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240|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名人清代四川三大才子

 [复制链接]
胡传淮

巴蜀之地,古称天府之国,山川钟秀,英才挺生,以文学擅天下之胜者几二千年。自司马长卿、王子渊、扬子云以降,陈伯玉、李太白、三苏父子以迄虞伯生、杨升庵诸公,实雄出其间,而为天下长。迨至有清,隽才云蒸,诗家辈出。光绪间孙桐生编《国朝全蜀诗钞》,列作者三百六十二人,其间成都费密、费锡璜父子、岳钟琪,奉节傅作楫,丹棱彭端淑,罗江李调元、李鼎元昆季,铜梁王汝璧,遂宁张问安、张问陶昆季,并自成一家,有盛名于当时,而张问陶尤绰为大宗也。其中,张问陶、彭端淑、李调元合称“清代四川三大才子”,张问陶成就最大,袁枚称其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彭端淑次之,诗名不彰;李调元第三。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号船山,清代四川遂宁(今属遂宁市)人,清初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鹏翮玄孙。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五月二十七日。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嘉庆十年(1805),官江南道监察御史;十四年(1809),改吏部验封司郎中;十五年(1810),出任山东莱州知府。十七年(1812),辞官。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申时,病逝于苏州山塘街青山桥寓所。逾年归葬故里两河口祖茔(今四川省蓬溪县金桥乡翰林村两河口)。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张问陶年谱》等文献。张船山是清代乾嘉诗坛射雕手,亦是巴蜀元明清三代最有成就、最有影响、最有名气的大诗人、书画家。其诗论主张独创,诗中有我,要有真情;而其诗篇戛戛独造,绝去依傍,大雅不群,别开境界,成就卓著,是一位独立的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太白少陵复出”。船山遍交宇内名士,一时名流如袁枚、赵翼、宋湘、洪亮吉、石韫玉、吴锡麒、法式善、孙星衍、梁同书、桂馥等,并相推重,心折其诗。其诗作流播海内外,日本商人愿以高价相购,奉使来朝者皆以得其诗为荣。朝鲜士人争相传抄,致使“朝鲜纸贵”。其天才踔厉,价重鸡林。四海骚人,靡不倾仰。船山一生写诗五千余首,删存三千余首。有《船山诗草》二十卷、《船山诗草补遗》六卷传世。

彭端淑(1699-1779),字乐斋,号仪一,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八年,卒于清高宗乾隆四十四年。清朝官员、文学家,与张问陶、李调元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大才子”。 端淑十岁能文,十二岁入县学,与兄彭端洪、弟彭肇洙、彭遵泗在丹棱萃龙山的紫云寺读书。雍正四年(1726年),彭端淑考中举人;雍正十一年又考中进士,进入仕途,任吏部主事,迁本部员外郎、郎中。乾隆十二年(1747年),彭端淑充顺天(今北京)乡试同考官。彭端淑与其弟彭肇洙、彭遵泗在当时都以文才知名,时称“三彭”。其中以彭端淑最为著名,影响也最大。其现存作品有《白鹤堂文集》四卷、《雪夜诗谈》二卷、《粤西纪草》一卷、《曹植以下八家诗选》若干卷、《蜀名家诗抄》二卷以及《晚年诗稿》、《碑传集》、《国朝文录》、《小方壶斋舆地丛书》、《广东通志》等。其中《白鹤堂文集》最为有名,议论小品文《为学一首示子侄》(简称《为学》)即出于本书。

李调元(1734—1802),字羹堂,号雨村、童山,清代四川罗江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二甲第11名进士。历官吏部主事、员外郎、广东学政、直隶通永兵备道。为蜀中异才,与张船山、彭端淑,并称为清代四川三大才子。编辑有《涵海》,对保存蜀中文献,尤有功焉。李调元在清代诗坛的地位并不高,至多算二流诗人,时人及后人对他的诗歌评价都不高。李调元和其从弟李鼎元、李骥元号称绵州“三李”,清代著名学者王昶在《蒲褐山房诗话》中说:“近日绵州称三李,以墨庄(李鼎元)为最。”嘉庆本《四川通志》154卷《人物》介绍李调元时云:“其自著诗文集,不足存也。”光绪本《国朝全蜀诗钞》卷十四评价李调元云:“少作多可存,晚年有率易之病,识者宜分别观之。”当代香港学者罗忼烈先生在《雨村词话可入笑林》一文中云:“清人词话最浅陋空疏,又复强作解人,以致谬误百出者,莫过李调元之《雨村词话》。”因此,李调元未能进入《清史稿·文苑传》和各种《中国文学史》,亦是理所当然的了。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慕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慕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慕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寻找赵一曼:烈士身世之谜如何艰难揭开 我与马桶的不解之缘
2# 四姑娘山
 楼主|慕陶 发表于: 2010-8-27 09:55:05|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02:50,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