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404|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伊斯兰独门绝技重现江湖 已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复制链接]
  冷兵器时代曾独领风骚的清真武学在河南迎来发展史上新的一页──昨日上午,闭馆近40年的郑州北大清真寺武术馆复馆,诸多伊斯兰教教门拳绝技再一次展露在公众面前,传承有望。

北大清真寺武术馆复馆
  昨日上午10时,“郑州北大清真寺武术馆复馆仪式”在该寺寺门前广场隆重举行,来自北大寺的20多名武师表演了30多项伊斯兰教武术套路项目,吸引了附近众多市民围观。
  现场武术表演分为拳法、气功、兵器等多个套路以及单演、格斗等环节。武师们年龄都在50岁以上,最大的已经70岁高龄,其中还有几位巾帼女侠分别表演了拳法、春秋大刀等项目,同样精彩。
  作为展示的重头项目,心意六合拳的第七代传人──今年70岁高龄的马仁义还表演了被誉为“中原第一狠拳”的心意六合拳,众多市民为他神出鬼没的拳法报以长时间的掌声。“它被称为狠拳,是因为在实际格斗中,它可以一招致命,别看我晾下这套拳法有20年了,但耍起来还是很有感觉。”说起拳法,马老先生依然神采飞扬。
  武术表演前,黑底金字的“郑州北大清真寺武术馆”牌匾揭幕,悬挂于北大寺武馆檐下。

武馆开门收徒 独门绝技传承有望
  据马仁义讲,凭借心意六合拳,他的爷爷马良俊曾在民国时期的武术擂台赛上,夺得全国武术冠军。清代乾隆年间的马学礼因精通该拳且推陈出新,更是被称为该拳“一代宗师”,成就了心意六合拳的伊斯兰教教门拳地位。
  郑州北大寺武馆馆长沙森林说,北大寺武馆最早建成于明清时期,主要研习心意六合拳、汤平七式、查拳、八极拳等伊斯兰教教门拳法。民国时期,武馆曾有武师13名,学员近600名,并珍存有不少古兵器,但上世纪7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期间武馆停办,众多馆藏物品也下落不明。
  对武馆的未来,国家武术八段、省体育局高级教练、郑州北大寺武馆名誉馆长兼总教练吕延芝期望很大。她说,当前,精通包括心意六合拳在内的诸多伊斯兰教武术独门绝技的武师在国内已寥寥无几,拳法濒临失传,在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后,亟待传承。
  “清真武学在历史上与不少其他宗教派别的武学一样,是非常辉煌的,文化积淀也十分深厚。”身为心意六合拳的国家代表性传承人,吕延芝希望清真武学也能像少林功夫一样,在中原大地上被发扬光大。
  据了解,郑州北大清真寺武术馆将摒弃古时伊斯兰教武术传承限制,不分民族,面向全国招徒,目前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YI~锌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YI~锌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YI~锌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YI~锌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YI~锌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YI~锌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After Japan's earthquake and tsunami - week 5 Irish celebrities
2# 四姑娘山
 helen 发表于: 2011-4-9 15:45:1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郑州北大清真寺武术馆复馆
  伊斯兰教独门绝技重艳江湖传承有望
  已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2 02:18,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