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554|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蜀途 发表于: 2005-12-26 20:42:45|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略论四川宗教文化产业发展

 [复制链接]

.向宝云 卢衍鹏

近年来,各省(市)都在积极发展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ies),而宗教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比较突出和特殊的类别,对它的研究却显得比较薄弱。本文提出的“宗教文化产业”的目的是要研究宗教如何利用高品质的宗教信仰服务和宗教文化服务来增强宗教和相关产业的经济活力,研究宗教在面对高科技、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时候如何保存、保护珍贵宗教文化遗产等重大问题。

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发展宗教文化产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宗教文化产业是特殊的文化产业,它既是一种文化服务,又是一种文化产业。而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又有很大的差别:文化服务强调文化的公共服务性,文化产业以文化为内容和形式去赚取利润。宗教文化特有的神秘性使得我们在面对发展宗教文化产业的时候,会想到经济的运作是否会亵渎了宗教文化?而如果把宗教文化原封不动地尘封在庙堂之中,又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很多地方已经利用宗教文化来获得经济利益。所以提出宗教文化产业,就是要正视宗教面对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并且采取有效措施来规范宗教文化产业行为。

发展宗教文化产业是否和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相抵触,是否就是封建迷信?对这一问题的困惑可能是宗教文化产业被忽视的原因之一。其实,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有着截然的区别,我们应该按照我国宗教政策的规定,在落实宗教政策时因势利导,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宽松环境,并利用他们的力量采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

四川省宗教文化产业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消费市场。四川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大省,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俱全,有着较大数量的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特别是我省藏区是全国的第二大藏区,信教群众人数众多,是在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有广泛影响的重点宗教区域。光是佛教文化基地就多达54个,其中眉山自唐朝以采,梵宇琳宫遍布山峦,最多时达100余座,现在开放的有24座。①宗教文化设施在四川分布很广,很多同时也是旅游重地、文物保护单位甚至是世界文化遗产。即使不信教的广大群众,在旅游观光等活动中,也会接触到宗教文化。可以说,宗教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充分的关注。

四川宗教文化产业还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宗教文化产业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严格的制约机制。大部分宗教场所的收支情况还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监督,存在严重的管理真空。其次,对宗教文化产业开发过度,保护不够。有些宗教场所偏重经济创收,忽视了保护和维修宗教文化设施。最后,守成有余,创新不足。四川大部分宗教文化产业的开发和利用,处于低层次阶段,守着多少年来的宗教文化遗产,缺乏对宗教文化的增值开发,具有全国影响的宗教艺术产品、艺术服务还很少。

一、宗教文化产业概论

(一)宗教文化产业的定义

宗教文化产业是以宗教文化为本质和载体,经过整理、加工、生产、宣传、贸易和经营的文化产业,具有宗教文化内涵、宗教文化增值功能、文化服务功能和经济活动功能等特性。

宗教文化的产业化是顺应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从宗教文化中寻找契机,运用现代文化产业运作机制,把适应市场需求的宗教文化产品提供给消费者,增强宗教文化的经济附加值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宗教文化产业的内容

宗教文化产业的内容包括宗教文化核心产业和周边有关联的文化产业,还包括属于宗教文化领域的宗教文化产品或者文化服务,如宗教建筑、宗教文物、宗教艺术、宗教文化活动、宗教文化社区、公共庙会庆典、民俗活动、宗教研究机构等。

(三)宗教文化产业的著作权

宗教文化,特别是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传统文化意义,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东西,要获得宗教的著作权非常困难。但是,在重视知识产权的时代,可以在宗教文化产业上大做文章。据报道,台湾省的高雄县有一家销售“糊纸厝”(依照民俗,人去世后,要烧一座漂亮的“房子”给死者居住)材料的店面,有一项“纸器产品”获得了专利。在台湾省,·还有一家印制“冥币”的“土地银行”起诉了另一家“土地银行”,原因是它印制的冥币被“伪造”。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演的宗教艺术舞蹈《千手观音》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成为最大亮点,获得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一等奖。宗教文化艺术也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润,同时也引起了著作权的争议。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为舞蹈《千手观音》注册版权,而原甘肃省艺术学校校长、国家一级编导高金荣教授说《千手观音》的题目、主题和画面都来自她的创作,为了保护甘肃文化知识产权,高金荣教授要诉诸法律。而四川的宝光寺就有“千手观音”像,遗憾的是没有人去发现其中的产业价值,更没有人去创作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宗教文化艺术,更别说去保护四川的文化知识产权了。实际上,四川省有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有很多独一无二的宗教文化:遗产,急需整理、研究和开发,完全可以创作出以传统宗教文化为基础、以现代技术为手段、具有知识产权的宗教文化产品和服务。

(四)宗教文化产业的智慧财产保护

智慧财产是宗教文化产业的核心,很多重要的宗教文化财富是以智慧的形式存在,是宗教文化的“软实力”。以往的宗教文化保护偏重于实物的保护与开发,但是对于智慧财产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不够,还处于初级阶段。历次举行的宗教庆典、民俗活动花费了很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是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相关的智慧财产的保护。尽管有些研究人员准备和整理了很多宝贵的资料,但是这种保护还只是一种自发的保护行为,还没有形成自觉的智慧保护机制。政府应该出台保护宗教智慧财富的法律、法规,保护和增加宗教文化产业经济附加值。

(五)宗教文化产业的附加值

宗教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环,就带来的附加值而言,甚至要大于后者。宗教文化产业在扩展文化产业市场、转化宗教智慧财富等方面就有独到的优势。例如,被宗教文化赋予“保佑”作用的圣品(“开光”的佛像、印有宗教图案的装饰品等)。还可以提升宗教、文化品质和丰富文化生活,如常设的宗教文化活动、宗教文化表演和宗教娱乐活动等。

(六)青城山的经验和教训

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的青城山,是古代道教发源地之一,有1800年的道教发展史,属于道教名山。主要风景名胜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上清宫等。青城山还是旅游胜地,素有“洞天福地”、“人间仙境”、“青城天下幽”之喻。2000年,青城山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文化产业发生了质的飞跃,走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2003年,都江堰市实现GDP 80.11亿元,比2000年增加26.23亿元,增长32%②。

1.经验:抢救道教文化,将道教文化提升至顺应世界知识经济潮流的文化产业。
青城山管理局为了复活、弘扬青城山道教音乐,于2002年4月请到了纳西古乐的挖掘人、音乐鬼才宣科先生,实现了纳西古乐的认祖归宗③。纳西古乐发源于青城山,属于道教音乐的一个分支。现代纳西古乐,70%为青城山道教音乐传到云南后被纳西族吸收,并发展丰富而成。而作为纳西古乐发源地的青城山和道教音乐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经过宣科先生的挖掘、整理,纳西古乐已经成为“音乐活化石”,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山的管理部门认识到道教文化的影响力和重要性,把属于道教文化的纳西古乐等宗教文化请回青城山,具有重要的意义。

青城山管理部门还策划了青城山派武术向道教回归,青城山武术总馆馆长刘绥滨向青城山道协会长唐诚清拜师,道教文化在青城山发扬光大。

2.教训:宗教文化产业意识落后

还是以纳西古乐为例,纳西古乐只有800多年的历史,而且将失传,但是云南却靠它发展了丽江的旅游,成功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云南丽江古城。和青城山 1800年的历史相比,丽江没有那么丰厚的历史沉淀。丽江虽然有雪山、草原、湖字白,但在20世纪以前并非著名景区。20世纪90年代以后,他们大力宣传纳西文化和“香格里拉”文化,终于成为国家级、世界级的旅游景区。在28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每年带来的收人多达17亿元,并带动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而青城山并没有抓住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佳时机,没有能够发挥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把宝贵的宗教文化宝藏封沉在庙堂之中,把古老的传统文化保持在原汁原味的状态。并没有把宗教文化的智慧财产、文化影响转化为宗教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宗教文化景区概论

宗教文化景区是宗教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是以宗教文化精神为基础,并以文化产业运行机制为准则,以文化市场需求为经营策略,配合以商业化环境建设,为消费者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一)宗教文化景区的定义

宗教文化景区是利用宗教文化设施及周围空地、室内或者室外的场地,配合以景观设计和空间安排,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结合的框架下,将宗教文物、神仙故事、宗教文化、宗教仪式等内容,通过规划设计、艺术创作、广告宣传、民俗庆典活动等企业化经营方式,使其扩展为具有宗教信仰、休闲娱乐、弘扬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等多种功能的现代宗教文化景观。

(二)宗教文化景区的附加值

宗教文化景区的附加值体现在宗教文化景区的设计上的经济理念,主要来源于宗教文化服务和宗教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还来源于周边文化产业的交流。

宗教文化景区不是修建固定的建筑,而是设置灵活性很强的、可改建的简易文化设施和空间,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加以改造和安排。可以设置常有的文化活动和非常有的文化活动,用不同的、多样的主题吸引不同需求的消费者。经济条件一般的信教的中老年人一般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文化景区,如寺庙等;经济条件较好的中老年教徒和中青年消费者,则活动空间要相对宽泛些。

(三)宗教文化景区与四川世界文化遗产──峨眉山风景名胜区

峨眉山的寺庙、乐山大佛的修造都是千百年来佛教文化发展的结果。今天峨眉山一乐山大佛已成为佛教徒朝圣的圣地之一,每年到乐山的游人中佛教信徒都占着相当大的比例。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重视宗教文化的发展,给他们提供一定的活动场所既符合我们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可以有效地利用宗教徒的力量对乐山一峨眉山进行宜传,利用他们捐献的财物对文物古迹加以修维和保护。乌尤寺罗汉堂的恢复修建便主要是靠信徒们的功德捐赠的成功范例之一。这种处理方式既能让宗教信徒满意,又能节约政府的财政支出,是宗教文化景区发展的典型。

峨眉山的佛事活动非常活跃,丰富多彩。峨眉山不仅是蜀中高僧经常会聚、讲经说法的场所,省外高僧也常采峨眉礼敬普贤,因而峨眉山上佛事常年兴旺。以1985~ 1998年为例,峨眉山全山寺院共做大小佛事2000多堂,多次组织大型法会。如1986国际和平年,举行世界和平祈祷活动,组织了为期3天的维护世界和平法会;1988年应百名澳门居士要求,举行了7天大悲法会;1989年班禅大师圆寂,又在五大寺举办了3天诵经法会;1990年金顶华藏寺落成及佛像开光法会;1994年乐山大佛开光及峨眉山朝山会,各种法会与佛事活动与经贸旅游有合,促进了经济繁荣,同时又展现峨眉山佛国庄严,还体现我国信教自由的真实性④”。

三、发展四川宗教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1.解放思想,抓住宗教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抢占宗教文化产业的制高点,把宗教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2.对四川省的宗教文化产业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家底。重点发展具有文物价值、良好市场需求的文化产业类别。

3.建立健全宗教文化产业管理机制,规范四川宗教文化产业的发展。

4.加强宗教文化艺术创作,打造一批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具有全国影响的宗教艺术精品。

5.把宗教工作和发展宗教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6.加大对四川宗教文化产业的调查、研究力度,定期对四川宗教文化产业进行评估,及时对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研究。

7.成立宗教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加强对宗教文化产业的研究。

参考文献

①赵立明、萧明主编:《四川佛教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②课题组:《鱼和熊掌可否兼得──世界遗产地青城山·都江堰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③高尔君:《着力塑造青城山道教圣地新形象》,《资源开发与利用》,2002年第3期。

④王琳玲:《峨眉山佛教文化漫谈》,《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2期。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蜀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清朝统治四川的政治理念对四川官风民风的影响 古羌文化的断想与新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7 03:21, Processed in 0.1092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