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灵动的上升弧线,画出东坡故里的发展轨迹── 今年1至9月,眉山市经济运行“高开高走”,全线飘红。GDP增速1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产品产销率100.6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41.4%。4个全省“单项冠军”,使眉山发展步入新境界。 不进则退。市委书记余斌一语直中本质:跨越发展,就在于让工业这头“大象”灵动起舞。 布局:各个击破,点面结合
在成都平原经济圈中占据一席,经济实力却一直位居“老幺”。眉山跨越式发展,路在何方? 时光回溯到2002年1月。眉山市委经济工作会。激烈的思想碰撞,催生理性的发展路径:融入成都、错位发展、强工稳农、追赶跨越、富民升位。“二十字”发展战略载入眉山史册。 跨越着先鞭,首看东坡区。扭住“工业强区、农业稳区、商贸活区、招商兴区”思路,该区成为一方投资热土。今年1至9月,全区新上千万元以上项目15个,引进内资5.6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54%,利税同比增长130%,均位居全市第一。 创丘陵经济强县,温州商贸城、 康师傅等“大块头”项目扎根仁寿;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前三季度,彭山已协议引资19.6亿元,实际到位5.85亿元,同比增长94%;在小县丹棱,中车集团首期注入资金5000万元收购丹齿公司,开发孤齿项目,让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企业重振雄风。 踏着富民升位的鼓点,各区县纷纷调整目标。各个击破,由点及面,眉山豪情报盘:2002年,全市GDP增幅同比增长10.8%,增幅首次突破两位数。GDP增幅、工业增加值增幅继2003年双双获全省第二名后,今年前3季度又“抢”得第一。3年时间,眉山成功实现“三级跳”。
操作:厚重奠基,灵动起舞
见证眉山工业起跳的,是两个左右发展格局的“大手笔”。 ──2003年10月,启明星这一中国一流、世界领先的电解铝项目,在眉山投产,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销售规模取代长时间占据头把交椅的饲料工业。 ── 新希望集团、妙士乳业、菊乐乳业等知名企业相继进驻眉山,牵手打造西南生态乳业大市。 产业结构失调,眉山有过切肤之痛。1997年设区时,三次产业比例为40:34:26,以老三线企业为主调的眉山工业,负重踽踽而行。 当33万吨电解铝项目启动时,一条巨大的产业链开始急速舞动。上游:投资近20亿元的 瓦屋山电站开工;总投资5亿元的高凤山电站竣工。中游:投资7亿元的500千伏变电站很快投入运行。 下游:以启明星铝业为龙头的眉山铝业城轮廓初现,鑫星铝业、四海铝业等多个项目加盟,构建庞大的铝产业集群。 阳平与新希望集团联合,组建新阳平乳业有限公司,带动全市农户饲养奶牛4.4万头,日产鲜奶达300吨。西南生态奶业大市初具规模。 产业互动,高科技项目美联胚胎不请自来;产业互动,世界500强之一的瑞典 宜家看好青神,长设供货基地,带动13家企业;产业互动,产品销售半径变长,市场空间拓展,一大批外向型企业青云直上。一个小小的青神县,便有强力机械、青城木工、华明纺织等13家企业20多个产品出口,今年目标直逼千万美元大关。 3年间,眉山工业成功突围,荡气回肠的改革举措纵横边底。进退之间,全市526户国有和城乡集体企业、重点乡镇企业脱胎换骨,全面改制轻装上阵。目前的眉山工业经济中,非国有经济占90%以上,民营经济扛起绝对主力大旗。 一系列让人眼热的数字,演绎着眉山工业的超常规发展,组合成眉山三次产业的今非昔比:27:42:31。近3年来,全市重点工业投资项目达320个,工业固定资产投入121.1亿元,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2%,拉动经济增长7.7个百分点。 眉山工业,厚重而灵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