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893|回复: 8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易可情 发表于: 2003-7-11 21:07:29|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民国[转帖]我们不能忘记──张自忠将军牺牲前后

 [复制链接]
  1940年5月16日晚,日军汉口广播电台突然中止正常广播,插播一则惊人消息:
  据前方战报:大日本皇军第三十九师团在本日“扫荡”湖北宜城沟沿的作战中,向敌三十三集团军总部发动了决定性打击而将其消灭。在遗尸中发现了支那大将张自忠总司令及其下属幕僚、团长等多人,同时缴获大量军事文件和军用地图,收到极大战果。
  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获此消息,极感震惊,连夜致电第五战区查询:
  现谣传张总司令战死,情况究竟如何?请速回电告知。  第五战区复电答称:
  自删日(15日)以后即失去联络,情况不明,现正积极查询。  18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致电蒋介石,证实张自忠确于16日战死在宜城南瓜店沟沿一带。
  将星殒落,三军折柱。蒋介石震惊悲痛之余,急电李宗仁,询问张自忠遗体下落。19日一天未见回电。20日一早,蒋再电李宗仁:
  张荩忱同志遗体究有寻获否?战争胜负,兵家之常,无足为虑;而忠烈遗骸,如不觅得,实为我全军上下终身之遗憾无穷,特望注意。
  当日,李宗仁复电告知,已将张总司令遗体抢回,并拟于近日运往重庆。蒋介石这才放下心来。
  抗战以来,以上将衔集团军总司令职亲临前线,战死沙场,张自忠为第一人。为此,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布命令,追赠张自忠为陆军上将;颁发“荣字第一号”荣哀状;将张自忠牌位入祀忠烈祠,并列首位;发布国葬令,以张自忠与学界泰斗蔡元培先生共享国葬殊荣。1982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张自忠为革命烈士。随后,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均恢复设立张自忠路。张自忠由此得到国家和民族赋予的崇高荣誉。
  张自忠上将殉国虽然已60年了,但是当我们拉开历史的帷幕,回到那个血与火的年代时,仿佛仍可以看到张自忠慷慨赴国难的伟岸身躯。 泪别冯玉祥
  张自忠,字荩忱,1891年出生于山东临清。早年就读于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因对军事兴趣浓厚,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冯玉祥的西北军。他果敢镇定,英勇善战,对长官忠心耿耿,并以治军严厉著称西北军,绰号“张扒皮”。
  1933年,张自忠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在喜峰口大败日军,这是他抗日历史的起点。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张自忠时任天津市长兼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师长奉命与日军谈判,因此受到舆论误解;二十九军撤出北平后,张自忠又奉命留平缓冲,更被舆论误解为汉奸亲日派,国民政府为此明令将张自忠撤职查办。
  由于各方疏通,1937年底张自忠返回旧部,代理五十九军军长。从此,张自忠犹如蛟龙出水,猛虎出柙,历经淮河、临沂、徐州、潢川、随枣及冬季攻势诸战役,攻锐守坚,所向披靡,在抗日战场上建立赫赫威名。
  1939年8月上旬,蒋介石自重庆来电,召张自忠赴渝述职。
  重庆作为战时首都,生活着大批国民党军政要人,张自忠时常思念的老长官冯玉祥也住在这里。谒见蒋介石之后,张自忠立刻赶往南温泉,拜见冯先生。
  对于老部下的到来,冯先生格外高兴。他在巴县中学设宴为张自忠洗尘,张则将临沂大战中缴获的日本军刀作为礼物赠送冯先生。过后,冯先生又多次在上清寺副委员长办公室约他相见。两人对坐畅叙,交谈甚欢。张自忠慷慨激昂地对冯表示:“我不管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我总要拼命地干一场,我一定尽我所有的力量,报效国家,不给先生丢脸。活着我要活个样子,死也要死个样子!”冯玉祥听了,既高兴,又感慨,不住地点头。他为有这样一位忠勇的部下而感到骄傲。
  为解决部队各方面问题,张自忠留渝二十余日。离渝之前,张自忠特地到冯先生处辞行。两人互道珍重,依依而别。走出去不远,张自忠又停住了。他预感到自己很难再与冯先生相见,决不能就这样与先生分手,他还要再看一眼自己的恩人,他还有话要对先生说,便折转身来,怀着诀别的心情回到屋里,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重重地向冯玉祥磕了个头。冯先生被这一情景惊呆了,忙说:“荩忱,你这是干什么?”只见张自忠眼含热泪,神色庄重地说:“我这一生是先生培植了我,我活着要一心一意地为国尽忠,像个人,像个军人,不辜负你培植我这一生;我死了也要像个鬼,像个忠魂,不会辱没先生练兵带兵的英名!”
  冯玉祥因惊愕而语塞,但他内心明白,荩忱行此大礼,作这样的告别意味着什么。后来,他对前来看望他的唐生智、鹿钟麟、石敬亭等人说:“张荩忱这个人,真是条山东汉子!他临走前到我这里来辞行,走了又回来,趴在地下给我叩了个头。我能不能和他胜利后相见,或者再见一面,都很难说了。”言下不胜难过,在场诸公也无不为之动容。 生与死
  张自忠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在他生前留下的并不多的言论中,出现最多的字眼,恐怕莫过于“死”了。他曾对部下们说:“我相信中国的抗战能够胜利,但是这个胜利必须用我们的生命去换取。我们要从死里求生,不能存半点侥幸心理。”在给弟弟自明的信中,他说:“吾一日不死,必尽吾一日杀敌之责;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贞至死而已。”在对部下训话时,他说:“我们军人要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算完成军人的责任。有机会,我一定带着你们找一条死路去。”在与好友孙连仲谈话时,也表示要“等待时机,舍身成仁,给全军树立一个榜样”。谈来说去,总离不开一个“死”字。
  在同部属的谈话中,张自忠曾就生与死的问题作过阐释,他说:“人生平均年龄不过五十左右,事业之成就与否亦唯五十左右而定。故吾人应知努力之时机倏忽即逝,倘不急起直追,则必遗害终身,永成憾事。即令终老一生,但最后亦不免一死,与其庸碌而死,当不如轰轰烈烈建立一番事业。既有裨于国家,复获显贵之名誉,则虽死不死矣。”此言实乃精辟之见。
  正是在这种生死观的支配下,张自忠每战必预留遗嘱,抱定必死之心,亲临前线督战。大家既为他的英雄气概所鼓舞,也为他的生命安危而担忧。他的苏联炮兵顾问劝他说:“高级统帅,不宜过分靠前。欧战那样激烈,总司令进至山炮射程以内,尚无所闻。”李宗仁也曾不止一次地劝告过他,但张自忠依然故我。
  1940年4月5日,从四川绵阳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宋哲元将军病逝。宋为西北军名将,曾任二十九军军长,是张自忠的老长官。
  张、宋二人患难多年,情谊极深。宋将军的死,使张自忠失去一位可敬的长官,也痛失一位知己。尤其宋将军是在抗日壮志未酬的郁闷中抱恨而逝,更令张自忠思之怆然。追悼仪式上,他与冯治安、刘汝明联名为宋将军敬献挽联:  率全军哭我公虽死犹生敢继执干戈卫社稷之志,
  感知己报祖国此身尚在决不苟富贵惜生命而存。  这副挽联准确地表达了张自忠此时此刻的心情。返防后,他致信冯治安说:
  佟、赵死于南苑,宋又死于四川,只余你我与刘、石数人矣。我等不知几时也要永别。我等应即下一决心,趁未死之先,决为国家、民族尽最大努力,不死不已!如此就是死后遇于冥途,亦必欢欣鼓舞,毫无愧怍。
  这表明,宋哲元的去世,更加坚定了张自忠战死沙场、为国捐躯的决心。
  一个人,当他决心赴死之时,一切困难与艰险都不在话下,所有烦恼和忧虑也均可置之度外;惟独有一样割舍不下,就是对亲人的思念。自从1937年9月张自忠在天津与家人离别后,再也未能与他们相见。
  1940年初,他给在上海的女儿廉云、侄女廉瑜写了一封信。此信原件已佚失,但廉云、廉瑜至今仍能记起信中最后的几句话:“大时代的女孩子,应求知识,求经济独立,不能光做衣裳架子。”这是张自忠生前留给两位女孩的最后几句话,被她们视为宝贵的遗嘱。
  4月1日,张自忠又致信弟弟自明说:“近来虽困苦点,但精神上却十二分快慰,身体也好,一切一切均好。惟近来思家之心极切,尤其是万分想念吾母。每想及此,不觉就非常难过。”
  4月15日,张自明通过三十三集团军驻上海秘密办事处电台与张自忠联系,准备带廉云和廉瑜赴湖北前线看望他。正待动身之际,忽接张自忠复电:“删电悉。待一个月后与瑜、云一同来可也。”
  张自明明白,前线又要打大仗了,只好推迟行期。岂料,这一推使他们永远失去了相见的机会! 两封绝命书
  1940年5月1日,15万日军向襄河东岸第五战区部队发动大规模进攻,枣宜会战打响。张自忠一面下令襄河东岸部队分头迎敌,一面指示西岸部队做好出击准备。同日,张自忠亲笔写信,告谕五十九军各师、团主官:
  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短短的几句话,道出了张自忠杀敌报国的赤胆忠心,可谓言出肺腑,字字千钧。
  5月3日,南路日军第十三师团突破我军长寿店阵地,继续北上。4日,北路日军第三师团攻占泌阳。5日,中路日军第三十九师团和池田支队从随县开始发动正面攻击,战局日趋恶化。
  6日晚,张自忠在快活铺总部召集会议,研究河东战况。会议结束之际,张自忠表示:“我明天过河去督战!”大家再三劝阻,但张自忠执意亲征,不容更议。他对各位将领说:“你们赶紧回去,按我今晚布置的办。”又转身对副参谋长刘家鸾说:“我明早过河,所有总部的事,均由你负责办理。”刘答:“如有重大事情,我随时向总司令请示。”张自忠说:“不必,万一有特别重大的事情,就同仰之(冯治安字)商量吧!”
  会后,参谋长李文田、高参张敬、参谋处长吴光辽、顾问徐惟烈、参军李致远、在总部住闲的洪进田上校和两名苏联顾问自报奋勇,要求跟随张自忠前往襄河东岸。
  行前,张自忠匆匆给冯治安写信一封,派人连夜送给了他。信中说:仰之我弟如晤:
  因为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38D、179D取得联络,即率该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设若与179D、38D取不上联络,即带马之三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死)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小兄张自忠手启 五月六日于快活铺  “良心”二字,在张自忠的手令及谈话中时常出现。这两个字在山东话中乃表明心迹、分量很重的用语。“求良心得到安慰”,就是要为国家、民族尽职尽责尽忠,不辜负国家和民众对自己的培养和期望。这正是张自忠作为一名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民族忧患之际,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所追求的一种悲壮而崇高的境界。这种境界,比起日本军国主义者所宣扬的所谓“大和魂”、“祈战死”,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踏上不归路
  5月7日拂晓前,张自忠乘一叶扁舟,在星月无光的夜色中,带领手 枪营和七十四师,从宜城窑湾渡口渡过宽阔浩荡的襄河,奔赴河东战场。这是继1939年“四月攻势”、随枣会战和冬季攻势之后,张自忠第四次过河督战。
  9日黎明,在二郎庙与敌遭遇,将敌击退。上午,黄维纲师长率三十八师前来会合。尔后,张自忠指挥两师马不停蹄,继续向北攻击前进。途中,多次与日军发生激战,毙敌甚众。经过两三天的努力,张自忠与河东各师陆续取得联络,逐步控制了局势。河东将士闻知张总司令亲临前线,士气大振,几乎将日军后路完全截断。
  右翼兵团的积极作战,引起日军的严重不安。5月11日,日军第十三师团和第三十九师团掉头南下,集中力量攻击张自忠部。经过多次的较量,日军已深知张自忠和三十三集团军的厉害,以致把四个师团中的两个专门用于对付张自忠,可谓竭尽全力,以求一逞。
  当日军以重兵南下之际,我之统帅部本应命令张自忠右翼兵团暂向大洪山区规避,使南下之敌扑空;然后集中左翼兵团与机动兵团主力围歼北路孤立之第三师团;最后集中左、右翼兵团与机动兵团夹击南下之敌。但蒋介石误信日军假情报,对战局判断过于乐观,勒令五战区将南北两路日军同时围歼。
  张自忠直接指挥的右翼兵团河东部队虽有5个师,但兵力相加只有2万余人,仅相当于日军1个师团,装备则远逊之。以如此薄弱之兵对两个师团之敌,犹如“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力难胜任。然而张自忠是一个坚决执行命令的军人,奉命后他立即调整部署,掉头向南截击敌军。一路激战,一路冲杀。梅家高庙一战毙敌第十三师团1400多人。在耿家集又与敌军遭遇。
  13日晚,一七九师和一八○师先后来电告知,两师师部分别被敌阻于田家集、老河口。这样一来,南北两个师均须接应。与此同时,日军第三十九师团主力5000余人在师团长村上启作指挥下,已由峪山东侧南下。
  为截击该敌,并接应上述两师,张自忠决定把部队分为左右两纵队:黄维纲师长指挥三十八师为左纵队,向田家集方向推进,接应一七九师;七十四师为右纵队,由他亲自指挥,先接应一八○师到方家集集中,然后向南追击。
  但不幸的是,张自忠总部所用无线电密码已被日军第十一军通信部队破译,张自忠上述部署均为日军洞悉。于是,日军第十三师团和三十九师团分路向方家集奔袭而来,合力夹击张自忠总部。为增加攻击力量,园部和一郎还急调第四十师团师团长天谷直次郎带领4个大队驰援枣阳。张自忠处境危殆。
  14日清晨,张自忠率部到达方家集,与先行到达的日军三十九师团一部发生遭遇战。经肉搏冲锋,将敌击溃。当天深夜,张自忠率部继续向南开进,15日拂晓时分到达罐子口。此时,张自忠如率部西渡襄河,即可脱离险境;但军人的职责促使他留在河东,继续与敌周旋。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易可情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易可情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易可情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易可情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易可情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易可情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谈谈抗战时中国军民的优劣 [转帖]一個漢奸翻譯官在日軍中的所見所聞
2# 四姑娘山
 宋川义 发表于: 2003-11-14 16:30:45|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历史不容忘却! 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wanglei1979 发表于: 2003-12-30 19:16:07|只看该作者
张自忠的陵墓是不是在重庆北碚?
4# 金佛山
 河曲马 发表于: 2004-2-6 21:13:12|只看该作者
楼主少发点这些和我们四川人的民国史没有关系的爱国言论。没必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藻渡河 发表于: 2005-3-24 16:41:16|只看该作者
还有个叛徒也叫张自中,是不?
6# 青城山
 纸帆船 发表于: 2005-3-27 20:42:30|只看该作者
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少。

焦土抗战 , 全民奋起!

转贴甚佳,感谢斑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易可情 发表于: 2005-5-6 16:55:07|只看该作者
七律 张自忠将军殉国五十周年祭
1990-05-16
鬼哭神嚎成绝吟,浩然正气胡儿钦。奋戈仗义捐恩怨,赴丧忍羞判伪真。雪里演兵恸民瘼,阵前挥泪严战心。神州此日春色丽,我炷心香祭将军。
8#
 魏明生 发表于: 2005-6-21 02:01:50|只看该作者
再次固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魏明生 发表于: 2005-6-30 22:18:06|只看该作者
接站长通知,固顶帖子太多,应予撤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03:37, Processed in 0.218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