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820|回复: 1
 2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人物《余氏家谱》古抄本里的秘密

 [复制链接]

《余氏家谱》中载:传说东路元帅铁木健是铁木真(成吉思汗)的五世孙,娶张氏、洪氏为妻,戎马生涯,四十岁还没有生育儿子。母亲潘氏盼孙心切,天天行善积德,斋戒吃素,沐浴行香,求神拜佛。此举终于感动了上帝。

一天,来了个疯疯癜癜的跛脚和尚登门乞讨猪头肉吃。铁木健不敢怠慢,请进家中,天天好酒好肉款待,供养三年,渡以金丹,不果。嘱祖父母尔家好善,上帝赐尔九男一女。仙游之时,葬在牛眠山下,日后坟上长茅时,尔子孙折铁更姓,可免此难,日后果应其言。

九子十进士来由:后张氏生秀一、秀二、秀三、秀四;洪氏生根五、根六、根七、根八、根九。女名金莲,赘一婿,赐姓铁名弦。十人俱中元朝进士,官至四太守、五尚书。

当年十兄弟在泸县凤锦桥边分手,有诗为证:
  本是元朝宰相家,洪巾作乱入西涯;

泸涯(阳)岸上分携手,凤锦桥边插柳桠;

余姓并无三两姓,一家分作百千家。

十人誓愿归何处,悲伤思我又思他;

否泰是天终是命,如梦云游浪卷沙;

流沙河先生讲:“原省民族研究所李研究员,考证这首诗中所谓‘泸阳’到底在哪里。他说在安徽泸州府,我认为不对。从余家十兄弟分布来看,皆是以泸州为中心向四面弧射开来,而泸县就有一座桥叫‘福集桥’,‘凤’与‘福’是双声字,可以对转;‘颈’与‘集’也是双声字,可以对转,古代这里可能叫‘凤颈桥’,说这桥的样子很像一只凤凰的颈项。”

余氏先祖铁木健,初为“东路不花元帅”,后授封“两平王”,统管湖广行省的内属国王,封地为湖广麻城,至于《元史》上为什么没有“两平王”的记载?或是因为年代久远后人才著谱,已搞不清祖是封什么王了?或是有两平王,但《元史》确是记实不祥,元史太多疏漏?

流沙河先生系根九公之后人,根九公铁承英字德兴,改余芳。元进士授礼部尚书,子孙传于四川荣县、威远、富顺、犍为。流沙河先生告诉我:”我们当小孩子时,祖祖辈辈都有一个规矩:小孩子每天早上醒来,大人都要扯着小孩子的耳朵大叫三声:‘记到!我们是蒙古人的后裔!’。”

2010年10月19日上午,犍为余元富先生、名山余成文先生来访流沙河先生。余元富先生着蒙古长袍,头戴尖冠,蒙古袍蓝绸提花,蓝色象征永恒和忠诚,是蒙古族的代表色,这身打扮真有点像古代蒙古的王公大臣。元富先生自言其蒙古名叫“孛儿只斤”,系南平王铁木健与张夫人所生“根九公”的后人,传到他“元”字辈已23代了。

另有老谱记载铁氏九子改名前后:秀一公铁承良字德元,改余清,元进士授太守,子孙传于江南江西。 秀二公铁承勋字德朝,改余桢,元进士授太守,子孙传于四川嘉定、峨眉、洪雅、乐山。 秀三公铁承模字德贞,改余醇,元进士授太守,子孙传于四川成都、华阳。 秀四公铁承猷字德辅,改余和,元进士授太守,子孙传于四川温江、郫县、汉州(广汉)。 根五公铁承业字德弼,改余藩,元进士授刑部尚书,子孙传于四川宜宾、顺庆、南溪。 根六公铁承改字德成,改余垣,元进士授兵部尚书,子孙传于四川青神、眉州。 根七公铁承德字德胜,改余屏,元进士授吏部尚书,子孙传于四川夹江、井研、仁寿。 根八公铁承光字德隆,改余翰,元进士授户部尚书,子孙传于四川遂宁、重庆、夔州府。 根九公铁承英字德兴,改余芳。元进士授礼部尚书,子孙传于四川荣县、威远、富顺、犍为。

余元富先生说:“我家有老谱,上有明确班辈:‘尧万子承天,福学仲三元,有仕洪熙让,德美可登先。’我们家的老谱是羊皮写的。这谱保存下来,可不容易呀!历代兵慌马乱;五一、二年烧了余家祠堂;文化大革命中更是烧得凶,一切封资修的都要烧毁。余氏家族成员用罐子将老谱装起来,放入麝香、叶子烟、石灰、钢炭等,再用猪尿泡密封住罐子,埋入地下,上面栽树。1981年修谱时,才挖出来。同时埋入土中还有象牙笏牌、象牙筷子,御赐酒杯等物。”

余成文先生补充道:“我们三人都姓余,都是成吉思汗的后人。我的蒙古名字叫‘孛儿只斤.索艺乐’。是‘根九公’第二子‘子珉’的第二十三代孙。我们这一支的班辈是:‘在全光文学,国泽大有成,洪开先世德,万代永兴家。’我是‘成’字辈。我家谱系是这样排的:铁木真(成吉思汗)生拖雷;拖雷生忽必烈;忽必烈生太子真金和铁蔑赤。太子真生铁木耳(成宗皇帝),铁蔑赤生铁木健(南平王爷)。我们这一支就是‘孛儿只斤铁木健’与两位夫人发展而来。

余成文先生:“我们这一支就是‘孛儿只斤铁木健’与两位夫人发展而来。大夫人弘吉拉氏生秀一公、秀二公、秀三公、秀四公;张夫人生根五公、根六公、根七公、根八公、根九公。还有一个女儿叫寿英,又名金莲。招胥金姓,改根十公,名余德金。流沙河先生是‘秀一公’那一支。我们两都是‘根九公’那一支。当年红巾军打到元大都,先祖南平王铁木健率全家人逃往四川。”

在泸州的凤锦桥头,十兄弟就此分手,各奔东西,以泸州为中心向周边地区弧射。秀一公回江南后又返四川到了西昌。秀三公到成都;秀二公到西昌;秀四公迁重庆;根五公留在泸州;根六公到青神;根七公到健为;根八公到富顺;根九公到荣县;根十公逃得最远,跑到甘孜州的泸定。

余成文先生又道:“我们全国余家班辈高的和班辈低的,现在相差有七代之多。而且我们余家(指铁改余)孛儿只斤氏的后代,都有一个共同的生理特征,即两只脚的小脚趾,皆有两个小指甲。”说罢他脱下鞋子,让我看,真的小脚指甲旁如长有一个小鸡眼。余元富、余勋坦(流沙河)也脱下鞋子袜,果然都有,还真是一家呢!

流沙河先生说:“铁木健在蒙古正史上查不到。另外,古代笔记《草木子》上,列出‘平西王’、‘补花元帅’,也没有‘铁木健’。内蒙古社科院的专家,查到历史上有‘铁米吉’、‘铁米兹’,但后代的谱又没有记载。怕要花些工夫在历史书籍中查找铁证。我们那一支曾流落到苏北(现在太州市),是三百年前入四川,可惜没有家谱了。大约到了清代,才留下家谱,入四川以前的历史都是代代口传。前几年我曾委托杨州市文化局的同志,按家谱上所说‘太州府’、‘郡望庄’、‘余家湾’的记载去查找。他们去了,找到了‘太圣公社’、‘郡望镇’,可就没有找到‘余家湾’,那里也没有余姓大户,只有在80公里以外的‘商平村’找到大量余姓家庭,他们也说自己是蒙古人的后裔。



流沙河先生最后说:“文化局的同志找来当地地方志再查,发现这支余姓家族和我们的那支对不上。太州市电视台来接我,请我去,说欢迎我回去认祖归宗。我没有去,去不得,不能乱认祖归宗。”

(彭雄谨记)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彭雄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彭雄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彭雄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彭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彭雄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彭雄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眉山一年 盘点世界十大神秘历史遗迹
2# 四姑娘山
 曾广溯 发表于: 2012-5-17 20:45:4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这大概就是流传在川、黔、云等地的“铁改余”的现象吧。值得考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19:24, Processed in 3.307206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