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借鉴前人调查成果
1、国外学者的田野调查
早在20世纪初,国内外学者就开始了对羌族的研究。英国传教士托马斯·托伦士(Thomas Torrance)在二十世纪初期就到川西北高原的羌族地区传教、考察,并写了关于羌族历史、习俗、宗教的一本小册子《The History, Customs and Religion of the Ch’iang》。美国学者戴卫·克罗克特·葛维汉(David Crockett Graham 1884-1962)于1925年至1948年间曾多次深入到四川羌族地区,写成了《羌族的习俗与宗教》一书,书中还有作者在羌族地区考察时拍摄的大量照片,都是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珍贵资料。
1988~1999年,日本爱知大学中国研究科及現代中国学部助教授松岡正子来四川大学历史系留学,著成《中国青藏高原东部的少数民族──羌族和四川藏族》(日文)一书,2000年9月由日本YUMANI书店 出版。
2、国内学者的田野调查
国内对羌族的研究,除了古代历史典籍中的相关记载外,还有大量羌族历史、文学、文化方面的研究。1949年以前,涉及羌族的历史、生活、习俗等的调查报告,比较有影响的著作有:清朝知县李锡书著《汶志纪略》[1],祝世德修《汶川县县志》[2],吕思勉著《中国民族史》[3],林惠祥著《中国民族史》[4],庄学本著《羌戎考察记》[5],胡鉴民著《羌族之信仰与习为》[6]等。
1949年至1980年的30余年间,出版了一批有关羌族研究的调查报告和著述。主要有: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印了《羌族地区土司资料汇辑》、《汶川县绵虒乡社会调查报告》、《汶川县雁门乡社会调查报告》、《羌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室在对现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所辖范围内进行了调查的基础上,将搜集的资料整理成《羌族调查材料》一书。《中国原始宗教资料丛编(纳西族卷、羌族卷、独龙族卷、傈僳族卷、怒族卷)》[7]中的《羌族卷》,是到目前为止资料最丰富翔实的一部羌族宗教文化著作,其中收录了很多前人调查、研究的成果。李绍明、周蜀蓉选编的《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是一部重要译作。于一、李家骥的《羌族释比文化探秘》是一部是比文化研究专著。此外,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史志办和各个县的史志办等文化部门作为内部资料刊印了《西羌古唱经》、《羌族释比(许)文化研究》、《羌族民间故事选》、《北川羌族史略》等,也都从不同角度对释比文化进行了研究。
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进行释比调查的提供了宝贵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