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835|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王德奎 发表于: 2014-11-3 20:53:25|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历史文献《盐亭县新闻网》闹笑话

 [复制链接]
《盐亭县新闻网》闹笑话
──《追寻盐亭山乡的红色记忆》的难言之隐
袁诗荛1920年在成都高等师范学校读书期间,王右木介绍加入“重庆组织”,开始研究和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1921年“重庆组织”解散,他应张澜的邀请到南充女子中学任教,同时担任南充、端明、顺庆联中三所中学的国文教学,指导学生组织他所任教的三所学校的学生学生联合会,建立“读书会”研究马列主义,举行学习研讨会、辩论会、学术研究会,搞时势讲演、学习竞赛,演文明话剧,并利用寒暑假开展宣传剪辫子、放脚等活动。他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吴玉章在南充中学主办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座”的活动。1922年王右木在成都创办了《人声》周刊,袁诗荛被聘为撰稿人和推销员,每学期在南充代售20—30份。同时还担任南充《向导》、《中国青年》、《晨报》、《申报》等进步书刊和报纸的组稿及发行工作。1923年他自己创办刊物《短刀》,向学生个人宣讲革命思想。他的学生罗瑞卿、任白戈等,就是在他宿舍里诚恳求教的学生。1925年春经王右木介绍,在南充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把四川共产党史自1921年“重庆组织”解散,共产国际正式确立“上海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正统组织以来,到1952年四个行署统一为四川一个行政省的31年间,可分为四个时期。一、中共一大后时期,主导以陈独秀为代表。二、川陕根据地时期,主导以张国焘为代表。三、重庆南方局时期,主导以周恩来为代表。四、四川解放后时期,主导以李井泉为代表。在中共一大后时期,四川共产党组织的建立,主要由王右木接受团中央和党中央在川建团和建党的任务,任书记,直属中央领导的。而王右木1924年牺牲后,又是由杨闇公担任的中共四川省委书记。袁诗荛1927年春根据党组织决定去见杨闇公,当时袁诗荛的公开身份是盐亭县的教育局长,杨闇公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四川省党部(左派)负责人。袁诗荛以去重庆参加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名义,在会后受到杨闇公的亲切接见。因为他们都曾是“重庆组织”的成员,后都再加入“上海组织”,并且袁诗荛又是杨闇公的老战友王右木和张澜的得意学生。袁诗荛被组织决定以国民党省党部川北特派员身份到潼川(今三台),就任国民革命军29军政治部主任和军长田颂尧的高级顾问的。袁诗荛到任后,田颂尧任命他兼任潼属联中校长。1927年袁诗荛去成都担任川西特委委员、宣传部长,公开的职务是成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教导主任。1928年被反动派杀害。
袁诗荛是彭健修好友和学生。与盐亭籍的袁焕仙(1886-1966)不但是好友,还是同乡在龙顾井。袁诗荛在成都遇害时,袁焕仙买香蜡纸钱前去祭奠,并同彭健修一起用白绸裹尸运回老家祖茔安葬。袁焕仙1912年毕业于四川法政学堂,1915年袁焕仙任越西县知事时,护法军起,他在西昌与驻军首长张午岚倡议讨袁。战斗失败,他被囚于越西县署中,后获释。熊克武任四川督军,委任袁焕仙为盐边县知事。嗣后袁焕仙奔走游说于川军各军之间。曾任北洋军阀吴佩孚辖直、鲁、豫等14省巡阅使署及川康绥靖公署主任刘湘的顾问。1926年国民革命军20军军长杨森委任袁焕仙为夔关监督,兼任联军总司令部军法处长。1927年他与来万县策动杨森参加北伐的朱德共事深交,杨森阳奉阴违,欲谋害朱德,袁焕仙密告朱德,并卖生丝换大洋给朱德等人作路费,让其离开去武汉。后四川军阀易帜为国民革命军后依旧战乱,袁焕仙退出潜研佛典10余年。1947年袁焕仙到南京参加制宪国大会议,后赴台湾讲学。1948年返川回盐参选国大代表落选后,继续讲经说法。1950年解放,袁诗荛在成都家中被捕,1966年死于县外。
袁思尧、何拔儒、杜润之、彭健修、岳鹏程、蒙公甫、蒙伯飏、胥竹成、蒙文通、杜佩绅、任望南、袁焕仙、刘仰高、王济钦、张维川、范蜀林、范仲纯等,是1920年参加“重庆组织”的正式成员和候补成员中的盐亭人。自1921年“重庆组织”解散后,除袁思尧、刘仰高正式加入“上海组织”,何拔儒1925年被袁思尧介绍作候补党员外,其余的跟张澜一样,没有再以个人申请加入“上海组织”,但也没有停止马克思主义宣传,只是大多数人转入从教书育人去实践。但“重庆组织”的始末并没有完结,这主要反映在川陕根据地时期和四川解放后时期的“难逃逆运”。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德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德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2名幼童发生药物中毒其中1人死亡 “资阳人”与人类上古史大统一
2# 四姑娘山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14-11-3 20:54:5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现代人难写现代史。如原盐亭县党史办江谓川主任写的《马克思主义在盐亭的传播》,对研究盐亭党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但对“川陕根据地时期”的三台中心县委书记汪克明的美化,也不真实。如说汪克明被人告密,被捕后能全身退出;继续指挥革命,受伤后能安全离开,而被敌人包围的本土地下党、游击队的数百名久经战斗的成员,却叛变了革命。奇怪的这些人又有300多英勇就义。1936年夏汪克明登报脱党,有反映是他投敌破坏盐亭龙潭革命的声音,但党内却没有严格审查,解放后还安排了工作。
2010年11月8日中共盐亭县委、盐亭县人民政府承办,中共盐亭县委宣传部主办的《盐亭县新闻网》,发表《追寻盐亭山乡的红色记忆》一文中说:“日前,盐亭县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革命老区县,据悉,这也是此次我市被唯一认定的革命老区县”。又说:“1929年,中共盐亭特支建立后,袁诗荛领导盐亭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反封建、反剥削、反苛捐杂税的斗争,党组织和农民协会普遍建立,在全县24个乡镇建立了33个党组织、30个团支部、100多个农民协会,以川西北‘抗捐大联盟’为代表的党的外围组织,群众达4100多人,并建立了以‘工农前卫团’为主的农民武装队伍1200余人”。该文还只说“三台柳池暴动失败后,省委将三台中心县委迁至盐亭”,闭口不提是迁到盐亭龙潭地下党、游击队的根据地。其实,袁诗荛1926年就离开盐亭,1928年就被反动派杀害了。他在盐亭组织进步活动只有约一年时间,并没有成立中共盐亭特支,而是他走后留在本土他的战友和学生们,后来完成的工作。《盐亭县新闻网》是闹笑话。
《追寻盐亭山乡的红色记忆》之所以有难言之隐,是因为在1932年至1935年的川陕根据地时期,党内高层发生张国焘通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人,分裂党,分裂红军。当时盐亭龙潭本土地下党、游击队是站在毛主席和党中央一边,进行了抵制。张国焘是1921年年底参加莫斯科的远东劳苦人民大会时,见到列宁。此间只是偶尔听到过有1920年的“重庆组织”和《重庆报告》。1928年张国焘再次赴苏联参加中共六大,在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留驻莫斯科。此间他才在共产国际工作了解了“重庆组织”和《重庆报告》的情况。1931年初张国焘回国,1932年张国焘带领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与川陕边党组织创建川陕根据地,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李井泉(1909-1989),江西省临川人。1934年参加长征,1935年调红四方面军工作。张国焘(1897-1979),江西萍乡上栗人,竟然利用老乡关系拉拢李井泉,李井泉进行抵制。张国焘一怒之下,把李井泉贬到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当政治教员。李井泉虽能与张国焘作斗争,但也支持过张国焘在红军中开展扩大化错误的“肃反”。汪克明(1909-1984),四川省宣汉县人。1928年加入共产党,1929年任中共成都龙泉特支书记。来自通南巴根据地方向的汪克明,崇拜张国焘,也了解李井泉。盐亭革命老区南面梓江榉溪河畔石狗场(即龙潭子附近的五龙场)地区地下党游击队“工农前卫团”300多共产党员,就是在这位执掌三台中心县委书记、“工农前卫团”任团长的汪克明手上,惨遭田颂尧部29军大屠杀英勇就义,都成了“叛徒”的。
四川解放后时期李井泉书记为了维护活下来的汪克明一个人的正面形象,将被盐亭革命老区很多群众怀疑是真“叛徒”的汪克明的自辩说法,变成了制造盐亭革命老区在本土直接参加地下党辉煌革命活动事迹的大批牺牲的、像何增甲、申秋成等近千名的干部和党员划为“叛徒”案。由于文化大革命后,李井泉书记仍担任中共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国家领导人的职务,使得《中共绵阳市志》和《中共盐亭县志》等对解放后制造的被敌人1935年屠杀于盐亭高灯定的申秋成、何增甲和他们带领的那300多共产党员的游击队战士为“叛徒”案,难于纠正。也给盐亭解放后60多年的革命和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使这个的贫瘠山区县至今难改变比周围县落后的面貌。解放后60多年中,有三位作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以上的领导来过盐亭指导过工作。第一位是朱德到盐亭,1960年3月朱德回老家仪陇,回来路过时提出要视察盐亭,当了解浮夸风对盐亭经济的破坏后,对盐亭县委领导人给予了教育和引导。第二位是赵紫阳到盐亭,文化大革命中盐亭武斗严重,县委班子派性也严重;1975年10月赵紫阳调四川作省委书记,1976年粉粹四人帮后,赵紫阳亲自来盐亭调整县委领导班子,并对盐亭的生产作具体指导,对盐亭后来的发展起过促进作用。第三位是温家宝到盐亭,1999年温家宝副总理到盐亭视察,还接见过盐亭农民养蚕大户都政全,说明温家宝对盐亭生产的关心。但盐亭的农业生产抵不过外面工业生产的冲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10:20, Processed in 0.951602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