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288|回复: 6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孙巍 发表于: 2005-5-2 17:00:34|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将饮茶──时尚生活

 [复制链接]
雨水清明,一连串水灵灵的节气,最相宜的事是相约去饮茶。尽管饮茶在不同地域的女性那里是有轻重缓急的:在上海,茶在咖啡边上;在成都,可以放下一切去喝茶;在北京,茶是一个模糊的背景;在广州,茶是日常生活;在杭州,茶是无所不在的诗意
不管怎么样,附庸而后风雅,总比一路粗俗下去好。谁说"五福"们没真正培养出一批爱茶人呢?这点儿功德,在民间通常沏一大缸子茉莉香片或"高末"的北京,怎么说也比江南、潮汕来得不易。

北京你请吃饭,我请喝茶

清代雅士说:"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当代雅士感慨说:"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业,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

如此这般,你怎能让现代人真心地、静静地、优雅地、心无旁骛地饮一杯茶呢--在这红尘滚滚的超级大都市里?

喝茶的景点

现如今,在北京,茶馆无疑是多如牛毛的(多是上世纪90年代涌现出来的),但绝不是盛名之下、记忆之中老舍笔下的茶馆--"来啦!""您走好!""慢闪身!"那独特的吆喝,那阅尽人间沧桑的老掌柜,那些茶客--壮士、穷汉、没落贵族、丧德的、算卦的、纳妾的、破财的、说合的、敲竹杠的、闲谈的、遛鸟的......人生百态在这里聚合,皆因了必不可少的一盏茶。就算是一场戏,偏像那个年代寻常日子的常态。

现在,"老舍茶馆"体体面面地立在前门西侧,拾阶而上直通三层楼,你能想到的茶和文化的细节一应俱全,优雅的中外茶客低声细语,晚上还有曲艺表演。倒像是极尽手段,摆在那里展览着的现代京味茶文化秀。

我们颇喜欢在那里请外来的朋友喝茶,因为它够有代表性和标志性,连布什、基辛格都抽空来此小坐,所以它当然可以算作一个小小的旅游项目。旅游景点真的有打动人心的美景吗?未可知,到此一游足矣--作为主人,通常陪游过多次本地景点。

至于茶,20元至百多元不等,味道尚可,特别讲究的人大概可以辨别出不同地域和"明前"、"雨前"不同时段的产物,但我去喝了这么多次,还真没碰上内行,大家都把它当成解渴的蠢物,续杯全在3次以上--那么贵,物尽其用才是;其实喝茶的人不见得真渴,谈话间的填充动作而已,因为是在茶馆--在饭局上道具多半是酒了。

说到茶食,当然北京小吃艾窝窝、驴打滚、栗子面小窝头等少不了应景,不见得好吃,反正喝茶的也不见得真饿。倒是西边厢每天傍晚开始的曲艺表演拥有很多上了年纪的发烧友,其实,若不是真爱,实在太难耐,听完一场远比做淑女状灌一肚子茶水难度更大。

喝茶的景点当然还得提到五福茶艺馆,那也是我们一度趋之若鹜的。"五福"以经营茶艺为主,出现在1994年,如今已开设了12家连锁店。当年,它乃京城第一家茶艺馆,第一家茶具、茶叶专卖店;茶艺表演以及现场制作紫砂壶等"细艺"让我们又惊又喜,不少人还参加了它的茶艺培训班,把个喝茶操练得像模像样、头头是道。当然,形式是容易掌握的,速成班倒也能迅速把我们打造成内行模样,其实我们对于那种烦琐细腻的仪式的热衷,是粗糙日子对精致生活的膜拜,那种精致,可能来自想象中的欧洲,可能来自失传了的祖先的日常习惯。

不管怎么样,附庸而后风雅啊,总比一路粗俗下去好。谁说"五福"们没真正培养出一批爱茶人呢?这点儿功德,在民间通常沏一大缸子茉莉香片或"高末"的北京,怎么说也比江南、潮汕来得不易。

请喝茶的6大理由

现在我们动辄便说"请喝茶",在90年代北京新一代茶馆涌现出来前,人们通常动辄说"请吃饭"的(当然直到现在人们也热衷于请吃饭)。那时我们是年少女孩,多数是"被请"--"请"是要有资格的。感谢现在北京遍地差强人意的茶馆,在我们30岁时成了我们相宜的请客场所,那么你请吃饭,我请喝茶!因为喝茶具有6大好处,在我们脑子里几秒钟就权衡出来了--算计从来不是北京女子的长项,但哪里的女子直觉都是好的。

时尚 今天一个白领丽人说请喝茶,明天一个白领丽人说请喝茶,只消3个,谁不会领悟这是一种时尚?

文化 茶和文化联姻,罄竹难书。说到文化,谁敢蔑视?请喝茶暗示着你我都文化。

健康 比请抽烟、请喝酒、请喝咖啡、请吃高卡路里的东西不知健康多少倍。

经济 什么样的饭你没吃过?我们郑重其事请喝茶,可见一盏茶不亚于一局饭,不过通常还是经济些的,你能说不好?并且一般请喝茶是在你请吃饭的之前或之后。

道德 和他单独晚餐总觉不妥,不妨一起喝茶,于是君子之交。

交流 饭局让人心猿意马,喝茶最利于谈话。不论是老友聚会还是半公半私性质的交流、讨论、座谈,既不过于严肃,又不放浪形骸,既不奢华,又不局促,温馨淡雅,气氛好极。

这么说,也不代表我不爱茶,只不过真爱不在茶馆。自家干干净净、细细长长的那只玻璃杯,放入一撮颇有来历的茶叶,经饮水机里电话叫来的桶装某某矿泉水加热后几秒钟就冲泡好了,绿琥珀色的,细长的手指握着,出神,没想什么典故,对着电脑,写不出--先喝杯茶再说,于是全身心逃避到茶里去了,成了依赖。

漫步上海街头,比一比咖啡馆和茶馆的数量,就是把这两年风起云涌的台式茶馆一同算进去,也一定是茶馆甘拜下风。但每户人家的家中却少不了茶。如果说咖啡馆是上海女人的一件时髦洋装,那么茶就是贴心的睡衣,自己欣赏,足矣。

上海浓浓咖啡味,淡淡清茶香
将饮茶────时尚生活  5M5JF7nh.gif  保存到相册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孙巍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孙巍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孙巍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孙巍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孙巍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孙巍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老成都的平民茶铺 老茶馆领略川西风情 金庸最喜成都第三城
2# 四姑娘山
 楼主|孙巍 发表于: 2005-5-2 17:01:4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和在美国生活多年的朋友谈到喝茶,朋友说,在美国根本没有茶的概念,口渴了,要么白水饮料,要么就是咖啡,喝多少杯都不怕招惹身体。
骨子里浸淫了西方文化的上海,多少有些美国的味道。

漫步上海街头,比一比咖啡馆和茶馆的数量,就是把这两年风起云涌的台式茶馆一同算进去,也一定是茶馆甘拜下风。在深受殖民文化影响的上海,泊来的东西常常会受到意外的追捧,极尽奢华并使它远离大众。但每户人家的家中却少不了茶,如果说咖啡馆是上海女人的一件时髦洋装,那么茶就是贴心的睡衣,自己欣赏,足矣。

这多少也折射在上海女人的茶馆心态上,约在茶馆的女人,感情是清朗的,对方若是女人,应该是一对闺室密友,对方若是男人,那男人也一定是她的"姐妹"。

上海现有的茶馆不外乎这几种:茶艺馆、老茶馆、书店形式的茶馆、台式红茶坊。上海和茶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海周边就出产两种举世闻名的茶叶:苏州的碧螺春和杭州的龙井,也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上海人更喜欢这种没有经过发酵的绿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孙巍 发表于: 2005-5-2 17:05:28|只看该作者
过了30岁的上海女人,除了咖啡,也会渐渐喜欢起茶来,有的人喝了一辈子茶却不一定真正懂茶,而知性的女人喝茶时,通常会喜欢一整套泡茶的过程,繁复中见雅致,温婉中见个性。
"宋园"和"汪怡记"是颇有名气的茶艺馆,去那里喝茶是为了见识海派茶道的真谛。坐下来点茶后,便有茶艺小姐推过一张小桌,点燃红泥小火炉为客人泡茶,悬壶高冲、观音出海、平分秋色。客人也会把着闻香杯细细地闻,拿起小茶盅三口为品。茶点也颇有海派特色,肉枣、肫肝、开心果,再加上红木的八仙桌、长条几,空气中还若有若无地回旋着苏州评弹,坐在这里的女子常常会将自己想象成穿着旗袍、烫着卷发的张爱玲,而且她们多半会有三两件旗袍供她们休闲和盛宴之需。

"宋园"和"汪怡记"可以算是上海茶馆中的贵族,茶以名茶为多,当然价格不凡,40-120元/泡通常还是能被茶客接受的。碰上初入门的客人,茶艺小姐会推荐一种并不昂贵的新茶,就像一门新学科,由浅入深慢慢品尝。

茶性如佛性,没有经过岁月的打磨是不易体味的。不少女性喜欢老茶馆,爱就爱在一个"老"字上,老式茶馆主要分布在城隍庙的"上海老街",而且沿用了老茶馆的店名:"春风得意楼"、"上海老茶馆"。

旧上海的老式茶馆门口一侧是专卖开水的老虎灶,店堂内放着方桌条几和热水瓶,爱喝茶的人会在清晨来这里坐上一小会儿。知书达理的上海女人的怀旧感多半不是因为茶,而是为了猎取弄堂中的香艳故事,以此唤回自己"老底子"上海人的优越感。不过她们想去喝茶的老茶馆里光有"老"是不行的,家什应该是做旧的那种,沧桑而精致,茶壶不是热水瓶而是随手泡,新与旧的交相辉映中,既可以回忆又可以憧憬,像极一个上海女人。

老茶馆中人气最旺的要数豫园的"湖心亭茶馆",不过它不属于时尚的上海女人,它只属于与上海纠缠了五六十年甚至更多时间的老年男子和偷窥着这座城市的外国人。好茶的价格虽然也在20-40元左右,但是适合老年人喝的普通茶叶也很多,这里是他们的社交场所,喝茶反在其次,若是也有年轻的上海女人出现在他们中间,她们同样也不为喝茶,而更多搀杂了窥探和眺望的心态。
4# 金佛山
 楼主|孙巍 发表于: 2005-5-2 17:08:33|只看该作者
在中国文化中,茶和书画常常是分不开的,当书店和茶馆合在一起时,总有种天然的交融,在"汉源书屋"、"耕读园书香茶坊"里,捧一杯香茗,找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细细地读,已成为一部分高修养的文化女性打发时光的一种方式。与前两者相比,去茶艺馆的女性则以外资公司的职员为多,除了她们的经济条件能够承受这样的消费外,既能学些茶艺,又能放松休闲是她们的目的所在。去老茶馆的女性则有着时尚而年轻的心态,甚至有不少就从事着时尚圈的工作。
如果用风中开放的百合来比喻前面所说到的茶馆也并不夸张,它们点缀在城市的角落中,寂静而了无声息,就连茶馆的门楣也是低调而不张扬的,不像那些满街都是的台式红茶坊,会用亮丽明艳的色彩来招徕顾客。

来红茶坊的客人喜欢的就是这种真正的放松:嬉笑怒骂,放松的是心情;东倒西歪,放松的是四肢,10-25元的消费,放松的是金钱。这里是更年轻一代的天堂,不过还是会有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来这里坐坐,要上一杯珍珠奶茶,看孩子坐在秋千椅上荡来荡去,女人的安详和满足是她们最美丽的容颜,少女不会懂。也有结伴的女人同行,她们会找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坐下来,随意点一些小食饮料,她们也是随性的,逛累了街,踅进小屋,稍做休息,感觉也确实很爽。

有心人做过统计,沪上的茶楼茶坊如今已多达2000余家,星罗棋布于上海的通衢幽巷。不过和其它城市的茶馆相比,上海的茶馆从没有火过,相对于咖啡生活,它只是一剂调味品,它还远远没有占领女人的生活空间,虽然在她们平常工作的写字台上,总是放着一杯茶。

成都的阳光令人格外珍视。有太阳的日子里,泡茶楼的人们立刻挪到露天的茶园里,于是那里坐满了喝茶晒太阳的人。所以她们说:"出太阳时,没有人约你喝茶,你会有失落感。这样,你就会想到主动去约人。"

成都放下一切,去喝阳光下的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孙巍 发表于: 2005-5-2 17:09:34|只看该作者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茶馆、茶铺、茶坊、茶园(不管怎样称呼那些喝茶的地方)--在全国数量最多的大概要算是成都。老成都人和新成都人的生活从来都未离开过它们。如果说坐茶馆是这个城市的传统,曾是男人们的日常生活,那么如今女性进茶馆,则是平常而又美丽的风景。外地客很快能感受到这种弥散在整个城市空气中的悠闲和散淡的精神,它让你慢下来、静下来。
日常生活:有事无事坐茶馆

现在,成都过去那种小街小巷里竹椅木桌的老茶馆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高档茶坊和环境优美的露天茶园。1994年7月开张的"茗峰苑茶坊"是成都第一家高档茶坊,那时它的一杯清茶的价格是20-80元,高出一般茶馆10-20倍。当好多人还没想明白为什么"喝茶也疯狂"时,装饰精美、豪华时尚的高档茶坊就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遍地开花、一气呵成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力求保留传统茶馆风格的高档茶馆,当时比较引人注目的明清茶楼从建筑装饰、茶具用品到与茶相伴的四川扬琴、书画、围棋、象棋直至茶艺人员的举止、服饰都再现了古典的韵味。

成都人安闲随意的气质也迫使茶坊高档而不高贵。事到如今,所有茶坊一律"茶品五折",饮茶自然成了一种普遍的消费,一向舍得穿舍得吃的成都女性,又增添了一项舍得--"喝",有事无事坐茶馆。

沿着府南河从五丁桥往南不到4公里路,就有十几家算得上成都最好的茶坊。"S大茶坊"最忠实的茶客是一批白领女性,久而久之,茶坊老板似乎也有意营造很女性的氛围,由过去的讲究豪华气派转换为浪漫细腻的温馨,钢琴手也由原来的小姐换成了帅男生,免费读物大多是港版时尚杂志。近两年来,注重女性消费的茶坊已相当普遍。许多茶坊除了在茶厅的布置上更个性化,更女性化,过去那些只讲究名茶档次而忽略女性对茶的特殊感受的做法,已成缺乏品位和落伍。给女士准备特制的养颜茶,已成为茶坊老板的一道生意经。于是,浪漫的"玫瑰情"、忧郁的"苦丁香"、香艳的"胭脂红",便成为一家茶坊的品位体现。在那里,女性茶品有一个个优雅的名字,如"贵妃香茗"、"凤灵春绿"、"飘雪"、"早春二月"、"明前姊归"、"梦绿春"等。

喜欢坐茶坊的黄女士谈她对茶坊的感觉是:"很放松,可以什么都聊,也可以什么都不聊。和女朋友来坐坐,会感到温软的舒适;和异性朋友来这儿,浪漫但又不会失去'距离',双方都很轻松。"实际上,黄女士多数时候是一个人花上10块钱要一杯"花毛峰",在这里读一下午的书。她说:"除了夏季,有太阳的天我们就到底下喝茶。"

她指的底下,是"S茶坊"外府南河边的露天茶园。

当务之急:晒露天茶园里的太阳

露天茶园的生意得益于成都风和日丽的气候,特别是冬日少见的太阳一出来,公园、河边甚至路边的茶园,一派繁荣景象,几乎寸土寸金,茶桌一张紧挨着一张,所有茶园的茶桌会一张也不剩。因此,成都近千家高档的茶坊和几乎难以统计的简单的茶园,都有着相同的功能。选择在茶坊或是在茶园,多数时候得由天气决定,高档与否倒在其次。

人民公园的"紫薇园"露天茶园有着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楼台亭阁,湖光树影,鸟语花香。不仅许多老人喜爱在这里喝茶,清新淡雅的女士也格外喜欢这里。无论什么季节,棚架上的七里香和紫藤总是茂密,清风夹带一阵藤蔓的幽香,使人的心宁静下来。茶最是心境的对应,于是,心随茶静。看上去,这个茶园多了些女性的品质。

最爱到这儿喝茶的陈茵说:"除了夏季,如果出太阳却没有人约你喝茶,你就会有失落感。这样,你就会想到主动去约人。"

通常,成都的公司对作息时间都不会要求很严,老板或上司如果是地道成都人,一看太阳出来了,也会想到去喝茶。这时如果他的工作的确很忙,也会暂时放下或带到茶园里去做,有时干脆约人到太阳下的茶园里"泡生意"。

几乎所有的茶坊、茶馆、茶园都提供麻将,吵吵嚷嚷的麻将声中,喝茶、聊天、下棋,通常互不干涉。许多时候4位女士相约喝茶,也就会玩麻将。在茶坊玩麻将一定会是在包间,真正喝茶的是在大厅。而在露天茶园,如果是冲着太阳去的,晒太阳、打麻将就成了主要活动,喝什么茶就一点儿也不重要了。

有趣的是,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拨儿女人在一起喝茶,突然发现自己的丈夫和另一拨儿人也在这里喝茶。谁去接放学的孩子?自然是她们的丈夫需先行一步。成都的男士对妻子或女友喝茶,绝对宽容支持。要是哪个男人在这个问题上小气,对方或外人就会说:"就是去喝茶嘛,有啥子关系嘛。"反对女人喝茶,在成都是一件极其无理的事情。

成都女人可以放下工作、家务去喝茶,特别是赶着喝太阳光下的茶;没有哪位女性会拒绝女伴的"喝茶"邀请,也没有哪位男士会拒绝女性提出的"喝茶"请求。这样,喝茶就成为这些有一点儿时间,有一点儿空间,还有一点儿钱的女性的头等大事
6# 青城山
 楼主|孙巍 发表于: 2005-5-2 17:10:45|只看该作者
假若要选广州使用最频繁的10句话,那么,"听日(明天)请你饮茶"或者"几时得闲一起饮茶"之类似句子,必占其一。
广州爱上茶楼

家住人民路的祁伯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早上6点钟起床,洗漱完毕,慢慢踱出家门。走大约10分钟的路,就到了"幸运楼"茶楼。这是家有点儿年头的老茶楼了,因为老,所以习惯,所以亲切。自退休以来,祁伯每天都来这里"报到",跟上班一样准时,风雨无阻,到现在已有10年了。

茶楼的服务员几乎都认识他,一上到二楼,便有人亲热地打招呼:"祁伯,早晨。"(早上好)祁伯也笑咪咪回说:"早晨、早晨。"那种熟悉的感觉跟回了家似的。他边说边向窗边走去,因为来得早,每次都能坐上自己心水(喜欢)的窗边位,久之,那座位也成了他的专座了。

一坐下,就有人冲上了祁伯10年不变的最爱:深褐色的乌龙茶,再叫上两碟点心,就是经典的"一盅两件"的搭配了。点心种类繁多,祁伯倒是经常换的,干蒸、水晶饺、煎堆、黄金糕......就是每天换两种,一个月之内也不会重复。展开手中的报纸,细细地看;茶,慢慢地饮。祁伯的一天就这样神闲气定地开始了。

其实,广州的很多老人都是从叹(品)早茶开始他们的一天的。有时也约上三五个老友一起边饮边聊,大半个上午悠悠闲闲地就过去了。对这些老广州们来说,喝茶是自出生起就伴随他们从童年、少年、青年直到老年一路走过来的。喝茶已经成了自身的一部分,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多的是感情上的依恋。就像祁伯所说:"一天不喝茶就没精神,总觉得少了什么。"所以一般茶楼的客人也大都是熟客。在广州越来越现代的面孔下面,属于本土的传统和文化始终坚定、固执地存在着。

不过,对于自己开公司的阿琪来说,喝茶的意义就不是纯粹的休闲了。平时公司的事情让她忙得总像在打仗,就算在茶楼坐下,也多不是单纯的喝茶会友,一起喝茶的常是公司业务上有往来的朋友,边喝边谈生意。她说谈来谈去,还是觉得边喝茶边谈生意好。一个三十来岁气质优雅的单身女人,坐在幽雅安静的茶馆,或巧笑嫣然或伶牙俐齿,本身就是一幅和谐得让人心动的图画。她得意地说:"喝茶谈生意成功率挺高的,尤其当对方正好也是爱茶的男人时。"佳人与香茶,这时可一点儿不输给美女与香槟的经典组合呢。

其实单从喝茶本身来讲,身为潮州人的阿琪最喜欢喝的还是"功夫茶"。"功夫茶"因为碱性大,茶汁浓而苦,一般只有男人才爱喝。阿琪却坚持认为"功夫茶"更适合女人喝。看看那些纤巧的茶具、讲究的泡法、细细地啜饮,都与女人的精致不谋而合。茶壶只有拳头那么大,杯子则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握在女人的纤纤细指中才无比协调、深具美感。茶叶最好是选用半发酵的乌龙茶,用手指在茶壶里压实,据说压得越实茶越醇。水最好是经过沉淀的,烧沸后马上灌进壶里,斟茶时要几个杯子来回地斟,以免前浓后淡。饮时用舌头舔着慢慢地品,初时微苦涩,越饮便越觉其苦香甜润。

所以虽然泡"功夫茶"颇费功夫,阿琪却视之为享受,每周总要泡上几次才觉得熨帖、安宁。"喝茶还有美容的作用呢。"看她,身材苗条、皮肤光洁,不由人不信。而且"腹有茶香气自华嘛。"她笑着说,样子悠闲无比。

而在韦莹心里,喝茶是与爱情连在一起的。她与先生的第一次约会便是在茶馆里。北方来的她,之前对喝茶并没有什么感觉。但那晚,她喝得很多。音乐轻柔,茶具精致,细细的杯子里黄澄澄的铁观音是金子的颜色。雕琢般的点心摆在碟子里,全由茶做成,多是透明的,浅绿浅黄浅褐的颜色,中间凝固着盛开的菊花、茉莉、妩媚的玫瑰花瓣,美得像琥珀、像水晶,正如极纯粹的爱情。

那茶,韦莹越喝越香,只觉唇齿生香、双颊芬芳。一杯又一杯,也不知喝了多少杯,直喝得飘飘然、醺醺然,有如酒醉。她终于知道,原来茶真是会喝醉人的,所谓"醉茶"是也。

从那时起,她爱上了喝茶,也爱上了那个爱喝茶的、散发淡淡茶叶味道的男人。

现在,他们也不时地会去茶馆坐一坐。如果带着儿子,就多去茶楼。虽然小孩子不识茶滋味,却也爱上茶楼,因为有好吃的点心。节假日广州的很多家庭都是以全家齐齐去喝茶来开始新的一天的。大人喝茶聊天,谈事情促感情,小孩子爱热闹吃美食,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广州的茶楼基本上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实在方便得很。就算茶楼里坐不下了,也要在自家悠闲地泡一泡、喝一喝。广州的许多私人商肆、铺头,甚至商场、酒家,都摆有根雕一般的茶桌茶凳,上置一副"功夫茶"茶具。从早到晚都有人闲闲地坐在那儿,闲闲地喝茶、聊天。坐得最经常、喝得最多、说的最多的那个就是老板了。

想起从前广州一间老茶楼"妙奇香"门前贴着一幅对子,曰: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这算是爱拼、爱享受的广州人的绝佳写照了。

还有一点可以肯定:假若要选广州使用最频繁的10句话,那么,"听日(明天)请你饮茶"或者"几时得闲一起饮茶"之类似句子,必占其一。

这慢条斯理的香,构成我对杭州念念不忘的全部理由,念念不忘犹如茶壶里绵绵不绝续不完的水。以至多年以后,西湖在我的感觉里,就是一杯色泽流动、暗香酽酽的清茶。

杭州慢条斯理的香,还有想念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孙巍 发表于: 2005-5-2 17:11:17|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江南人,不过不在杭州。我家乡也有茶,不过不是龙井。
杭州的茶馆有一种浪漫的安静,因为有了一些忽隐忽现、忽高忽低的人声,让我觉得不声不响的自己可以更安静地藏在里面。"安静",一个老词语,伴着用指尖轻轻弹击杯壁的韵律,杯里的绿微微荡漾开去,茶的香就慢条斯理地笼住了人。这慢条斯理的香,构成我对杭州念念不忘的全部理由,念念不忘犹如茶壶里绵绵不绝的续不完的水。以至多年以后,西湖在我的感觉里,就是一杯色泽流动、暗香酽酽的清茶。

最好是在杭州住上十天半月,每日闲闲,鞋跟敲过西湖边一圈又一圈。连绵的绿荫,斜斜地掩住了波光水色,整个城市看上去,都是黛绿色的了。

在茶馆里品茗,其实雨天或是下雪反而比阳光灿烂来得好。那时常去的一家茶馆,就在西湖边。推门进去,看见墙上挂着的字画:"青染湖山供慧眼,藤索茗话契禅心"。正是雨季,淋了一身水,踏进悠悠的茶香里,整个身心便不由地为之一振,仿佛被掏空了似的,飘飘欲仙起来。清幽的古筝声吟在耳边,稍暗的茶室里,有个女孩在做陶,薄而翘的唇抿得很用力。我手中的茶杯,就是这般不经雕琢地从她手中拿捏出来的吧,有些粗糙,却不失真率,碰在唇间,有不光滑的感觉。女孩做陶的神情记忆太深刻,索性把这家叫做小茗的茶店暗暗叫作了"小抿",好像那样叫了,它就可以专心地属于我这个过路的喝茶人。

杯是粗陶的,茶是清苦的,茶点却是精致的。绿豆糕,甜而不腻,咬在嘴里,是绵绵的松软;玫瑰糕是香妍的,鼻端轻嗅,有淡淡花香;小粒的桔红丸堆在盘里,簇拥着两三粒清凉的薄荷糖,把红绿配出一份清雅来。

位子靠窗,可以望向湖。窗边有一池荷花,触手可及的距离,便成了我一天接一天跑到"小抿"坐着的由头,只想单纯地看着它们怎样一点点开出花来。无穷碧的荷叶,渐渐有了小花骨朵,椭圆形的。再迟个几天来看,它便绽出了小小的花蕾,蕊间可见嫩黄;快要离杭的时候,偶一回头,荷花已经全盛了,颜色红白居多,嫩得可掐出水来。

我从未在晚上去看它们,"小抿"每天的时段是在早茶和午茶间晃悠的,天还不太黑的时候,就掩门休息了。

喝普通的西湖龙井,水却是"虎跑水",洌甜的。几片整齐的茶叶放进茶壶里,一壶沸水冲进去,匆匆一盖,便盖住了那欲散的清香。窗外依旧有雨,顺着古旧的檐,滴答滑来,打在深绿得几近褐色的荷叶上,有沉闷的轻响。那仿佛是种阻碍,无法穿击而过的挫败感。

我独自一人带一本书--漫画书是不带的,喝茶看漫画,如同吃米饭配红酒那样的矫情。我带《浮生六记》,把心情投入这种穿越时空的缠绵里去。有时候什么也不带,只是坐着发呆。啜着茶,嗑着盘中的瓜子,这种味觉组合,清而香,而且有起起落落的动感,好过"星巴克"的咖啡和"黑森林"蛋糕。看着时间的凝固,看湖上的游人半明半暗的脸容,有人喜欢在雨天游西湖。远处的苏堤是一道绵长优美的水袖,这样的注视里,我微微有浪掷时光的奢侈感。

除了"小抿",还钟爱过有城中独一无二的竹亭的那家,最爱在有风时去,哗啦一排浪一样涌过笑傲江湖的豪情,有时,更能听见有人在唱:"沧海一声笑......"秀媚的杭州,在这一刻突然金戈铁马。可惜未试过在船上喝茶,那必是一番不同的风情。扁舟一叶,漂浮在这西湖之上,人就是一小点儿细碎的茶叶末末了吧。

还有一次经历,虽不发生在茶馆,但与茶是更贴近的,近得走到幕后去揭开魔术的幕帘--在九溪十八涧探幽,随了老乡一步步走近了龙井村,看见了传说中的干隆谕旨的18棵茶树,看见了茶叶怎样在茶农的手里炒作......然后,他们将一小瓶珍贵的"明前"新茶放在我手里,并嘱我取"虎跑水"精心冲泡。

杭州,因为关于茶的记忆太深刻美好,所以我简直不愿记得那些煞风景的情节--比如,在喧闹的西湖湖心亭,曾局促凑合地喝过茶;比如虎跑泉边,有人圈地卖水卖瓶,一可乐瓶水若干元......

如今,"小抿"已经不见了,杭州的朋友说,不少老的或者半老不新的茶馆,如果地段不好,生意每过一段时间,就像又冲过了一遍水的茶,越泡越淡。倒是"仙踪林"一类的可以吃喝玩乐的休闲茶坊,人气旺得要沸出来。

说不出的遗憾。心目中的杭州,应该永远不会发生茶馆倒闭这类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5 21:58,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