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3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书讯神书《哈扎尔辞典》时隔15年重现江湖

 [复制链接]
《哈扎尔辞典》(阳本)[塞尔维亚]米洛拉德·帕维奇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近日,“《哈扎尔辞典》(阳本)新书发布会暨读书沙龙”在京举行,著名学者张颐武和作家止庵和应邀参加的读者一起了探讨“想象力对文学的意义”、“想象与现实”。
  于世界,《哈扎尔辞典》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奇书;于中国,它曾引发一段轰动的文学公案。时隔15年,《哈扎尔辞典》中文版终于由上海译文社出版再度出版,关于它版本的传说和对文学史的影响再一次引发热议。在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我们回过头看《哈扎尔辞典》以及略萨·马尔克斯、埃科等外国文学大家对中国当代文坛的影响,也许会有更清晰的认识和启发。
  《哈扎尔辞典》是塞尔维亚学者、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的小说处女作,假托1691年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以百科全书的体例,叙述哈扎尔人的历史和传说,被誉为“21世纪的第一部小说”。本次出版的是《哈扎尔辞典》的阳本,据出版方透露,《哈扎尔辞典》(阴本)也在紧张制作中,预计今年上半年即可和广大读者见面。阴本和阳本只有11行字的不同,作者把它隐藏在文本中,需要读者自行寻找。

亚欧大国的隐秘历史
  第一次读这本书时,读者往往会以为哈扎尔是个虚构的国度,出自作者的编造。但实际上,在历史上的确有哈扎尔这个国家,它还一度是横跨亚欧大陆的历史强国。要读懂小说,必须克服的第一关是历史关。
  在人类历史上,伊斯兰阿拉伯人是仅次于蒙古人的征服者,他们开创的帝国疆域从阿拉伯半岛出发,跨越北非进入西班牙,并占领了整个中东,进入中亚,最远接近中国新疆的喀什。
  但伊斯兰帝国扩张的时候,一个居于亚欧大陆中间地带、不出名的国家阻挡了它的道路,他们之间的战争持续了上百年,伊斯兰教最终也没有进入北方大草原。如果没有这个国家的阻挡,很可能北方草原也会伊斯兰化,也就没有了现在的俄罗斯东正教文明,历史就会被改写。
  哈扎尔人就是以这种方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了当时横跨亚欧的强国。这个民族在中国唐朝时期的突厥帝国崩溃后出现,号称和突厥拥有着共同的王室血统,在中国的文献中,他们被称为可萨人。他们建立的国家位于黑海和里海之间的高加索地带,定都在伏尔加河流域。他们不仅和穆斯林打仗,还和另一个强国拜占庭(东罗马帝国)结成了联盟,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五世还娶了一位哈扎尔的公主。
  根据美国历史学家汤普逊的说法,哈扎尔人的领土从高加索向北到伏尔加河下游,最西到达第聂伯河两岸,恰好处于丝绸之路的大北线上。由于穆斯林占领了丝绸之路的南线,和穆斯林为敌的拜占庭更愿意选择大北线和中国进行贸易,这使得哈扎尔借助贸易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从游牧者变成了商人。唐天宝年间,哈扎尔人曾经遣使到过长安,大约是为了商业的需要,也是有因为受到伊斯兰教攻击,寻找盟友的意思。
  哈扎尔人的衰落是在公元十世纪,也就是中国的宋朝时期。它败于基辅罗斯人的手中,从此又回归于历史的迷雾。
  人们对哈扎尔人感兴趣,还有另外的原因:一是因为哈扎尔的历史模糊不清,本民族写的历史没有流传下来,只能靠中国人、穆斯林、犹太人和拜占庭人留下的零星史料来复原它;二是因为哈扎尔是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毁之后、现代以色列建国之前,唯一信奉犹太教的国家。
  实际上哈扎尔的原始宗教属于萨满教,后来才改信了犹太教。一个突厥种的民族为什么要改信犹太教?
  汤普逊认为,这是因为哈扎尔处于穆斯林和拜占庭两大强权的中间,信奉犹太教是一种两不得罪的方法,因为不管是伊斯兰教还是基督教都承认犹太教的旧约,崇拜犹太教的上帝。另外,信奉犹太教可以吸引犹太人来哈扎尔做生意。
  在《哈扎尔辞典》一书中,一条明线就是围绕着哈扎尔人的改宗来进行的,根据传说,哈扎尔改宗之前,曾经邀请了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东正教)的使者,请他们辩论,最终选择了胜出的犹太教。
  从上述可以看出,《哈扎尔辞典》上的历史并非是虚构的,作者利用了已知的哈扎尔史料,把它编入了故事之中,使得故事有了一个牢固的基础,在这基础之上,作者方才展开了自己的想象力开始创造新的故事。

盗梦者的千年叹息
  这本书的第二个障碍在于,由于结构的特殊,读者不容易把握其叙述脉络。
  作为实验性文本,作者故意把复杂的故事拆得七零八落,放在文本之中,普通读者不容易理出头绪。这里我们不妨帮助读者把故事和人物理一下。
  首先,这是一个关于盗梦和秘密的小说。公元9世纪,哈扎尔美丽的公主阿捷赫坚守着哈扎尔独有的捕梦者宗教,这个宗教相信梦中的人可以在不同人的梦里穿越,捕梦者就是采集人的梦(盗梦),从而整理出关于“第三天神”的知识。第三天神(犹太教称他亚当·喀德蒙,伊斯兰教称它阿丹·鲁阿尼)的神性低于上帝,但人们可以通过他获得宇宙的秘密、并无限接近于上帝。
  公主和她的爱人莫加达萨·阿勒·萨费尔各自写了一本书,书中讲述了捕梦的方法,以及怎样获得第三天神的神性。这本书很像我们经常谈的秘籍、天书或者神圣之书,也是《哈扎尔辞典》的源头,由于是两个人各自所写,于是就有了阴本和阳本的区别。
  甚至帕维奇写作《哈扎尔辞典》时,也故意设置了阴本和阳本,但两者的区别实际上只有一段话,他仿佛故意设置了一个千古谜题,让读者去把玩和猜测。
  由于公主的书过于强大,魔鬼们感到害怕了,他们让公主的爱人死去,公主本人也被剥夺了说话的能力,书散失了。未来的一千多年,那些无意中悟出了盗梦真谛的人们曾两次试图将这本书还原出来,他们根据梦境和零星的线索,分别在1691年和1982年出版了《哈扎尔辞典》,但他们的尝试都被魔鬼无情地阻断了。
  不过,作者显然并不愿意读者一眼就看到这条线索,所以又设置了另一条明的线索,这条明线有独立的涵义,使得读者不容易直接走进阿捷赫公主的世界。
  在明线中,作者把读者引向了历史上哈扎尔改宗的大辩论。关于辩论的历史已如前述,但作者却故意把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三个宗教对辩论的记载都列了出来,三个宗教都宣称自己获胜了,使得故事本身又变得扑朔迷离。
  在写这次辩论的时候,作者还故意引入了几个确实存在的历史人物,颇有以假乱真的味道,也把读者的精力都吸引在了这个方面。
  这样《哈扎尔辞典》就包括了多组人物,每一组人物都有三个人,分别来自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比如,参加大辩论的三人组、整理大辩论历史的三人组。而在1691还原《哈扎尔辞典》的三个人也分别来自三个宗教,1982同样有三个人重新探索阿捷赫公主的秘密,另外还有阻止他们发现秘密的三个魔鬼。也正因为这样,连书的结构都分别对应三大宗教,分成了红书、绿书、黄书三部分。
  阿捷赫作为全书的女主人公,在千年的历史中若隐若现,给全书又增加了一丝神秘,甚至是爱情色彩。
  全书中对1691年的三人着墨最多,也最生动。到了1982年,第三天神的神性正处于高峰时期,三个魔鬼担心三个盗梦人获得成功,就杀死了其中两位,使得另一人坐了牢,使这个知识再次成为了片断。这些片断汇集成了第二版,也就是读者手中的《哈扎尔辞典》。
  两条线索中,初读的读者都能发现哈扎尔辩论的明线,但只有深读,阿捷赫公主的神秘面纱才会出现在读者的眼前。

辞典?小说?文字的迷宫
  小说写作的多种可能性,一直是20世纪以来的小说家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从世纪初的乔伊斯和卡夫卡,到福克纳、德布林和纳博科夫,再到拉美的博尔赫斯、略萨、马尔克斯,以及欧洲的卡尔维诺、埃科,当然也包括本书的作者帕维奇。
  不管是乔伊斯的意识流、马尔克斯的魔幻主义,还是埃科的“伪造的历史”和“隐秘的知识”,都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
  特别是马尔克斯、略萨和埃科,与帕维奇的《哈扎尔辞典》有着太多相似的地方。比如,略萨在小说结构上往往大胆创新,将小说碎片化,再进行结构重组,而帕维奇显然做得更彻底,不仅将情节全部打乱,还故意不再做重组,让读者随意选择阅读次序,可以从任何一个词条开始读。将选择阅读顺序的权力彻底交给了读者。可以说,这部小说是最适合互联网阅读的小说。它的每个条目中往往又嵌套着另外的条目,以至于读者必须来回地跳转着阅读,就像网上的超链接。这本书写于超链接出现之前,却和它完全合拍,的确令人称奇。
  马尔克斯则擅长于在作品中加入深深的魔幻色彩,用拉丁美洲的梦境来装点他的现实,《哈扎尔辞典》中也充满了巫术和神话,那令人称奇的盗梦行为更让读者感到不可思议。2010年,中国人曾经被一部叫《盗梦空间》的电影深深吸引,为剧本的想象力折服,但实际上,电影的想象力是根植于欧洲文化的,对于中国人的震撼远大于欧美。如果看过《哈扎尔辞典》,就会发现,和那部电影比起来,帕维奇创造的无限世界才更加令人惊叹。
  至于埃科,他的聪明在对于历史的伪造,以及利用伪造的历史对于人类社会的嘲弄。在他的笔下充满了真真假假的历史,但即使是假的历史,也会改变人的行为,直至改变人的命运。《哈扎尔辞典》也同样充满了真真假假的历史,让人们分不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虚构,而且三个宗教对同一事件的记载充满了矛盾,读者只能自己去判断孰真孰假了。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盗梦和秘密的迷宫辞典体小说。公元9世纪,阿捷赫公主坚守哈扎尔人独有的捕梦者宗教:相信梦中人能在不同人的梦里穿越,捕梦者通过采集人的梦,从而整理出关于“第三天神阿丹·鲁阿尼”的知识,从而获得宇宙的秘密,并无限接近上帝。公主和她的爱人萨费尔各自写了一本书,书中讲述捕梦法以及如何获得第三天神的神性的方法。这两本书即是《哈扎尔辞典》的源头,由于是两个人所写,就有了阴阳本的区别。此书过于强大,令魔鬼们感到害怕,他们让公主爱人死去,公主也被剥夺了说话能力,书散失了。那些无意中悟出了盗梦真谛的人们曾两次试图将书还原,他们根据梦境和零星线索,分别在1691年和1982年出版了《哈扎尔辞典》,但他们的尝试都被魔鬼阻断了。到了1982年,第三天神的神性正处于高峰期,三个魔鬼担心三个盗梦人获得成功,就杀死了其中两位,让另一人坐了牢,使这个知识再次成为了片断。这些片断汇集成了第二版,也就是如今读者手上的《哈扎尔辞典》。

作/译者简介:
  米洛拉德·帕维奇(1929~2009)
  塞尔维亚作家,文艺学家,哲学博士,贝尔格莱德大学教授,塞尔维亚科学和艺术院院士,全欧文化学会和全欧科学与艺术家协会成员。曾被美国、欧洲和巴西的学者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铁幕》(1973)、《圣马克的马》(1976)、《青铜器》(1979)、《俄罗斯猎犬》(1979)、《贝尔格莱德故事新编》(1981)、《翻过来的手套》(1989);诗歌散文集《最后时刻的灵魂谷》(1982);长篇小说《哈扎尔辞典》(1984年获南斯拉夫最佳小说奖)、《用茶水画成的风景画》(1988年获南斯拉夫最佳作品奖)、《风的内侧,又名海洛和利安德尔的小说》(1991)。近作有剧本《永恒之后的一天》(1993)、长篇小说《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1995)、短篇小说《鱼鳞帽──艳史》(1996)。
  译者
  南山 主要译作:杜拉斯的《情人o乌发碧眼》、(法)阿兰·罗伯·格里耶《吉娜·嫉妒》、(塞尔维亚)帕维奇《哈扎尔辞典》
  戴骢 俄罗斯政府“高尔基奖”获得者。主要译作:(俄)阿赫玛托娃《阿赫玛托娃诗选》、(塞尔维亚)帕维奇《哈扎尔辞典》、(俄)蒲宁《蒲宁文集全五册》、(俄)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俄)布尔加科夫《狗心》、巴别尔《敖德萨故事》
  石枕川 主要译作:〔苏〕恰科夫斯基《围困》、[苏〕阿斯塔菲耶夫《鱼王》、《当代苏联中短篇小说集》、《阿勃拉莫夫中短篇小说选》〔苏〕阿纳托利金《莲花及其他》、《谢德林短篇作品选》、[俄] 鲍·皮利尼亚克《红木》、[塞尔维亚]帕维奇《哈扎尔辞典》、〔苏〕库普林《亚玛街的烟花女》、[俄]屠格涅夫《前夜·父与子》、[美] 纳博科夫《菲雅尔塔的春天》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房宁、王文《2012美国大选日记》出版 《谁动了我的奶酪》儿童版来到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5 21:32, Processed in 0.1872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