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975|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乡村·农业剑阁白龙花灯流光溢彩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伊国华 于 2011-11-15 11:01 编辑:

广元新闻网记者:郭勇/图文

  白龙花灯是产生并流传于四川东北部剑门山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主要分布于剑阁县白龙镇,辐射于广坪、香沉、禾丰、金仙一带乡镇。
  白龙花灯融民间音乐、舞蹈、戏曲为一体,多次被省、市、县电视台采播,并在1984年1月,被省文化厅及中国舞蹈家协会四川分会、省舞蹈集成办公室鉴定为四川四大花灯之一。2006年,白龙花灯被广元市公布为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年2月12日,剑阁县白龙镇、广坪乡分别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花灯之乡”。

独具特色
  白龙花灯集美术、绘画、戏曲音乐、民歌、舞蹈等于一体,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包含花灯、龙灯、狮舞、戏剧、春官、裸戏、扬戏、巫门道教戏、说唱、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众多艺术门类。以千姿百态的灯舞为主,以变化莫测的“灯阵”为表演形式,以综合大型的广场群舞为手段,以民众自娱自乐为目的,把人们日常生产劳动和生活经历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唱词精练,寓意深远,舞蹈优美,独具魅力。演出时辅助当地群众的独唱领唱;音乐调式以民歌音乐为主,乐器为川北锣钹鼓、唢呐、木鱼、梆子。音乐宛转,旋律清新,响声悠远。而妇人原声的低回婉转,更亲切自然,充润磁性,响澈如水,棱角如冰,结晶心底,发于深远。
  初步接触花灯演出,有“花哨”的感觉。演员多穿红、黄、蓝等原色系衣服,女演员除长裤外也着绸裙,旋转如伞,摆动轻盈。演员通过不断的穿梭跑动形成色彩斑斓的场面。“灯”的样式也较多,手持宫灯,用杆举的牌灯高低布局。花灯表演时演员多是一手执灯,另一手执扇或者绸、鞭等其它道具。演员不仅能把扇绸鞭挥动自如,花灯也可绕身甩一转,炫丽无比。
  更可贵的是花灯剧种有自己独特的舞蹈语言,可以演出《闹元宵》、《天女散花》等传统戏目,还能“接地气”,演出剑门山区的特有“柏木扁担”、“打连箫”、“倒采茶”等。更能与时俱进,演出一些时政节目,例如,剑阁县城本世纪初搬迁至下寺镇清江河畔,花灯剧目就出现了《清江河畔》的节目。演出中,两圈花灯围绕一个中心相次聚合,既漂亮又达意。现代化的舞台设备也融入花灯,飘“雪”起“雾”的手段时时进入戏目。

历史悠久
  白龙花灯历史悠久,艺术精湛,是剑门山区历史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艺术写照。长期以来,劳动人民把原始的“官灯”根据自己最熟悉的生活物体改变成了金瓜灯、葫芦灯、鲤鱼灯、牛灯、马灯、采莲船、仙鹤,再把高深的宫廷诗赋、韵律,通过整理变成了人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白龙花灯保留了传统的历史、地理、天文、政治的精华,传承了优秀的中华文化艺术,再加入了人们的理想、追求,使其更加贴近生活,歌颂了美好的生活和纯真的爱恋,鞭挞丑恶和腐朽的封建礼教并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而进步。随着白龙花灯艺术的成熟、发展,逐步形成了登入大雅之堂的“灯戏”和流入人们生活的“灯棚”。
  白龙花灯是研究民间音乐、舞蹈的不可多得的活教材;是研究剑门山区历史变迁,社会更替的重要物证;是一部保留完整的民间艺术大百科全书。

故事传奇
  花灯的产生历史早有记载。《晋书》卷二十二记载:“汉高祖自蜀汉将定三秦,阆中范因率賨人以从帝,为前锋。及定秦中,封为阆中侯,复賨人七姓。其俗喜舞,高祖乐其猛锐,数观其舞,后使乐人习之。阆中有渝水,因其所居,故名曰《巴渝舞》。”
  剑阁与阆中接壤,白龙北部属于蜀国,其南部属于巴国,这两种舞蹈都对白龙花灯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故多巴渝舞之形影。富有传奇的说法是,唐玄宗安史之乱入蜀,在剑阁期间,由宫娥彩女表演花灯,使剑阁人民学会了这门艺术。也有人说湖广填四川之际,众多的移民将各地的民间艺术带到剑阁生根发芽,融会、交流、发展并定型成白龙花灯。

保护传承
  白龙花灯在解放前分为大、小花灯。所谓“大花灯”,掌握在极少数民间艺术家心里,是花灯的精华版,主要靠口传心授。依靠戏班子、灯班的灯头骨干,和私塾学堂的学生培训演出,主要是内场、外场的经典舞蹈表演,其它外围杂耍依靠小花灯表演。经老艺术家介绍,解放前,碑垭乡豪绅、乡长奂大周建立戏班子(解放后被转为白龙川剧团)也只演过可数的几场“大花灯”。证明这门艺术要求之高,难度之大。解放前,它只能由戏班子和私塾学堂的学童或耍花灯的老师傅才能表演,唱腔的要求很高,唱词、舞蹈文学艺术水准高,所以也就成了阳春白雪,学习者颇少。所幸艺术家们生前不仅口传心授,并留下了部分宝贵的资料和图谱,使这门艺术得以传承。
  “小花灯”即流行于农村的花灯,也叫通俗花灯,大众花灯。它受农时和历史习俗限制,只能是在春节短暂时间表演,没有必要长时间训练和大的投入。由几个灯头临时招集农民参加活动,绝大部分人是放下锄头提起花灯即兴发挥,只能是最基本最简单套路,服装五花八门,道具十分简陋,注重参与性。
  清未直至改革开放初期,剑南地区每个自然村平均至少有一个灯栅,个别村一两个生产队就有一个灯棚。各个灯棚大的框架下细节都有所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近年来,剑阁县文化局做了大量的白龙花灯艺术挖掘工作,整理恢复了白龙花灯的精华,在大众花灯的基础上增加了两百余套的阵容变换、舞蹈套路,恢复整理了花灯的音乐、歌曲、舞蹈,白龙花灯才走出雄关,大放光彩。

群众参与
  白龙花灯分白天表演项目:如龙灯、狮灯、川剧、阳戏、加官、渔鼓、杂耍、猴戏;夜间表演项目:分外场和内场,场景壮观,如繁星闪动。
  白龙花灯队由灯棚的灯头带领,每个灯棚人员由40至80人组成,各有角色。近年来,这些花灯队参加了广元市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广元市女儿节、广元市“庆新中国华诞徒步行”活动,剑阁县历届党代会、人代会文艺演出,新县城搬迁、剑门关豆腐节、剑门关开关仪式等重大节日活动。每次活动,白龙花灯都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
  一个花灯队每年要演出20至30场。花灯队队员李君华说:“我们多数人都有土地,演出之余还要种地!”而据白龙镇文化站站长杨光华说,“小花灯”才是现在流行于农村的花灯。真正的花灯艺术“大花灯”还要有一批执着的专职人员悉心呵护、认真传承才行。而白龙镇文化站花灯队的22名演员中,也多是来自街道和农村的非专职演员。杨光华对这门民间艺术的传承平添了一份担心。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伊国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伊国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伊国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伊国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伊国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伊国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川北薅草锣鼓 泸州大剧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 18:05,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