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张世光|查看: 48440|回复: 59
[探讨研究

本地媒体四川方言用字用词正误辨[系列跟帖]

 [复制链接4熊猫 
41#
 楼主|张世光 发表于: 2010-9-26 11:22:08|只看该作者
正误辨之三十六:“锉刀”还是“錾子”?
美女在拿錾子錾石头  用錾子錾石碑.jpg  保存到相册

本地某报今天在报道一清秀女子当“雕民”(石匠)时,写道“一个女人,同样能拿起锉刀凿石头,忍受烟尘、烈日,这让很多人难以想象。”。其实,在成都方言里头,这样雕刻石头所用的工具叫做“錾子”(音同“暂子”),这样雕刻石头就叫“錾石头”,也可具体说“錾碑”或錾其他东西。敝人有一个远房族人就在龙泉驿錾碑。而且,此处的“凿”字也用得不当。该字普通话读作 zao2,成都方言却读作 co2,其意并无“錾”之意。上面那幅图中的清秀女子就在拿錾子“錾”而非“凿”。
42#
 楼主|张世光 发表于: 2010-10-6 16:53:17|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正误辨之三十七:骨架”还是“光架架”
大巴车烧成光架架(现场照片)  大巴车燃起熊熊大火.jpg  保存到相册

    本地两份报纸今天在报道同一事件时,分别用了这样的标题:“中巴车失火 被烧成‘骨架’” 和“大巴车烧成光架架 洒水车率先救急” 。





    “骨架”当然没错,成都人又喊“骨头架架”(后一个“架”字还要变成阴平调,音同“家”)。不过,习惯上会说“烧成光架架”,所以后一个标题更加成都化。





    成都人还喜欢把“光架架”说成“光框框”。不过,这时的“框”并不读作“kuang1”,而是读“qiang1”,音同“枪”。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3#
 楼主|张世光 发表于: 2010-10-11 11:03:43|只看该作者

正误辨之三十八:扎堆”还是“起堆堆”

成都合江亭旁的爱情斑马线  1248833521127.jpg  保存到相册

本地某报今天在报道昨天十月十日成都新人结婚忙时,用了这样的标题:“追求十全十美

新人扎堆结婚



其实,成都人不说“扎堆”,而说“起堆堆”,或者“打堆堆”。上述标题改成“追求十全十美

新人结婚起堆堆”就充满成都味了。

44#
 楼主|张世光 发表于: 2010-10-15 21:16:36|只看该作者
正误辨之三十九:“眼泪花”还是“眼流花儿”?
本地某报曾有这样一个标题:妹儿咬一口 想起小时候 这锅盔吃得眼泪花都包起了。

其实,成都人不说“眼泪花”,而说“眼流花儿”,把“眼泪”说成“眼流水”。例句:

1、她说着说着眼流花儿就包起了(这里的“着”要读作 do3,音同“朵”)。

2、说到伤心的事情,她眼流水一下(读作 ha4,音同“哈”去声调)就流下来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5#
 楼主|张世光 发表于: 2010-11-29 12:11:27|只看该作者
正误辨之四十:显摆”还是“显洋”


本地某报今天有这样一个标题:不是显摆是晒宝 家有宝贝你就来其实,成都人在谈及“炫耀”时不说“显摆”,而说“显洋”,或“显洋盘”。例句:



      1、那个娃娃就爱显洋(盘),讨厌得很。




      2、喔唷,才这点就不得了了嗦,显啥子洋盘嘛。
46#
 楼主|张世光 发表于: 2010-12-3 10:06:58|只看该作者
正误辨之四十一:“扎堆”还是“打堆”

本地某报今天有这样一个标题:藏家晒宝
名家紫砂壶扎堆其实,成都人在谈及“聚在一起”时,不说“扎堆”,而说“打堆”,或“打堆堆”,也说“起堆堆”。例句:



1、那么多人在那儿打堆堆,买啥子相因哦?



2、火车站那边经常有人打堆骗人,不要去围(读作“威”)哈!

3、这几天降温,医院头发烧的娃娃起堆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7#
 楼主|张世光 发表于: 2010-12-9 15:29:22|只看该作者
正误辨之四十二:“野炊”还是“野餐”?

本地某报今天有这样一个标题:江水汹涌突袭 冲走两名野炊大学生。其实,成都人在谈及“野外炊饮”时,不说“野炊”,而说“野餐”。例句:

1、明天星期天,我们班要到草堂寺野餐。

2、我小时候最喜欢野餐了,好好耍哦。

点评

成都人野餐,有点儿“办姑姑宴儿”的味道。 发表于 2012-9-24 09:46
48#
 楼主|张世光 发表于: 2010-12-17 22:32:09|只看该作者
正误辨之四十三:“鱼鹰”还是“鱼老鸹”?
捕鱼船上的鱼老鸹  鱼老鸹2.jpg  保存到相册

本地某报本周三有这样一个标题:后继无人  青神鱼鹰将成传说。其实,成都人在口头上不说“鱼鹰”,而说“鱼老鸹”,并读作“鱼老哇”。例句:

1、小时候,经常在九眼桥河边看到鱼老鸹逮鱼。

2、鱼老鸹的长颈项上遭栓了一根绳绳儿,大鱼吃不下去。

顺便说一句,在成都方言里头,“老鸹(哇)”就是“乌鸦”,并有俗语“老鸹嫌猪黑,自己不觉得”,因为二者都很黑(成都本地猪是黑毛猪)。

点评

死鱼都有饿老挖 发表于 2012-9-24 09:47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9#
 楼主|张世光 发表于: 2010-12-24 11:21:37|只看该作者
正误辨之四十四:“元宝”还是“翘宝”?

本地某报最近有一则消息,谈到最近成都人在“抢购”金元宝和银元宝。其实,成都人在口头上不说“元宝”,而说“翘宝”,把金银元宝分别说成金翘宝和银翘宝。因为从其造型来看,元宝的两头是朝上翘的。例句:

1、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他把他们祖上传下来的金翘宝甩到河头去了。

2、银翘宝没得金翘宝管钱(值钱),所以一般都做得大些。
50#
 楼主|张世光 发表于: 2010-12-26 15:14:57|只看该作者
正误辨之四十五:“牙根”还是“牙龈”?

本地某报曾经有一则消息,在介绍本市都江堰长寿老人时,谈到一位106岁的长寿老人只剩一颗牙齿了,吃东西靠“牙根”磨。其实,“牙根”是不能磨的,应当是用“牙龈”磨东西吃。牙根是牙齿的根部,是长进牙床的部分,形状是尖的。而牙龈是牙床上部的软组织部分,粉红色的。不过,要注意的是牙龈一词的读音:普通话读“牙银”,而成都方言读“牙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20:48,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4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