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079|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王德奎 发表于: 2006-2-25 15:02:4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西学[转帖]相对论物理百年后中国主流呈展(摘要)

 [复制链接]

微软雅黑 size=6>相对论物理百年后中国主流呈展(摘要)
杨炳忻


  科学新闻2006年2月20日报道:香山科学会议于日前在北京召开主题为《相对论物理学100年的发展与展望》第263次学术讨论会。会议回顾一百年来近代物理学历史、交流物理思想、展望现代物理学未来的发展,以此纪念世界物理年。庄逢甘院士、陈建生院士、欧阳钟灿院士、贺贤土院士和张元仲研究员担任会议执行主席。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四十余位物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周光召院士(因在外地而不能出席会议)向会议发来了贺信,他在信中说:“相对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直到今天仍然显示强大的生命力。可以预期,与天体物理、量子场论和现代数学相结合,相对论将继续向前发展,在认识宇宙的起源、演化、时空和物质的结构和运动方面取得重大的科学突破。中国科学家应当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我希望这次香山会议能够为推动中国相对论的研究,推动学科交叉和融合做出重要的贡献。谨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祝与会同志研究有成。”

  与会专家在时空理论、分子运动理论、量子理论这三个重要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讨论。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的五篇论文涉及了近代物理学的三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它们是时空理论、分子运动理论、量子理论。其中,影响最深最广的当属狭义相对论,它不但改变了人类几百年所持有的牛顿绝对时空观,而且与量子力学一起成为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基础。可以说,没有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就没有现代物理学。为纪念从1905年开始的现代物理学一百年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联合国大会在2004年6月10日通过决议,把2005年定为“世界物理年”。

  1、量子场论(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场量子化)已成为粒子物理学中的主要理论,并已成功地描写了粒子物理现象。特别是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夸克模型的提出以及随后的发展,在粒子物理领域先后建立了描写电磁作用和弱作用的电弱统一理论的标准模型以及描写夸克强互相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QCD)理论,它们在解释物质结构和粒子实验现象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是20世纪量子场论最重要成就之一。中科院理论物理所戴元本院士首先介绍了量子场论的历史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高能物理所黄涛研究员以“强相互作用70年”为题,介绍了从汤川理论到夸克模型,以及从无标度规律到QCD及QCD的检验和发展的过程。

  2.电弱统一理论的标准模型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实验检验,有很多成功之处,它代表了目前物理学家对物质基本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一种最朴素的认识。迄今为止,虽然标准模型和实验之间还没发现存在颠覆性的矛盾,但是由于这一模型包含的无量纲参数达20多个,表明这一理论还具有很大的唯象成分;这就是说,经验性的东西太多,理论还不够“基本”。不断检验和完善这一标准模型,探索其中唯象性的理论本质(包括大质量的Higgs粒子的实验寻找),使之上升为更为基本的理论,是粒子物理学家今后的重要任务。不少与会学者提出从超越标准模型的角度去寻找新物理现象。理论物理所吴岳良研究员探讨如何从标准模型和超弦理论出发,根据对称原理构造最大对称化的最小统一模型以及它与超弦理论的关联,并企图以此回答为什么我们生存的时空是四维的?为什么宇称不守恒?为什么只有三代夸克和轻子?暗物质粒子是什么?暗能量本质是什么?

  3、高能物理所陈和生研究员对中国高能物理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议:中国粒子物理实验研究应当利用第二代北京电子对撞机开展粲物理精确测量的研究,寻找新粒子和新的物理现象。同时选择进行有特色的非加速器物理实验,如粒子天体物理实验、中微子物理实验、宇宙线观测等。我国还应大力加强国际合作,重点搞好高能量前沿的LHC实验的合作,积极部署大型直线对撞机的国际合作。

  4、大型的地面和空间天文望远镜的相继运转和大量观测数据的获得以及相对论研究的深入,极大地扩展了人们对宇宙中发生的绚丽多彩现象的了解,并激发了人类研究宇宙的起源与演化的兴趣。今天,发生在宇宙中的超新星爆炸、恒星的形成、喷射、黑洞和γ射线爆等现象,已成为高能密度物理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国家天文台陈建生院士在题为《爱因斯坦与天文学》的报告中介绍了爱因斯坦对天文学发展的贡献、天文学对爱因斯坦科学思想形成及其理论验证的作用、爱因斯坦与天文学家的关系。

  5、关于早期宇宙高温古老物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的假说,最近在美国著名的对撞机RHIC上,利用金核在质心系被加速到每个核子约100-130GeV能量之后进行对撞的过程显现出类似于QGP的理想流体状态;这是十分激动人心的事,但真正深入了解QGP仍然是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宇宙学原理认为,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均匀的和各向同性的。以宇宙学原理为基础,利用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建立起来的大爆炸宇宙模型即宇宙的标准模型已经获得许多天文观测数据的证实因而被科学家所认同。理论物理所李淼研究员探讨了用超弦理论构造超宇宙标准模型的设想,认为宇宙学是超弦理论实验室,通过宇宙观测和高能物理实验推动超弦理论的发展,有可能在今后十年使弦论超宇宙标准模型得到很大的发展和突破,以此来描写宇宙早期的行为(包括早期不对称的形成)、宇宙的暴涨(Inflation)过程、暗能量的起源,以及小尺度结构与大尺度结构关系等。

  6、近几年的天文观测数据与大爆炸宇宙模型的拟合显示,我们的宇宙接近于平坦宇宙、早期宇宙存在一个短暂的暴涨时期、宇宙中约70%的物质是暗能量和25%的暗物质等等。但是,理论上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暴涨模型,也不清楚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构成和本质。中国科技大学张杨教授讨论了加速膨胀宇宙中的暗能量和宇宙大尺度结构问题。介绍了他们近期提出的基于量子有效杨-米尔斯凝聚的宇宙暗能量模型,给出宇宙膨胀的结论。他们建立的密度场扰动有效场理论,解释了宇宙大尺度结构一系列看起来似乎是相互无关的物理现象,但是在宇宙小尺度结构上仍需要深入的研究。中科院研究生院物理科学学院朴云松副研究员和理论物理所张元仲研究员在题为《暴涨宇宙与暗能量》的报告中概述了大爆炸宇宙模型的困难及暴涨宇宙模型对这些困难的解决,并讨论了极早期宇宙研究的新进展及暗能量在极早期宇宙中可能的作用。

  7、、引力波是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言之一,引力波的理论研究和测量是验证相对论和认识宇宙的重要手段。引力波主要是四极辐射且强度很弱,人们寄希望于比太阳质量大很多的巨大恒星引力塌缩过程的引力波发射(如中子量和黑洞形成过程中的引力波辐射)。北京大学乔国俊教授介绍了因间接证明引力波存在而获得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子星脉冲双星;并介绍了双中子星系统的合并所产生的引力波有可能被未来空间激光干涉仪测量到的研究计划。华中科技大学罗俊教授介绍了他们的近距离牛顿反平方定律的实验检验,这类试验可以提供高维空间的某些信息,从而为统一四种相互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8、北京师范大学赵峥教授报告了他对彭若斯与霍金证明奇性定理所用类光测地线的研究结果:发现此种具有共轭点的类光测地线固有加速度发散,此结论显示了奇性定理与热力学第三定律可能存在矛盾。理论物理所郭汉英研究员在报告中认为广义相对论不是一个完整体系,暗能量的观测事实暗示,作为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出发点──相对性原理和宇宙学原理之间不协调,这表明相对论的空时理论和观念需要改变。他以相对性原理和普适常数原理为基本原理,在具有Beltrami度规的常曲率的DeSitter(DS)及反DS空时中来讨论引力和宇宙学问题。

  9、理论物理所蔡荣根研究员介绍了DS时空中宇宙常数Λ≠0和Λ~0ρc的宇宙特性(ρc为宇宙临界密度),以及与超对称的关系、宇宙熵含义、平坦模型中的暴涨模型等。上海师大童若轩教授介绍了把时空当作动态(即广义相对论)的历史,并回顾了一些广义相对论中需要把时与空分解的物理课题,例如能量、演化、正则量子化、数值相对论与引力波等等。

  10、高能物理研究所黄超光研究员的报告以王力军等人的实验为例分析了在反常色散介质中传播的光脉冲的形变问题,说明光脉冲在反常色散介质中传播时,其形变是不可忽略的。由于存在不可忽略的形变,脉冲就不能用单一的速度来描述,在各种速度中,真正能够对狭义相对论提出挑战的不是脉冲的群速度,而是脉冲的信号传递速度。由于脉冲的非解析点是此脉冲区别于彼脉冲的关键点,故这些非解析点的运动速度就为脉冲的信号速度确定了上限。具体分析表明,在王力军等人的实验中,这些非解析点的运动速度不会超过光速,因而,王力军等人的实验与狭义相对论并不矛盾。

  11、中科院理论物理所郝柏林院士介绍了爱因斯坦首次给出的布朗运动扩散长度与扩散系数及时间的开方关系,揭露了布朗运动的本质。从另一方面,建立在布朗运动理论基础上,从著名的爱因斯坦关系(扩散系数与粘滞性的联系)可以获得涨落耗散定理的雏形。布朗运动理论开启了数理科学描述自然界的随机运动的范式,形成了一个历百年不衰的活跃研究领域,并已应用到一系列的领域,甚至包括在生物物理领域。

  12、理论物理所欧阳钟灿院士扼要介绍了布朗运动研究的历史、一百多年以来的诺贝尔物理奖主要集中的领域、爱因斯坦论布朗运动的意义、一维随机行走与布朗运动、软物质与熵弹性、生物大分子在力作用下的随机行走、分子马达(蛋白质高分子在相互作用力下的随机行走引起的时间相关协同结构相变)及其运动性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表明,爱因斯坦的布朗运动理论表示个别分子的随机布朗运动可以引起宏观观测的有序运动(如扩散),生物大分子的有序结构也是高分子在分子相互作用力作用下布朗运动引起的协同效应,生命是一种由熵驱动的新型物质运动;因而,布朗运动理论打开了非平衡统计物理的大门,对化学、生物学、经济和社会学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13、理论物理所于渌院士介绍了固体量子论的百年发展历史:爱因斯坦1905年的光量子假说是个“革命性的”开端;1907年由这个假说解释了固体比热的困惑,开创了固体量子论。后来,量子力学的发明导致固体能带论的建立,为半导体电子学奠定了基础。以后的发展沿两条互补的道路前进:一方面从第一性原理出发,预言固体的性质;另一方面,更有成效的做法是在总结实验规律的基础上,从唯象到“微观”,逐步揭示新的现象和规律是如何“呈展”的。

  14、中科院力学所胡文瑞院士概括介绍了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卫星、飞船、空间站等)进行基础物理实验的国内外状况。这类实验包括引力理论和广义相对论验证、激光冷却和波色-爱因斯坦凝聚、低温凝聚态物理等。近十年来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称为空间物理学(Physics in Space)的崭新领域。

  15、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陆埮院士在题为《爱因斯坦与诺贝尔奖》的报告中简述了爱因斯坦的科学功绩、获奖项目以及爱因斯坦被提名获奖的情况;爱因斯坦至少还有6项工作导致了其他科学家因检验他的理论或发展他的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奖;此外,爱因斯坦还有若干项的其它工作可能会导致将来诺贝尔奖的颁发。

  与会专家在报告之后的热烈讨论中,阐述了自己对未来物理学发展的观点、意见和建议。大家认为,伴随着相对论、量子论、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的辉煌成就,众多待解决的重要物理问题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许多研究课题已不再能由单一学科所容纳,多学科的交流和交叉研究在所难免。因此,促进并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乃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德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德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滨江路上的游乐设施 巴文化与卦象中的六亲配置
2# 四姑娘山
 代蜀华 发表于: 2006-2-25 15:36:3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这些博士级的文章,我看不懂,但喜欢看。如果我们的学术论文都发展到人人喜欢看的话,学术风气就纯正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7 06:40, Processed in 0.093601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