为第二次“源点”。但出了小孔,又重复电子“蜂群场”扩散,此称小孔衍射。在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却不同,电子从源发出,电子“蜂群场”发生扩散,到屏遇到双缝,这是两个小孔,电子也类似人有思维,要解决庞加莱猜想,答案是不能收缩为一点,只能一分为二:一部分“工蜂”随“电心”体通过一条狭缝,另一部分“工蜂”穿过另一条狭缝。穿过双缝,蜂子要归笼。这是其一;其二,穿过双缝,“电心”体通过的那条狭缝成为的第二次“源点”要扩散,另一部分“工蜂”穿过的那条狭缝成为的第二次“源点”也要扩散,这要产生干涉,也要发生振荡。第三,这种振荡是由于一分为二的两个“源点”变化的“蜂群场”的扩散,弱的“源点”要影响强的“源点”,也要复归强的“源点”;强的“源点”也要影响弱的“源点”,振荡由此循环发生,直到收归探测器;而且这种振荡使“电心”体原来的路线和落脚点,发生随机偏移。
3、我们虽然不像彭志忠教授,研究矿物准晶体是职业的地质学家;我们也主张用纯地质学来研究大地震发生的机理,但我们在业余时间对类似国际弦/圈量子知识的自学已近50年,也说得上“专业”,如果我们把类似的“霍金辐射”原理与地质学交叉看成是做科学“游戏”,总不能不允许我们做“游戏”。这就是大地震发生于地壳板块断裂带的挤压、碰撞、错动、滑移等机制,是肯定的,但这仅是一条宏观机制。在“震源点”大爆炸的微观机制方面,如果与拟大型强子对撞机原理假说中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能量威力交叉,那么在这种微观机制中,也还存在声学黑洞类似的霍金辐射机制。即在“震源点”的地壳板块断裂带的错动、滑移等岩石应力,在地壳弧线曲面下的反射与聚焦,对应“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能量威力的时空撕裂,如果设我们可见的时空为“正”,撕裂开的时空为“负”,再配上时空量子化,“负”的时空量子就类似微型黑洞。这里如果“负”的时空量子类似真空瓶子──打开真空瓶子的塞子,它就会吞食周围的空气,发生类似的爆响撕裂。所以联系“负”的时空量子微型黑洞,它也会吞食周围的物质发生爆炸,这也类似霍金辐射的唯象软对撞机震源原理。  
4、同理,把上面的科学“游戏”交叉进“龚启勇地震大脑效应”,我们虽然不像龚启勇教授,是职业的医学家;我们也主张用纯医学解释地震对大脑结构的功能影响,但我们在业余时间对类似国际弦/圈量子知识的自学已近50年,也说得上“专业”, 总不能不允许我们做“游戏”。这种“交叉”,就是对身体健康的地震受灾群众的核磁共振技术大脑扫描发现的,额叶边缘系统及纹状体区域,包括额叶、海马、杏仁核等多个不同脑结构间的连接性减弱,与震源点”大爆炸的微观机制方面的拟大型强子对撞机原理假说中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能量威力发散联系,那么这类认识在“龚启勇地震大脑效应”微观机制中,也许就还存在声学黑洞类似的霍金辐射机制,即在额叶边缘系统及纹状体区域,包括额叶、海马、杏仁核等周围“量子真空”,因大地震引发的类似声学黑洞的霍金辐射的量子力学,也会有参与造成扭曲的结果。
三、量子色动力学、色动化学、色动几何
在“震源点”大爆炸的微观机制如果“交叉”拟大型强子对撞机原理假说中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反应,必然要考虑谁是拟大型强子对撞机中提供的“反应物质”?如果是“氧”元素,其“游戏”原理是什么?
其实,这也和霍金辐射原理有相似之处的。
霍金辐射和量子真空卡西米尔效应和能量量子隧道效应是同理的,也是缠结的。即卡西米尔效应也是真空量子起伏引起的。量子起伏是由不确定性原理决定的,这其中就含有能量守恒原理。所谓卡西米尔效应是指两片平行板之间的吸引压力,是由平板之间的虚粒子的数目比正常数目减小造成的,这是卡西米尔在1948年提出的一项检测真空能量存在的方案。早在上世纪40年代,荷兰科学家卡西米尔和奥弗比克从流行的胶体理论存在的缺陷中发现这个秘密后,就开始做起的这种“游戏”。他们给予的实验证明和解释是,真空能量以粒子的形态出现,并不断以微小的规模形成和消失。在正常情况下。真空中充满着几乎各种波长的粒子,如果使两个不带电的金属薄盘紧紧靠在一起,较长的波长就会被排除出去。接着,金属盘外的其他波就会产生一种往往使它们相互聚拢的力,金属盘越靠近,两者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强。到1996 年物理学家首次对这种卡西米尔效应进行的测定,实际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也是十分吻合
真空卡西米尔效应和能量量子隧道效应是紧密相连的,而且是量子色动化学的增长极。但这里先不说“量子色动化学”,而是先来做“量子色动几何”的科学“游戏”。众所周知,从普通的化学反应到核化学反应,都是以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原子的原子核所含的质子数,可分和不可分的变化来决定的。理论上真空的量子起伏,也类似“真空粒子”的“衰变”。 卡西米尔“游戏”做到原子核,如果质子数不是一个简单的强力系统,而是有很多起伏,那么在原子核内部空间的弱力“共振”,也能够以一种通过同位素质谱仪以及严格的色谱-质谱联用的检测结果的方式,测量到这类弱力能源反应的起伏。因此,也就能把“氧核”包含的相当于卡西米尔板的“量子色动几何”科学“游戏”设计出来。
A、如果氧基的内部空间类似“真空”,氧核的8个质子构成的立方体,类似形成3对卡西米尔平板效应,这种“量子色动几何” 效应是元素周期表中其他任何元素原子的原子核所含的质子数不能比拟的。这其中的平面几何道理是:形成一个最简单的平面需要3个点和4个点,即3个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平面,4个点构成一个正方形平面。卡西米尔效应需要两片平行的平板,三角形平板就需要6个点,正方形平板就需要8个点。把这些“点”看成是“质子数”, 6个质子虽然比8个质子用得少,但比量卡西米尔效应,8个质子点的立方体是上下、左右、前后,可平行形成3对卡西米尔平板效应,即它是不论方位的。而6个质子点的三角形连接的五面立体,只有一对平板是平行的。同理,16个质子点的超立方体,是上下、左右、前后对称包含小立方体在内的大立方体,又是可平行形成3对卡西米尔平板效应。所以量子色动几何“游戏”以“8”为基数,在16项中设计了11种“量子色动化学”生成元“游戏”:即把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原子的原子核所含的质子数相应减去“8”,剩下的数字凡是大于“8”的,又减去“8”,形成以“8”分层级的“卡西米尔元素周期表”。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17-1-1 11:30:31|显示全部楼层
B、具体这11种生成元的图像,第一层级是4个:
1、一个点,就保留一个“点”图像。此数不具卡西米尔效应。
2、两个点,是一段“线”图像。此数不具卡西米尔效应。
3、三个点,是一个“三角形” 平板图像。此数不具卡西米尔效应。
4、四个点,分两起。此数不具卡西米尔效应。
a、是一个“正方形” 图像。
b、是一个三角形加上面一个“点”形成的正四面体图像。
5、五个点,是一个正方形加上面一个“点”形成的五面立体图像。此数不具卡西米尔效应。
6、六个点,分两起:
a、是两个三角形连接形成的含平行的五面立体图像。6数生成元以此为主。
b、一个正方形加上面一段“线”形成的五面立体,此图像不是生成元。
7、七个点,是一个三角形加(4b)型正四面体形成的平行而不对称的立体,此图像是生成元。
8、八个点,分两起:
a、是上下、左右、前后平行的立方体图像。8数以此为主是生成元。
b、是两个(4b)型正四面体形成的对称立体,8数一般不以此为主。
C、第二层级,前9至13是在8点图像的基础上按前4至6的方法变化:
9、九个点,是一个正方形加(5)型五面体形成的平行而不对称立体,此图像是生成元。。
10、十个点,是两个(5)型五面体形成的对称立体,此图像是生成元。
11、十一个点,是一个(6 b)型五面立体和一个(5)型五面立体形成的不对称立体,此图像是生成元。
12、十二个点,是两个(6 b)型五面立体,形成的对称立体图像生成元。
13、十三个点,是一个(8a)型立方体和一个(5)型五面立体形成的平行而不对称立体,此图像是生成元。
14、十四个点,是一个(8a)型立方体与一个(6a)型五面立体分离的图像。这已是两个生成元图像分离的组合
15、十五个点,也是一个(8a)型立方体与一个(7)型立体分离的图像。16、十六个点,分两起:
a、是两个(8a)型立方体分离的图像。16数以此为主。
b、上下、左右、前后对称包含小立方体的大立方体的超立方体生成元。
c、两个(8a)型立方体形成的平行的长方柱立体图像的生成元。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原子的原子核所含的质子数大于16的,把“8”逐层分离,小于16时,按上面第二层级的在8点图像的基础上按前4至6的方法变化构图。
D、叶志江先生说:“在科学史上,任何有价值的理论成果,都不可能被埋没”。 叶先生说的也许不假。有人说,2006年国际数学会宣布俄罗斯天才数学家佩雷尔曼证明了百年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时,中国的媒体正在将国内几个“主流数学家”的论文炒作为“庞加莱猜想完全证明的封顶之作”。令人讽刺的是,当几个中国人在争夺荣誉时,佩雷尔曼却视荣誉为粪土。他拒绝领取国际数学会颁发的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他躲避媒体,拒绝采访,甚至不屑于在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他的论文,而仅仅是将他的论文公布在网上。中国人和俄罗斯人对荣誉截然相反的态度引起《美丽心灵》一书著名作者娜萨(Nasar)的兴趣,她在美国新闻杂志《纽约客》上发表了长篇采访报道:《流形的命运──一个传奇的问题和谁解决它之争》,让中国人读后感到很不是滋味。尽管蒋春暄无需或不应当通过媒体来炒作他的研究工作,但连那些颇有名望的中国主流数学家都在试图通过媒体争夺荣誉,我想也就不必太苛求于蒋春暄这样的“民间数学家”。淡泊名利,或许应当成为网上科学争论双方共同的座右铭。
这两说联系古希腊人柏拉图的“乌托子台球”游戏──以五种正面几何体的模式构造宇宙,到1596年开普勒继续以此“游戏”构造太阳系理论,再到今天彭志忠教授等我国科学家在结晶学中,用此原理研究准晶体分形模型;建设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的工程师们,用此原理设计“水立方” 泡泡。最近水立方“泡泡”联系如果把空间划分成相同体积的小单元,怎样去分而使所得到的小单元接触界面最小──这个19世纪后期英国著名科学家开尔文提出的经典难题,英国巴斯大学的鲁杰罗·加布莱利博士还在发表论文说,有了新解答。这事,开尔文的“游戏”是:将大量相同的十四面体垒在一起,每个十四面体就是一个小“泡泡”,其十四个面中有6个正方形和8个正六边形。水立方的“游戏”是:利用正十二面体和另一种十四面体进行组合,其小单元接触界面会比开尔文结构的接触界面缩小0.3%。加布莱利的“游戏”是:由4种不同的“泡泡”组成,其小单元接触界面也小于开尔文结构的接触界面。巴斯大学校方认为,加布莱利的发现不仅是数学领域的一项进展,还将有助于研发人造骨骼等材料的最优结构。可见几何图像“游戏”从古到今方兴未艾。而我们的量子色动几何“游戏” ,也不仅是数学领域的一项探讨,也还有助于焦克芳地壳元素核素衰变猜想的试解。
这里的“衰变”不仅指元素原子自然的弱力变化,也泛指亚原子粒子的各类部分子的自然的量子起伏。《量子夸克》一书中提到的这类变化,都称“衰变”。
E、焦克芳猜想是指2009年7月28日,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理毒理研究所研究员焦克芳教授,给北京相对论研究联谊会会长吴水清研究员的信中说:“我之所以没有把核素黑手点出来,是因为缺少足够证据。希望有兴趣的网友揭露这12个核素的生成秘密”。我们认为,焦克芳先生提出的是一个关于科学新时代的地壳元素核素衰变猜想,好在这篇发表在北京相对论研究联谊会网站首页的《捉住一只“黑手”》的文章不长,现全文抄录如下: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17-1-1 11:31:07|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发现地壳元素中分布最多的前12个元素的形成规律。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序(前12个):氧(45.2%),硅(27.2%),铝(8%),铁(5.8%),钙(5.06%),镁(2.77%),钠(2.32%),钾(1.68%),钛(0.68%),氢(0.14%),锰(0.10%),磷(0.10%),其它所有元素(0.95%)。为什么这些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其中,偶偶核素8168个质子,8个中子)含量最高,其次是偶偶核14281224265620402246也是偶偶核素,可以理解。但是,奇偶核素1327含量居第三位;1123153119392555都是奇偶核素,为什么?如果把氢核素加上,偶偶核素与奇偶核素各占一半。但是却没有一个是奇奇核素,例如,36510714等。为什么大多数偶奇核素天然相对丰度较低,例如,8170.038%),括弧内为天然丰度、14294.67%)、122510%)、20430.135%)、26572.1%)。为什么天然相对丰度达到100%的核素都是奇偶核素?例如,1123132715312555等。表面上看,毫无规律的地壳元素组成,其实有着秘密的内在联系,就好像有一只黑手那样,一直操纵着地壳元素的形成。”
1、我们首先要说明,焦克芳教授说的那前12种元素排序中的核素规律现象,是值得研究的。但焦克芳教授猜想的“黑手”规律不一定严格。理由是,焦克芳教授说那前12种元素的排序,在不同的资料中,有一些出入。其次,焦教授提供的锰(0.10%),磷(0.10%)排序,丰度同为0.10%,却有先后,说明数据不准。接下来的元素的排序,也许存在更大的出入,这说明所谓“偶偶核素与奇偶核素各占一半,没有一个是奇奇核素”的规律,不一定能推理下去。
(1)地球地壳中的化学元素丰度查对,我们根据百度维科,搜索到包括 5 份不同资料来源得到的结果,它们说明其中的数字估计值,会随着资料来源及估计方式不同而改变,因此只能作大致上的参考。与焦克芳教授提供的稍有不同排序的其中之一是:1)氧(46.60%);2)硅(27.72%);3)铝(8.13%);4)铁(5.00%);5)钙(3.63%);6)钠(2.83%);7);钾(2.59%);8)镁(2.09%) ;9)钛(0.44%);10)氢(0.14%):11)锰(0.12%);12)磷(0.10%)。
(2)这个排序,提供了锰和磷的丰度差别。其次,虽然钠、钾、镁的排序与焦克芳的不同,但前12个元素都是相同的。地壳元素中分布最多的前12个元素的形成规律,到底受哪些因素影响?众所周知,英国著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霍伊尔,解决了化学元素的宇宙起源问题,是应该获得诺贝尔奖的。1954年,他已证明从氦到碳这些轻元素能够在温度为1亿开的红巨星中产生;1957年,他和伯比奇夫妇、福勒四人提出了著名的B2FH元素合成理论;1967年,霍伊尔、福勒和瓦戈纳合作,用大爆炸理论解释了所有其他轻元素的起源。但1983年的诺贝尔奖却只授予了福勒。
(3)1996年我们发表的《物质族基本粒子质量谱计算公式》等论文,部分支持霍伊尔的大爆炸理论解释轻元素起源的假说。因为该组公式能把物质族的61种基本粒子--即48种费米子、13种规范玻色子的质量一一算出,这正是基于类似膜的撕裂的宇宙大爆炸的时空大撕裂模型得出的。从霍伊尔到基本粒子的质量谱公式能说明轻元素的起源,氢是最简单的轻元素,也是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原子中最轻的元素,作为是宇宙大爆炸后最先的元素起源,氢已成为地壳元素中分布最多的前12个元素形成的丰度背景,把氢和氢以后接下来的元素的排序,列入地壳元素中分布最多的元素形成规律的寻找,已没有意义。所以把焦克芳所说的那前12种元素排序,从氢开始删去,对剩下的氧、硅、铝、铁、钙、镁、钠、钾、钛或氧、硅、铝、铁、钙、钠、钾、镁、钛等9元素排序规律的寻找,并不会受影响。
2、在2009年量子信息与健康上海论坛上和在这前后,我们发表的数篇关于大地震“拟大型强子对撞机”假说原理的报告,并不否认地壳板块断裂带的挤压、碰撞、错动、滑移等引发地震的这类机制。并且说这种宏观机制和类似火山爆发机制,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地质起决定性的。但它们为什么不经常爆发?为什么会固定在那一处爆发?这与它们的微观机制及其概率是有联系的。我们的说明是,大地震和火山爆发是与微观的“量子色动化学”机制及其概率是联系在一起。由于发现小尺度结构的无标度性实在,从部分子的真空卡西米尔效应和能量量子隧道效应是量子色动化学的增长极,如量子隧道效应借来的“能量”也类似虚粒子,也是由不确定性原理和能量守恒原理产生的,而还回去也类似“衰变”产生的正反虚粒子对的湮灭,由此来看来量子色动化学,最基本的实验是真空卡西米尔效应,而和真空卡西米尔效应最接近、最简约的数是“8”。即它类似正方形的8个顶点,在局域和全域都是最接近、最简约的一对或上下左右前后三对卡西米尔效应平板的经验图像和先验图像。但对于所有的自然数,甚至包括所有的实数、复数来说,是无限的多,而由于“8”只有一个,所以8的概率在自然界是无限分之一,即没有奇迹能发生;然而奇迹却在大地震和火山的爆发得以证实。
(1)这也是引出量子色动几何“游戏”的起因。而焦克芳地壳元素核素衰变猜想,把这种“游戏”推向了高潮。即地壳元素中分布最多的前9个元素的形成规律,是由于几十亿年以来地壳发生的无数次类似大地震和火山爆发的量子色动化学“微调”排列的。这可以通过前面介绍的量子色动几何层级图像的严格计算与分析,其规律之明显,可定性与定量地表达出来。
(2)如果说量子真空的量子起伏,其“可分”是物质、能量、信息,其“统一” 是物质、能量、信息,那么它可以终结我国所有有关“新以太”问题的创新。如果说量子真空的国际科学主流“游戏”,已做到了弦/圈量子引力的份上,那么弦/圈量子绘景可以终结我国所有有关量子引力“层子”问题的创新。弦/圈量子的自旋“游戏”,从《易经》、《道德经》揭示的五千多年前,就有我国古代国学自然的“环转出入”、“原始返终”、“循环迭至”、“遂感而通”、“阴阳五行”等“旋”认识,到新中国1959年萌生的类圈体旋束态自旋的面旋、体旋、线旋编码“游戏”,已等待国际科学主流的“量子色动力学”的出现多时了。是什么分散了民族之林的科学“游戏”?也许是数学决定论的哲学贫困的盲从,也许是哲学决定论的数学贫困的无奈。
                       参考文献
[1] [英罗杰·彭罗斯,通往实在之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王文浩译,20086月;
[2] 刘月生、王德奎等,“信息范型与观控相对界”研究专集,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增刊第一期,20085月。
[3] 王德奎,三旋理论初探,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5月;
[4] 孔少峰、王德奎,求衡论──庞加莱猜想应用,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9月;
[5] 王德奎,解读《时间简史》,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39月;
[6] [美斯蒂芬·韦伯,看不见的世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胡俊伟译,200712月;
[7] 叶眺新,中国气功思维学,延边大学出版社,19005月;
[8] [美保罗·哈尔彭,伟大的超越,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刘政译,20084月;
[9] ]薛晓舟,量子真空物理导引,科学出版社,20058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3-29 22:06, Processed in 0.3120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