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7672|回复: 35
 
 独一无二哦 发表于: 2011-6-2 16:24:31|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大儒] 饶宗颐文化论坛在深举行

 [复制链接]
  饶宗颐(1917.8.9~2018.2.6),男,汉族,生于广东潮安县城(今潮州市湘桥区),祖籍梅县铜琶村,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他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以及近东文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贡献,在当代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望。中国学术界曾先后将其与钱钟书、季羡林并列,称之为“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艺术系伟伦讲座教授以及中国文化研究所顾问,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校名誉教授。
  1949年到香港,1952年曾于新亚书院任教。1952年至196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1968年至1973年获新加坡大学聘为中文系首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期间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客座教授及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教授。1973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讲座教授兼系主任,至1978年退休。其后在法国、日本、中国内地、台湾及澳门周游讲学。
  2008年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大地震,饶宗颐大笔一挥,书就”大爱无疆“4字,为四川灾区筹得500万元。
  饶宗颐曾获多项奖誉、荣誉博士及名誉教授衔,包括法兰西学院儒林汉学特赏、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巴黎亚洲学会荣誉会员、法国索邦高等研究院首位华人荣誉人文科学博士、中国国家文物局及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敦煌文物保护、研究特别贡献奖、香港政府大紫荆勋章,以及香港艺术发展局终身成就奖等。
  2018年2月6日凌晨,饶宗颐在香港逝世,享年101岁。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独一无二哦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独一无二哦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独一无二哦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独一无二哦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独一无二哦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独一无二哦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忧忧我 发表于: 2019-11-27 12:23: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饶宗颐文化论坛在深举行

源自:深圳政府在线
原文标题:饶宗颐文化论坛在深举行

  昨日,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项目资助、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主办的“文明通鉴与文化创新”国际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论坛”在深圳举行。来自法国、比利时、日本、韩国等国外专家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和内地部分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文化机构与企业代表百余人参加了论坛。
  开幕式上,深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金海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既是一次国际性学术盛会,也是深圳的一件文化盛事。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形成《两界书》等大量优秀成果,成为深圳市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创院院长刘洪一教授指出,饶宗颐文化论坛的设立,旨在融会国际视野和跨学科的理论方法,历史纵深与前沿研究相结合,问题导向、经世济用。本届论坛强调当代的人文学者要对不同的文明体系、文明阶段、文明形态和文明思想等要素进行贯通参照,求同存异,集合优质要素,以文化创新淬炼提取有效的文明之“药”,才能应对文明发展的复杂难题和最新挑战。
  本届论坛以“文明通鉴与文化创新”为主题。其中,三个分议题紧扣时代脉搏。在“中外人文传播与互鉴”议题,法兰西学士院通讯院士、法国远东研究院院长汪德迈教授谈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其他文化传统的了解会带来对自己文化传统更深刻的理解。在“科技与人文的对话融通”议题,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陈跃红分享道,科技向善要有人文学者的参与,没有文化作为生产要素的介入,一部手机只能打电话、拍照,而不能成为生活的必需产品。在“先行示范区与人文湾区建设”议题,则探讨新时代深圳的特殊使命。深圳大学教授胡经之说,既要物质文明、经济发展,又要推进社会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使大湾区的生产、生活、生态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这也是新时代赋予深圳的重要使命。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问薇千柔 发表于: 2018-11-26 00:33:25|显示全部楼层

饶宗颐故居“莼园”修缮基本完毕 天啸楼再现大师儿时读书场景

源自:大洋网
原文标题:饶宗颐故居“莼园”修缮基本完毕 天啸楼再现大师儿时读书场景

oVc9-hpevhck5432079.jpg
“莼园”内发现的饶公对联《画中游》。
  大洋网讯,在潮州市饶宗颐学术馆建馆25周年之际,11月24日至25日,第三届饶学联汇分享交流会暨《颐园芳躅》展览活动在潮州举行。国内外20多家饶学研究机构的代表和关心支持饶学研究事业发展的热心人士共百余人齐聚潮州,分享交流饶学研究工作,共同筹划饶学研究的发展与合作。
  记者获悉,位于潮州市区的饶宗颐出生地目前已基本修缮完毕,重修后的天啸楼里再现饶宗颐儿时读书场景,而在此次重修过程中,还发现一件珍贵的饶公真迹作品。
  260余张老照片看饶馆25年历程
  昨日上午,《颐园芳躅──纪念潮州饶宗颐学术馆建馆二十五周年》展览在潮州市饶宗颐学术馆开展。据介绍,展览内容分为“兴馆崇贤”“泽沾梓里”“春风化雨”“仰斗情殷”“寰海称扬”“亲朋祝颂”6个部分,遴选图片260多幅和一些实物,展示了潮州饶宗颐学术馆从奠基至今所留下的珍贵历史印记。
  据悉,潮州饶宗颐学术馆是最早为饶宗颐教授兴建的一座学术、艺术展示馆。该馆于1993年11月奠基,1995年11月落成,2005年又兴工扩建并于翌年12月竣工。学术馆从旧馆落成到新馆的发展,得到了潮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众多海内外热心人士的支持。
  学术馆辟置多个展厅,通过实物、图片全面介绍饶宗颐教授的传奇人生和渊博学识,及其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包括历年来所创作的珍贵书画艺术作品。自开馆以来,该馆接待了党政机关各级领导、社会团体、海内外游客上百万人,为开展“饶学”活动,推动文化传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天啸楼重现饶公儿时读书场景
  饶宗颐教授是从潮州走向世界的一位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师。他学贯中西,汇通古今,著作等身,平生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今年2月6日,饶宗颐先生去世。
  开幕式后,与会嘉宾还参观了饶宗颐旧宅──位于下东平路305号的名人故居“莼园”。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在潮州古城的小巷里尤为显眼。该建筑的主人原为饶宗颐父亲饶锷先生,后转让与旅泰文化侨领黄景云先生,更名“淞庐”,现为黄氏所有。
  据潮州市湘桥区旅游局局长李少珊介绍,整座“莼园”占地面积964.81平方米,分为主宅第、天啸楼和庭园三部分,是一处集居住、收藏、园林为一体、精致典雅的私宅,被列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潮州市湘桥区政府启动名人故居修缮项目对故居进行修复,尽可能保留整座宅的原貌和建筑特色。记者在现场看到,重修后的旧宅保留了饶宗颐儿时读书的场所──天啸楼,楼内摆有书桌、书架、文房四宝和各类书籍,再现饶公儿时读书场景。
  李少珊介绍,目前,该座宅院已完成主体工程修缮,接下来将进行布展,该宅将打造为集教育、文化、建筑、学术、研讨和旅游为一体的名人故居纪念馆,完工后将对公众开放。
  故居重修时发现饶公真迹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名人故居修复还有意外发现。李少珊介绍,工作人员在修复过程中发现位于“莼园”内的一副对联《画中游》,经考证是饶宗颐先生14岁时所创作,对联内容为“山不在高洞宜深石宜怪;园须脱俗树欲古竹欲疎”,系饶老真迹。
  潮州文史学者陈贤武谈到“莼园”,称前后去了几十次。陈贤武说,就连此前住在“莼园”的陈姨都与他是老相识。
  陈贤武所说的陈姨已年过七旬,她便是泰国侨领黄景云的侄媳,50多年来,她一直借居在“莼园”。陈贤武回忆,一次到访“莼园”,“我和老友发现镌在圆门上的一副对联由于风雨侵蚀,字迹已模糊不清,陈姨顺口说出对联《画中游》的内容,且吐字清晰。当我们投去诧异的目光时,她却笑笑说,这副对联和上面‘画中游’三个字都是饶老(饶宗颐)少年时的手迹,你们可以认真看看。”由此触发了对该副对联来历的考证。
  文、图/广报全媒体记者陈家源 通讯员:王奋
 chuanyezf 发表于: 2018-10-3 00:48:00|显示全部楼层

“天河路”标志物揭幕 由国学大师饶宗颐题字

源自:大洋网
原文标题:“天河路”标志物揭幕 由国学大师饶宗颐题字
Bhnm-hkvrhpr9987464.jpg

“天河路”由国学大师饶宗颐题字。信时记者 叶伟报 摄
  大洋网讯日前,广州又添一新地标──天河路标志物在太古汇东南广场揭幕,由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题字“天河路”。据了解,2017年,为强化天河路商圈标识体系,进一步扩大天河路商圈形象传播度,广州市天河区曾邀请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题写了“天河路”字样。同时,聘请区城市设计顾问、广东省美术馆馆长王绍强牵头的设计团队以“天河路”三个字为核心设计了天河路标志物。标志物制作完成后,最终确定了设置地点为太古汇东南广场。
  活动现场,饶学研究者陈韩曦回忆,2015年,天河区打造天河路商圈之际,邀请饶宗颐先生题字,饶老欣然答应。陈韩曦介绍,饶老的“天河路”几个字大气又古朴,“最精彩之处是篆书体的‘河’字,其偏旁就像是一条流淌的河流,寄托着饶老对天河区的美好祝愿。”今年2月,饶宗颐逝世,享年101岁。时隔7个月,他的题字再次亮相成为天河路的标志物。
  (信时记者李丹)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我很牛 发表于: 2018-2-23 15:28:00|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大师饶宗颐纪念会在巴黎举行

源自:新华网
原文标题:国学大师饶宗颐纪念会在巴黎举行

  新华社巴黎2月22日电(记者:张曼)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纪念会22日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中法学者齐聚一堂,哀悼不久前逝世的饶宗颐先生,缅怀他对中国文化研究、中法文化交流以及世界文化研究作出的杰出贡献。
  纪念会由饶宗颐的法国学生、著名汉学家汪德迈和法国阿尔多瓦大学副教授李晓红主持,现场放映了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录制的饶宗颐纪录片。
  汪德迈是法国汉学家戴密微的学生,现已90高龄,上世纪60年代被派往香港大学学习,师从饶宗颐。纪念会上,回忆起与饶宗颐先生的交情,他激动地说:“在香港期间,我不仅在学校里听饶公的课,每周还到他家里学习《说文解字》。他慷慨地帮助了包括我在内的众多法国汉学家,是我一生都信赖和依靠的人。”
  汪德迈还介绍,1956年应邀到巴黎参加青年汉学家研讨会的饶宗颐宣布他破译了一份敦煌遗书残卷,引起敦煌学著名学者戴密微的关注,戴密微邀请饶宗颐前来巴黎工作,两人结下深厚友谊,自此饶宗颐“始终在帮助和支持法国汉学界的发展”。
  饶宗颐的学术成就颇受法国学界肯定。1962年,他获颁法兰西学院被誉为汉学界诺贝尔奖的“儒莲奖”,2012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铭文与美文学院外籍院士,为亚洲首位获此殊荣的汉学家。2017年6月,饶宗颐以期颐之年重返法国,在巴黎举办“莲莲吉庆──饶宗颐教授荷花书画展”。
  一位参加纪念会的法国人告诉记者:“我不是汉学家,只是一个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普通法国人。有关饶宗颐纪录片让我更好地理解了这位伟大的学者,他博大精深的研究震撼了我。”
  2018年2月6日,饶宗颐在香港逝世,享年101岁。他1917年8月出生于广东潮州,1949年来到香港,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80余年,共出版100余种学术及艺术著作、1000余篇学术论文,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红星 发表于: 2018-2-11 15:48:00|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大师饶宗颐:一代通儒的三面人生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国学大师饶宗颐 一代通儒的三面人生

  100余种著作,1000余篇论文;集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和书画家于一身。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贯通中西之学,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腊楔形、楚汉简帛,无一不晓。他就是国学大师饶宗颐。饶宗颐先生1917年生于广东潮安富贵之家,父亲饶锷是闻名岭南的学者。1949年10月移居香港,此后饶宗颐在美、法、新加坡、日本等地周游讲学,均有不浅影响。2月6日凌晨,先生在睡梦中逝世,享年101岁。
YeE2-fyrkuxt2911223.jpg
  2015年4月28日,北京,饶宗颐在“学艺融通—饶宗颐百岁艺术展”开幕式上。图/视觉中国

享年101岁,90多岁时仍在发表学术文章,著作等身;生前与季羡林齐名,学界称“南饶北季”
  姓名:饶宗颐
  终年:101岁
  籍贯: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
  生前职业:教授、著名汉学家
  主要著作:《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
  100余种著作,1000余篇论文;集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和书画家于一身。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贯通中西之学,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腊楔形、楚汉简帛,无一不晓。
  他就是国学大师饶宗颐。
  饶宗颐先生1917年生于广东潮安富贵之家,父亲饶锷是闻名岭南的学者。1949年10月移居香港,此后饶宗颐在美、法、新加坡、日本等地周游讲学,均有不浅影响。
  2月6日凌晨,先生在睡梦中逝世,享年101岁。

惊人天赋的大师
17岁加入学者云集的禹贡学会

  “茫茫禹迹,画为九州”,这是饶宗颐给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唐晓峰主编《九州》的题词。饶先生是《九州》第三辑《先秦历史地理专号》荣誉主编。请他做荣誉主编,这件事还得追溯到1934年。
  唐晓峰跟记者讲起这件事的来龙去脉。1934年,年仅17岁的饶宗颐参与了顾颉刚先生创办的禹贡学会,学会汇集了当时国内最重要的学者。饶宗颐和当时的学术领袖顾颉刚常有学术交流。顾颉刚编《古史辨》,编了七卷后,想将第八卷专门设为历史地理《古地辨》,就请年轻的饶宗颐来编。“一个大学者请那么年轻的饶宗颐来编书,这是非常重要的。后因时局动荡此事未竟。”唐晓峰对记者说。
  “我在香港见到饶宗颐先生,他跟我说《古地辨》当年是让他来做的。我们才知道这回事儿。他说他当时把第八卷的目录、选择的文章已经登在《责善》杂志了。后来我们在《责善》上找到了饶先生发的目录,确有其事。这一点很多人不知道,但在学术史上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唐晓峰说。
  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大饶宗颐研究院执行院长陈伟武,用“惊人”形容饶宗颐的天赋:“饶先生有特殊家庭背景,特殊经历与惊人天赋,他用学术滋养艺术,又用艺术反哺学问,互相促进发展。他的个人成就是不可复制的。”
  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洪楚平跟饶先生认识了十多年,“睿智的老人”洪楚平这样形容饶宗颐。“这些年一直帮饶先生在广东办画展,十多年来,与饶先生交往如沐春风。他非常亲切,跟任何人交往完全没有架子,对年轻人谆谆善诱,陪着他看展览,很多东西我们不懂得,问老人家,老人家就笑一笑,用很浅显的东西来介绍。”洪楚平说。

宽广胸怀的严谨学者
“学问没有大小,只有正确与否”

  “泰山北斗式的人物”“笔耕不辍的世纪老人”,饶宗颐先生《书法六问》等多部书画类著作的责编、人民美术出版社选题项目部主任张啸东博士,谈起饶先生丝毫不吝赞美之词。
  “我博士毕业后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做图书编辑,跟饶先生有了工作的交集。汇集饶先生一生对书法所做研究的菁华的《书法六问》一书的国内简体版,是由我来做的责编。”张啸东对记者讲起两人的渊源。
  《书法六问》中,有这样一段话:书法生于线条。文字的诞生,出自笔画交错的形式。许慎《说文解字》云:“文,逪(错)画也。”一开始,饶先生写的是“逪”,但《说文解字》里用的是“错”字,只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才是写作“逪”字,所以张啸东就建议用了一个括号注出许慎一书的原文。当时负责联系的中间人对他说,你一个小年轻敢改国学大师饶先生的文字。没成想,后来饶先生居然特地让中间人带话给他:“学问没有大小,只有正确与否,啸东所改是对的,一定代我谢他。”
  “这种为了一个字,商量很多次的来往有好几次,这也表现了一位大师宽广的学术胸怀。”张啸东说,“他老人家讲,学问勿分老幼,谁讲的对,就按谁的来。”

笔耕不辍的世纪老人
九十多岁仍在发表学术文章

  与饶先生交往,很多人印象深刻的是饶先生身体特别好。“他不健壮,但整个身体经络气息都特别通畅。你和他握手时,可以感觉到他的筋骨特别柔顺。90多岁还能双盘打坐,两个脚能翻到膝盖上面,‘哗’就能坐起来。显然这是一种修养达到的身体状况。”唐晓峰回忆。
  “饶先生身体素质不错,能沉下心来做学问,寿限很长,我老爸是98岁,差两岁没到一百。做学问比较平静,寿限比较高。”季羡林之子季承说,饶先生终身致力于学问,很不简单,我父亲很佩服他。
  “1998年~2008年十年间,我每年去香港都会拜访他,去他家里吃饭。每次去,他都会问内地学术发展、有没有新的考古学发现。我一边给他讲,他就一边记,随时插话,联系其他的知识。”唐晓峰回忆。
  张啸东对记者说,饶公到晚年还在看书,九十多岁还在发表学术文章,这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情,一个人能活到老学到老,研究、创作到老,这是看似平凡,其实伟大而不可及的,饶先生做到了。

■ 轶事
与季羡林“神交”:千里传简书“博一笑”

  饶宗颐先生的生活轨迹基本都在香港,但在内地,饶先生亦不缺赞美,学界有个说法,“南饶北季”,称的便是饶宗颐和季羡林。季先生曾表示:“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饶宗颐对季羡林的敬慕也很直接:“季先生是中国唯一的。”
  1984年9月10日,时为农历中秋,季先生诵着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句,神驰南天,为饶先生的《饶宗颐史学论著选》洋洋洒洒写下序言,“饶先生治学方面之广,应用材料之博,提出问题之新颖,论证方法之细致,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给我们以启发。我决不敢说,我的介绍全面而且准确,我只不过是尽上了我的绵薄,提出了一些看法,供读者参考而已。”季先生如此写道。
  如季羡林儿子季承对记者说的,两位先生“神交”多,一南一北,互相尊敬,君子之交。季先生去香港看饶先生,饶先生来北京拜访过季先生,两人多年以书信来往。
  2008年,来京的饶先生专程看望了住院的季羡林,自己带来字一幅,题字“松高唯岳”;“荷花图”一幅,题“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百莲”一诗。还赠给季老自己的学术集,并谦虚地说:“这些只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您有时间就翻一翻。”
  “两人学术上共通,见面少,书信来往多。”季承告诉记者。2000年季羡林大寿时,饶宗颐写信给他,称:恨身处南裔,不能抠衣趋贺。谨电传寸简,聊申南山之颂。并请李均明代呈,以博千里一笑。
  记者此前拜访季承,进入客厅,看到三面书架,其中一个书架摆放着一整排《饶宗颐二十世纪文集》,共20册,书面有些泛黄。季承告诉记者,这是饶先生送给季先生的。
⊙记者:王俊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花花大姐 发表于: 2018-2-11 12:38:00|显示全部楼层

饶宗颐是当代文人艺术的代表

源自:新浪广东
Eb2z-fyrkuxt3915166.jpg


  饶宗颐 荷花四条屏 每屏138cm×34cm 对联每幅138cm×34cm 1992年 1999年 2010年
源自:新快报

  陈履生(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
  “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这是陈师曾给文人画下的基本定义。他还说文人画“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所以,文人画“个性优美,感想高尚者也,其平日之所修养品格,迥出于庸众之上,故其于艺术也,所发表抒写者,自能引人入胜,悠然起澹远幽微之思,而脱离一切尘垢之念”。当把这一切语文的意义对照饶宗颐先生的艺术,其相似性的吻合几乎可以作为对饶宗颐先生画艺的总结。而具体到他的个人特质,学艺融通则是其践行文人艺术的最基本的要素。
  与当代文人不同的是,他没有经过正规的学院教育,没有名校的光环和学位的荣耀,因此,也就没有将自己固定在某一个专业之上。但是,他的学术领域宽广,学术成就丰硕,著作等身,有口皆碑。在当代社会,他靠自己的学术立足,依凭文人的品格,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而当这一切的学术成就与他的书画发生关系时,学术成就的基础造就了他文人艺术的独特的品格和异样的风格,成为当代文人艺术的代表。
  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饶宗颐先生在古训之上而有“著等身书,写各种画”。如果自饶先生1929年从金陵杨栻学习书画开始,迄今八十余载,其画历之长也是少有。饶先生从12岁开始研习山水及宋人行草并能够抵壁作大幅山水及人物,与书画结下不解之缘。他从1932年继承其先人饶锷先生之业编辑《潮州艺文志》而进入到文化界,开始了以治地方史志为主的早期学术生涯。之后从1943年赴广西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开始了为教一生的旅程,在其后七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辗转于不同的教席,教学相长,学术道路越来越宽广,所画也越来越多样。纵观其各个时期的画作,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大抵都与其学术领域和学术成就相关,表现出了学艺融通的绘画特色。
  饶宗颐先生一生为学而行走四方,基于兴趣爱好,他往往把眼前即景用画笔记录下来,或者为了画而专门写生,因此,这些画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的学术历程。1964年,他再赴日本访学,此间还在日本各地写生。其中1969年的《星洲写生》可为其代表。1965年在法国国立科学中心研究巴黎及伦敦所藏敦煌画稿与敦煌写卷时,还研究敦煌白描画法。后一年,在研究敦煌写卷时与戴密微教授同游瑞士,在白山及黑湖地区画了大量的写生。1968年又在欧洲用元代黄公望、倪瓒两家笔法画了诸多山水写生。这些早期的游览不仅为饶先生留下了许多一直存留至今的深刻记忆,而其间的写生则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形象素材,直到几十年后的2005年他还画了《黑湖览眺》,并录下了原来的诗作:“恍如一叶渡江时,山色波光潋滟奇。日月此中相出没,飞来白鸟索题诗。”2004年,饶先生所作的《玖磨川》,也是记录当年与冈村繁同游日本三大川之一的玖磨川印象,因为这里曾经是“野人熊袭盘踞之地”。
  饶宗颐先生一生与学问相关的绘画作品中,其学术的方向、研究的课题与绘画的题材所表现出来的关联,有着多方面的表现,所以,他的绘画表现出了题材多样性的特色。饶宗颐先生走过了20世纪,又在新的世纪焕发出耄耋之年的神采。毫无疑问,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饶先生以深厚的国学功底兼具广博的外来文化的知识,融合中外。当这些反映到他的绘画中的时候,所表现出的“此心无町畦,东西仅尺咫”(《莱溪居图》(2006年),既是他学艺融通的基础,又是他学艺融通的成就。
  学艺融通作为饶宗颐先生艺术成就的特点,在其绘画题材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在绘画形式方面,他从摹古开始并没有拘泥古法,反之,却在学问的滋养下,一方面融汇了古人的各种不同画法,另一方面不断吸收包括敦煌学在内的诸多研究成果,在考察遗迹与研究书迹、画迹的基础上,常常以新的画法让人们刮目相看。无疑,他的这种业之余的文人画状态,传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人文精神,同时以触类旁通和学艺融通使其艺术达到了超于学院教育之上的新的境界。
  (节选自《饶宗颐文集》前言)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8-2-7 16:48:00|显示全部楼层

学者谈饶宗颐:践行知行合一 为中华文明指方向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深观察|饶宗颐的学术精神:世界化与中国化

  2月6日凌晨,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去世,享年101岁。
  饶宗颐,1917年生于广东潮安,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他未经过正规学院教育,但一生治学所及,博泛无匹,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以及近东文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贡献,在当代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望。现当代国学家先后有钱锺书、季羡林与之并称,称“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季羡林称其为“我心中的大师”。
  先生远游,让人痛惜。怀念与感佩,萦绕在每一个深受饶老学术思想与人格魅力影响之人的心中。追忆与崇敬,当然可以有多个维度。在这篇文章里,我想谈谈饶宗颐思想中的“中国化”与“世界化”。因为这两者,正是饶宗颐终其一生学术思想的精髓。
Gtah-fyrhcqz5300623.jpg
2014年10月,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学术研讨会,饶宗颐先生与本文作者(推轮椅者)合影。作者供图
  近代中国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下,国势不振,国人的自信备受打击。激进者视传统文化为融入世界潮流的障碍,保守者视世界潮流为洪水猛兽,两方交相诋诃。其实,回顾历史,就不难发现,“中国化”与“世界化”并不抵触。以古典中国辉煌的盛唐为例,不仅是本土文化传统累积的高峰,也是世界文明渐次融合的集大成。“南海商船来大食,西京祆寺建波斯。远人尽有如归乐,知是唐家全盛时。”王国维的这首诗恰是极佳写照。换言之,那是最“中国化”的时代,也是最“世界化”的时代,既有力量将中国推向世界,也有自信将世界融入中国。饶宗颐是少有的最早认识这一点的学者。
  在世界化的潮流中,如何保留本民族的特色,是中国学者面临的切实问题。饶宗颐在青少年时期接受了传统教育,使他的思想深植于中国文化的沃壤中。他的文章从选题、形式到风格,无不带有浓烈的传统意味。与现代学术强调专业不同,中国古典学术重视博雅,饶宗颐的文章往往在扎实考据的基础上,触类旁通,以其渊博的知识和巧妙的思考,将一个具体的问题延展为一幅宏阔的图景。
  饶宗颐更践行了“知行合一”的古训,研究诗、词、书、画,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又滋养了他的艺术,在不断的互补中,学、艺两者都达到了当世罕有的高度。
  如果说这些是饶宗颐在“艺”层面的特色,那么他对“道”的追求,尤其能体现本民族的精髓。他提出重建经学,为中华文明制定可与希伯来、希腊文明本源相提并论的新时代的“bible”,“取古典的精华,用笃实的科学理解,使人的文化生活与自然相协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取得和谐的境界”(《新经学的提出》),可以说,饶宗颐为新世纪中华文明在世界中的定位指示了一条途径,而他的具体研究,正是围绕这一宏大目标所做的准备。
  另一方面,中国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概念,《易经》中说“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融合精华、吐纳不息是它日月常新的关键。饶宗颐具有深厚的旧学功底,同时出色地贯通了异域学术。他通晓多种现代语言,对巴比伦文、梵文等古典语文也有精湛的研究。以此为基础,他的眼界扩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这也使他得以在中国之外反观中华文明。
  落实到学术上,饶宗颐继承了钱大昕、陈寅恪的传统,通过对域外新材料的应用,使汉学走向更开阔的区域,对当今世界的中国学研究起了示范作用。在法国汉学界,饶宗颐的研究风格影响了一代学风,法兰西学院更是将素有“汉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儒莲奖颁布给他。在文化方面,饶宗颐对艺道的精通,也使相当长时间内蒙昧不彰的古典技艺再焕光彩,使其得以与他国的侪类相互印证,开阔了人类的艺术境界。
  饶宗颐先生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以巨大的学术和艺术成就,为中华文明指示了一条可能的方向,在强调重塑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输出的当今,尤其具有重要意义。饶公千古!
  (作者曾任职于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红星 发表于: 2018-2-7 16:28:00|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大师饶宗颐逝世 女儿:老先生早已看淡生死

源自:大洋网
jjyd-fyrhcqz5291104.jpg
在饶宗颐文化馆拍摄的饶宗颐照片(2017年4月1日摄) ●
原文标题:世失饶宗颐 天增文曲星

  大洋网讯,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6日凌晨于香港逝世,享年101岁。饶宗颐1917年8月出生于广东潮州,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80余年。饶宗颐学养广博而专精,他精通甲骨文、古文字学、上古史、艺术史、诗词学,乃至书画音律,至百岁高龄仍笔墨挥洒不息。他是享誉世界的著名汉学家,至今已有著作100余种、论文1000余篇。

博览群书 学贯中西
  1917年8月,饶宗颐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城(今潮州市湘桥区)。饶宗颐的父亲饶锷是当地知名学者和工商金融界名流。饶宗颐自幼秉承家庭教育,博览群书。
  饶宗颐自幼被父亲训练写诗、填词,写骈文和散文,打下佛学和目录学基础。他生前曾表示,在无拘无束的学习环境下,他从小就养成了独特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对他以后做各方面的学问研究很有帮助。
  年仅14岁,饶宗颐即完成《顾亭林学案》一书,轰动一时;18岁就完成了父亲未完成的著作《潮州艺文志》,20岁出头就被聘为中山大学的研究员。1938年,为躲避侵华日军,他随中山大学迁往云南但病倒在途中,滞留在香港期间先后结识了商务印书馆前任总经理王云五和近现代著名学者叶恭绰,从此正式步入国学研究的大门。
  1949年,饶宗颐移居香港,任教于新亚书院等学府。来港以后,饶宗颐不断拓展治学规模并进军国际汉学界,从研究乡邦文献的才子,逐渐成长为世所罕见的国际汉学宗师。
  有人把饶宗颐与王国维、陈寅恪等作比较,认为饶宗颐的学艺成就和思想水平更接近于宋代的苏轼。苏东坡不仅在文、史、诗、词都能“新天下之目”,而且在书法上成为宋四大家之首,绘画更是开文人画的先气。
  在治学上,饶宗颐主张用“忍”的功夫,没有安忍,便不能精进。饶宗颐的精进是不刻意,不勉强。逆境时,他积极面对,以勤奋用功的精进态度去克服种种磨难。当面对荣誉时,他以平常心去对待。豁达的心态让他长寿,保持充沛精力。
  晚年的饶宗颐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他有时一天能写万字文章,诗能创作几十首。

严谨治学 实事求是
  季羡林生前曾说过:“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他。”这个他就是饶宗颐先生。
  饶宗颐认为,进行学术研究,必须搜集资料,但搜集资料也要因人而异,并没有一定之理。最重要是要有吃苦精神,不怕孤独,用自己独特的触角,将大量与学术研究内容相关的资料详加收集,博采略取,对收集的资料再进行精细加工。
  饶宗颐平时搜集到的材料都认真细心加以保存,并分门别类装入纸夹或放入纸袋。他对资料收集存放了若指掌,当使用资料时,他可信手拈来。另外,他把有关资料用眉批的办法,有空便写上一点,积久之后,把眉批移到纸上,加以整理综合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饶宗颐搜集资料真正做到巨细无遗,甚至有竭泽而渔的精神。他从中发现问题,将问题加以分析,这是他与众不同的一点──他要选择最“精”部分。如果是处在急躁的状态之下,结论之不可靠将会显而易见。他常常提到,清代儒家对考据学的治学根本方法是实事求是,无证不信。这种方法直到现在,对他影响十分巨大。他觉得清代朴学“证据周遍”的路数很有道理,这是铁杵磨针的工夫,在掌握这样的文献资料基础上得到的学问才是扎实可靠的。

饶宗颐故居“莼园”今年9月对外开放
  在饶宗颐教授的故乡潮州,不少市民在得知饶宗颐教授去世的消息后,自发来到位于古城的饶宗颐学术馆缅怀饶教授。从天啸楼里的儿时求学,到韩山书院的首执教鞭,饶宗颐教授在潮州留下不少成长的足迹,并成为一代国学大师。

读书场所天啸楼正在修复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潮州古城下水门附近的颐园,这里便是饶宗颐学术馆的所在地。
  饶宗颐学术馆馆长陈伟明告诉记者,这里原是饶宗颐家的一处榨油坊,1995年,潮州市党政部门、海内外潮籍乡亲协力在此旧址上修建饶宗颐学术馆。2006年12月,恰逢饶宗颐先生九十寿辰,经过扩建后的新馆落成,取名颐园。
  在饶宗颐学术馆内,记者发现一处天啸楼的建筑,现已成为潮籍艺术家王维元的工作室。王维元告诉记者,天啸楼是饶宗颐教授儿时读书的地方,原址位于潮州古城内下东平路,此处天啸楼的匾额是从原址复制而来,由潮州书法家陈景仁在民国年间所题写。
  在王维元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距饶宗颐学术馆约200米处的天啸楼原址。这是一处精致典雅的建筑,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在潮州古城的小巷里尤为显眼。该建筑的主人原为饶宗颐父亲饶锷先生,名为“莼园”,后转让与旅泰文化侨领黄景云先生,更名“淞庐”,现为黄氏所有。记者从潮州市湘桥区获悉,莼园目前正在修缮,主体建筑的修缮已基本完成,将于今年9月对外开放。
  园内一栋3层建筑便是饶宗颐教授儿时读书的场所天啸楼。据了解,饶宗颐从幼年起就朝夕浸泡在藏书十万卷的天啸楼读书。在饶宗颐教授的自述中,父亲饶锷对他影响很大。他说:“我有五个基础来自家学:一是家里训练我写诗、填词,还有写骈文、散文;二是写字画画;三是目录学;四是儒、释、道;五是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也正是在天啸楼里,饶宗颐儿时便饱读经书,慢慢成为一代国学大师。

首执教鞭年龄小遭“抗议”
  16岁那年,由于父亲撒手人寰,身为长子的饶宗颐放弃入读大学的计划,并于21岁在韩山师范学院首执教鞭,开始自己的讲学生涯。
  据介绍,1938年3月,年仅21岁的饶宗颐,在韩师开讲中国文化课,第一次走上讲坛。
  然而,由于当时学生很多都比饶宗颐大,大家都不服气,纷纷向当时的校长抗议。校长只能安抚学生说,先让饶先生上一次课,如果大家觉得不行,再换也不迟嘛。结果,饶宗颐上过一次课之后,所有学生为之倾倒,也就再没人提换老师的事了。
  值得一提的是,韩师如今已成为全世界“饶学研究”的主要阵地之一。目前,韩师已成功主办过四次“饶学”学术研讨会。

“我的学问是中山大学濡染出来的”
  1935年,应中山大学校长邹鲁之邀,饶宗颐受聘为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专职艺文纂修。广东通志馆设于1915年,招纳专门修纂广东通志的人才,修纂广东通志。1932年,广东省政府决议将修志的责任交给中山大学,通志馆也命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中山大学校长邹鲁兼任馆长,总理馆务。通志馆从接办到1937年几年间,做了大量的工作。

手写论文发表在华师学报
  1935年,饶宗颐的父亲饶锷去世,饶宗颐承父遗志补修《潮州艺文志》。他在核心刊物《禹贡》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引起学界高度关注。彼时,邹鲁创建了中大广东通志馆,委任著名学者。在通志馆主任温丹铭的举荐下,邹鲁将这位少年英才聘入馆中。他当年只有19岁。根据中大校史记载:1937年1月至4月,饶宗颐辑寄潮州集部,5月以后改主编艺文。
  饶宗颐后来接受采访时说,那时地方志研究方面,北京是第一位的,中山大学是第二位的。“我的学问是中山大学濡染出来的,我感激中山大学。”
  1939年,在中大中文系教授詹安泰的举荐下,饶宗颐被聘为中山大学研究员。当时广州已为日军占领,中山大学被迫迁往云南澄江。饶宗颐决心前往云南,不料途中染上疟疾,滞留香港。
  1946年,饶宗颐任教于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其时院长为罗香林。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为华南师范大学前身。在广东省档案馆的“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教职员名册”里,饶宗颐大名赫然在列。此外,1946年6月1日创刊的《文理学报》创刊号上,有署名为“饶颐”的《殷困民国考》一文。《殷困民国考》是饶宗颐运用考据学研究甲骨文的典范之作。
  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举行80周年校庆。在筹写叙述华师80年历史的书籍《木铎金声》过程中,作者们发现了饶宗颐的这篇论文。当年10月4日,时任校长刘鸣、校党委副书记王左丹带队赴香港拜望饶宗颐教授。当高龄96岁的饶宗颐先生看到自己早年手稿时,喜出望外,欣然为新书题写了书名。

获颁中山大学“陈寅恪奖”
  1979年,中山大学召开中国古文字研究会,饶宗颐与会。
  20世纪80年代起,饶宗颐先生多次重返中山大学,与中山大学曾宪通等教授开展合作研究,并受聘为中山大学中华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成为中山大学首位名誉教授。中大校园不少建筑都留下了饶宗颐的墨宝:“永芳堂”“郁文堂”“陈寅恪故居”,还有在化学学院丰盛堂内手书“芙蕖自洁、兰若自芳”。
  2014年,中山大学为饶宗颐教授颁发为其特设的“陈寅恪奖”。
  2015年,中山大学挂牌成立饶宗颐研究院。

“真的不相信父亲这样走了”
  饶宗颐老先生位于香港跑马地的家中,饶老的两个女儿在这里送了父亲最后一程。“他走得很突然,不过也是幸福的”,饶宗颐的小女儿饶清芬谈起父亲,眼泪又止不住要流出来。
  “父亲走之前的这段时间,身体状况跟去年相比差了一些,听力衰退得厉害,但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饶清芬说,就在饶宗颐老先生辞世的那天晚上,“父亲像往常一样吃了一点肉、蔬菜和米饭,胃口还不错。晚上9时睡觉时,他嗓子有点不舒服,清了清嗓子就进屋了,没有任何异样。”饶清芬说:“直到凌晨发现了问题。”
  饶清芬给记者翻看了前两天她给父亲拍的照片和视频。“你看,这段他吃水果的状态还那么好。”饶清芬喜欢给父亲拍照片和视频,而饶宗颐老先生也很配合女儿的“拍摄”。
  饶清芬告诉记者,在父亲最后的时光,她和姐姐两人一直在父亲身边照顾,“这屋里,到处都还是父亲的影子,真的不相信他就这样走了。”
  饶宗颐老先生身前居住的家看起来简单朴素。饶清芬说:“父亲没有特别的书房,家里的饭桌就是他写书法的地方。兴致来了,就在饭桌上完成。”
  “晚上看电视,就坐在客厅里一张对着电视的棕沙发上。”饶清芬指着父亲常坐的位置,“好像父亲还在。”
  从发现父亲辞世到现在,饶清芬和姐姐基本上都没有入眠,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朋友都电话或者信息慰问,她们实在无暇接受媒体的采访。

“老先生早已看淡生死”
  当天上午接到饶宗颐女儿的电话时,作为饶宗颐唯一亲手审定传记作者陈韩曦正在整理2月8日饶宗颐将要在香港举行活动的材料,只听到电话那头泣不成声,许久不能交谈。
  “子孙在悲戚,但对101岁的饶老来说,他在很多年前就已看淡生死。”陈韩曦算得上是饶宗颐晚年最信任的朋友之一。在他离世前最后的十多年里,他已经向陈韩曦仔细坦言自己对生死的看法。
  “不论外界对饶宗颐如何担忧,他自己倒是坦然处之。”陈韩曦说,他晚年时,参透人生“精髓”:放下、看破,一切随缘,得大自在。“也许正是看淡了生死,饶老才会走得如此游刃有余。”陈韩曦感叹。
  在陈韩曦看来,饶宗颐是个“不服老”的人。每当有后学晚辈向他请教学问时,他都表现得兴致勃勃,思维反应十分敏捷。陈韩曦记得饶宗颐晚年有一次到汕头大学讲课,他一个人走在前面,健步如飞,后面的人都追不上他的步伐。
  就在去年底,他在东莞参加一个文化活动,已经百岁多的老人了,在露天讲台上坐了近两个小时,还精神十足,热情饱满。“回去受了一点凉,得了一场小感冒,没多久就好了”,陈韩曦说:“当时大家都在担忧,主办方行事太大胆,好在老人家身体好,还扛得住。”
  陈韩曦看到晚年的饶宗颐从未停止创作,“他有时一天能写万字文章,诗能创作几十首。”
  “饶老不服老,从他喜欢的颜色也能看出。”陈韩曦描述,饶宗颐偏爱红色。在他的家中,他特别喜欢穿红色的衣服、裤子,“非常鲜艳”。
  陈韩曦去年陪伴饶宗颐到法国进行了一次展览。“那次飞行了上十个小时,所有人都觉得他会吃不消,没想到饶老一点事都没有。”陈韩曦说。

“他真的是天纵英才”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与饶宗颐之间有过很深入的交往。早在2003年许钦松就任广东画院党委书记期间,就为饶宗颐在广东画院美术馆操办了一次个展,这也是饶宗颐的艺术作品首次亮相广州,广东美术界第一次真正看到饶宗颐的山水画。
  2007年,许钦松就任广东画院院长不久,聘请了饶宗颐为广东画院艺术顾问。2011年,广东省博物馆也给饶宗颐举办过一次大展。
  2015年春节前夕,许钦松代表广东省文联、广东省美术界和广东画院到香港拜访了饶宗颐。老人家请他喝早茶、聊天,思想仍然很活跃。
  在许钦松的眼里,饶宗颐的传统功力非常深厚,早期的绘画作品中,明清山水意味就很足,随着时间推移,后期作品中的文化气息就越发浓烈了,传统底蕴所带来的滋养更加明显地呈现出来,达到了“人书俱老”的高度。
  而饶宗颐给许钦松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记忆力非凡。“他真的是天纵英才,每一个研究领域都做得非常出色。”许钦松表示。

斯人已逝 高风长存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一代大师饶宗颐,学术界尊他为“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乃潮汕的荣耀、广东的骄傲。
  通儒之通,在于博古通今、通天晓地。先生之国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及;先生之西学,梵文巴利,希腊楔形,无一不晓。人谓“业精六学,才备九能,已臻化境”。钱钟书说他是旷世奇才,季羡林说他是心目中的大师,法国汉学家说他是全欧洲汉学界的老师,当代最伟大的汉学家,一代通儒。饶宗颐的煌煌巨著《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全套共十四卷二十大册,学问遍及上古史、甲骨学、简帛学、经学、礼乐学、宗教学、楚辞学、史学、敦煌学、目录学、古典文学及中国艺术史等十三大门类。先生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国学大师,在绘画、书法等方面同样才华横溢、成就不凡,作品为时人所重。
  大师之大,在于磨杵作针、志坚行苦。他常对人言,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平常心态,要“守株待兔”,不能急功近利。对于一位初中都没毕业、终成风华绝代的国学大师来说,“守株待兔”不过是谦词罢了。少年阶段不说,先生40岁开始学习梵文、60岁之后学有“天书”之称的希腊楔形文字,真可谓“壮心未与年俱老”。即使名满天下,身居繁华之地,先生仍然初心不改。做学问,就要先生这种“板凳一坐十年冷”之志气。
  君子风度,在于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面对“大师”光环,饶宗颐先生淡然一笑,“呵,大师?我是大猪吧(潮汕话里,‘大师’与‘大猪’谐音)。现在‘大师’高帽满天飞,太多了。”谦谦君子,卑以自牧。“高人洗桐树,君子爱莲花”,饶宗颐先生最喜欢画荷花,以荷自喻,托物言志。季羡林曾倡导“天人合一”,饶宗颐则更进一步,提出一个新概念“天人互益”,“一切事业,要从益人而不是损人的原则出发和归宿。”达己达人,深厚内敛,古风犹存。
  斯人已逝,高风长存。作为天才个案,饶宗颐难以复制。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有是深耕土壤,为大师诞生厚植沃土。
  (练洪洋)
  饶宗颐(1917年8月9日~2018年2月6日),生于广东潮安,祖籍广东梅县,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饶宗颐学术研究范围颇广,古今跨度甚宽。从古文字学、甲骨学、考古学、目录学,到经学、礼学、敦煌学、宗教学;从地方史志、中印关系史,到海上交通史,不一而足。除了学术以外,他在音律、书画方面的创作也是别具一格,受到广泛赞誉。
  饶宗颐一生治学严谨,先是与钱钟书并称“北钱南饶”;钱钟书去世以后,又与季羡林并称“北季南饶”。学术界称他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作者:作者:广报全媒体记者杜安娜、陈家源、徐静、吴波、江粤军

  通讯员陈伟、林英涵、李宇红、蔡珊珊
 你不在 发表于: 2018-2-7 16:28:00|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大师饶宗颐逝世 中央文史研究馆发唁电

源自:政府网站
原文标题:中央文史研究馆关于饶宗颐先生逝世的唁电

  饶宗颐先生治丧委员会:
  惊悉 饶公宗颐先生不幸仙逝,不胜哀悼!
  饶先生学贯东西,博古通今,著作等身、德艺双馨,为我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和中外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威望,世人仰之如泰山北斗。他的逝世是我国文化界和学术界的重大损失。
  作为一代国学大师,饶先生的爱国情操、高风亮节,以及他的学术贡献、艺术成就,必将长存于世,给人以借鉴、启示和激励!
  谨此一并向饶先生的家属致以诚挚的慰问。
  中央文史研究馆
  2018年2月7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一眼 发表于: 2018-2-7 13:48:00|显示全部楼层

光明日报追思饶宗颐:以一己之身证明国学的可能

源自:人民网
SYP2-fyrhcqz5464884.jpg
饶宗颐出席其铜像揭幕暨“艺聚西泠”展览开幕典礼(2012年12月14日摄)。 ●
原文标题:以一己之身证明国学的可能

追思
  钱锺书先生称他为“旷世奇才”,季羡林先生说他是“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与钱锺书并称“南饶北钱”,与季羡林并称“南饶北季”──
  2018年2月6日凌晨,被誉为“业精六学,才备九能,已臻化境”的国学大师饶宗颐辞世,享年101岁。
  2010年5月,李学勤先生曾经在《光明日报》读书版撰文谈读《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的感受:“十四卷巨著,上起远古传说、甲骨学、简帛学、经学、宗教、史学、中外关系、敦煌学、潮学、目录学,以及楚辞、文学、艺术等等,几乎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方面,无不融会贯通。这样的学术,从学科分类来说应当称为什么呢?我认为最恰当的词就是‘国学’。”
  李学勤先生特别提出:“有些学者质疑,像今天这样学术‘信息爆炸’的条件下,还能够有国学要求的博精兼备的大家吗?请大家体认一下饶宗颐先生怎样于辽阔无垠的学海之中‘得大自在’,便不难明白。”无独有偶,许嘉璐先生也说:“中华文化什么样子?就饶公这样!饶公是中华传统文化呈现于20世纪的最好典型。我可以说:50年之内,不会再出第二个饶宗颐。”
  面对“国学”何以可能的种种疑问,饶宗颐先生以一己之身定纷止争。

治学
  一代宗师的形成其来有自。除却家学根基深厚之外,饶宗颐后天的治学之勤也令人叹服。“他总是沉浸在学问里。”曾经做过饶宗颐先生17年学术助手,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的沈建华老师对此深有感触,“那些年,每次我回北京探亲,饶公总是让我留意北京学术界的新动向,返港后第一次登门看他时,他总要习惯性地带上一个小本子,让我一面讲,他一面记。”
  沈建华至今还记得1993年的春节大年初一,饶宗颐先生一大早打电话给她说:“请你到图书馆去帮我找一个地名,我说饶公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我告诉他今天是大年初一,图书馆是关闭的。他说,糟了,我一写东西就忘记了。”
  中山大学饶宗颐研究院执行院长陈伟武教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饶学”的研究,他在许多场合都同年轻学者分享过自己对研究饶宗颐先生治学之道的感受。陈伟武对记者说:“饶先生很早的时候就有志向要做学问最好的人。青年的饶先生眼界很高,做学问都找王国维、陈寅恪、钱穆来相互比较考证,不盲目崇信前辈学者的论断,所以在梵学与汉语音韵学相关的许多重要课题上抉发新义,多所建树。如饶先生著《楚辞地理考》时,与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观点不一致。对于陈寅恪认为汉语四声的产生源于梵学的影响,饶先生的观点也不一样,他从理论和历史事实上,对此说作出全面具体的剖析,指出陈寅恪的观点并不可靠。”陈伟武感叹,饶先生的经历告诉我们,写文章、做学术,应该找大学问家,向大人物提出不同见解,才有价值。

著述
  饶宗颐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国学大师”。他的一生著述多少,很难估算。仅已经出版的《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就超过一千二百万字,专著八十余种,论文一千多篇。而这还并非学术文章的全部,也未包括数量庞大的诗文书画。
  中华书局学术出版中心主任俞国林向记者讲述了一段《〈古史辨〉第八册》的故事。
  1940年,在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编纂的《责善》半月刊上,刊发了一篇《〈古史辨〉第八册(古地辨)拟目》的稿件,署名为“饶宗颐编”。自1926年起,《古史辨》先后出版了七册,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从此登上了中国学术舞台。时年仅24岁的饶宗颐极为顾颉刚所器重,受命担当起编辑《古史辨》第八册的重任。然而,《古史辨》第八册只发表了这份包含50多篇文章的目录,并没有出版。
  “顾先生把我带进古史研究的领域,还让我参加《古史辨》的编辑工作,结果我却交了白卷。”半个多世纪后,饶宗颐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这件往事时说,由于他的学术观点发生了变化,“遂使《古史辨》仅留下七册,而没有第八册,这是我的罪过。”
  多年来,俞国林和同事们一直积极推动《古史辨》第八册的重新编纂,终于获得了饶宗颐的应允。在饶宗颐的指导下,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的郑炜明、胡孝忠等学者把当年目录中所选定的文章基本搜罗齐全。受限于战争年代的出版条件,这些发表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章,错讹不少,而且有一些印刷模糊不清之处,给编辑出版带来极大困难。
  “2016年是《古史辨》出版90周年,我们原本计划将《古史辨》前七册连同新编的第八册同时出版,但这个愿望没能达成;2017年是饶公百岁生日,《古史辨》第八册仍然没能出版;如今,饶公溘然长逝,这部书还在进行编校,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俞国林说,除了《古史辨》第八册,饶宗颐还将汇集了他毕生全部著述的《饶宗颐著作全集》交予中华书局出版,规模将达到25册。
  与此同时,《选堂教授香港大学授课笔记七种》也正在编辑过程中,这套1960年至1962年间的香港大学学生笔记,涉及文学批评、楚辞、诗经、文选学、目录学、词学、文字学七门课程。

文艺
  饶宗颐是位很难复制的天才式人物,其难以复制,在于他是少有的学术和文艺都登峰造极的大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李均明曾经面临过“饶公怎么能把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两者不发生冲突”的现场提问,李均明认为“饶公是少有的两者兼备的人才,这也就是说为什么饶公能够成为百科全书式的贤人。他的视野比较广,知识面很广了以后,看问题针对性很强,角色的转化能够做得很好。比如说他做学术的时候,就能够以学术思维做研究,逻辑比较严谨。他搞艺术的时候,就换一种方式,能够心潮澎湃。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素认为:“因为他精于中国的书画史,精于中国的艺术史,他在艺术史方面,在书画史方面写过很多非常有远见、有质量的学术论文,他和现在纯粹搞艺术创作的书画家,整体路子就不一样。他在书画方面基本上几十年没有间断过,特别是近几年,创作得更加勤奋,而且他的画风在近两年也有很大的变化,他仍在探索,仍在创造。”
  在这一点上,饶宗颐和启功先生较为相似。1904年创立的西泠印社,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团,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和启功等六位大师先后任社长。2005年启功去世之后,西泠印社社长长期空缺。2012年,95岁高龄的饶宗颐接过聘书,正式成为出缺六年之久的西泠印社社长。饶先生的辞世,将给西泠印社带来无尽的损失。

导师
  作为一位温厚导师,饶宗颐奖掖后进是出了名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生代的一批学者,包括荣新江、赵和平、郝春文,还有一些年龄大一些的,像姜伯勤、陈国灿、项楚,包括李均明、王素、刘钊等,都已经年轻有为。饶宗颐先生就请他们到香港来,进行三个月、六个月的访问,在这个时间内指点他们。现在这批人都是国内研究敦煌学、研究古文字的中流砥柱。
  金庸先生所言,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其奥秘也正在于此。
  “饶宗颐先生是香港的文化名人,学术和社会影响力都很大,香港的大屿山《心经》简林等许多景点都有他的墨宝,香港的许多著名刊物也多请饶先生题签,饶宗颐学术馆、饶宗颐文化馆、饶宗颐国学院等都是以饶宗颐先生命名的学术机构。”西北大学文学院教师孟飞说。
  孟飞曾在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院工作数年,饶宗颐对香港国学教育的关心让他印象深刻:“饶宗颐国学院是香港第一所而且是目前唯一的一所国学院,其直接启动资金为饶先生捐赠书画筹措的4600万元港币。国学院的重大活动,饶先生即使因为身体状况不能亲自出席,也一定会请家人代表他出席以示重视。即使在握笔作书已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饶先生还为国学院策划出版的‘汉学丛书’和‘国学丛书’亲笔题签,令我们十分感动。”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杜泽逊,曾带领山东大学尼山学堂国学班的同学对《选堂教授香港大学授课笔记七种》进行整理,对饶宗颐学问的渊博,以及人格的魅力十分叹服:“无论是学问学养还是人格魅力,在内地的大学中文系,这样的老师还没有听说过。”
  在杜泽逊的办公室,悬挂着饶宗颐撰写的“心无罣碍”四字条幅。他感慨,如今此处成了瞻仰凭吊之所了。
  “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全欧洲汉学界的导师”,饶宗颐先生千古。
  (本报记者 罗容海 杜羽)
源自:光明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3-29 21:53,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