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09|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老君山 发表于: 2022-3-11 10:05:4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乡村·农业海南代表委员就乡村振兴建言:补短板谋升级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复制链接]
源自:海南日报
⊙特派记者:特派记者:苏庆明 傅人意 邱江

  我省代表委员就乡村振兴建言:
  补短板谋升级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政府工作报告对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促进乡村振兴作了部署安排。
  “解决海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筑牢自贸港建设基础,重点难点在‘三农’。”近日,在京参加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应建立巩固脱贫成果长效机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强化监测帮扶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副主席、海南省委会主委连介德说,要保持帮扶政策持续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完善大数据平台功能,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乡村振兴部门应当强化对农村尤其是脱贫地区的调研摸排,深化对脱贫户的分类帮扶和动态管理。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实行分层分类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进行开发式帮扶;无劳动能力的,按规定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连介德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省地质局局长邓小刚表示,应当继续推进对脱贫地区的帮扶和开发。积极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选择具备条件的脱贫村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扎实做好生态扶贫移民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建立扶贫资产稳定运营和持续收益长效机制。
  “海南在脱贫攻坚时期形成的特色经验做法,应该升级利用好。”邓小刚说,要完善定点帮扶和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深化拓展消费帮扶;继续发挥乡村振兴电视夜校作用,提升农民自我发展的技能。

健全产业体系 以产业振兴助力共同富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产业体系越健全,农民增收渠道就越通畅。”全国人大代表、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政府干部陈飘建议,海南作为全国热带现代农业基地,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做强做优农产品品牌,尤其是要进一步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尽快建立农业大数据信息平台,以解决农业生产、消费信息不对称问题。
  “建立综合的数据平台有利于调控农业生产。它可记录分析农业种养过程、流通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时采取调控和管理措施。”陈飘表示,要组织农户发展订单式农业,激励企业创新,让农业大数据“活”起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提供先进科技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玫瑰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莹,因带领三亚博后村村民发展玫瑰产业成功奔小康为人熟知。她认为,农村产业也要紧跟时代步伐,注重一二三产融合,延伸产业链,及时转型升级。目前,该公司也在积极实践这一思路。“我们正在推动玫瑰精油加工萃取流水线项目落户博后村,公司将借助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打造玫瑰产业贸易中心,将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关联产业链植入村庄,以产业助力共同富裕。”

补齐人才短板 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活力
  乡村振兴是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多位代表委员表示,要尽快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人才短板问题。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力资源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海南省委会主委、海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过建春表示,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落实好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战略任务,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尤其是要在师资队伍培育上下功夫,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优质人才资源。
  过建春说,城乡教育差距突出体现在师资队伍的差距。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也是推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的源头。要加强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保证师范生培养质量。“同时,建议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师资队伍存量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对于通过培训仍然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新要求的教师,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实施跨行业的转岗分流,或实施自愿有偿的退出。”
  杨莹经常和农村农民打交道,通过考察,她也认为农村发展难就难在人才缺乏。她建议建立村集体经济技能培训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进城务工的有能力、有梦想的村民返乡创业,鼓励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毕业后返乡创业就业,为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村社会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除人才外,杨莹还关注到乡村文化振兴问题。她认为应该传承乡村民俗和艺术,打造舞台让“农民艺术家”崭露头角,呈现出“民宿里有乡村歌者、餐厅里有民间舞者、节庆里有民俗演艺”的乡村文化振兴场景,既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也推动乡风文明进步。
  (海南日报北京3月10日电)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老君山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老君山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老君山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老君山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老君山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老君山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2022年3月11日,一起早读云南! 用更优的营商环境赋能海南高质量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8 20:20,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