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34|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8-2-21 08:45: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提供新思路

 [复制链接]
  在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7年年会在湖北武汉隆重召开,年会聚集了国家民委、各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的主题展开研讨、交流。来自全国二十几个高校、科研机构和实践领域的专家在“精准扶贫与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研究”的专题研讨会上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专家学者针对民族地区贫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思考,为新时代下脱贫攻坚提供了新思路。

民族地区精准脱贫工作要着眼新时代
  国家民委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会长巴特尔在书面致辞中指出:“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重要阵地。各位专家学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自身岗位,一如既往地为人民和时代做学问,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国家民委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石玉钢提出要在新时代发展新思想、新面貌、新作为,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新作为,同时勉励专家学者们要有大视野,通过研究实践积累处理国内民族地区的重大问题,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决胜期而研讨及交流。
  在专题讨论中,众多专家学者根据国家民委主要领导的指示和新时代下的新要求,充分认识和聚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如何在更大视野上着力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社会研究室张继焦主任重点突出人民群众的关键性,并指出人民群众作为“另一只看得见的手”影响着资源配置、影响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过程。吴合显博士探讨了进行跨区域跨文化的扶贫行动时要学会全面把握“非经济制约因素”的关系。吉首大学博士研究生何治民以民族经济学的角度指出本土的民族经济学理论对于认识和解决当下的民族地区贫困问题极为重要,但是更应着眼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和趋势,深入研究世界贫困与反贫困经验和教训,把中国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世界贫困问题的一部分来思考,这也许会有新的启示。田野调查是做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会学者对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精准扶贫突出个案作了深入分析,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人口等问题找到民族地区的贫困特点和原因,分析并归纳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存在的共性问题,并针对各自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对策。
  当下,民族地区精准脱贫进入到最难的阶段,精准脱贫一定要跳出原有的研究和工作思路,站在世界贫困与反贫困的高度上全面认识中国问题,既要保证微观上的精准,也要确保脱贫攻坚的大格局和国际视野,要从更为可持续的角度来思量,这无疑为精准脱贫研究和实践打开了一扇更大的天窗。

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要有新思路
  当下,脱贫是民族地区最为紧迫的问题,也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的指引下,专家学者通过扎实的田野验证,指出了新时代背景下脱贫攻坚新思路。
  第一,产业扶贫要有大格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困扰我国二十多年的老问题,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为了解决旧“三农”问题,要培养出新时代下的新“三农”队伍,也即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专家学者指出:当下产业扶贫中,缺乏新“三农”队伍是产业扶贫深入有效推进的瓶颈。由于产业扶贫是民族地区脱贫的有效途径,故而想绕也绕不开,必须勇敢面对。因此,贵州民族大学王红梅教授指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着自然环境资源优势,部分民族地区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发展特色蔬菜、药材等产业,以产业促发展为精准扶贫工作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卫松副教授则提出以帮扶工作组通过扶贫资金,调整经济结构为基础,带领贫困户成立农村合作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徐芳副教授基于对精准扶贫背景下产业扶贫可持续性研究的基础,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探寻产业规划、利益分配、宣传等方面的关联。这些生动的个案,既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产业扶贫不能一哄而上,不能是上级某部门的一厢情愿,需要站在更高、更广的视角来分析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否则,各自为阵、小打小闹式的产业扶贫实践注定是昙花一现,既浪费了资源,也丧失了政府公信力,还耽误了脱贫攻坚进程。
  第二,脱贫攻坚要因地制宜。少数民族地区不仅仅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还承载着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它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家园,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农耕文明的精髓。专题讨论中,田光辉副教授和范才成副教授一致认为民族地区应该重视文化保护和传承,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并促进旅游扶贫的发展。除此之外,基于各位参会专家及学者的发言,从文化的生态、价值的建构分析了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传承,更加深入探讨了西南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构建路径,以“柔性扶贫”的理念为指导,挖掘民族地区本身的文化和生态资源,将扶贫工作与民族地区的发展有机结合,巩固精准扶贫成果,为最终实现民族地区建设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提供新的思路。
  第三,产业发展须有电商嫁接。一直以来,由于地理因素、交通因素、经济因素等原因,民族地区产品缺乏竞争力。在近年的产业发展中,规模化逐步显现,但是如何走出去仍存在诸多瓶颈制约,民族地区电商扶贫虽已实践,但是由于产量低、质量监控难、品牌认可度不高等原因导致效果甚微。所以,与会专家学者虽对部分民族地区农特产品赞赏有加,但是从市场的角度更多的是为他们担忧。由此,学者建议,民族地区特别是贵州可借助发展大数据产业优势,通过当前扶贫与现代化多媒体融合的方式,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聚居等特点,建立符合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需要的电商扶贫机制,根据少数民族群体主观阶层认同研究的特征,激励社会每个成员主动参与到电商扶贫工作的宣传和实践。从政府、企业、个人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在政府中培养一批具有扎实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经验的干部队伍,在企业中明确物质与精神层面上的社会责任感和提高民族地区扶贫产生的经济效益,在个人中充分发挥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电商扶贫文化发展,不断巩固少数民族地区政府、企业、个人的联系,构建“共享、共商、共建”的民族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专家学者把纯经济意义上的电商扶贫上升到民族关系改善和民族文化传承上来,这就是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
  第四,重视工作对象的认知研究。虽然一直以来少数民族地区都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近年来更是加大脱贫攻坚力度,但是贫困问题依然突出。张继焦研究员从人民群众为引题,指出非常有必要立足于当下尊重少数民族群众文化心理,通过与群众“共商”,逐渐拉近党、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激发少数民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具体实施中要巧用“杠杆原理”促使人民群众自愿搬迁,使之拥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方静文研究员也同时指出,移民从来不是易事,易地搬迁背景下民族地区发生了巨大变迁,由此引发从生产生活到心理的一系列问题,同样它还是一个文化适应的问题。而南开大学的马伟华副教授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网研究为落脚点,探讨了民族流动人口如何在新的环境中适应文化变迁和社会环境的变迁关系。除此之外,贵州民族大学张旭副教授基于对民族地区儿童心理、语言、思维之间的相互作用事件的长期认知人类学探究,从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哲学和计算机科学等视角探索理解他者心智奥秘与认知模式的新型研究范式与民族地区生活习惯、文化、经济等心理方式的关联,这也许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对于宏观上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来结合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和文化现状,不同年龄阶段的少数民族群众心理认知模式,提出与文化和心理适应的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这才是推动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

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新路径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强调,从当前到2020年,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扶贫工作的成就也为国家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尽管我国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部分成就,但是对于民族地区而言,扶贫工作必须万般努力,方可玉汝于成。在脱贫攻坚新征程中,与会专家学者认为:
  第一,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脱贫要有机结合。民族地区脱贫重点在农村,农村发展关键在活力丧失的制约,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当下的脱贫攻坚重在物质条件的改善,未来的精准脱贫要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特别是乡村发展中“乡愁”的培育极为重要。各部门要发挥政策合力、有效协调,在脱贫中推动乡村各个方面的振兴,在振兴中有效带动脱贫,二者的有效结合应是未来几年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第二,未来须加大脱贫的可持续性研究。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但是,当贫困对象和地区脱贫以后的生活状态评估关注较少,第三方的评估介入并不多。与会专家认为:近年来针对返贫现象研究开始减少,实践和理论研究更多是关注眼下贫困对象如何脱贫。但是,现实中返贫现象依然存在,这是一个不能忽略的群体和事实。要真正践行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应该加大脱贫工作“回头看”的研究和关注。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要注重脱贫攻坚政策和实践在脱贫效果上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也要注重政策实施后的第三方效果评估。高校和科研机构则是政策评估和返贫困问题研究的重要力量。
  第三,挖掘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对于民族地区的脱贫工作而言,政府的扶贫政策、扶贫资金是实现贫困人口成功脱贫的有力推手,但是从脱贫工作的成效性和可持续性上来看,最根本的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从国家的“输血”向自己的“造血”功能转变。基于认知人类学视野下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的难点,秉承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理论思想,从认知人类学的视角去深入剖析少数民族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宗教信仰等的贫困群体文化认知模式。深入探寻民族地区儿童脑智开发与心智培育的有效途径,加强党的基层建设和培养一批“新三农”少数民族党员干部队伍,共同挖掘民族地区脱贫的内生动力,助力民族地区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总之,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虽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更应看到国家给予的重大政策机遇。新时代下,要及时转变工作思想,更多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视角来分析贫困问题。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关注产业发展的民族性和地区性,也要遵循市场的规律性。从微观上更注重贫困个体心智的研究,确保脱贫攻坚无死角、贫困现象零容忍。
  (作者系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研究院副教授)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在浙江的形成与实践 民族工作要有充分的全局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7 04:07, Processed in 7.207213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