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7840|回复: 142
#
跳转到指定楼层

[交通·通讯客货运输两旺!央视《新闻联播》聚焦中老铁路开通四个月运营情况

 [复制链接]
  中老铁路是中国与老挝之间通行的一条铁路,是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老铁路北起中国云南省玉溪市,经普洱市、西双版纳、中老边境口岸磨憨,经老挝著名旅游胜地琅勃拉邦至老挝首都万象。中国段:即玉磨铁路正线全长508.53公里。其中,玉溪至西双版纳段为双线,西双版纳至磨憨段为单线。老挝段:磨丁至万象的铁路全长418公里,由中方负责建设,将采用国际技术标准,客运时速160公里/小时,货运时速120公里/小时,是普速铁路。其中有76处隧道约195公里,桥梁154座(包括跨湄公河大桥2座,设有31个车站。项目占地面积为3,058公顷,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非常小。
  中国段正线全长508.53公里,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60公里普速铁路,为国铁Ⅰ级电气化铁路。项目总投资505.45亿元人民币,工期5年。中老政府已商定,两国政府共同出资40%的总投资。其中,中国政府出资70%,老挝政府出资30%,余下的60%由中老两国有企业共同投资。
  2018年11月,中老铁路贯通首个超千米隧道;2019年1月19日,中老铁路一标那通站双线特大桥连续梁成功合龙;2月9日,中老铁路全线最长桥梁楠科内河特大桥开始架梁施工。截至2019年2月,路基、桥梁工程计划完成已招标工程95%,隧道工程将完成已招标工程90%,铺轨。由中国中铁五局负责施工的中老铁路磨丁隧道2019年3月21日胜利贯通。这是中老铁路全线首座贯通的长大隧道。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小姑凉可爱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小姑凉可爱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小姑凉可爱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小姑凉可爱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小姑凉可爱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彻查严追”的狠话让公众心安 8月22日至9月3日故宫暂停开放
142#
 通江河 发表于: 2022-4-4 22:46: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客货运输两旺!央视《新闻联播》聚焦中老铁路开通四个月运营情况

源自:云南发布
  4月4日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
  中老铁路开通四个月运营情况
  跟随小布一起来看
  4月3日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四个月
  累计发送旅客225.4万人次
  发送货物131万吨
  呈现客货运输两旺态势

  中老铁路发运货物已覆盖
  泰国、缅甸、老挝、马来西亚
  柬埔寨、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为服务两国民众便捷高效出行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促进中老经济走廊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便利沿线群众出行 助力区域互联互通
  旅客出行体验更加美好。中老铁路复兴号、澜沧号列车运行安全、绿色、便捷、舒适,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受到沿线民众青睐,成为出行首选,旅客发送量持续强劲增长,经受了春运考验,国内段日均开行旅客列车23.5对,最高峰开行32.5对,累计发送旅客203万人次;老挝段日均开行客车2对,累计发送旅客22.4万人次,最高日发送旅客2800多人。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分析旅客出行规律,精准配置运力资源,灵活增开旅客列车,优化站车服务措施,积极推行多语种服务,提升旅客出行体验。针对老挝段旅客出行需求,延长预售票时间,在老挝主要城市开设售票点,极大方便老挝人民乘坐火车出行。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四个月客货运输两旺
  货物运量和品类不断增加。中老铁路在中国和东盟间构建起一条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运输时间和物流成本大幅压缩,成为国际物流的黄金线路,发运货物已覆盖泰国、缅甸、老挝、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有力促进了沿线经贸往来。中老铁路开通以来,已累计开行货物列车2023列,发送货物131万吨,其中开行跨境货物列车427列,发送货物超过31万吨,货物运量从开通第一个月的17万吨提高到第四个月的36万吨,货物品类从开通初期的橡胶、化肥、百货扩展至电子、光伏、通信、汽车、纺织、蔬菜、鲜花等产品,达100多种。

  国际物流通道保持安全畅通。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精心组织国内段、国外段线路设备检修维护,加强老方员工培训,切实运营好、维护好中老铁路,确保国际运输通道安全畅通;与海关部门强化协作,推动口岸便利化通关,提升国际联运效率;严格按照中老两国沿线政府部门要求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加强进出站测温、通风消毒,设置隔离席位,强化职工自身防护,营造健康安全的出行环境。
  最后
  跟着小布一起来看看
  诗词里所描绘的中老铁路
  ↓↓↓
  中老铁路
  这条友谊、科技、绿色、开放之路
  客货两旺
  假如我们请到李白、辛弃疾、柳宗元等担当“解说”
  带你领略这条大通道的壮阔与美丽
  他们会用上哪些绝美的“解说词”呢?

  中老铁路国内段
  设计时速160公里
  面对呼啸而过的“绿巨人”
  见多识广的李白想必也要忍不住赞叹
  “飒沓如流星”

  中老铁路
  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
  全长1035公里
  如果辛弃疾通过航拍视角
  看到橄榄坝站附近延伸至青山白云间的钢铁巨龙
  想必会大为震撼并发出豪言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中老铁路国内段一共新建有11座客运车站
  每一座都别具特色、美轮美奂
  夜晚的普洱站
  旅客乘月而归
  晏几道如果行至此处
  应当会吟诵起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中老铁路
  联通中国和老挝
  串联起沿线无数的城市和村庄
  这条承载着两国人民友谊的铁路
  用迎来送往
  诠释了张九龄的名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中老铁路跨越三山四水
  建设者们一路开山铺隧、凌空架桥
  创造了众多标志性工程
  元江特大桥就是其中之一
  面对长832米,离江面237米的红桥
  杜牧也要忍不住赞叹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在中老铁路国内段新建的11座客运车站中
  野象谷站
  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它因为毗邻野象谷而得名
  站房装饰装修也大量运用了大象的元素
  雨过天晴后的野象谷站
  与柳宗元的一句诗完美贴合
  “山腹雨晴添象迹”

  漫漫诗词长河中
  有一首清代诗人赵熙的诗
  写到了火车
  “青山一线引无穷,旋见烟痕大野中。”
  飞驰在中老铁路上的列车
  穿山越岭依旧
  但不同的是
  早已没有了蒸汽火车那样的烟痕
  行驶速度、乘坐舒适度
  也有了质的提升

  中老铁路沿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最后一张海报
  我们选取了沿线知名景点之一
  ──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辛弃疾词里热闹而浪漫的元夕
  这里每晚都在上演
  ……
  中老铁路的壮美
  远不止这9句诗词所能道尽
  无论是豪放派、婉约派、山水派、田园派……
  你所向往的诗和远方
  中老铁路这条钢铁巨龙
  都能
  带你抵达!
  内容综合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新华网、央视网 编辑:马正麟 张音笛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41#
 你的美我的爱 发表于: 2022-3-3 20:55:41|只看该作者

【聚焦】中老铁路货运,日趋升温!

源自: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姚兵、丁怡全、王安浩维、章建华

  在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起点站昆明市王家营西站装卸工人忙着装货这些货物将搭乘中老铁路运往老挝万象


  中老铁路自去年12月3日开通国际货运以来,货运量和货运品类稳步增加。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介绍,截至3月3日,中老国际货物列车累计开行350多列,发送货物超25万吨。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副总经理徐超表示,中老铁路自开通运营以来,货运需求和货物品类不断增加,从开通初期的化肥、饲料、蔬菜等增加到现在的电子产品、日用百货和通信设备等物资。

2022年1月10日,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正在装车。受访者供图  125612tx67ac8ep00a0pq0.jpg  保存到相册

  为更好服务列车开行,相关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运输组织,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和运输效率。“我们的货运产品不断增加,从最初普通的中老国际货物列车增加到现在的‘澜湄快线’、冷链专列。其中,‘澜湄快线’的开行具有高时效性,客户货物26小时就能从昆明运抵万象。”徐超说。昆明海关所属勐腊海关介绍,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配备了查验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采用转关出口和全国通关一体化模式,实行24小时预约通关,进一步实现在海关全链条监管下的快速通关。

2021年12月31日,勐腊海关关员对中老铁路出口货物进行查验。受访者供图  125612xu3azo4bffbuohyy.jpg  保存到相册

  中老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的重要项目,全长1000多公里。“中老铁路的开通,不仅促进了沿线经济发展,还将推动中老经济走廊和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所长马勇说。昊峰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扎根老挝十余年的中老合资企业。“受益于中老铁路开通,我们成功由陆路物流企业转型为多元化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成倍增长,公司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公司负责人王立俊介绍。王立俊说,“公铁联运”“一站式通关”等现代物流,在提高货物运输时效性的同时,也极大降低了物流成本。

2022年1月10日,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从昆明驶向老挝(无人机照片)。受访者供图  125613e3hpkkhbogjp3z1h.jpg  保存到相册

  今年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中老铁路货物发运目的地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目前已覆盖泰国、缅甸、老挝、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孟加拉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中老铁路具有准点准时、货损低、节省运输时间的优势,我们从昆明到万象的物流成本节约了30%。”上海仁承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负责人杨杰说,今年1月,公司在老挝开始拓展业务,已经包列从万象发货到昆明。
  “随着中老铁路货运的发展,我们对东南亚市场的拓展更有信心。”杨杰说。
140#
 神的子民 发表于: 2022-3-1 12:10:48|只看该作者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中老铁路春运“首秀”交出亮眼成绩单 发送旅客超70万人次

源自:中国日报网
  中老铁路春运“首秀”交出亮眼成绩单(黄婷婷 刘昊亮 张梓曦 胡芃 摄)
  中老铁路春运“首秀”交出亮眼成绩单(黄婷婷 刘昊亮 张梓曦 胡芃 摄)
  中老铁路春运“首秀”交出亮眼成绩单(黄婷婷 刘昊亮 张梓曦 胡芃 摄)
  中老铁路春运“首秀”交出亮眼成绩单(黄婷婷 刘昊亮 张梓曦 胡芃 摄)
  自2021年12月3日开通以来,中老铁路迎来春运“首秀”,从1月17日至2月25日春运结束,发送旅客超70万人次、运送货物超17万吨,“首秀”交出亮眼成绩单。
  客流旺盛深受欢迎
  中老铁路开通后,昆明至普洱仅需2个半小时、到景洪仅需3个多小时,安全、绿色、高效、便捷的运行环境,让中老铁路成为了沿线民众春运出行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
  为满足中老铁路线上旅客旺盛的出行需求,春运期间,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昆明局集团”)日均开行旅客列车25.5对,平均每30分钟就有1趟动车,实现公交化开行。特别是春节长假结束后,中老铁路迎来客流大幅增长,铁路部门最高时每天开行动车组列车达32.5对,单日最高发送旅客达3.3万人次。
  同时,春运期间,老挝段客流也在稳步增长,单日最高发送旅客从1000人次增加至最高时的2600多人次,增长1.6 倍,发送旅客达7.8万人次。
  乘车体验更加美好
  “我们针对无同行人的老年人做到一对一到站提醒、安全宣传和到站交接,为孕妇旅客提供手持呼叫器,协助接开水、买零食、送餐到位,利用广播播报经停车站城市温度,提醒旅客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增减衣物,收纳物品。”对于经历过从普速到高铁9次春运的赵莹静来说,今年春运更是一次重要的检验,她和同事们一起迎接中老铁路线春运“首秀”。
  为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赵莹静和同事们在中老铁路运行的列车上,配备了适合儿童旅客佩戴更贴合面部的专用口罩和方便旅客擦手、擦小桌板和座椅扶手的酒精消毒湿巾;在洗脸间和餐吧吧台上放置免洗消毒凝胶,免费提供给旅客使用;每个车厢备有不同手机接口使用的数据线,还为旅客提供防蚊虫叮咬喷雾。
  “坐动车相比坐汽车,可以随时在旅途中起身活动筋骨,接水、上厕所都很方便,而且别看一路有很多隧道,但手机信号却一直很好,刷着手机,一会儿就到了普洱。”家在普洱的大学生黄诗婷说。
  春运期间,铁路部门精心组织,在中老铁路推出旅客办理退改签、候补购票、延长互联网服务时间、为旅客提供乘车临时电子身份证明、春运期间退改签按日常收费政策等一系列惠民利民新举措;在边境口岸车站候车室、地道、检票口等地开展双语投屏,方便旅客;优化服务台工作流程,配备中老铁路特色化三语服务提示卡,对服务台工作人员进行英文、老挝文车站常用语培训,为旅客乘车问询问题做到及时回答。
  科技赋能便捷出行
  “进站使用智能防疫门岗,利用科技智能查验进站人员健康码、体温。极大优化人工查验导致进站口秩序混乱,拥堵的问题。”普洱站站长李云洪介绍。在中老铁路各车站,铁路部门安排专人对进出站口进行值守,遇无法通过人员、无法提供健康码的旅客进行复查并按要求发放通行卡,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安全乘车,快捷乘车。
  “车站设置的扫码、测温一体机,只需2至3秒即可完成体温测量、健康码、行程码验证,进出站也十分便捷。”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做茶生意的杨芳手机购票,快捷出行。据介绍,中老铁路国内段11个车站除磨憨口岸站,均实行验检合一乘车模式,简化进站流程,缩短乘车等候时间。
  同时,各车站还设有军人、重点旅客候车区、哺乳室等区域,分别采取相对应的候车服务;乘车所使用电梯、扶梯都配有相应标识,重点区域安排人员引导,实现更为全面、细化服务。
  货运加密增量明显
  春运期间,具有通关速度快、运行速度高、到货时间可控、线上线下服务优等特点的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受到客户青睐,中老铁路累计开行货物列车607列,运送货物超17万吨,其中国际货物列车151列,发送货物超11万吨。山东、浙江、重庆、江苏、广东等10余个省市经中老铁路相继开行至老挝万象等城市的国际货物列车。
  据昆明局集团货运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铁路部门给予中老铁路沿线各站货物运输优价项目17个,优惠让利金额达到了200多万元,有效降低了沿线物流成本。从开通初期的橡胶、化肥、百货扩展至电子、光伏、通信、汽车、纺织、蔬菜、鲜花等产品,中老铁路货物品类不断增加。目前,中老铁路办理货物运输的车站已达到10个,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中老铁路货运量还将稳步增长。
  同时,铁路部门在王家营西、研和至万象南站间推出具有定点、定线、定时、定价和一站直达特点的“澜湄快线”谱系产品,从昆明至万象仅需26小时,较正常国际货物列车运行时间大幅压缩,截至2月25日,“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累计开行15列、接入14列。
  经济带动作用初显
  春运以来,搭乘中老铁路“大动脉”,跨境运输可实现全天候、低成本、快速通达,有效带动更多的“中国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沿线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公司可以把成品纸先通过公路运到宁洱,然后再通过火车站发往全国各地。运输时间大大缩短,运输成本预计将下降10%,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云南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邱卫说。
  据了解,昆明局集团联合云南省多个部门,先期梳理昆明综合保税区航空物流基地、玉溪国际物流港物流园、宁洱站冷链物流园、西双版纳天然橡胶绿色智能物流综合园等50个项目,实现以通道带物流、以物流促经贸、以经贸建产业、以产业促发展,切实发挥中老铁路的辐射带动作用。
  春运期间,中老铁路沿线旅游产业也活力迸发,普洱、西双版纳旅游订单环比分别增长92.4%和59.9%,每天往返于中老铁路线上的旅游团近百个,玉溪、元江、宁洱、墨江、普洱、西双版纳等站单日发送旅客量屡创新高。(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9#
 元江 发表于: 2022-2-22 03:45:54|只看该作者

老挝媒体:旅客太多,中老铁路将增加列车

源自:环球网
  老挝《万象时报》2月21日文章
原文标题:老中铁路将增加列车
  老中铁路公司宣布,为满足与日俱增的旅客需求,该公司将在现有的两列高速动车组列车基础上增开一列速度相对较慢的列车。新增列车已于2月18日抵达万象,运行时速将为120公里,载客量超过1000人。老中铁路公司副总工程师旺通·苏潘通表示,新增列车将从下月起为旅客提供服务。
图源视觉中国
  老中铁路从去年12月3日开始开通运营,截至今年2月13日已发送旅客124225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725人次,旅行高峰期日均发送旅客2800人次。与此同时,该铁路已运送157568吨商品,相当于日均运送货物2188吨,日最高运送量高达6748吨。
  从2月14日起,老中铁路公司已把每周一至周四的列车班次从此前的一个增至两个,从而使每天都有两班次列车为旅客服务。旺通说,为满足日渐增长的需求,该公司还计划在周末增开班次,因为周六和周日的旅客通常比平时更多,“如果这还不够,我们将把现有的两列动车组列车连为一列,这样就能将每次发送的旅客量翻倍至1400人次”。
  老中铁路公司宣布将很快在万象(购物)中心开一个售票点,以使售票处不再局限于火车站。此外,该公司正在打造预计将于今年中期开通的在线售票系统,此举还有望解决“黄牛”高价倒票的问题。(作者苏克萨克洪·瓦恩克奥)
  《老挝时报》2月21日文章 老中铁路公司副总工程师旺通表示,计划增开的时速120公里的普通火车服务,将确保人人都能乘火车旅行,“我们还准备开通另外两个车站,届时火车将在万象至磨丁之间的所有车站停靠”。普通火车的票价将介于3.8万至23.8万基普(约合21至132元人民币──编者注),具体票价取决于车程。(作者皮奔·达纳布阿西,崔晓冬译)
138#
 古雅圣山 发表于: 2021-12-5 23:38:03|只看该作者

云南借中老铁路通车“东风”向世界推介文化旅游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云南借中老铁路通车“东风”向世界推介文化旅游

  中新社西双版纳12月4日电(记者:缪超)中老铁路正式通车次日(12月4日),云南省在西双版纳州举行文化旅游推介会,向老挝、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缅甸、越南等多国嘉宾推介其“多样性美丽”与旅游发展计划。
  位于中国西南的云南省,拥有多样性的地理气候、生物、人文和景观。2019年有超过8亿人次海内外游客慕名来到云南省,使其成为中国西部吸引海外游客最多的省份。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今年国庆假期,云南省接待游客2193万人次,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0.9%,当地旅游业显示出强大韧劲和巨大潜力。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将形成连接云南省昆明、玉溪、普洱、西双版纳和老挝磨丁、乌多姆赛、琅勃拉邦、万象等重要节点城市的陆路交通大动脉,未来还可以和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铁路连通。
  “这条大动脉沿线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气候带最完整、物种资源最富集、生态文化保存最原生、世界遗产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石林在推介会上说,“中老铁路的开通为云南省旅游业与东盟国家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打开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更为便捷的大通道。”
  

  石林表示,云南省将积极发挥连接东盟的重要枢纽及通道优势,打造昆(明)曼(谷)、昆(明)河(内)、昆(明)仰(光)、澜湄、孟中印缅5条国际旅游廊道,设计开发观光、康体、养生、度假、休闲、体验类旅游产品,推出遗产之旅、医养之旅、研学之旅、热带雨林探秘之旅、亲子之旅、户外运动之旅、特色美食之旅等系列主题线路,满足游客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推介会上,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陈选良向各国嘉宾介绍,随着中老铁路的开通,西双版纳州成为拥有“水陆空铁”国家级口岸的地区,区位优势突显,开放前景广阔,“诚挚欢迎大家来西双版纳投资兴业”。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7#
 白河 发表于: 2021-12-5 23:26:06|只看该作者

云南西双版纳州庆祝中老铁路通车 告别不通火车历史

源自:中国日报
原文标题:云南西双版纳州庆祝中老铁路通车 告别不通火车历史

  中国日报12月4日西双版纳电(记者:武晓慧)2021年12月4日,在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西双版纳站站前广场,庆祝中老铁路开通欢庆活动举办。12月3日,随着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西双版纳州告别不通火车历史,跨入高铁时代,昆明站至西双版纳站最快3小时24分可达。
  西双版纳站为中老铁路新建玉溪至磨憨段的一个站点,以“雀舞彩云,灵动版纳”为设计理念,整体造型似孔雀翩翩起舞,迎接八方来客。

12月4日,西双版纳站站前广场庆祝活动现场。(中国日报记者 武晓慧 摄)  152618ur7fppqudcasva1d.jpg  保存到相册
12月4日,西双版纳站站前广场庆祝活动现场。(中国日报记者 武晓慧 摄)  152618jbs95szbc5bhgbs3.jpg  保存到相册
12月4日,西双版纳站站前广场庆祝活动现场。(中国日报记者 武晓慧 摄)  152618jnid4z9b9h9rvviu.jpg  保存到相册
12月4日,西双版纳站站前广场,傣族群众洒水祈福。(中国日报记者 武晓慧 摄)  152619dsussg7178j4spcc.jpg  保存到相册

   【责任编辑:齐磊】
136#
 巴河 发表于: 2021-12-5 19:22:25|只看该作者

外媒:中老铁路成“一带一路”样板

源自:参考消息
原文标题:外媒:中老铁路成“一带一路”样板

  参考消息网12月4日报道 中老铁路12月3日开通运营。据老挝《万象时报》网站12月3日报道,这一历史性事件不仅是老挝为摆脱陆锁国的枷锁、成为该地区一座陆上桥梁所作努力中的一个里程碑,也将创造许多发展机会,使本地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老挝能在今后数十年内蓬勃发展。
  报道称,老挝-中国铁路不仅是老挝-中国友谊和老挝战胜其内陆状态的一个象征,而且无疑将促进经济增长。
  政策制定者说,这条铁路将降低从老挝到中国的运输成本。这条铁路提供的国际市场机会将使老挝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报道指出,老挝希望从中国和其他希望利用老挝作为对华贸易基地的国家那里获得更多外国直接投资以及现代技术和人力资源。
  报道认为,预计将得益于这条铁路的老挝主要经济领域之一是物流。由于加强了与中国和该地区其他国家的连通性,老挝很有可能成为湄公河流域的一个物流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
  报道称,这条铁路将大力推动的另一个行业是旅游业。目前有近1亿人生活在中国的云南省和邻近地区,他们希望利用这条铁路来探访老挝和周边国家的旅游景点。
  另据《日本经济新闻》12月3日报道,在东南亚小国老挝,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建成的中老铁路3日开通。对于现代化进程缓慢的老挝来说,这是第一条真正的铁路,民众对此热烈欢迎。
  据报道,中老铁路老挝区间段一共有33座车站,其中10座是客运站。过去乘坐大巴需要一天时间的路程,今后将缩短到只需4个小时左右。中国制造的车辆使用了红、蓝、白三种颜色来装饰,令人联想到老挝国旗的颜色,车辆中还包括餐车。
  报道指出,老挝区间段车站的设计跟中国本土车站非常相似。万象站除用汉字写了“万象”之外,指示牌和广播也会使用当地语和汉语。
  据报道,一般来说,高铁是指行驶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铁路。中老铁路老挝区间最高时速为160公里,但对于此前只有从泰国一侧延伸过来3.5公里老铁路线的老挝来说,中老铁路是“梦想中的高速铁路”。
  报道指出,民众对此热烈欢迎。老挝一名女性公司职员激动地说:“交通工具的增加对国家来说是好事。人生中至少要乘坐一次。”
  报道强调,中国将这一铁路项目定位成“‘一带一路’的样板”。中国铁路行业有关人士指出:“在国际物流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有可能依靠货运来提高收益。”也有人预测,今后中国将从老挝大幅增加铜、钾等矿产和大米等农产品的进口。
12月3日,中老铁路首发列车准备从中国磨憨站出发。新华社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5#
 梅里雪山 发表于: 2021-12-5 15:40:24|只看该作者

中老铁路建设背后 这些细节你想象不到

源自:新华社
原文标题:中老铁路建设背后,这些细节你想象不到

  中老铁路是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线路北起中国云南昆明,经中国磨憨铁路口岸和老挝磨丁铁路口岸,进入老挝北部地区,最终到达万象。这条铁路全长1035公里,其中昆明至玉溪段长106公里,已于2016年12月建成通车。新建玉溪至磨憨段长507公里,为设计时速160公里、双线单线相结合的电气化铁路;新建磨丁至万象段长422公里,为设计时速160公里的单线电气化铁路。
  新建玉磨段和磨万段铁路施工过程中,中老两国建设者克服各种困难,优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贯通167座隧道,建成301座桥梁,新建隧道、桥梁总长达712公里。
  沿线居民形象地说,中老铁路不是在天上(桥梁),就是在洞里(隧道),只有在车站时才看得见它。

多条隧道工程规模、建设难度在国内铁路隧道施工中罕见
  17.5公里,是中老铁路全线最长隧道──安定隧道的长度。这条隧道由中铁五局和中铁十九局共同施工,穿越20条断层和2个向斜构造,工程规模、建设难度、工程风险在国内铁路隧道施工中极为罕见。

安定隧道。新华社记者 丁怡全 摄  1e59-12dec0f977ad53fc8a739b14a5210c9d.png  保存到相册

  负责出口端施工的中铁十九局玉磨铁路项目部总工李飞回忆起当时的修建险情,记忆犹新。“轰的一声,上千方土石垮塌,当时正进行掘进作业的三名工人身后的隧道已被填满,最后他们沿着洞顶一个小小的缝隙才爬了出来。”这是2018年底发生的险情。出口段有1.3公里地层以碳质泥岩、页岩为主,难成形,遇水成泥粥。“围岩蚀变严重,当时一个月才掘进10多米。”李飞说。
  突泥、涌水是制约安定隧道如期贯通的难点。施工中,建设者创新工艺工法,采取双层支护控制,采用大管棚锁脚等有效措施,克服诸多困难。2020年11月,中老铁路第一长隧道终于贯通。
  还有一座位于中老边境,是连接中国和老挝的跨境隧道──友谊隧道,全长9.59公里,由中铁二局承建。全隧地质复杂,四级围岩占75%,五级围岩占25%,是一级高风险隧道。

9月29日,工人在中老铁路友谊隧道附近施工。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ced2-9ad3c296ab9d412becdbb9d4aadeb62f.jpg  保存到相册

  但更让建设者头疼的是,隧道处于岩盐侵蚀环境,局部含盐量达80%以上。
  “岩盐遇水就变成盐水,对钢筋腐蚀性极大,影响后期运行安全。”中铁二局玉磨铁路项目部经理罗恒富说,这种特殊的地质,在以往的隧道中几乎没有遇到过,给建设者出了难题。
  攻克岩盐难题,核心是如何防止混凝土和钢筋受到盐水侵蚀。2016年6月开始,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滇南铁路建设指挥部组织中铁二局、铁科院等单位开展技术攻关,经过努力使混凝土实体强度达到指标要求,攻克了岩盐高侵蚀性世界难题。
  2020年9月,友谊隧道安全贯通。隧道贯通当日,友谊隧道老挝段施工现场的老挝籍员工通桔说:“我想坐着火车去中国看长城。”

山谷间的奇迹:50多层楼房高的桥墩是怎么建起来的
  红色钢桁梁飞架在灰白的桥墩上,远处望去,跨越元江的中老铁路元江特大桥在群山间显得格外壮美。

这是9月27日拍摄的元江双线特大桥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8766-6df27b4336cd7edce2b1874352b1d96b.png  保存到相册

  大桥长约832米,其中最高的3号桥墩达154米,相当于50多层楼房的高度。建如此高墩,给建设者提出了极高挑战。
  墩身重超12万吨,加上2.1万吨的钢桁梁,不通过火车时,桥墩底部要承受约15万吨的重量。“桥墩底断层和滑坡体较多,岩体破碎,承受如此大的重量,对建设者来讲,挑战巨大。”中铁四局玉磨铁路元江双线特大桥项目总工周佳午说,经过多次的专家论证,最终确定由两个钢筋混凝土空心墩通过墩顶横梁和中间“X”形钢结构横向连接的施工方案,在确保承重达标的前提下,有效减轻了桥墩自身重量。
  “元江特大桥采用了国内首创的工艺工法,为类似地质条件的桥梁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建设部主任郭惠明说。
  中老铁路建设过程,科技感满满。中铁武汉电气化局负责从昆明到万象全线电气化铁路建设,在中老边境设立智能建造工作站,依托数字施工、智能建造“双轮”驱动,打造时速160公里普速铁路“四电”工程新标杆。调度指挥大数据平台屏幕上显示着施工实时画面和测量数据。
  “过去靠人采集数据,录入电脑,数据不贯通。现在,基于北斗定位和红外扫描技术,研发接触网施工参数一体化测量装置,集计算测量、数据共享等于一体。”中铁武汉电气化局玉磨项目部党工委书记周志强说。
  中老铁路专业施工技术团队相继完成热带雨林地区接触网基础结构一体化等15项科研成果,优化设计和工艺65项,研发和应用27项智能工具、11项智能工装,实现中老铁路施工全过程的“数智建造”。此外,中老铁路电气化建设过程中研发的隧道综合智能作业平台等智能装备填补国内空白。
  原来靠人设置500米引导线需2小时,现在1小时可规划上千公里铺轨路径;仅用80余天,便创造铺轨500公里的纪录……在玉磨段,我国自主研制的500米长钢轨铺轨机在“自动巡航走形定位系统”操作模式的引导下,精准铺设。中铁一局玉磨铁路铺架制梁工程项目部经理刘树公说,综合运用北斗、全站仪、物联网等先进定位技术,改变靠人眼目测提前设置引导线作业的模式。

为降低对环境影响,设计者曾研究东、中、西三大走向方案60多个
  中老铁路中国段在选线时,设计人员就综合地质条件、环境敏感点等因素,对线路走向、长短隧道、跨江桥、车站地点等方案综合比选,确定经济、合理、环保又可行的线路总体方案。
  中铁二院中老铁路中国段总体设计负责人介绍,设计时听取沿线各地环保、水利等部门及群众的意见,充分应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成果,绕避各类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环境敏感点,降低对环境影响,研究东、中、西三大走向方案60多个,研究线路总长14000多公里。
  针对引发各界高度关注的野生亚洲象保护,设计之初,各方调查野象分布及其迁移通道,分析建设对野象活动及其迁移廊道的影响。线路方案避开野象主要活动区域,地表出露段不涉及野象既有迁移通道,采取延长隧道、调整隧道斜井位置、以桥代路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野象生存环境的影响。

这是9月29日拍摄的野象谷车站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70a7-031fbc2db01562769ce5d71eaa80fbb9.jpg  保存到相册

  野象谷车站毗邻亚洲象自然保护区,颇受关注。车站设计吸收许多野象元素,大厅吊顶的灯带就是喷水象鼻子和脚印形状。“车站两端以隧道方式穿过,施工均在地下,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开通后不影响野象活动。”中铁建设集团公司玉磨铁路野象谷车站项目负责人王俊民说。
  “乘坐中老铁路列车平顺性和舒适性是非常好的。”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耕捷说,打造精品站房美丽站区、西南地区绿色长廊、客货共线轨道、四电创新示范工程四个新标杆,结合中老铁路开行复兴号动车的实际,按照“科技+创新”理念,以工匠精神铸就“四电”优质工程,是时速160公里普速铁路的标杆工程。
  一条与山川同美的新的钢铁丝路将造福沿线人民。
⊙监制:车玉明
策划:王长山、王宇、王敏
记者:王长山、丁怡全
编辑:王聿昊
134#
 念青唐古拉山 发表于: 2021-12-5 12:03:49|只看该作者

来自中老铁路首发动车上的“三个声音”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来自中老铁路首发动车上的“三个声音”

  中新社昆明12月3日消息,题:来自中老铁路首发动车上的“三个声音”
⊙记者:缪超

  12月3日16时44分许,中国与老挝两国元首下达发车指令,中老铁路通车。
  随即,首趟动车从中老铁路“零公里标”雕塑背后的昆明火车站开出,以时速160公里向南、向中老边境方向行驶。
  

  中新社记者有幸成为首发动车上700多名乘客之一,见证中老铁路开通这一历史时刻。在飞速行驶的动车上,记者记录下三个声音。
  “结束老挝只有3.5公里铁路的历史”
  老挝地处中南半岛中部,23.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被中柬越泰缅5个国家包围,国土面积80%又是山地和高原,在全球化时代,闭塞的地理条件严重制约着老挝人民的出行及与世界各国的交流。
  “在老挝,每天有许多相爱的年轻人从万象赶往塔纳楞,因为它是老挝国内唯一的火车站,列车是最受欢迎的婚纱照背景。”乘客Phoudthavong Viengxay是来自老挝波乔省的一名网红,目前在中国留学。
  他说的这个浪漫故事,却有着并不浪漫的背景:从泰国驶来的列车,到老挝塔纳楞只跑3.5公里,这是老挝此前唯一的铁路。“人们不把火车当作交通工具,而是当作景点。”
  今天,这样的情景,已变成历史。中老铁路让老挝铁路旅程从个位数一下子提升至三位数,并在万象、万荣、琅勃拉邦等多地设立车站。
  “结束了老挝只有3.5公里铁路的尴尬历史。”Phoudthavong Viengxay说,中老铁路在老挝可谓是响当当的“网红工程”,全国上下都在关注着这条铁路,今天有不少老挝视频博主拍摄报道通车消息。中老铁路的通车,将加快老挝经济的发展节奏,带给老挝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陆锁国”与亚欧相连
  中老铁路全长1000多公里,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由中国段、老挝段组成,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的对接项目。
  “我们有五个铁路集装箱的纺织品和五金产品,将通过中老铁路运往老挝、泰国、缅甸。”上海瑞翊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室云说,她的公司是对接中老铁路货运业务的第一批企业之一。
  这批来自中国沿海的纺织品,为何选择中老铁路?王室云告诉记者,东南亚纺织品市场对新品到货时间要求严苛,相比当前并不顺畅的海路运输,中老铁路可将运输时间压缩6天左右。“相比海运,铁路的时间可控、低碳环保,对于要求严苛的国际物流来说,具有明显优势。”
  第一次试水中老铁路,王室云更想开拓中老铁路与中欧班列对接的物流线路。“我们公司也承接东南亚发往欧洲的货物物流需求,中老铁路在昆明可以对接中欧班列,‘东南亚-欧洲铁路直达运输’将是我们下一步开拓的重点物流线路。”
  中老铁路的通车,开辟了一条连通东南亚、中国、欧洲的通途大道,将老挝这个“陆锁国”变为“陆联国”。
  “中老传统友谊之树更加枝繁叶茂”
  中国与老挝山水相连,一衣带水,两国文化有着许多共融共通之处。作为山水相连的好邻居,两国已经风雨兼程、相伴同行地走过了60年。
  “我家在老挝丰沙里省有亲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我们每年都会到老挝,与亲戚一同过泼水节。”来自中国西双版纳的岩觉对记者说,西双版纳与老挝接壤,当地民风民俗与老挝相似。
  国之相交在于民相亲。岩觉说,中老铁路自开工建设起,便成为他与老挝亲戚谈论最多的话题,这条铁路能够缩短他们见面的时间和距离,增加他们见面的机会。“民间交流频繁化,将使中老传统友谊之树更加枝繁叶茂。”
  中老铁路开通后,运量大、全天候运行的火车,将会使两国人民交往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交流的项目越来越多,两国人民的友谊越来越深厚。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3#
 阿玛尼卿 发表于: 2021-12-5 11:03:58|只看该作者

中老铁路正式通车的四个看点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中老铁路正式通车的四个看点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电(记者:周锐)连接中国昆明和老挝首都万象的中老铁路3日全线开通运营,这一备受关注的工程有四个看点。
  看点一:中老双赢
  中老铁路开通后,加上口岸通关时间,旅客从昆明至万象最快10小时左右可达。中老两国都将从中受益良多。
  对老挝来说,作为被中国、柬埔寨、越南、泰国和缅甸“围住”,且八成国土是山地高原的“陆锁国”,中老铁路的开通将让其成为一个“陆连国”,进一步融入全球供应链。据媒体测算,老挝的国家总收入可能因此提升两成以上。
  

  对中国来说,通过中老铁路,未来可以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实现铁路联通,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看点二:标准体系
  据了解,在中老铁路修建之前,老挝技术人员对铁路建设相关标准的知识积累较为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中方并未选择将标准“强加”于人,相反中国中铁特地安排专业人士,给老挝技术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培训,“不仅讲中国标准,还把日本标准还有其他标准体系也都讲明白”。
  因此,中老铁路采用全套中国技术标准,是老挝掌握并对比各套标准体系后的理性选择。业内人士表示,这对中国铁路下一步走出去至关重要。
  看点三:施工难度
  中老铁路位于横断山脉南延段,线路穿越三山(磨盘山、哀牢山、无量山)、横跨四水(元江-红河、阿墨江、把边江、澜沧江-湄公河),地形条件极为复杂。工程全线桥隧总长736.281km,桥隧比重达71.1%,更是为建设增添了挑战。
  以建设过程中遭遇世界级难题的友谊隧道为例。在隧道两端施工靠近国境线时,施工者发现盐岩含量急剧增加,开挖后检测发现的含盐量平均约30%,局部高达80%以上。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铁二院设计团队专门进行理论分析和模拟试验,并逐步完善处理方案,不仅顺利完成任务,还填补了在该地层下修建隧道的技术空白。
  看点四:生态保护
  在中老铁路建设的过程中,建设者始终秉持生态保护的理念。
  据了解,为保护珍稀动物亚洲象,中铁二院曾开展全隧方案、全桥方案、从两侧绕避保护区以及局部架桥等4个方案的比选。
  建设者在中老铁路穿越的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约14公里范围内,采取延长隧道减少地表出露、调整隧道斜井位置、“以桥代路”等优化工程形式,避开亚洲象主要栖息活动区域,将工程对亚洲象迁移通道的影响降到最低。
  同时,针对亚洲象的活动习性,施工者经过反复科学试验,创新研发了钢绳格栅防护栅栏。通过在保护区附近隧道进出口和路桥连接处设置防护栅栏,防止大象误入铁路区域。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00:28, Processed in 0.1248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