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查看: 25770|回复: 9
 1熊猫  
 申琛 发表于: 2011-11-2 11:53:56|显示全部楼层|阅读模式

[探讨研究] 沙河堡──历史名人荟萃

 [复制链接]
沙河堡──历史名人荟萃(一
  本土近代诗人流沙河在《成都东郊沙河赋》写道:“……记得少年河边看景,但见村村禾稼,院院竹林。秧栽浅泥,水映千丛碧影;麦熟大坝,风翻万顷黄云。又见筒车转轮,咿呀近听,渔艇收网, 乃遥闻,鸥飞鹭涉,鹅警鸭惊。顽童裸泳,羞女绕行。石磨低吟,水碾高哼。翁钓鱼鳖,妇浣衣裙。荒野还见乞儿逮蛇,猎户架鹰。喜聆嘉鹊叫客,怕听狂犬吠人。哀农户之寒伧,几家草屋人悲暮色;怯郊原之寂寥,一片丛坟鬼唱秋声……”。这是沙河沿岸的真实照,更是从前沙河堡的缩影。
  历史上的沙河堡,其实是沙河与秀水河在塔子山与董家山之间的谷地冲击出的扇形平坝,明朝中線東大路形成,沙河、秀水河兩道天然屏障與董家山地帶成為成都東門的軍事重地;圣祖康熙四年 (1665年) 二月,四川巡抚和四川布政使衙门分别由重庆和保宁(今四川阆中)迁至成都,四川巡抚张德地于荒烟蔓草中葺修城署,垦土招民。
  清康熙六年(1667年),四川大规模设置驿站,分为北、南、东、西4路,“东路起自成都锦官驿,沙河铺(沙河铺治东十里旧通志),大面铺(华阳县),界牌铺(简阳地界)到龙泉驿,阳安驿(简阳).........。
  清朝,驿站分为驿、站、铺三部分了:驿是官府接待宾客和安排官府物资的运输组织;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员,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朝廷管理很严格,白日里悬旗,夜晚里张灯,一刻也闲不得。 如有加急公文来,立即勘合,火漆封印,马上接续驰递,遇有呈送皇贡的车队经过,要热情安排食宿,有出巡的官员前来投宿,更要恭谨照料;有盛装战死者骨殖的灵车路过,必须妥善护理。
  站是传递重要文书和军事情报的组织,为军事系统所专用。
  铺是由地方厅、州、县政府管辖,负责公文、信函的传递,“铺司”中的“司”是机关的意思,相当于现在的邮局,清初沙河铺,大面铺,在成都府华阳县地界。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四川巡抚年羹尧在成都大城西垣内筑成满城,作为八旗兵集中驻地,清廷调荆州八旗满、蒙官兵3000人驻防成都,并设置八旗军军事领导机构,并在东,西城外设马厂(东马场在沙河)(西在营门口)(礮厂在凤凰山),清嘉慶右營左哨千總駐防華陽縣汛地,(沙河鋪治東三里)。
  按照清制,驻防八旗将领不能指挥绿营,这是防止将军的权力过大,互相牵制之术,但成都却是例外,“将军兼统绿营者惟四川”(《清史稿·兵制》),表明成都驻防八旗其地位比较突出。
  最早的沙河堡是军马厂,兵营(大营门),铺遞一体統称。周围的良田为官厂田,荒山均为官山,地域统归军马厂管辖(圈占的旗地),蒙八旗中自古有马厂建堡的营运方式,旗人按沙河为名称军马场为沙河堡。
  据中央民族大学赵令志《清代直省驻防旗地浅探》记载 :"成都驻防的驻防马厂地共六千四百八十六弓,坐落沙河堡"。弓:丈量土地的计量单位,一弓为五尺,、三百六十弓为一里,其长宽约等于18里地,如果以沙河为界,清朝初时的“沙河堡”马厂旗地,大概南北从锦江边的河心村到保和场,东西从大面铺到沙河大桥均属马厂属地。《八旗通志初集》 卷二十二(土 田志五)415页记载成都驻防的(润营所爪各门志抄哲克登板稿本) 毅其马厂“在成都东门外十五 里许金井河地方,周圈约十七 里 八分,系雍正五年副都统游塞会同四川巡抚题请给予兵丁牧放马匹”。
  现在的“沙河堡”只是旗地的管理机构的“屯堡”、“兵营”,“鋪遞”所在地,随着招垦规模的扩大及“计丁授田” 圈地制的废除,马厂旗地随之缩小。
  兵营按八旗习惯叫法称为大营门,驿站则称之为沙河铺,驿站每铺设铺司一名,铺司兵4名,每名铺司兵月给工食银五钱,是三个军政机构中最小,人最少的一个机构,铺司归属成都府华阳县管辖,所以地位突出的当地驻军及军马场统称这一地区为沙河堡。
  由于是军事重地,沙河堡大片的官山官田客家移民均未进入这块地域,后周边的荒山坡地被人口增长的客家人开垦利用,部份马厂良田租给邻近的客家耕种,由于旗人荒年减免租银政策吸引,发展到外地农民租用官山荒坡开垦,开荒租田由帮工逐步转为垦租,由单干到举家迁居,大营门附近零星茅屋逐步形成村落。
  乌龟橋①至董家山,狮子山,琉璃厂有一条南北古道,秀水河边几株千年古柏下有一座土地庙,当地村民每岁逢春秋仲月上戊日致祭。维,神位列五行育物为德默相治化祠崇侧,兹際促春秋馨蔗黍稷福庇生民恩被動植尚饗,香火旺盛,由于周围的塔子山,董家山,狮子山比较荒凉,少有人烟居住,更无庙宇朝拜,兵营与马厂旗人也因祈祷、还愿参与其中。
  清廷要求旗丁忠臣,爱国、爱民族,打仗英勇善战,清朝军队对关羽的崇拜达到极盛,所以每个驻防旗营里都有关帝庙,丈夫又要出兵打仗,家属都要祝亲人平安,关帝庙深受旗人喜欢。
  嘉靖十一年(由于满汉分治)旗人在治東城外十裏中线东大路兵营及军马场秀水河边建起了一座规模不大的關帝廟,由于香火旺盛,庙宇逐步翻新广大,大殿、前殿,是典型清代建筑,梁式木构架,红墙黄瓦,屋脊都塑有“双龙抢珠”及“凤凰飞舞”的瓷雕,金碧辉煌。
  主殿中间是关公神像及神龛,两边是四员大将,右边是周仓,庙内有许多清代的石、木刻对联、匾额。庙内苍松翠柏,左则有一大莲花池,池中有一凉亭,曲桥石雕栏杆,叠隔其间,绿水满波映衬古庙,庄重幽雅。
  为洗脱杀生罪孽,莲花池也叫放生池,夏有荷花秋有莲,每年是四月八日佛诞辰,由于清朝满汉分治,满城的善男善女乘车坐轿,购些鱼、鳝、龟来自已的属地沙河放生,关帝庙烧香拜佛,顺便游览风景秀丽的秀水河观景赏花,到雷打嘴踏青郊游成为风气,到民国年间,招惹城内的汉人及周边的乡邻蜂涌而至,这里成了老成都放生会的主场,庙前不知何年何月增建了一座放生池的大石牌坊,放生池很多寺庙均有,但将寺庙改为放生池的也仅有沙河堡关帝庙一家,可见旧时这里放生会的规模。
  沙河堡景色秀丽,现代农业与岷江林场丰功茂德,成都沙河堡岷江林场最早是一片荒芜的官山,杂草从生,灌木遍野,清未(1906年)成都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成立不久在塔子义冢山棺山北则建的一个林业改良场,逐渐扩大到整个塔子山及周边官山地域。
  林业实验基地,当地人叫塔子林场,据童玉仙女士介绍,民国时期每逢三八妇女节,林场都要组织四川大学农学院,成都中华女中,成城中学(川大附)等学校男女青年、教师,到林场周边植树造林,成片种植成都少见的马尾松,使乌龟桥(现五桂桥大片的叫花坟地)变成一片绿洲,在整个沙河堡众多的本土柳树,槐树,青枫树,桤木树林中别具一格。
  民国期间林场至沙河堡移栽有二百多株百年银杏行道树,成为沙河堡的一大风景,加之董家山南隅与狮子山腰大片梯田的桑园(蚕桑局)、果园村舍(农科所园艺农场)、竹林陪衬,放生池(关帝庙),土地庙的古柏树幽深,秀水岸飘逸柳絮与水中的睡莲,老沙河岸桤木树繁茂,槐树的花香,雷打嘴连阡累陌,塘、池、堰、冬水田、莲藕荷花田,席草田、低洼沼泽地的蒿笋、芦苇、水生植物的点缀,宛如玉带的,沟、渠、河的环绕,沙河堡依山傍水,不说是风景秀丽的桃园仙景,确也是一块招惹文人墨客留脚驻步,驹留空谷,呤诗作画理想之地,不然国画大师张大千也不会在五福村建他的“沙河郦”,或“沙河村居”作家李劼人选择菱角堰建“菱窠”(解放后成都市副市长),近代诗人赖高翔隐居在秀水边“东陵竹舍”或“沙园”,那些厌世退隐的达官贵人解甲归田,遁世隐居的世外桃园,民国成都市几个市长结庐在“四间村”。
沙河堡历史名人荟萃位置图沙河堡历史名人荟萃位置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青山自有仙人在,水灵则有龙藏身,依山傍水自然是风水宝地,很多名人圣贤最后谢世都归息于这遍绿山水秀之间。(附,沙河堡名人荟萃位置图)
  二零──年十月三十日,申琛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申琛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申琛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申琛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申琛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申琛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申琛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楼主|申琛 发表于: 2011-11-2 13:10:21|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沙河堡──历史名人荟萃(二)

沙河堡──历史名人荟萃(二)

成都西有“草堂”东有“菱窠”,草堂是浣花溪畔楠林中的诗人杜甫茅舍,而“菱窠”则是背邻狮子山,菱角埝边作家李劼人之乡间陋室,浣花溪畔景色秀丽,而菱角埝与大观埝之间更是景秀百川,良田万亩,小桥流水,竹林茅舍;冬有小麦,油菜,胡豆添绿,(蚕豆),夏有稻谷花香, 而秀水河与沙河间更是山水迷人,塔子山苍松翠柏,狮子山桑槐层出叠见,放生池古柏森森,如果有幸顺秀水河误入雷打嘴畦田山村,更是冬有梅花夏有荷,春溪溉田闻有声,秋水白鹅戏睡莲, 山青水秀,特别是在满目疮痍的抗战年代,这里无不是人间的世外桃园。自古以来仁者喜山,智者乐水,山青水秀的地方自然更招惹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伟人贤士慕名而来,那些高情逸态的高雅之士更是喜欢隐蔽其间,远离凡尘,消声匿迹在田园与幽竹间超尘拔俗。



李铁夫



“怕见公卿懒入城,董家山上学躬耕,麦平风静人闲适,窗外桃花放晚晴”;这首诗出至于民国时期(1947年2月)成都第十二任市长李铁夫。



李铁夫虽说出生军旅但文化素养高,雅好诗词书画,兼涉文史,闲暇时吟哦不断,被誉称为“诗画市长”1932年,李铁夫赋闲成都,约当时名流余中英、林泽伯、吴景伯结庐于东郊沙河堡,号“四间村”,在此期间,他与张大千、张善孖、徐悲鸿等交往唱和,作书绘画,极一时之盛。朱自清赋《赠李铁夫》“董家山舍几优游,见说豪情胜辈流。载我倭迟下岷水,共君磊落数雄州。盘涡出入开心眼,抵掌从容散客愁。独去滇南无限路,主人长忆孟公俦。”



余中英:人称书画家市长,川二十四军混成旅长,1930年吴景伯创办私立协进中学任董事,1940年民国成都第九任市长,原名余烈,字兴公,四川郫县人,1898年生。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抗战初期,随刘湘率川军出征,后任川康绥靖公署副参谋长,余中英善书法,为赵熙弟子,他还精于绘画,早年曾在北平向齐白石老人拜门学画,他所画的墨竹、梅花、小虫均可称为上品,书画上的艺术成就,已远远超过他当年军政职务之名,赋闲期间结庐于东郊沙河堡,号“四间村。(附图一)



吴景伯:民国时期成都第三任市长(1933年5月)。川二十四军混成旅长1930年吴景伯在省立第一中学旧址创办私立协进中学董事兼首任校长,陆军中将,名有邻,1892年5月27日生于四川双流,曾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1938年任省政府委员;1947年改兼财政厅长。吴景伯为人正直清廉,好读书,喜欢书画收藏,后因军阀混战,二十四军于当年7月8日撤出成都,吴便卸任,但未随军撤走,留在成都养病,赋闲期间结庐于东郊沙河堡,号“四间村”,1958年9月28日病逝于成都。(附图二)



林泽伯: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师长,爱好诗画,1933年7月之后赋闲结庐于东郊沙河堡,“四间村”,



沙河堡"四间村"应在何处,由于是结庐之人互相称谓,成都诗书画名人自居的雅号,民间很少人知晓,现在很难考证,但据当地及周边一些有文化的的老人回忆,多认为应该在董家山半山腰,(血精厂对面),理由是只有那里有几家无名氏深宅大院,由于地处高处,独置于少有的大树林中,外人少有可能造访,从建筑风格看,也多有些泊来文化的风格,绝非当地人土墙茅屋,加之山上无地可耕,无水可浇,不便居家与生活,当地的大富人家不可来选择在那里造屋建房,由于地处高处,居高临下,府视山下的城池及田连阡陌,山川溪流,竹林农舍无不有一种气势磅礴之感,为眼前美好景色所陶醉,在这样的环境中笔耕砚田 无不适宜军人之气慨,由于他们几位只是暂时蔽居隐退,“董家山上学躬耕”只是一种精神期盼,如果真的隐退,他们的“四间村”应选取在雷打嘴山村畦陌之间更显远离红尘之喧哗,如果“四间村”真是在雷打嘴,古雅坡,五福村,马家沟,菱角埝,大观埝等地,那就应该是“董家山下(上)学躬耕”了。所以大胆的猜测解放初期尚存的董家山那几座高墙深院应该是民国市长们呼之“四间村”雅居。



东陵隐士──赖高翔



在沙河堡还有被西南師大中文系教授、著名詩学家曹慕樊先生嘗稱他為“成都東郊當世陶潛賴君”:躬耕自養,累召不出,長期隱居于成都東郊沙河橋,長達三十八年之久现代诗人,隐士,當今之陶淵明、當世哲人赖高翔先生的幽居“东陵”旧居。



“离沙河桥不远再左折沿小路前行,有一座竹林小院,左靠田园,右边溪水,前有小渠,背靠丘陵,丘陵遍植桃树,花时绚若云霞,后面竹林翠影掩映,院坝正北是一排瓦房,简陋川西民居便是高翔先生诗中称之为“东陵”,西北一进三间衡宇,就是高翔先生居室,屋后有一片狭长的兰草花圃,和竹林篱寨”。



高翔先生名鸿翲,字高翔,一署皋翔,简阳人。祖籍福建,书香世家,1925年考进国立成都大学中国文学系。1931年大学结业,二十年间,高翔教师先后执教于成都县立中学、锦江雄学、省立成都中学、川大附中、私立蜀华中学,其中任教蜀华逾十年,1945年先生出任蜀华中学校长后,校風巨變,生機盎然,成為成都名校。著名思想家唐君毅称许高翔为人“足下之心行为,可为中国文化之代表。”80年代复出任四川省文史館館員,癸酉中秋節淩晨以腦疾棄世,終年八十有七。



解放后高翔先生辞去成都蜀华中学校长职务,便务农于成都东郊沙河董家山下,隐逸躬耕自养,长达三十五年。



有诗为证:

古來幾人學淵明,誰得其粗與其精?唯有東坡差相似,東坡而後見先生。先生歸田誰能解?耕種丘山雲靄靄。荷鋤帶月還衡門,把酒散襟望千載。辛苦庶無異患幹,老來風采尚童顏。滄海生桑魚龍盡,草堂磨麥意態閑。閑時藝蘭複藝竹,竹林瀟瀟伴吟讀。三十三番燕歸樑,燕語人心兩相淑。憶昨訪翁過錦城,論文談道驚生平。天低吳楚秋無極,片雲西飛寄深情。



赖高翔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诗人、学者、教育家、几乎唯一无二的隐士,赖高翔诗作为当代诗史、当代隐逸诗,乃自成一大家。其五古,取法魏晋,以“持其志”为内涵,以宽和为主,而融会和劲。



其早期七古,绮丽、韵致,境界卓尔不凡;后期七古,寓风骨于韵致,写出时代之劫难,知识分子之苦难与风骨,洵为当代诗史。其五律,王孟之华秀超逸取致,杜甫之沉郁顿挫风趣,今之隐士之独特境界,融会为一,求之在昔,未之有也,字字研秀,句句警策之作,集中比比皆是;其七律,沉郁顿挫,近杜甫、刘禹锡;深邃苍凉,近陈散原;而别具一格。其七绝,情韵、神韵独到处,雅似唐贤,又不同唐贤;其苍凉深邃处,几于古今无两。其兴发感动,可歌可泣,不期然而然也。賴高翔先生國學造詣異常深閎,性好莊學、六朝文學,古駢體文、五七言詩皆有第一流成就。有《賴高翔文史雜論》(五卷)、《寄櫟軒詩存》(六卷)等著作留世。



文中提到“沙园”也就是赖高翔先生的隐逸村居,原是好友易建文与同学胡佩玖的旧居;一九五零年,因与时分歧,赖高翔教师辞去成都蜀华中学校长职务,妻子恩断义绝离他而去,孤身一人务农于成都东郊董家山,不久移居沙河桥东同学胡佩玖世玉教师宅居住,也就是赖高翔所称的“东陵”。(附图三、四)



蜀华中学由锦江公学与储才中学合组而成立的,1932年,储才中学前身为清末四川高等学堂分设中学;锦江公学是向育仁(传义)24军付军长,与夏之时创于1922年(辛亥革命元老),推夏为首任校长,1932年向育仁继任校长,始与储才合并,1932年7月报中央教育部及四川省教育厅立案,由马德斋(毓智)国民革命军95军副军长(成都西门“马家花园”主人),任董事长,易建文(光谦)代理校长,易病故后,由向育仁担任校长。



易建文:成都大学政治系的首届毕业生,校学生会主席,又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成都学联主席,才华横溢,人也很帅,曾任四川省立第三中学校长,成都蜀华中学创始人之一,校长,娶国立成都大学校花胡佩玖为妻(胡佩玖与赖高翔是中文系同学,),“东陵”便是易建文、胡佩玖结婚时所建的故居,胡佩玖是张澜先生的得意弟子,毕业于国立成都大学(四川大学),才貌双全,曾做过女中校长,易建文英年早逝,撇下她们孤儿寡母在尘世动荡沉浮,年仅31岁的胡佩玖靠教书养口糊家,她是一位“好教师、好妻子、好母亲”,她美丽而高贵地活着,历尽艰辛,教育四个子女成才,解放后辞职一直在沙河堡旧居务农,养兰种地,隐居一生,终身未嫁。(待续)

                                                                       

   

                                                二零──年十一月一日申琛

附图附图

附图附图

成都蜀华中学.jpg

附图附图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申琛 发表于: 2011-11-2 14:42:01|显示全部楼层

沙河堡──历史名人荟萃(三)

沙河堡──历史名人荟萃(三)

沙河郦──国画大师张大千

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画帝张大千又回到了成都,先是居住在和平街“贲园”,为了画画有一个幽雅的环境与画家罗文谟结庐于青城山。

他先后还在成都桂王桥东街,骆公祠及外东沙河堡,天回镇北山农场严家的苗圃与成都昭觉寺置有宅居及画室。

在以前他曾是“沙河堡四间村”的常客,喝酒,呤诗,作画,访客拜友。

他作画讲究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是生活环境非常讲究的艺术家,所选择的住处无不清幽雅丽,精致不凡,他“画书诗三绝,精鉴赏、富收藏、广交游,好读书、善篆刻、功烹饪、喜园林,出于繪画与交友及居家的需用,他后在沙河的拐弯处建乡间别墅及画室。

据《人生自古伤离别》介绍“他在成都西郊的金牛坝买下的一座宅院刚刚建好,起名为“税牛庵”,在庭院里种了很多奇花异草,还养了几只白猿。一大家人此时分为两处居住,他和徐雯波(四太太)及男弟子们住在“税牛庵”,大夫人曾正蓉和三夫人杨宛君则领子女们住在沙河堡” 这便是后来他画中的“沙河郦”,现在“五福村”,在张大千的作品中有很多提有沙河村居

如:西静仁兄方家属作 甲申嘉年 大千张爰 沙河邨居 钤印:张爰、大千(见附图五、六、七、)。

五福村原是老沙河一块河湾田园,景色秀丽,画家的眼睛时刻在追逐着美,生活与工作环境自然也会给文人墨客更多的灵感,在山明水秀的地方怡情遣性是画家的天性,选择沙河邨居作为画家的居寓自然有打动画家心扉之处,他常与绘画大师徐悲鸿、丹青挚友罗文谟、张善孖在沙河村居呤诗作画,经常是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名流云集.精英荟萃。

据《张大千与青城山之恋》一文介绍,“1943年11月,张大千携家人离开青城山,住成都沙河堡”,至到1949年12月从离开成都飞往台湾。

張大千娶有四房太太,按傳統的市俗观念,应有妻妾之分,先后之别,原配为妻,继妠为妾,妻居为家,妾住为室,不然将有停妻再娶之嫌,不管当时张大千先生的初衷如何,在市民及亲朋好友之间,总会把大夫人曾正蓉所居住的地方看成张大千先生的家,那么成都张大千众多同时成在的居寓中,除大夫人,三夫人杨宛君及儿女张心沛(二太太所生)女儿张心碧,儿子张心健的住所应该是张大千先生在成都的家,其它则是因绘画,交友,临时生活需要及跟随在身边四夫人徐雯波的住宅,都是先生的工作场所,最多也只能算着大千先生在外的临时住所及侧室,那么沙河堡五户村在传统的意义应该是张大千先生在成都的家。(税牛庵虽说建成,但张大千先生的家眷末全部搬入)

“沙河堡”今非昔比 早以面目全非 旧时自然多于修饰,成都到重庆的公路是以东门外的牛市口为起点:出城不远,横亘着一条沙河,过桥便是沙河堡,沙河桥东头上游沿岸两行高大的白果(银杏)树林直延至岷江林场,桥头公路左则是川西穿斗结构的小青瓦民居,舖门及学校,放生池直到秀河边;秀水河穿越成渝公路与沙河汇合绕一个大弯向南流去,右则公路到河边有几家宅院均为农田菜地,沙河与公路平行直到秀水河桥,西岸三而临水,沼河槐树成荫,柳树成林,山水交融。

旧时的“五福村”分沙河东岸与西岸,这便是老成都人记忆中的下沙河堡,五福村(五户村)别墅群,地处老沙河的西岸,约有二三百亩的一湾河滩地,早期是农村的一片耕地,也是历史上达官贵人的墓地,曾发现明代进士的墓棺。抗战初期,日本飞机轰炸成都,国民党空军师长兼银行董事长兰跃群及其兄弟蓝文斌,军需处长黄毕光,银行经理孙云昌,造纸厂老板安克贤,茶叶商于竟然,为防空袭,这些军界、工商界、金融界五大户看中了沙河铺这片“风水宝地”,迁徙至此,建起了别墅,由于这五大户来历不凡,附近居民便悄悄称其为“五户村”,日久年深就读成了“五福村”。

现在的五福村与旧时的五户村有着很大差别,1954年老沙河未改造之前,当地人所指的五户村,是老沙河东岸与成渝公路边到秀水河桥间的几家住户叫五户村,并不包括旧沙河西岸现在的“望江宾馆”地区

解放后1954年沙河整治工程,从乌龟桥(到)五桂桥河道全线扩宽拉直后,现在的“望江宾馆”河湾地从沙河的西岸变成东岸,那块河滩地由半岛变成了由老沙河,新沙河,秀水河四面环水的孤岛,地域也从小桥村地区变成了现在的下沙河堡,“五福村《沙河招待所》”的前身成为一块孤岛,四面环水,高墙深院,出入经猪综厂侧便道过沙河上的一座木桥,几年后(50年代)一次洪水将木桥毁,59年新成渝公路净居寺前的新沙河大桥修通,《沙河招待所》改为从小沙河进出,70年代牛沙便道形成改为从下沙河堡进出,后由于《沙河招待所》扩建,下沙河堡“五户村”至老沙河(秀水河出口段)被圈入《沙河招待所》之内,那几户临街的民居铺面被征拆除,由此五福村被《沙河招待所》全部圈入,老沙河东岸与西岸连为一体。

1940年1月,民国军事委员会航委会自贵阳迁至成都。主任:周至柔,副主任:黄光锐 副官室:主任副官:曹文炳,参事室:首席参事陈庆云,秘书室:主任秘书周鸣相,空军第3路司令官:田曦。陆续搬到沙河堡老沙河西岸“五福村”那几座别墅办公,其它下属部门散置于市内及沙河堡周边地区。如大面铺的航空研究所,大观堰的军械库,修配所,小桥子的参谋部,赖家坡的第三飞机制造厂的待备处,等等机构,笼聚大量的矜能负才的能人及随军家眷,如黄埔军校第二十三期学生陈志安,辽宁辽阳人,家住成都东门外下沙河堡建村七号。小桥村迎官路暂居的徐太太,周姨太都是航委会军官家属。

当然亲兼航空委员会主任的蒋介石及高级将领也常往召开各种会议及下达指令。

1949年,胡宗南曾在此居住,策划西南决战,1949年12月12日蒋介石从成都逃往台湾,胡也仓惶逃往西昌。

这里一直是军事禁地,外人很少涉足,直到后来政府高干《沙河招待所》演变成《望江宾馆》对外开放。旧时这里建有张大千的沙河郦旧居,张大千很多画落款又都有沙村村居,沙河郦,很有可能是老沙河的东岸五户村街面后面的几所大院民居,从现有的张大千三太太在沙河郦的照片背景看见(附图八、九),其景色也与旧时东岸相式,无论是东岸还是西岸,大概位置应该在现在的《望江宾馆》之内。

张采芹:(1901—1984):著名画家,教育家;享有画坛“蜀中三张” 之美誉。(张善孖、张大千,张采芹)历任四川美专、艺专、师大等校教师,成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成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成都市政协常委。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张思孝介绍(张采芹长子):他父亲张采芹30年代从江津迁居成都,先后在宽巷子、董家山(沙河堡)、六合里、支矶石街和内江居住过,由此可知擅长花鸟山水画的张采芹,不但是沙河堡,四间村,沙河郦(沙河村居)的常客,而且曾是寓居沙河堡董家山一带的居民,但具体位置已无法考证。(附图十)

画家陈子庄

陈子庄名富贵,又名思进,别号兰园,南原下里巴人十二树梅花书屋主人,晚年在画上直书石壶。民国2年10月15日,生于重庆市永川县永兴场,1929年(16岁)初到成都正府街罗兴顺肉店任管账员同时卖画。1955年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文史研究馆任研究员,四川省文史馆设在成都,先借住在内江街一朋友家,后迁居康庄街48号潜心研究绘画,1965年夏,迁居成都市宁夏街新村。

1976年7月病逝于成都,终年63岁。他生前经常约好友游览沙河堡狮子山,留有作品有感于狮子山,1966年丙午(53岁)秋,与陈用和同游成都东郊狮子山,10月,迁居成都江汉路37号。(如图十、十一)





(待续)

二零──年十一月一日申琛



附图五附图五

附图产附图产

附图七附图七

附图八附图八

附图九附图九

附图十附图十

附图十一附图十一

丙午之秋与用和游狮子山归来写心,石壶”款丙午之秋与用和游狮子山归来写心,石壶”款

 楼主|申琛 发表于: 2011-11-2 15:35:06|显示全部楼层

沙河堡──历史名人荟萃(四)

沙河堡──历史名人荟萃(四)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

     抗日战争期间联大教授朱自清住在成都东门外宋公桥报恩寺,(现在的空军医院附近距沙河很近)望江楼对面寓所,他们住的是旁院三间没有地板的小瓦房,虽然简陋,但收拾得颇为清洁。陈竹隐生下一个女孩,小生命给家庭带来乐趣。(陈竹隐,成都外东南河口人,齐白石的弟子,工书画,)

据《叙永与朱自清》一文介绍:“在成都期间,朱自清和叶圣陶经常互访,往来甚密,或赋诗唱和,或互诉衷肠,或小饮,或漫游。他还和肖公权相互唱酬,写了许多诗作,同时他还与在成都军政界供职的家住董家山的叙永籍人士李铁夫结为好友,并赋《赠李铁夫》诗一首送给李铁夫。

诗云:“董家山舍几优游,见说豪情胜辈流。载我倭迟下岷水,共君磊落数雄州。盘涡出入开心眼,抵掌从容散客愁。独去滇南无限路,主人长忆孟公俦。”

朱自清与张大千、张善孖、徐悲鸿、谢无量、冯建吾、张采芹等文化界知名人士交往密切。(附图十三)

据《朱自清为成都学生编文选》“朱自清以前未到过成都,当上了成都女婿后,成都成为他的第二故乡,每年寒暑假回成都与亲人团聚,那时成都的抗日救亡活动如火如荼,朱自清与叶圣陶、李公朴参加成都反法西斯的火炬大游行、抗日大游行,到成都的大、中学讲演,还常常与巴金、李劼人、叶圣陶、徐仲舒、谢文炳、吕叔湘诸先生相聚,交流创作,互探疑义,讨论时事,共商文运”。

朱自清家距沙河很近,也是沙河堡的常客,到五福村,四间村,菱窠如同宾至如归,在这里他常闲步于乡间,写下了《外东消夏录》。

老成都餐饮大亨退隐沙河堡

    聚丰餐馆、永聚餐馆、永聚茶社大老板,民间高人李九如,四川合江县人,生于咸丰十一年(1861),自幼对饮食行业耳濡目染。光绪二年(1876),15岁拜师学厨;5年后受雇于这家包席馆当厨师,县官回成都带他当厨。在省城,眼界大开,立志要到成都大干一番。光绪十三年(1887)26岁时,为县官承办筵席,被北京一家大型包席馆老板的弟弟看上,便邀到北京当厨师。

李九如在京经常为官僚、贵族、富商以及来京的各级官僚等承办高档筵席筵席,技艺大增。熟练地掌握了京菜

的烹调技术,尤擅长北京烤鸭、烧鸭、填鸭及“满汉全席”。期间多次跟随一些大员出巡,先后到过浙江湖广的许多地区,也学会了一些江浙湖广味菜的烹调技术。光绪二十三年,羽毛丰满李九如认为已有一定基础,便打道回川,次年率家属前往成都。

他选中省城华兴街的一个大院子,开了一家大型“南堂”餐馆,取名“聚丰餐馆”,聚丰,含汇聚天下丰硕珍肴于一堂,以川菜为主,京菜、江浙菜一起上,对其它菜系派别,皆择善采用,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清代,由于等级观念,官宦、贵族、富商及其有身份的人,不愿在一般人出入的馆子进餐,成都的包席馆众多,如正兴园等。包席馆一般很少零售餐饮,当时成都城内卖零餐的主要是小型酒店,以冷菜为主,也卖饭,不包席。“南堂”针对这种习俗中的等级观念进行大胆的挑战,在餐厅内举办各种大中型包席,同时也售零餐,顾客随到随吃,点菜就餐,饭后算账付钱;其次,“南堂”还提供洗脸水、茶水等服务项目。

李九如的高档川菜筵席,京味烤鸭、烧鸭、填鸭、海参鱼翅筵席等很快在成都打响,其“满汉全席”也颇受汉

族中上层人士所欢迎,上门包席者、零餐者络绎不绝,生意越做越红火。

光绪三十年(1904),李九如积累了资金,又把餐馆装修一新,订做景德镇瓷窑全套餐具,请名师用红木、楠木打制了全套仿古式桌椅,更提高了聚丰餐馆的影响和档次。

光绪三十一年(1905),为慈禧太后70岁生日祝寿之季,在华兴街里用大量的海参鱼翅扎了一个很大的彩牌坊,立刻轰动了全城,以至于聚丰餐馆的包席常常供不应求,往往要提前十余日预订。光绪三十三年(1907),官府在总府街与华兴街之间修建“劝业场”,署理劝业道周善培(孝怀)、与成都商务总会协董樊起鸿(孔周)等,经常与随从人员等一道到附近的“聚丰餐馆”包席就餐,便借机征得成都将军绰哈布的支持,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少城公园祠堂街“满城”内开办了第二家“聚丰餐馆”按江浙庭园餐馆格局为一庭院式建筑,可办席两百多桌,供近两千人同时进餐,布局也别具匠心,庭院门口青砖门坊,上用朱红颜料堆塑四个大字“聚丰餐馆”包席院有便桥跨金河两岸,河岸五棵大柳树陪衬下、苑、堂、室20余雅间,五福堂,君子轩、映月轩、长春苑、友源室、锁月堂等,皆各有名家手迹诗书画联匾额等。庭园中有荷花池、假山、花架、盆景、亭子、水榭、石舫等,规模宏大,布置精巧。餐具统一定制红、绿、黄江西景德镇釉瓷器,筷子为清一色的象牙筷子,同时亲上北京,聘请高手来蓉主厨,融川菜、北京菜、江浙菜于一炉,加之第一流的服务与第一流管理,新颖的建筑格局、精美的餐具、堂倌标准划一的着装等,都令成都人耳目一新,成为是当时成都最大最高档次的餐馆。

宣统元年(1909)春节前夕正式开业,成都将军绰哈布及周善培等大员亲往祝贺。不久官府开始修建“少城公园”,他又捷足先登,在园内开了一家名“永聚餐馆”,以售零食为主;并附设一家“永聚茶社”。 

宣统元年、二年、三年的灯会、花市及各种大型庙会,皆派人设点售零食,以扩大影响。陈宽《辛亥花市竹枝词》曾记述:“四春’雅座善温存,赛过同行‘五柳村’;填鸭最肥油最大,南堂要数‘聚丰源’。”

宣统元年秋,成都将军玉崑上任后,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带几名随员从将军衙门乘小船到关帝庙祭祀并到聚丰餐馆就餐。玉崑爱好,“满汉全席”,李九如亲自下厨,一同就餐。在两三年间,因有官府衙门的庇护,生意兴隆营业额一直在成都餐饮业中雄踞第一,成为同行霸主,餐馆行业的民间协调组织“成都宴蒸帮”会上公推李九如为第一任山长,当时的省市首脑、军政要员任顾问。

民国8年前后,聚丰餐馆又别出心裁推出西餐,引进冰淇淋、冰糕制造机等,民国12年春,青羊宫花市期间,

李九如命聚丰餐馆与永聚茶社皆到青羊宫设点。

父母先后过世,决定移葬成都;李九如请了风水大师,寻求龙脉地。并亲自随风水师一道寻找宝地,西至灌县青城山,东至双流牧马山,均徒步踏勘。最后在北郊凤凰山发现了“龙脉”,便“撵”(跟随山脉走势寻其龙穴)到龙潭寺,又撵到石灵,又到大面堡,又撵到沙河雷打嘴,共费时月余。最后风水师认为从凤凰山昂起的“龙脉”经上述地带后“收气”于雷打嘴,在此地葬祖坟,能长佑聚丰餐馆在成都的霸主地位,后人必大福长寿。②

李九如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要在此购地葬坟。这时,李九如父母的灵柩早已运到成都,停在寺中,便择一吉日葬于雷打嘴,事后又在这里修了几间房子,以备上坟、祭祀之用。在1933年至1937年间,聚丰餐馆的业务规模和收入都达到了最高峰;李九如一生挣了不少钱,他不像其它有钱的富人买田购地,建房置业显富露阔,他像川菜文化醇浓的特色“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独树一旗,晚年生意倒闭后他总想选择一块清静的风水宝安度晚年。

按传统的民欲观念都是荣归故里,光宗耀祖,落叶归根,然而他最终选择了成都东门外沙河堡,他先随他多年

的账房先生邹浦成到东郊大面铺去住了短暂时间,最后便回到沙河堡雷打嘴几间竹林茅舍,1946年,李九如死于沙河堡雷打嘴,享年85岁,葬于沙河堡雷打嘴祖坟荣归山林,给这遍青山绿水增添更神密的色彩。

国葬国民党元老墓

     谢持(1876—1939),字慧生,四川富顺人。国民党元老,国民党“西山会议派”核心人物。1939年病逝

于成都。同年5月6日,国民政府明令国葬,安葬于成都市东郊沙河堡。在下沙河铺街的原四川省林业科学院内,谢持墓与墓碑一直保存虽然墓园及建筑已败,但是至今仍然可以见到。(附图十四、十五、十六)

杨道生

革命烈士(1911-1942):江苏淮安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成都市西城区委书记,乐山县就任中心县委书记,从事党的文化出版事业,担任《成都战时出版社》社长,《英文日报馆》,社长兼经理,1941年2月13日被捕,1942年6月3日在成都东门外沙河堡野地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1岁,当时葬于沙河堡乌鸦坡;他在狱中写的《狱中》诗是:“中原大地起腾蛟,三字沉冤恨未消。我自举杯仰天笑,宁甘斧钺不降曹。”③(附图十七)

《 新民报》晚刊

1933年1月,邓季惺和《新民报》另一创办人陈铭德结为伉俪。(都是四川人)

邓季惺(1907—1995),女,原名友兰,四川奉节人,出身于世代绅商之家,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毕业,

1937年6月,邓季惺正式参加南京《新民报》报社的工作,担任副经理,她和陈铭德一同开始构筑新民报系扩大发展的制度框架。曾任南京新民报社副经理,成都、重庆、南京、北平新民报社经理。 1943年春天,邓季惺应任四川省建设厅厅长胡子昂的邀请去成都看花会时犯胆病住院,住院期间她又萌生了在成都筹办《新民报》的想法。

她看出成都是个办报的好地方,说干她就干了起来,她在华西坝的外边修了一所红砖二层小楼住宅,三个孩子也跟着从重庆搬到了成都。孩子吴敬琏也转入华西坝的高崎中学。

“1943年6月18日创刊的成都《新民报》晚刊,社址在华阳县沙河堡,营业处在市内盐市口42 号。发行人陈铭德,经理邓季惺,总编辑赵纯继,总主笔罗承烈(主笔罗承烈先生是四川人),主笔张慧剑、张友鸾。每天出版4开4版。内容除社评、消息外,还办有副刊《出师表》和《艺文坛》、《学府风光》等专栏。连载有张恨水的长篇小说。二是1945年2月1日增出的成都《新民报》日刊,开始为4开张,副刊由张慧剑兼任主编,曾连载高语罕的《九死一生》。1947年5月9日起改出对开大张后,副刊由孙伏园主编,曾连载李劼人的长篇小说《天魔舞》。

1949年7月23日,成都《新民报》日、晚刊被王陵基查封。8月5日被劫出版,直至12月底。1950年1月复刊出晚报”。④(附图十八)

陈铭德
知名的人是中国报业发行人。四川长寿人,1924年毕业于北京国立法政大学。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上海《新民晚报》,它的前身为《新民报》,陈铭德是其创始人之一。

1929年9月9日,陈铭德、吴竹似与刘正华这三个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创办了《新民报》,邓季惺的丈夫吴竹似病世后,1931年8月陈铭德与自己的妻子范瑶宾离婚,一年多以后,陈铭德与邓季惺结为连理。对于他俩的联姻,新闻界也传为佳话,戏称"刘备得到了个女诸葛亮"。⑤(附图十九)

1933年夏,邓季惺完成了她在朝阳大学的学习后,通过公务员考试,回南京在司法部工作。她热衷于妇女运动,和冯玉祥夫人李德全、曹孟君、谭惕吾、王枫等人,成立了"南京妇女文化促进会"。她们还大胆地搞起"女权运动"实验,学开车、练打靶,开风气之先。邓季惺深知,妇女要解放,必须解决社会压在妇女身上的沉重负担。为此,她们创办了"南京第一托儿所",她自己担任所长,不久辞了职司法部,开了律师事务所,开始做执业律师。(附图二十)

1937年,她靠自己的努力成为被社会认可的妇女运动活动家后,她才正式加盟《新民报》,掌管经营和财务。建国后,邓季惺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北京日报社顾问,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顾问,民建北京市委副主任委员、中央常委,北京市第六届政协副主席。是第二、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陈铭德任上海《新民报晚刊》副社长、顾问,北京市社会福利局副局长。他还是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政治协商会议副秘书长,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第二、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团结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上海《新民晚报》顾问等职。

(待续)

二零──年十月二十五日 申琛

1932年8月4日,朱自清与陈竹隐在上海结婚.jpg

谢持1.jpg
谢持.jpg
林场中的谢持墓.jpg
中共中央组织部长陈野苹为杨道生题词.jpg
邓季惺2.jpg
邓季惺陈铭德.jpg
邓季惺驾汽车1.jpg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申琛 发表于: 2011-11-12 23:22:18|显示全部楼层
更证:第二十八行,(润营所爪各门志抄哲克登板稿本)由于摘录“影印件”用文字识别软件所误,应为《满营所属各门志》哲克登额稿本。
 楼主|申琛 发表于: 2011-12-3 10:47:50|显示全部楼层

沙河堡──历史名人荟萃续篇(五、六)

沙河堡──历史名人荟萃(五)



上沙河与下沙河,中沙河堡不同,下、中沙河堡与泊来文化与现代经济关系密切,上沙河堡受当地自然经济影响更大,下沙河堡最早影响的是沙河历次大的岁修与整治,嘉庆年间成都府华阳县志记载,那时的沙河是两河绕经得胜场,而民国时期的老沙河以移到现在的沙河大桥处,经狮子山脚下绕一大湾形成一个半岛(现在的五福村望江宾馆)再折回到小桥村罐筒厂,中华造纸厂,省农科所,流向观音桥前的五桂桥,现在的沙河直接从塔子山的五桂桥(民间叫乌龟桥),老成仁公路的五桂桥,在解放初期,新大沙河,小沙河,老沙河,并存,古沙河遗址依稀可见(乌鸦坡东则小桥子洼地),沙河是怎样从低处移向现在的高处呢,这样大的工程决非轻而易举可以完成,目的非常明确,引水灌田,解决沙河下游,狮子山下,蜀王山,琉璃场,中心场大片耕地的灌溉,也就是54年新增修的小沙河灌区。

从清朝到民国多次准备的华阳县沙河堡高地灌溉工程;当时的工程处就设在下沙河堡,其主要工程是成都东门外狮子山的华阳沙河堡高地灌溉工程,共安装刘补式抽水机四台,可灌溉五千亩田,吴明远任管理站长。

其次是引水渠,沙河的水如何到安装水原的最佳位置,另外如何进一步提高沙河对下游高地的自流灌溉,工程

之大,动员人力之多,财政消耗之大,可见当时沙堡之热闹场面。

据四川农业大学《百年大事记》记载清宣统元年(1909年)在当时的维新之风中,清政府在沙河铺以西的小桥子(村)糍粑店附近,创设了四川历史上第一个近代意义的农场,当时的名字就叫“第一农业试验场”,这就是今天仍然设在这里的四川省农科院的前身。

旧时叫农科所,1910年4月四川通省农业学堂迁农业试验场修建新校舍,1912年改名为四川高等农业学校,实验农场规模扩大,东越过老沙河到董家山、狮子山,南靠静居寺,北临老成渝公路的小桥子邓家花园,西边是糍粑店的钟家老屋子大片平坝浅丘地域。

这里交通方便,南可走九眼桥三官堂,静居寺的乡间大路,东可走牛市口小桥子老驿道。1931改办独立学院,农科学院定名为四川省立农学院。

董家山、狮子山以为成为蚕桑、园艺(果园)、牧畜,实验农为基地(实验田农场) 从而影响该地域的自然农业经济,改变了这一地区的生态面貌。

沙河堡狮子山,董家山下大、小观堰原是一块东山自然经济较为富裕的地区,地处得胜(牛市口)三圣(高店子)琉璃场,保和场边际,客家移民多为二次搬迁落户,人员密度小,东山农耕经验丰富,选择的耕地多为官山下浅丘,洼地,自然环境很也适合客家人农耕方式,加之大观堰自然水系,自然是东山丘陵地区的一块风水宝地。

沙河堡狮子山一带过去有大大小小的生态水域近十多个:大观堰、小观堰、石头堰、哑巴堰、火烧堰、菱窠堰……等等,尤其以大观堰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这些堰塘连接成片,构成一个庞大的湿地。

大观堰,又名大官堰,据清嘉庆华阳县志十二卷水利记载,“大官堰东治二十里依山筑堤广约200余亩”,其次就是小观堰,这二个大堰均有以上三百多年的历史,很有可能是清朝初,官府为八旗驻防军圈占的旗地垦荒采取的水利设施,所以称之为官堰,东山小型水利设施重多,由于当时土地均为私有,所有的小堰塘均为姓氏命名,如张家堰塘,卢家堰,高埝埂、双马堰等,比较大的堰塘多为几家几户共有,因而以地方特色命名。

如黄竹堰,因种植有硬头黄竹得名,但黄竹堰只是其中一个较大的钟家堰塘,一根田埂之隔还有一个李家大堰塘,紧靠着还有岳家小堰墉,周围还有不少小户人家的冬水田,烂泥田,黄竹堰只是个地名而以。如同井坎堰,莲花堰等等一样,类式这样的塘堰道处阶是,比小观堰更大的堰塘也随处可见,但均末记入地方志,只要记入地方志的,多为官府所管的水利设施,从名称看史书所称之为“大官堰”而不是我们现在称的“大观堰”,应该是当地客家人“官”与“观”的混沌音所致。水是客有赖家人赖以生存之源,由于成都东山缺水,哪里有村落,有住户那便有堰塘,它是成都东山三乡五场客家人农耕文化的写照,也是东山自然风景的一大特色。

菱角埝是谢家大院与徐家林盘间的一个几亩小堰塘,由于塘中菱角茂盛,当地人叫它为菱角堰,位于狮子山小观堰地域,由于紧邻小观堰,其生态于小观堰很近式,由于小观堰在成渝公路边,知者盛多,有文章近错把小观堰当成了菱角堰;其实旧时大小观堰远比较菱角堰知名,是大作家李却人的“菱窠”提高了菱角堰的知明度,随着小观堰的消失,才有人错把“小观堰”当成了“菱角堰”。

小观堰是一个有十多亩的大埝塘,位于上沙河堡下坡处的公路边,其规模不如大观埝,但四季一塘清水也十分招人喜欢,水生植物茂盛,直的是蒿笋,紫的是菱角,园如满月的是睡莲,(当地人叫鸡嘴莲)深处塘水清澈如镜,波光波光粼粼,春有黄花,秋有果,夏有睡莲,冬有白鹅野凫,如同一块明镜镶嵌在董家山与狮子丘谷地的层层阡陌田野中,伴着丘坡上座座竹林茅舍及田畴。

插秧灌溉时节,几架水车置于塘岸,或接力于层层梯田之间,农人浴着晨曦,披着夕阳,悠闲自在踏着水车,伴着哗哗流水乐曲,带着期盼丰收的喜悦,忙碌在塘边田头,为东山的农耕文化增添良辰媚景。

夏闲之时,每到黄昏,塘边总有担水的农人,洗衣的村姑,放牧的玩童,游戈鹅鸭,卧塘的水牛。

偶尔会碰见农夫划着客家人独特的秧盆(插秧运载工具)或扮桶(打谷工具)在塘里采菱、折笋,招惹路人驻脚观看。

多雨的秋天,雨中你会不时的发现绿蓑青笠农人扛着锄头在埝边理壑引水,为越冬的塘埝囊漏贮中,让散水归塘。

冬日的暖阳下,塘边总有一两个垂钩的鱼人为池塘添景增艳,让人感到这里生活富饶与悠闲,水是生命的源泉,那里有水就有生命,那里就是绿洲,田园,就有活力,就有生机。冬日的塘水最清,水中的游鱼如梭,水面候鸟相偎,喜戏,白的是鹤,麻的是野鸭,艳丽的是鸳鸯。

东山缺水,耕种全是靠天吃饭,蓄水耕地以保丰年,堰塘便成为了东山风景的一大特色,可以说有地便有塘,有田便有堰,大观堰、小观堰,菱角埝只是东山风景的缩影,客家人口中的堰塘只是蓄水池的一个统称,其中包括,池,塘,埝,堰,也包括冬水田,烂泥田,沼泽地,也包括排洪沟渠拦水河道的水洼地,这里不仅是客家人理想的家园,更是越冬候鸟的歇息地。

旧时人在东山置地,十亩就得购两亩水塘才能确保丰年,东山富饶之地旧时阶以堰塘为地名,如大观堰,小观堰、菱角堰、上莲花堰,下莲花堰、黄竹堰、井坎堰等等数之尽,整个东山,池塘可称星罗棋布,如果从空中府视,如同点缀在绿洲中的宝石清莹秀澈,就连秀水河也几步一闸,数里一堰,使谷沟排洪河分成一段、一块块河堰,如遇雨季河满溢堰,层出叠见的漫水瀑布十分状观 如同白色翡翠项链,镶嵌竹林茅舍与沃野千里的蹊柳陌田,旧时的,大观堰,小观堰,它是东山农耕的典范,它不像董家山,狮子山,塔子山那些官山人少而荒漠,这里道处都客家人,福广人居住院落。

据当地老人讲,这两个大塘堰扩大还得有功于1927年成渝公路简阳段的修建,公路为了减少坡度,挖坡的土回填路基在经过大观堰,小观堰时自然增高了坝堤(当年修路也发生过毁堰风波),使大观堰原有的埝增成了二百多亩大堰及水泽,小观堰与相邻的冬水田连成了一片变成了顺公路的长形大堰塘,蓄水面积大增,从此在不干涸,四季清水碧波。

天赐良缘,它不仅景观大变,而且年年丰收有望,富裕必然人丁兴旺,散落在田间地头的茅屋由少变多,耕地也随之向周围的荒山扩展,昔日的茅屋几年之后演变成了独立的张家大院,周家大院,李家林盘,溥家老屋等等农家院落,独家独院“近家无瘦田,遥田不富人”这是客家农耕文化自然产物。

随之出现成渝公路董家山顶以歇脚及掩饰下物物交换为目的专业农商户,这就是最早的上沙河堡的吆店子,象『诗经』中“田中有庐”庐集聚村落,村展为场镇,成为上沙河堡场古镇的原始雏形。

当然上沙河场镇的形成并非一潭清水的小观堰,大观堰那么简单,但与成渝公路董家山环境及大观堰,小观堰改变当地经济有着密切的连系。

到了民国中期受实验农场经济的影响,狮子山下的小观堰的果园还远没有高店子粮风顶果园经济那样出名,但家家有果树,户户闻花香道也是大小观堰的一大特色,山上有农场,山腰有村庄,公路蜿蜒起伏,庄稼茂盛,塘堰棋布星罗,不管你走进那家农舍,竹林映称下屋前房后,有几棵果树便很自然,多者十多棵,少者一两株,不为包装上市,不为充饥解渴,装点家舍,招朋待客,解玩童之嘴馋。

春季,翠竹林农院里不时的展露着,白的是李花、梨花与樱花,红的是桃花,粉的是杏花,浓香的是柑子,淡香的桔子,各家各样,夏秋冬便是硕果累累,红的是桔,黄的是柑,深色的是梨(本土的水东爪梨)。

起初只有农场种花,文湘果园,菱窠,外来大户的庄园种花植树,后来家家校仿,花当然并不名贵,金银花能

解暑寒自备良药,竹篱笆上道处可见,幽雅清香,红苕花花大色艳,随农舍的兴衰,自生自灭,剌梨花,露水花,田埂,地角也常隐常现,大户人家,铁篱笆围栏,偶闻七里花香,小户人家竹篱笆上也常见牵牛花争艳,就穷家小院也偶见生命玩强的指甲花,鸡官花孤芳自赏,要是走进隐居乡间的深宅大院,书香世家,狮子山园艺场中才有的,玫瑰,茉莉,兰草,苹果树,桂花树,玉兰树等外来物种也会让你大开眼界。

三圣乡种花虽说闻名,确为发展经济种花卖钱养家糊口,小观堰虽然是传统农业,但富裕的客家人确喜欢装点竹林茅舍下花香迷人的幽闲屋院;屋前房后的自家菜地也很特别,传统的蔬菜爪果自然不少,但泊来洋海椒(西红柿)洋芋(土豆)、洋葱,洋白菜(大白菜),洋红苕(白薯)洋姜(菊芋的俗称)不是张家地里有,就是李家地里栽,送给城里的亲戚赏鲜,让人称奇称赞,礼轻人意重,自家地里长的,谦和中充满着自豪。

依山伴水的狮子山大、小观堰,让外来客有一种世外桃园之感,爱这里的山,喜这里的水,恋这里的情,更看重客家人的勤劳,朴实,善良,豁达与好客,没有时势的分争,没有虚荣与喧哗,这块难得的风水宝地,生常结缘,死后葬身无不是理想的选择。

化学工程学家杜长明墓地

       杜长明:(1902—1947)字镜如,四川省蒲江县人,出生于成佳乡黄沙坝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杜树森是个饱读诗书的儒士。父亲杜瑞璜(字渭川)亦博学多才,善书法,杜长明于民国七年(1918),进入北京清华学大,(1926)以全优生被保送美国留学深造,于1931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博士学位,1931年底回国任安徽大学教授,1932年秋,任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主任,不久被全国科技界人士,推举为“中华自然科学社”社长,“中国工程师学会”理事。

杜长明,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在世界化工领城,他的外扩散影响燃烧反应的理论,给人类的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化学工程学会的主要创办人,总干事(会长)。中华自然科学社社长。一生从事化工教育,抗战时期,他是民国政府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央经济部资源委员会顾问,孙中山实业计划委员会委员等。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元月,因飞机失事坠毁不幸遇难,时年仅45岁。噩耗震惊中国科技界、教育界、学术

界、文化界人士,中国各大城市京、津、沪、渝、宁、蓉等地的科技、教育、文化各界和学术团体,都先后举行追悼会吊唁,五月,灵柩运抵蓉城,卜葬于成都东郊沙河堡,据体位置待考。(附图二十一)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申琛 发表于: 2011-12-3 11:05:36|显示全部楼层

       王光祈“少年中国学会”创始人之一

       王光祈:(1891—1936) 音乐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字润玙,笔名若愚,1920年赴德国留学,研习政治经济学,1923年转学音乐。1927年入柏林大学专攻音乐学,1934年以《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获波恩大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代表作《东方民族之音乐》、》、《欧洲音乐进化论》、《论中国古典歌剧》等。

1892年8月15日生于四川温江鱼凫镇(今成都市温江区天府乡小河村),1908年进成都高等学堂的中学堂,1912年毕业。1914年到北京,入中国大学攻读法律,同时任职于清史馆,并先后担任成都《四川群报》驻京记者和北京《京华日报》编辑。1918年与李大钊、联合从日本归来的曾琦、雷眉生、张梦九以及陈愚生、周太玄等人在宣武门南横街岳云别墅(今盆儿胡同55号)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在翌年 7月1日的成立大会上,被推为该会执行部主任。(会议决定王光祈任书记,李大钊任编辑,周无任文牍)。同年底,在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等支持下,又创建“工读互助团”。1920年赴德国留学。

王光祈曾先后介绍毛泽东、赵世炎、张闻天、恽代英等人加入少年中国学会。他比毛泽东长一岁,他属龙,毛泽东属蛇;他字玙润,毛泽东字润之。

1950年,毛泽东突然问陈毅:“你认不认识王光祈?”陈毅通过成都市副市长李劼人知道王光祈已于1936年去世,毛泽东得知后感叹不已,又说:“下次如再去四川,请了解王光祈有没有家属子女。

建国初日理万机的毛泽东如此挂念?可见毛泽东多么看重在“少中”的活动中,与王光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少年中国”的七位创始人中四川人就有六个,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人),张梦九(祖籍陕西,生于四川成都)、雷宝菁(原籍山西,出生四川)、王光祈(字润玙,笔名若愚,四川省成都市的温江区人)周无(太玄,成都人、)、陈淯(字愚生,四川泸县人,) 曾琦(原名昭琮,字慕韩, 四川隆昌 )。

       初期王光祈任书记,李大钊任编辑,周无(太玄)任文牍,总部在北京,南京与成都均设有分会。(陈淯、张梦九、雷宝菁是曾琦的东京同学、同乡,)。

“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的李劼人、李思纯、胡少寰、何鲁之、李幼椿、孙少荆、周晓和(周太玄的哥哥)、穆济波,吴又陵(虞)等,是周太玄、王光祈、曾琦在成都读书的同学、好友,也是沙河堡菱角堰周太玄家的常客。

1936年1月12日王光祈病逝于德国波恩,终年44岁。骨灰送回国后,由于生前曾经常与好友李劼人(家祥)、郭沫若(鼎堂)、周太玄、周光煦(晓和)曾琦、魏时珍(嗣銮)等知已做诗,填词,弹琴,绘画,作文,谈古论今相聚沙河堡菱角埝周太玄农舍小院家,李劼人诸友人将骨灰葬于成都沙河堡菱角埝塘则,擅长书法的好友周太玄亲自为王光祈题写墓碑,了确生前相约死后合葬此处之情缘。(附图二十二)

据周太玄儿子周孟璞老先生介绍 “墓地是在我们周家的祖坟,就在菱角堰,李劼人的菱窠对面。”

周太玄:成都人,祖籍江西金溪人,诗书世家。父号栎园,称"栎下先生,明末清初的一位学者,学识渊博,1911年周太玄就读石室中学,1916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在上海《民信报》任翻译,编辑等职,后来去北京,担任《 京华日报》、《中华新报》编辑和中华通讯社通讯员。少年中国创史人之一。

1924年周太玄毕业于蒙彼利埃大学,获得教育硕士学位,接着又进入巴黎大学研究院深造,1930年被授予法国国家理学博士学位, 1930年11月应成都大学校长张澜先生之聘毅然与夫人双双回国,当时国内的报纸称之“夫妇博士”,以中华教育文化基金委员会动物学讲座的名义同时在成都大学和成都师范大学任职,诗人、书法家,是当时四位特聘教授之一。

1931年11月三大学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1932年被聘为理学院长兼生物系主任,1940年他又任西康经济研究所所长, 1943年他再回四川大学任教,任教授会主席,曾任四川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毛主席和周总理在重庆谈判时宴请民主人士,周太玄三次被请。

1950年他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和文教委员会委员,特邀代表出席了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二次会议,此后继任全国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委员会委员直至去世。1951年9月,他出任四川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校长),重庆大学校长,1953年调北京,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常务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副局长、局长,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自1955年开始又兼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一级研究员, 周太玄于1953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曾任该党北京市委员会委员和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出版社第一任社长,周太玄先生一身主持编辑出版书籍多种,主要有《世界科学译丛》、《中国动物图谱》、《动物志》、《建国十年科学成就丛书》,贡献尤大。其主要著作有《生物史之研究》(法国版)、《动物心理学》、以及诗歌集《过印渡洋》、诗论《诗的将来》。主要译著有《古动物学》、《达尔文以后生物学上诸大问题》、《人的研究》、《人的科学》、《物种》等十一部.1968年7月23日在北京病逝。(附图二十三)(附图二十四)

周太玄父母及亲戚早年一直居住在外东沙河堡菱角埝,后搬至成都市西大街共和里周家大院,据《周大玄传》中载太玄先生在石室中学读书时,曾与自己的一个远房亲戚的女儿傅洁辉相爱,但遭到傅的长辈的反对,并强迫傅洁辉嫁与当地一个财主何百万;1913年8月12日, 周太玄诗《忏情诗(二十七首)》梦中谁与唤真真,豆寇香销负好春。魂断蓝桥前日事,可元消息证前因。

      此诗比陆游“沈园”还含蓄蕴藉、感情深沉,又如《悲秋行》云:"别浦香沉家梦远, 秋坟月小孤雁返。"

周太玄的夫人王耀群(巴黎大学药学博士)也安葬在沙河堡菱角埝,周家的祖墓地。

王耀群(1896-1935),原名王瑞华,女,犍为罗城竹山人。1920年赴法留学,《少年中国》会刊曾刊出留法女性向警予、胡蜀英的政论文章,1928年进入巴黎大学研究院从事科研,后获巴黎大学药学博士,并与周太玄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0 年归国,任教于国立成都大学,年受聘于四川大学理学院生物系讲师,执教于华西大学.1935病故于成都。(附图二十五)(附图二十六)

周太玄在1936.12作诗怀念"..........抚迹诚悲哽,招魂可写忧。寂寞沙河堡,一塘水如油。丘陵尽红土,绕墓有松楸。不识西归路,略能辨田畴。凄月照墓埏,虫鸣夜悠悠。但能魂梦归,悲可暂时休。........

待续

二零──年十一月三十日,申琛



杜长明(附图二十一)

杜长明.jpg



王光祈(附图二十二)

王光祈像.jpg



周太玄(附图二十三)

周太玄.jpg



周太玄(附图二十四)

周太玄2.jpg



1920在巴黎周太玄与王耀群结婚照(附图二十五)

1920在巴黎周太玄与王耀群结婚照.jpg



周太玄与王耀群(附图二十六)

周太玄与王耀群1.jpg

 楼主|申琛 发表于: 2011-12-3 14:37:53|显示全部楼层
沙河堡──历史名人荟萃(六)

胡兰畦:蜀中女杰,茅盾小说《虹》原型,1901年农历6月22日出生于四川成都北门内酱园公所街,祖上胡大海曾是明代开国功臣,1920年胡兰畦从成都毓秀女子师范学校毕业,1926考入中央军校(黄蒲军校),国民党美女少将,被誉为“战地之花”、“当代花木兰”,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共党员,作家,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有影响的女革命战士。她是宋庆龄、何香凝、李济深和陈毅、吴玉章、廖承志、成仿吾等杰出人士的生前挚友,在整个民主革命的各个时期,她都做出了贡献。

朱克靖的一首调侃陈毅诗中“将军为何多憔悴?半为兰畦半为茜”。诗中的“兰畦”指胡兰畦,“茜”指的是后来成为陈毅妻子的张茜。胡兰畦曾与一军官有短暂婚史,离婚后与陈毅订有白首之盟,三年之约。

1946年,胡兰畦任贵州日报社社长,1947年国民党报纸大肆宣传陈毅被 炸死.得知 噩耗",胡兰畦得知后十分伤感,胡兰畦首先想到的是陈毅的父母。

她在江西接到陈毅父母来信,便决心赡养二老,并回信把自己在成都沙河堡草店子的一处果园、田地、房屋,全部给二老做养老之用,《据胡兰畦回忆录》记载1947年胡兰畦回了一次成都按排陈毅的父母,增二两重黄金及衣物。“如果二老原意在乡下住,那里家具用品均全,.....”

据悉1924年倾家荡产同胡蕴玉,徐泽鸿一道到上海联络妇女团体后,曾被一军阀看中,欲纳为妾,被她断然拒绝,一直到1939年解甲回乡才回成都,在四川大学农学院曾院长那里购得果园八亩,又买了五祥发的房子,水塘,旱地,种植广柑,柚子,苹果,梨子,草店子果园原系胡兰畦与人合办的一个农场,后改建成近30亩地的胡兰畦在成都东郊的乡村居寓,在成都时常居于此经营管理;1941年离开成都到江西保育院,1947年陈毅父母是否被按排住进了沙河堡草店子农庄还需进一步考证。(附图二十七)

据有关陈毅传记记载,早在1909年,陈家就将50亩祖传的土地抵押了2000两银子,随祖父祖母举家迁到成都东门外上河心居住。民国五年,祖父祖母相续去逝,安葬在成都狮子山东南部,杨柳埝侧边的琉璃场乡棬子树村杨家么店子,(潘家沟村),1916年他父亲去重庆盐务局当抄写员,1919年6月1日,在成都牛王庙罗家院子,(1919-1921),陈毅与大哥陈孟熙留法期间大概因为经济困难,他母亲又从成都搬回乐至老家,寄居在三元坝陈氏宗祠内,1950年5月军分区司令王诚汉派侦察作战参谋王少艾送陈毅父母及家人从成都经重庆去上海,1955年9月随陈毅搬往北京,1960年陈毅父母年事已高提出要回故乡安度晚年的要求,陈毅请秘书张镜送父母回到成都,与姐姐陈秋月住在一起给予照料。(附图二十八)

后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将陈毅父母搬进东城根街半节巷5号军区的房子居住,1963年陈毅母亲逝世,其父1966年10还住在西城祠堂街“四川电影院”的背后一半节巷院内,由陈老总的亲戚是专门照顾老人的。(附图二十九、三十)

胡兰畦后来终生未嫁,晚年在《成都日报》社后边的一个小院一间整洁、简朴的居室里度过,1994年12月13日,胡兰畦在成都逝世,享年93岁。

谢家大院的谢苍璃:(附图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

菱窠是成都沙河堡的一张名片,李劼人众人皆知,可早在李劼人建“菱窠”之前的谢家大院确知者盛少,谢家大院原是四川大学数学教授谢苍璃的乡间农庄,1939年身兼同济大学昆明校区教授的他又在积极倡议办川东大学之事务,因多处奔波,“无力管理在狮子山菱角堰的果园农庄”,便廉价让出其中二亩地给好友李劼人建屋。

李劼人当时并无积蓄,只能就地挖黄泥筑土墙,盖上麦草,修成茅屋,盖起了几间简易的疏散房躲避日机轰炸。由于茅屋临近菱角堰,而且又是黄泥为墙,麦草为顶,故取名为“菱窠”,后来由我国著名书法家谢无量先生专门书写了“菱窠”一扁挂在门楣上。

谢苍璃:20世纪30年代中期,李的好友,受聘于成都大学,四川大学数学教授,川东人士,曾和成都大学川东籍教授向楚(仙樵)、吕子方、彭用仪、吴芳吉、曾济实、向子均等商讨,在重庆倡办一所川东大学,筹办重庆大学的发起人之一,重大数学教研室主任,同济数学家教授兼任系主任,1940年任同济大学理学院院长(李庄期间)教育家,重庆市第一届委员会

康纪鸿:中医大师,安岳人,生年不详,1919 年的少年中国学会发起者之一,新中国党发起人之一,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曾任旧金山《大同报》总编辑,1920年1月29日,康纪鸿、王光祈,王德熙、吴芳吉、孟寿椿、康伯清、……诸人,发起筹创《新四川》杂志社。也曾在成都东郊沙河堡办起心中农业公司(成都罐头厂前身)。随著名的儒沈绍九指导与点拨下阅读和学习了许多医典,后成为无学医文凭、又无业师证明、没有医师执照的传统中医,1951年去上海做中医开诊所,1964 年关闭了上海的诊所,重回四川成都住在牛市口德胜街后院。一生淡泊名利,晚年隐居四川成都。1985年以 93 岁高龄 寿终于成都昭忠祠街。(附图三十五)
中国夏橙之父张文湘(附图三十六)

张文湘:柑橘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00年5月30日生于四川省叙永县马岭镇上村陷塌井,考入南京国立东南大学农科,毕业后在河南省汝南县省立第二农校任教、一九二九年受聘为国立成都大学、四川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副教授,担任果树栽培学研究和课程,为了实验与居家的需要,1934年他自筹资金在成都外东沙河堡狮子山 办了一个“文湘果园”,试种葡萄、桃、苹果和柑桔,同时也是他与妻子饶幕兰、谢树芬在成都的一所庄园,更是农学专家耕耘、科研的一个平台。

饶幕兰饶百康之女、农科桑养专业、是一个新女性,有文化,有教养。1927年与张文湘婚后,积极支持丈夫的事业,她不仅操持家务,孝敬公婆,还积极帮助丈夫筹建果园,不久又将其父母接来同住,由于饶幕兰不能生孕,父母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思想的压力下”,幕兰与公婆为张文湘续娶谢树芬,谢树芬虽说没有文化,但她待人热情,善良,操持家务,孝敬公婆,尊重幕兰,勤劳,做事利落,在张文湘事业上同是一个好帮手。

一年后,树芬就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第三年,又生了一个女儿,张文湘的父母先后去世都安葬果园,从此成都便成为他的故乡。

1936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进修,在该校研究院专习柑橘选种、育种、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1937学业结束,在加州亚姆斯脱朗苗木种子公司购得伏令夏橙、红玉血橙、罗伯生脐橙、墨野柠檬等品种一年生嫁接苗各3株,经香港空运至成都运回成都。

1938年在家乡江安租佃了30亩地办了一个木头灏果园试种夏橙,用引回夏橙等品种,振兴中国的柑橘产业。

长江上游两岸气候暖和,冬季很少霜雪,早晚温差不大,很适应夏橙的种植。张文湘做梦都想去那里寻找用武之地,他虽然因辛劳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胃溃疡,胃部大出血,主治医生警告道“你的身体状况已不适宜再搞野外的劳动工作”,但是,他离得开果园,离得开柑橘,实验室出不了成果,在妻子幕兰的助帮下说服母亲,并拿出家中所有的积蓄,并亲自陪丈夫去江安购土建果园。

一九三九年冬天他被聘任到四川农业改进所江津园艺实验场当场长。江津是川橙--广柑的老产区,园艺场的主要品种就是柑橘,很有发展前途,他将伏令夏橙,红玉血橙,罗佰生脐橙,华盛顿脐橙等品种引到园艺场试种栽培。

1943年父亲去世后,谢树芬陪丈夫回老家经营管理柑橘果园,文静而体弱的幕兰只好留在狮子山文湘果园,照顾老母和有几个孩子,管理果树,

在1947年秋天,就已离开大中坝果园,重返阔别九年的四川大学,任教授再执教鞭,在解放后的土地改革运动中,主动将自己在成都沙河堡的文湘果园,和在江安大中坝的夏橙试验园,交给了当地农会。由于是私有果园被划为地主,在江安的谢树芬也成了地主婆,果园被没收,人被管制。

沙河堡狮子山文湘果园曾培养了一批果树技术员,繁育培养了大量的夏橙等果树,并研究出以“靠接换砧”的办法控制了“腐脚病”的蔓延的方法及果树防病虫实践经验。1945年四川大学19任校长张颐交卸职后在1948年因病从北京大学返回成都养病,带着儿子文达移居侄儿文湘的“文湘果园”,“文湘果园”便成张颐的家,由于果园紧邻菱窠,张颐与李劼人交往频繁,常常促膝长谈结为好友。

张颐:美国入密歇根大学文学学士、教育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1919年入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博士,研究康德哲学和黑格尔哲学,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厦门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1936年回国后任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1937年6月代理校长。武汉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返回北京大学任教授。1948年底回川。解放后任四川省政协委员及文史馆研究员。1957年返北大任教,指导研究生,并担任全国政协委员。(附图三十七)(附图三十八)

1952年冬,川大园艺系并入重庆西南农学院,1968年,张文湘回江安县二龙乡茨岩生产大队湾头生产队“劳动改造”,1974年元月,张文湘回西山坪农场工作,1976年,张文湘升为西山坪园艺场农科所副所长。

1983年,张文湘被选为四川省人民代表。1986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人事科技工作五十年荣誉证书》。1989年,获国务院办公室和全国归侨、华侨联合会“全国归侨、侨眷知识分子”称号,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11月病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楼主|申琛 发表于: 2011-12-3 14:51:44|显示全部楼层
          段可情(四川师范大学早期创建人之一)

段可情四川达县人,笔 名:白莼、锦蛮, 男 出生1899年,笔名白莼、锦蛮等,著名文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民盟盟员。1918年毕业于达县县立中学,1919年去日本留学,1922年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4年,1926年初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从苏联回到上海参与革命文艺团体“创造社”任编辑委员。创造社改为“艺术大学”后任教授,艺术大学停办后与友人创办《彗星》杂志。1938年后从事教育工作,任过四川三台高级中学、达县通川中学等校,达县师范学教师、校长。

1946年南迁四川三台的东北大学部分系科的基础上创建了川北农工学院,1950年迁到南充更名为川北大学任副主委(副校长);、川北文联主任、川北行署委员。1952年川北行署撤销,川北大学并入川东教育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四川师范学院建校委员会主任委员,(院长)。

四川省文联副主席等职。四川省人大第一届代表,省政协一至五届常委,民盟省委委员。1964年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省图书馆馆长。

段可情在德国柏林大学,与时在柏林的朱德夫妇过从甚密,(附图三十九)

段老被誉为“创造社”三个“小伙计”之一,并曾奉党的指示和郭沫若之托,与“创造社”的主要成员一起专访过鲁迅先生,为消除“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这两大新文学社团之间的误会,分歧,并建立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合作而奔波斡旋。

抗日英雄林日尊(附图四十)

林日尊:抗日英雄,汉族、马来西亚人,轰炸机飞行员,空军烈士。出身于华侨商人家庭,父亲林敬初是当地知名的爱国华侨,抗战爆发后曾任麻坡华侨筹赈会东甲分会常务委员,广东航空学校第7期甲斑学员,中央航校5期高级班学员, 曾任第五大队华侨中队中尉队长,从1937年到1939年春,他先后参加过上海、南京、广州、杭州、南昌、长沙、衡阳、徐州、开封、洛阳、太原等数十次空战,屡建战功。

在石家庄轰炸日军阵地时,他驾驶的战机被日军高射炮击中油箱,他本人腿部负伤,机智降落,保住了飞机,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特授予他一等宣威章一枚。

1939年5月18日和19日,日本敌机连续两次夜袭轰炸成都,,中国空军第五大队飞行员林日尊在18日阻击空袭结束返航时,因飞机受重伤坠落于成都沙河堡狮子山壮烈殉国,鲜血与星辰辉映,烈士浩气贯长空,被民国空军第三军区司令厚葬于狮子山,据体位置待考证。(附图四十一)

沙园居士

      余舒:四川碑学名家、书法家、著名学者,华阳人,字沧逸,别号沙园,署沙园居士,嗜佛茹素,生于光绪六年(1880年,卒于1940年1月31日)。光绪二十九年四川乡试得举人,一科解元,余舒1903年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会,与同盟会重要人物熊克武、杨庶堪、但懋辛、向楚等结为挚友。1918年3月余舒被熊克武委为督军署秘书长。1911年11月22日,余舒任蜀军政府秘书,同时任重庆府中学堂校长。之后余舒以时事翻覆,人事沧桑,国事日非,遂由极端沉闷而求出世法,于是读佛典,长斋持素因自号沙园居士1923后执教于成都高等师范、成都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协和大学等高等学府。1939年4月为防日机空袭,余舒疏散到成都东外沙河铺并建自已的乡间居室,雅称“沙园”。是年元旦,余舒梦见一墓,墓碑所刻自己姓名,碑旁有联云:

学术渊宏,赅诸子百家之广。

笔情绵邈,比三湘七泽而遥。

是年腊月二十三日竟逝世,享受59岁。

余舒的书法创作始于二十世纪初期,鼎盛于三十年代,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在楷、行、榜书方面。同时余舒对于书法理论也有精深的见解。余舒的书法创作,在“挥毫方面,方圆兼用,而出之以自然,注意使转顿挫,以平正之笔,讲求阴阳向背之势,多隶书韵味。笔势凝重,魄力雄厚,于扑茂中深含秀气。现存世的余舒所书墓志铭。如《万君克铭墓志铭》,余舒书丹;《大邑李君青城墓志铭》,《向母江太妇人墓志铭》。

黄埔儒将杨鹏升将军 ,别名泰坤、盖孝、蓬生,中年号劲草先生,别号铁翁,书画署名铁翁,与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郭沫若、刘开渠等人交往,是陈独秀晚年的忘年之交,杨鹏升三夫人李氏永乐,成都市外东沙河堡人。(附图四十二)

据走进城市“田园”──望江宾馆系列报道

说到望江宾馆,就不能不提到它那厚重内敛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积淀,这是望江宾馆所特有的宝贵财富。望江宾馆所在的五福村,自明代起则为举子以文会友的胜地和谈经论道的经筵所在,记者在望江宾馆档案馆看到,这里还曾有著名的“鲁状元”墓,只可惜在历史硝烟的轮回中化作了一缕青烟,只残留下档案上的记忆。在抗战时期,望江宾馆曲径通幽的园林山水成为了一大批文艺名人在乱世求静的世外桃源,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都曾在此寓居生活,张大千还在此处生活达数年之久。据记者了解,望江宾馆园林区内高档别墅餐厅五福酒家就是张大千先生在成都寓居的所在,此处又曾名大千馆,基本上保留了张大千当年的格局和风味,馆内藏有大千先生留下的一些珍贵文物、书籍和字画,均是价值连城的宝物,特别是张大千先生留下的清宫彩瓷大花瓶,更是无价之宝。

望江宾馆原是成都军区的招待所,用于接待军政要人,宾馆沿成都下沙河而建。过去,这里曾是哨兵林立,高墙相隔,外人不得近的军事禁地,这里有朱德住的元帅楼,有为林彪而建的行宫。

望江宾馆所接待过的名人政要却不在少数,据老一辈回忆:朱德元帅特别钟爱此处的兰草,贺龙元帅也常在此享受垂钓之乐,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副总理方毅,著名文学家巴金、李劼人,国画大师张大千,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以及英国、波兰、越南、摩尔多瓦、纳米比亚等国的国防部长均下榻过此处。

清末民初,全国均出现从军热,很多有志之士都投笔从戒,但由于时势多变,军阀战争,护国战争等政治、经济原因,“昨日宾上主,今日阶下囚”,又有很多人看破红沙尘解甲归田隐逸在这片丘陵山林之中。

沙河堡地区有不少私塾先生,(如小桥子的尚老先生,早年是旅长)多为历史的风流人物,后退隐山林教书为生。像岳家私塾 岳树堂早年就读军校投笔从戒,后解甲在黄竹堰购点薄地,教几个学童,躬耕自養,终身务农也大有人在。只是历史长远,早以人去屋空,无从考证,当然那些文人墨客在沙河堡购地建房,修筑庄园,果园,农场,落叶归根,当一方地主,这些人多为多才多艺,曾影响一方,由于非时势人员,缺之文字记载,只是道听途说,不敢归入本文(如徐世修家族与墓地等)。

又如沙河边的乐利造纸,前进铁工厂,成都罐头厂,赖家坡的灰面厂等老板们,收集的资料又零星其散乱,各说不一,也不敢摘载,只好留给专家学者待考。

又如四川农业大学曾选定校此在塔子山,东风汽车厂选此赖家店沙河堡地界,第三飞机制造厂准备落户大面铺的人和事都因节约篇幅而被删除。

由于自已才疏学浅,人老忆差,很多文人墨客事迹末收集整理到,还望知情之士补充指正,本文意在抛砖引玉,挖掘一方地方文化,给“喧嚣”的高楼建设者留一丝回顾历史线索,以便更好的加以挖掘保护。

最后我想借助成都诗人王志钧的《咏屏周诗翁访道吾先生归》着为结束语。

读罢君词我折腰,江山此刻更妖娆。

沙河铺上留明月,一路清风送客桡。

二零──年十一月三十日申琛:

胡兰畦(附图二十七)

胡兰畦.jpg



抗日战争时期的陈毅(附图二十八)

抗日战争时期的陈毅.jpg



1950年陈毅、张茜与父母、儿子在上海(附图二十九)

1950年陈毅、张茜与父母、儿子在上海.jpg



陈毅和夫人张茜(附图三十)

胡兰畦11.jpg



李劼人(附图三十一)

李劼人.jpg

李劼人与家人在菱窠.(附图三十二)

李劼人在菱窠.jpg



1937年国立四川大学数学系师生合影,前排左一为谢苍璃教授,中为魏时珍教授,右一为余介石教授。(附图三十三)

abbr_a9fd0947500262c0cab2a50ae4096fb8.jpg

20年代初,同济留德校友宁誉(前排右二)、谢苍璃等同朱德(前排右三)留影于德国。.(附图三十四)

20年代初,同济留德校友宁誉(前排右二)、谢苍璃等同朱德(前排右三)留影于德国.jpg

康纪鸿(附图三十五)

康纪鸿.jpg
 

张文湘(附图三十六)

张文湘1.jpg

张颐(附图三十七)

张颐.jpg

1912年冬,自习的学生,成都四川高等学堂(今四川大学前身)(附图三十八)

1912年冬,自习的学生,成都四川高等学堂(今四川大学前身)。.jpg





段可情(附图三十九)

段可情1.jpg



抗日英雄林日尊(附图四十)

林日尊遗像.jpg

抗战归国华侨航空员(附图四十一)

林日尊.jpg

杨鹏升将军(附图四十二)

杨鹏升将军.jpg

 wuchongyis 发表于: 2011-12-4 09:13:22|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子愈加精彩,再次拜读啦!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3-29 07:02,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