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难写现代史。如原盐亭县党史办江谓川主任写的《马克思主义在盐亭的传播》,对研究盐亭党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但对“川陕根据地时期”的三台中心县委书记汪克明的美化,也不真实。如说汪克明被人告密,被捕后能全身退出;继续指挥革命,受伤后能安全离开,而被敌人包围的本土地下党、游击队的数百名久经战斗的成员,却叛变了革命。奇怪的这些人又有300多英勇就义。1936年夏汪克明登报脱党,有反映是他投敌破坏盐亭龙潭革命的声音,但党内却没有严格审查,解放后还安排了工作。 2010年11月8日中共盐亭县委、盐亭县人民政府承办,中共盐亭县委宣传部主办的《盐亭县新闻网》,发表《追寻盐亭山乡的红色记忆》一文中说:“日前,盐亭县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革命老区县,据悉,这也是此次我市被唯一认定的革命老区县”。又说:“1929年,中共盐亭特支建立后,袁诗荛领导盐亭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反封建、反剥削、反苛捐杂税的斗争,党组织和农民协会普遍建立,在全县24个乡镇建立了33个党组织、30个团支部、100多个农民协会,以川西北‘抗捐大联盟’为代表的党的外围组织,群众达4100多人,并建立了以‘工农前卫团’为主的农民武装队伍1200余人”。该文还只说“三台柳池暴动失败后,省委将三台中心县委迁至盐亭”,闭口不提是迁到盐亭龙潭地下党、游击队的根据地。其实,袁诗荛1926年就离开盐亭,1928年就被反动派杀害了。他在盐亭组织进步活动只有约一年时间,并没有成立中共盐亭特支,而是他走后留在本土他的战友和学生们,后来完成的工作。《盐亭县新闻网》是闹笑话。 《追寻盐亭山乡的红色记忆》之所以有难言之隐,是因为在1932年至1935年的川陕根据地时期,党内高层发生张国焘通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人,分裂党,分裂红军。当时盐亭龙潭本土地下党、游击队是站在毛主席和党中央一边,进行了抵制。张国焘是1921年年底参加莫斯科的远东劳苦人民大会时,见到列宁。此间只是偶尔听到过有1920年的“重庆组织”和《重庆报告》。1928年张国焘再次赴苏联参加中共六大,在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留驻莫斯科。此间他才在共产国际工作了解了“重庆组织”和《重庆报告》的情况。1931年初张国焘回国,1932年张国焘带领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与川陕边党组织创建川陕根据地,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李井泉(1909-1989),江西省临川人。1934年参加长征,1935年调红四方面军工作。张国焘(1897-1979),江西萍乡上栗人,竟然利用老乡关系拉拢李井泉,李井泉进行抵制。张国焘一怒之下,把李井泉贬到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当政治教员。李井泉虽能与张国焘作斗争,但也支持过张国焘在红军中开展扩大化错误的“肃反”。汪克明(1909-1984),四川省宣汉县人。1928年加入共产党,1929年任中共成都龙泉特支书记。来自通南巴根据地方向的汪克明,崇拜张国焘,也了解李井泉。盐亭革命老区南面梓江榉溪河畔石狗场(即龙潭子附近的五龙场)地区地下党游击队“工农前卫团”300多共产党员,就是在这位执掌三台中心县委书记、“工农前卫团”任团长的汪克明手上,惨遭田颂尧部29军大屠杀英勇就义,都成了“叛徒”的。 四川解放后时期李井泉书记为了维护活下来的汪克明一个人的正面形象,将被盐亭革命老区很多群众怀疑是真“叛徒”的汪克明的自辩说法,变成了制造盐亭革命老区在本土直接参加地下党辉煌革命活动事迹的大批牺牲的、像何增甲、申秋成等近千名的干部和党员划为“叛徒”案。由于文化大革命后,李井泉书记仍担任中共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国家领导人的职务,使得《中共绵阳市志》和《中共盐亭县志》等对解放后制造的被敌人1935年屠杀于盐亭高灯定的申秋成、何增甲和他们带领的那300多共产党员的游击队战士为“叛徒”案,难于纠正。也给盐亭解放后60多年的革命和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使这个的贫瘠山区县至今难改变比周围县落后的面貌。解放后60多年中,有三位作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以上的领导来过盐亭指导过工作。第一位是朱德到盐亭,1960年3月朱德回老家仪陇,回来路过时提出要视察盐亭,当了解浮夸风对盐亭经济的破坏后,对盐亭县委领导人给予了教育和引导。第二位是赵紫阳到盐亭,文化大革命中盐亭武斗严重,县委班子派性也严重;1975年10月赵紫阳调四川作省委书记,1976年粉粹四人帮后,赵紫阳亲自来盐亭调整县委领导班子,并对盐亭的生产作具体指导,对盐亭后来的发展起过促进作用。第三位是温家宝到盐亭,1999年温家宝副总理到盐亭视察,还接见过盐亭农民养蚕大户都政全,说明温家宝对盐亭生产的关心。但盐亭的农业生产抵不过外面工业生产的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