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4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孟良 发表于: 2013-8-24 01:35:59|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探讨研究中国的别称

 [复制链接]

http://www.phoer.net * e& j9 d+ R$ W5 F
http://www.phoer.net 6 r3 `% ^. M, \) ?9 H+ `赤县·神州:赤县、神州之称,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驺衍的人,他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国“赤县神州”。但更多的是分开来用,或称赤县,或称神州。
http://www.phoer.net + x. T2 r9 w; l; C1 ]& ?  华:古同“花”,引用为美丽而有光彩。对华的解释,一种说法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自以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作华。《左传疏》:“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另一种说法是:“华”含有赤色之意。周朝人喜欢红颜色,把红颜色看做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称作华。(也许,古人崇尚火,火有红色光华,所以称华。)还有一种说法,华是我国古称华夏省简而来。“华”作为中国的简称,历史悠久。
http://www.phoer.net 6 r5 x$ f6 d, F$ I% Y0 g) m  诸华:由于周朝人自称为华,所以周王朝分封的中原许多诸侯国,就称作诸华。晋代杜预为《春秋左传》作的注释上说:“诸华,中国也。”' Y4 `# W/ i& j) G1 c http://www.phoer.net
  中华:秦以前,华夏族称自己的祖国为中国,秦以后,逐渐发展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而又有“中华民族”的说法。“中”即中国,“华”是华夏族的简称。唐代韩亻屋诗:“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和“外国”对用。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的总称。
http://www.phoer.net $ g+ C& E4 P4 o# l, u& R+ ]1 [+ L4 P  夏:在古代有“大”的含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大禹建立的夏王朝,《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后来人们就常用“夏”来称呼中国。
http://www.phoer.net ( g! p4 i+ p+ }2 R8 \6 N  华夏:商朝时,由于实行了裕民政治,政治与文化都比以前有所进步,所以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和南方、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都向商称臣。华夏族是当时的主要民族,后来人们就把华夏作为中国的代称。! g+ R0 M8 F2 p8 H http://www.phoer.net
  诸夏:此称类似“诸华”,开始是指华夏民族各诸侯国,以后用来称呼中国。1 R2 \1 J) s. p7 Y http://www.phoer.net
  月魂:月初升或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 W9 e+ a. G* R http://www.phoer.net
  阴历每月初始见之月叫"魄"(本字"霸"),后来就以之代称月亮,并逐渐形成以"魄"为基本语素的别称--月魄、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晚魄、宵魄、晓魄、残魄、莹魄、魄宝、魄渊……如:
http://www.phoer.net 6 N" O9 C* z9 l8 M# E3 l  ①玉魄中天满,清辉近水多。(何景明《对月》)9 m$ N0 o' M3 m4 w; m$ v http://www.phoer.net
  ②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高适《塞下曲》)
http://www.phoer.net : F# G% y! x( @. h6 ^+ H7 R  2、喻称+ f6 M! D: J$ o+ q/ v/ j5 b/ [ http://www.phoer.net
  圆月如镜(鉴)如轮、如规、如环、如丸、弯月如钩、如弦、如弓,于是产生了一系列比喻性的别称--飞镜、天镜、金镜、金鉴、玉镜、玉鉴、冰镜、水镜、圆镜、圆镜、宝鉴,月轮、玉轮、琼轮、白轮、银轮、冰轮、孤轮、圆轮、轮辉,玉盘、银盘、晶盘,清规,金丸、素丸,玉环,玉弓、明弓,玉钩、琼钩、银钩、玉帘钩等等。此外还有玉羊、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等喻称。如:
http://www.phoer.net ! P' l8 K" m6 s. s. C, J0 A& I  ①团团冰镜叶清辉。(孔平仲《玩月》)
http://www.phoer.net . P7 G+ `2 x% a9 L  c7 m  ②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元稹《月》)
http://www.phoer.net 9 w; |1 \! @& t2 `: J9 M( B  A- S  ③玉轮卧兔初升魄,铁网珊瑚未有枝。(李商隐《碧城》)4 w  {. \0 E4 ?/ h http://www.phoer.net
  ④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
http://www.phoer.net 6 r% k' z6 T* }  ⑤昨夜风高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
http://www.phoer.net . n, @1 a+ T/ V# Q2 z* c/ f8 q: ]. r  ⑥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苏轼《宿九仙山》)- ?4 ]. o( Z( ^- `: w3 J' U http://www.phoer.net
  ⑦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李贺《南园》)
http://www.phoer.net 8 Y4 ]( A! S+ J. B4 G, ?  ⑧指点南楼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白居易《三月三日》)
http://www.phoer.net ) W4 z6 x: q- o/ z: S2 V$ q  ⑨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http://www.phoer.net ) B6 p6 `: c0 a: k8 ]7 j  将上述别称相互交错,两两组合,又派生出许多生词--兔轮、兔魄、桂轮、桂魄、圆舒、圆蟾、娥轮、镜轮、蟾轮、蟾盘、蟾魄、蟾钩等等。如:+ j4 p) i. `4 n% p3 f; c http://www.phoer.net
  ①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秋夜曲》)
http://www.phoer.net 4 J2 \5 _  @6 ]& O) T  ②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唐·方干《月》)  w" J* ]7 v, k' ~# c7 y5 E% P http://www.phoer.net
  ③慈鸟夜夜向人啼,几度沙窗兔魄低。(元·范椁《赠郭判官》)
http://www.phoer.net + z9 T9 _/ E# \) @1 j6 N# [, O7 D  二、来源于神话传说的别称
http://www.phoer.net 6 b* z( y) t: c4 q& h8 K3 D  月亮的许多别称,都来源于一些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
http://www.phoer.net + o! [- c& o* }) H6 g) v  1.玉兔捣药--"兔"字系列别称. Q; Y" n& X' N$ k0 l http://www.phoer.net
  传说月亮上有玉兔在长年累月的捣药,由此产生了月亮的"兔"字系列别称--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别称。如:, l3 B& U, T6 F& u http://www.phoer.net
  ①玉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李绅《奉酬乐天立秋日有怀见寄》)
http://www.phoer.net 1 b3 o( P  v6 h9 @! T  ②金兔犹悬魄,铜龙欲启扉。(江总《答王均早朝守建阳门开》)8 }; Q0 q7 N$ S http://www.phoer.net
  ③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汤显祖《牡丹亭·闹殇》)4 y. J* H6 h6 Y, _4 O http://www.phoer.net
  ④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卢照邻《江中望月》)
http://www.phoer.net * X/ k  g: |) W7 [. j  Y  2.吴刚伐桂--"桂"字系列别称- B2 I, r, f& e$ Z) { http://www.phoer.net
  传说月中有桂花树,任凭吴刚砍伐却永远不倒。由此,又产生了月亮的"桂"字系列别称--桂、丹桂、月桂、桂月、桂宫、桂窟、桂丛、桂影、桂晖、桂魄……如7 q, P7 G( B/ Z2 B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q* W# x% b0 t7 }' Q. X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孟良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孟良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月份的别称 古代“丈夫”“妻子”称呼的由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3 17:15, Processed in 1.326002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