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59|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23年经济运行释放积极信号 多项“硬核”数据为中国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复制链接]
源自:央视网
  这一年,作为见证者,我们为国家喝彩,山河远阔,人间烟火,新时代里的中国朝气蓬勃;这一年,作为参与者,我们与国家并肩,共克时艰,渡过万难,新征程上的中国奋勇向前;点滴星光,纵使微弱,聚在一起便是璀璨星河。正是千万个平凡的你我,最终成就了不平凡的中国。接下来,我们一起回顾写满奋斗与勇气的2023年,看欣欣向荣的神州大地,一同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机与活力。
  【一组组增长的经济数据 刻画出坚韧不拔的奋斗中国】
  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经济总量较快增长,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2023年,我们克服了多发、频发的自然灾害,全国粮食再获丰收,总产量达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再创历史新高。
  2023年,全球贸易需求持续承压,但我国外贸“新三样”出口情况依旧表现亮眼。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1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7%,新的增长体现了中国制造能力的不断积累,更显示出了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中新的优势在不断形成。
  2023年,我们更加自信地开放市场,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也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脚踏实地,砥砺前行,一点一滴的进步里,是一个越来越好的中国。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项目陆续建成并投运。今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我国自贸试验区也升级扩容至22个,新疆“入群”自贸试验区大家庭。

  携手世界,走向繁荣。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398元,同比实增5.9%。今年,第三批高值医用耗材、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在全国落地实施,口腔种植整体费用也大幅下降。今年1~11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1.8万亿元,民营经济纳税人是税费优惠政策主要受益对象,金额占比73.8%。

  今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发布最新成果,深化了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认识。三星堆遗址考古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定6个祭祀坑的埋藏年代集中在商末周初;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再次提升……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今天的中国,人民美好生活不断实现、高水平开放纵向推进、国际影响力日渐提升……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进步,欣欣向荣的神州大地,生动展示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活力澎湃、气象万千。
  今年前11个月央企研发经费超9000亿元
  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了解到,2023年前11个月,央企研发经费投入达到9000多亿元,同比增加近700亿元。
  2024年,中央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和科技产出效率将持续提高,整体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持续推动传统产业强基转型,加快百户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百个智能工厂建设,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制造业生产指数连续七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今天(2023年12月31日)公布,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从主要分项指数看,反映制造业企业产品供给的生产指数为50.2%,连续七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反映企业信心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连续三个月上升。

  全年经济呈现稳定恢复、结构向好发展态势
  综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全年走势来看,2023年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全年均值接近50%,比2022年全年均值高出0.8个百分点,全年经济呈现稳定恢复、结构向好发展态势。
  2023年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全年均值为49.9%,高于2022年全年均值0.8个百分点。从年内走势来看,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一季度运行在50%以上的较好水平,显示在疫情影响消退后经济快速恢复;二季度指数较快回落,显示在积压需求快速释放后经济回升势头有所放缓;三、四季度指数均值运行在49.5%左右的水平,显示在各地积极落实稳经济、促增长等政策措施的带动下,我国经济保持相对稳定运行。

  从企业市场预期来看,2023年下半年,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值高于上半年均值和2022年下半年均值,显示企业信心在不断提振。
  专家表示,展望2024年,我国有坚实的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优势,仍是全球供应链价值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各项稳经济、促增长、优结构政策措施不断取得成效,我国经济继续向好运行的基础仍然较为坚实,2024年经济有望继续回升向好。
  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0%,工业能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前11个月我国软件业利润同比增长12.9%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1万亿元,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利润总额达到了13033亿元,同比增长12.9%。

  【大国工程彰显中国力量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今年,一系列重大工程取得新突破,从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从地下万米到蔚蓝深海,这些标志性成果折射出中国日益昂扬的创新理念和不断迸发的创新活力。
  海拔8848米,这是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而如果将方向反转,向地面以下延伸几千米,又会有怎样的发现?今年我国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寻到了答案。2023年11月15日,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深地一号”跃进3-3井,从井深9432米处获得高产油气流。9432米,这一完钻井深比珠峰还要多出近600米,刷新了亚洲最深井斜深和超深层钻井水平位移两项纪录。

  深地万米,我们寻得珍贵的“黑色金子”;向海而兴,我们则将海风化为澎湃的“蓝色动力”。今年6月28日,全球首台超大容量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成功吊装。这个超级“大风车”轮毂中心高度达152米。一年能发电超过6600万千瓦时,足够36000户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而且,这台风电机组的核心关键部件全部都是国产。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十年:优化水资源配置 超6800万人直接受益
  南水北调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今年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十周年。十年来,累计抽引江水400多亿立方米,受水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6800万。

  重大工程频“上新”展现中国制造硬核实力
  地底探秘,向海图强,重大工程频频“上新”,充分展现着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穿山越海,攻坚克难,大国工程建设正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增添新动能。
  清波浩浩,湍流喧豗。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2023年已正式向西安通水,受水区域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1411万人,汉江清流穿越秦岭润泽秦川大地的美好愿景终成现实。

  一桥飞架筑通途。不久前,常泰长江大桥工程的天星洲专用航道桥顺利合龙。这座航道桥主跨388米,是世界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钢桁拱桥。常泰长江大桥连接江苏常州与泰州两市,全长10.03公里,是世界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和普通公路为一体的过江通道。

  大国工程的建设不只让“千里之遥”化为“咫尺之间”,也成为承载幸福的纽带。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多民族聚居于此。2023年11月26日,随着C9518次“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从这里发车,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正式开通运营,结束了迪庆州不通铁路的历史,也架起一座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

  通达民心的桥梁也跨越了国界。2023年10月17日,中国与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标志性项目──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最高运营时速可达350公里,是印尼乃至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它不仅为印尼发展注入活力,也进一步推动中国高铁标准和装备走向世界。

  传统基建持续发力的同时,新基建也驶入快车道。截至2023年11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328.2万个,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和县城城区。中国5G正在不断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底座。

  陆上单体最大风电项目首批机组并网发电
  今天,全球陆上单体最大风电项目──乌兰察布风电基地一期示范项目首批机组实现并网发电,年发电量可达36亿千瓦时,将有力促进地方绿色经济发展。

  国家电投乌兰察布风电基地一期项目总装机容量600万千瓦,位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中东部,占地面积超2000平方千米。此次并网发电的首批机组装机容量共120万千瓦,项目全部投产发电后,每年可发出18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30万吨。
  【多项举措共同发力“流动”中彰显中国交通实力】
  三峡枢纽年通过货运量再创新高
  记者今天从三峡集团获悉,2023年,三峡枢纽年通过货运量达1.72亿吨,同比增长7.95%,创历史新高。枢纽过坝通道活力进一步释放,黄金水道航运效益进一步发挥。

  甬金铁路开通运营 宁波舟山港与义乌互联互通
  今天,浙江宁波至金华的甬金铁路开通运营,全长约188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全线设有宁波奉化、绍兴嵊州、金华义乌等9个车站,实现了宁波舟山港与义乌的互联互通。

  北部湾港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万标箱
  2023年,广西北部湾港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万标箱,再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增幅超10%。截至目前,该港口共有航线76条,已实现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及东盟国家全覆盖。

  2024年1月1日起 海南减半计收货物港务费
  记者从海南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根据《海南省海运口岸降费提效优服务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降低物流成本,从2024年1月1日起,海南省港口经营人按国家规定标准的50%计收货物港务费。货物港务费是指港政管理机构对经由港口吞吐的货物征收的费用。

  2024年1月1日起 广西高速公路全面实施差异化收费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发布《广西高速公路实施差异化收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从2024年1月1日起—2026年12月31日止,广西高速公路全面实施差异化收费,研究制定分支付方式、分出入口、分路段、分车型、分时段和分方向、自主定价等六种差异化收费方式。预计2024年减收车辆通行费金额超过20亿元。
  【高标准农田建设加速推进 打造乡村振兴“希望田”】
  甘肃建成高标准农田2887万亩 助力粮食增产
  高标准农田是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农田,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农田防护等工程建设。截至今年底,甘肃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887万亩,促进粮食产量连续增长。
  眼下,在甘肃武威凉州区韩佐镇头畦村的高标准农田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按照规范安装“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滴灌”设备,这也是今年高标准农田灌排工程建设的最后一个环节。安装完成后的设备经过调试、加压,明年春天就可以投入农业生产。

  种植户刘东生的30亩耕地,在建设成高标准农田后,2023年首次用上了“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滴灌”。虽然受到干旱天气影响,亩产仍然达到1800斤左右,有的地块亩产甚至达到2000斤,跟风调雨顺的年份的高产量持平。

  截至今年底,甘肃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887万亩,今年全省实现粮食产量1272.9万吨,较去年增加7.9万吨。
  回首2023,过去每一段拼搏的岁月,每一个全力以赴的时刻,都已定格成难忘的瞬间;憧憬2024,未来每一个美好的心愿,每一个努力奔跑的日子,都将意味着崭新的开始;山水万程,步履不停。每一滴汗水都不徒劳,每一分努力都有收成;相依相伴,家国同行。横竖撇捺,一笔一画都洋溢着自强不息的精气神;滴答滴答,时间继续以自有的节奏缓步向前,当阳光再次跃出地平线,我们就将迎来新的一年。脚下的路从来不是一马平川,满怀信心,团结奋斗,我们将无畏一路风雨,阔步向前。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云之泪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云之泪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云之泪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云之泪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云之泪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云之泪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2023年三峡枢纽航运通过量突破1.7亿吨 航空铁路都有好消息,上海两大机场出口转运模式打通,中欧班列“上海号”破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9 13:31,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