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340|回复: 6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新冠肺炎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将暂时关停7天 以进行全面消杀

 [复制链接]
  武汉市第十一医院又称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是一所二级医院。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灰鸽子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灰鸽子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灰鸽子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灰鸽子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灰鸽子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灰鸽子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疫情下的快递:业务量上行,催生无接触配送 君联资本续期基金首秀:交易规模2亿美元,资产包含12个项目
7#
 黑密林小妖 发表于: 2020-3-19 17:45:2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离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武汉红十字会医院送走最后一位患者,将关停7天全面消杀

源自:成都商报
原文标题:离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武汉红十字会医院送走最后一位患者,将关停7天全面消杀
⊙记者:潘俊文 蓝婧 ◎摄影:陶轲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最后一位新冠肺炎患者转往“火神山”医院

  3月19日上午,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最后一位新冠肺炎患者转往火神山医院。红十字会医院发布的公告称,医院目前被列为普通患者就医医院,从2020年3月18日8时起,预计将暂时关停7天,以进行全面消杀。
  此前,“武汉发布”17日发布消息称,武汉市将分期分批把全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病人向医疗资源丰富的10家定点医院集中,腾出医院,修复原有医疗体系,恢复正常医疗秩序,逐步满足广大市民普通就医需求。
  今天早上9:50左右,红十字会医院二楼最后一位新冠肺炎患者被几位医护人员从医院推出来,送上救护车,转到火神山医院。红十字会医院分管院长张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从成为定点医院至今,医院门诊接诊15000人,治愈出院700余人,转院200余人。

红十字会医院医护人员和支援的医疗队合影留念

  红十字会医院是距离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综合医院,步行距离仅约1.5公里。从1月22日成为最早一批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开始,红十字会医院因为患者猛增,成为关注的焦点,“门诊开放首日接诊1400多人,最多是时候2400多”。此后,四川医疗队进入支援,让濒临崩盘的医院慢慢稳定下来。
  上午十点半,红十字会医院医护人员和支援的医疗队到医院前面的公园进行合影留念,随后他们一起种下了几棵象征友谊的小树。“感恩四川队,感恩所有援助武汉的医疗队。”红十字会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范忠杰说,在我们疫情最艰苦的时候,四川医疗队来到我们身边,当时很多医护人员都流下眼泪,经过50多天的并肩战斗,如今终于完成救治任务。

红十字会医院医护人员和支援的医疗队合影留念

  红十字会医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今天之后医院将关停七天,一是对医院进行全面消杀;二是医护人员进行短暂休整。
  3月18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曾探访红十字会医院,当时部分楼层正在进行消杀。一位负责消杀的工作人员称,他们先用鼓风机对空气进行消杀,然后关闭门窗,用大型喷雾器对墙壁、地面、病床、柜子进行消毒,等密闭一个小时后,再次打开窗户,将各个地方在用酒精进行喷洒和擦拭。

红十字会医院进行全面消杀

  “只要人手能碰触的地方,我们都会用酒精擦拭。”上述工作人员介绍,就连空调他们也会进行全面消毒,“把里面的过滤网拆下来,用消毒水浸泡10分钟,然后冲洗,还要将里面的管道用酒精喷洒。”

红十字会医院将关停七天,对医院进行全面消杀,同时医护人员进行短暂休整

  晚上7点左右,红十字会医院9楼病区最后一位病人转出,医护人员拿着写有“关门大吉”的纸片合影。他们相互告别,走出病区。“这段时间大家都很辛苦,关门大吉,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四川援汉第二批医疗队华西医院医生尹万红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 青城山
 心中苦冰 发表于: 2020-3-18 14:15:27|只看该作者

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将暂时关停7天 以进行全面消杀

源自:中国日报网
原文标题: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将暂时关停7天 以进行全面消杀

源自: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近日发布公告称,该医院目前被列为普通患者就医医院,从2020年3月18日8时起,预计将暂时关停7天,以进行全面消杀。医院在公告中同时提醒广大病友在此期间就近选择其他医疗机构就诊。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1月22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成为最早一批发热定点医院之一。

7ece7745ly1gcxzi082x0j20p00go7cp.jpg

7ece7745ly1gcxzi077ooj20p00gojz9.jpg

7ece7745ly1gcxzi08fi3j20p00go10o.jpg

7ece7745ly1gcxzi08w1nj20p00go46y.jpg

7ece7745ly1gcxzi0ayamj20p00gojyw.jpg

0822-iqyrykv0443792.png
5# 华蓥山
 跳台 发表于: 2020-3-4 20:32:19|只看该作者

探访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临时ICU病区

源自:中国日报网
原文标题:探访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临时ICU病区
◎摄影:陈卓

2月28日,武汉红十字会医院7楼临时ICU病房,一位护士正在调整危重症患者使用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设备

  中国日报武汉3月4日消息,2020年3月1日上午9时,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以下简称红会医院)7楼临时ICU病区的11床边,当黄晓波医生和同事一起,经过近半个小时的手术,取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艾明好(化名)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设备时,看到监护仪上稳定的数据,黄晓波说这是“支援武汉一个多月来最开心的日子”,走出病房甚至一度哼唱起他平日最爱的《春暖花开》。毕竟,使用ECMO设备成功抢救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案例少之又少。

改造临时ICU: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

2月16日,四川省人民医院ICU主任黄晓波在武汉红十字会医院7楼临时ICU病房里查看一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病情

  1月25日,根据国家卫健委统一部署,四川省人民医院ICU主任黄晓波和137位医界“川军”一道,踏上了逆行武汉的征程。彼时的武汉正处在最艰难的时刻,“封城”之后的几天里,各大医院的门急诊大厅挤满了蜂拥而至的发热患者。

2月28日,武汉红十字会医院7楼临时ICU病房,一位护士的护目镜上结满水珠

  红会医院是最早一批发热定点医院,黄晓波和同行们抵达武汉的当晚,就来到对口支援的红会医院查看情况。红会医院是一家区属二级医院,用来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300张床位全部由普通病房改造,已经全部满员,部分患者的病情已经发展到危重期,需要进入ICU重症病区抢救。红会医院原有的ICU是一个六张床位的大通间,外加半封闭式的一个两张床位的小间和一个单间,没有负压病房,护士站和整个区域融为一体,“床位少且极易造成医护人员的交叉感染。”
  黄晓波和来自四川华西医院的罗凤鸣、尹万红两位教授在查看了红会医院原ICU后,当即决定放弃,否则“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他们商量,把红会医院原ICU的力量和“川军”力量进行整合,将住院部管道氧气供应较好的7楼及9楼改造成临时ICU病房,“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争分夺秒抢救危重症患者!”

2月24日,武汉红十字会医院7楼临时ICU病房,走廊就是护士们的工作站

  红会医院的7楼和9楼原有13个四人间和7个双人间,为了保障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设备摆放并避免交叉感染,所有四人间被改为双人间,双人间被改为单人间,核酸检测阳性患者和临床疑似患者分房而治;护士站就建立在病房的长廊里,这样护士们就可以随时关注到患者的情况。

2月25日,武汉红十字会医院隔离病房缓冲区,医护人员正在穿戴防护装备

  1月28日和31日,合计拥有33张床位的7楼和9楼临时ICU病区在川汉两地医护和工作人员的联手努力下陆续改造投用,在这简陋而不简单的“战场”上,“川汉医护联军”的勇士们开始了战斗。

2月28日,武汉红十字会医院隔离病房缓冲区,医护人员正在穿戴防护装备

救命设备:寻找高流量呼吸机和ECMO设备
  “对于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最危及生命的就是呼吸窘迫综合症,病人的氧饱和度上不来,会造成心衰等多种并发症而死亡。”为了救命,红会医院ICU主任彭勇首先想到的是,“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要想尽办法去弄高流量氧疗仪保证病人的呼吸”。作为一家普通的综合医院,院内没有太多储备,“平时很少能用上”。在改为发热定点医院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后,高流量氧疗仪面临很大的缺口。
  该院医疗器械科负责人张建收到了彭勇的求救,他先是想办法去借,可武汉所有的医院都面临同样的困难。张建又打遍了武汉高流量氧疗仪供应商的电话,终于在长沙和沈阳调到了货。除夕前后,全国的物流几乎全停,他又找到供应商和厂家联系,“要想尽一切办法把机器送过来,那可是救命的机器!”

2月24日,武汉红十字会医院9楼临时ICU病房,护士站的冰箱内有一盒三十多瓶标注着“捐赠”字样的免疫球蛋白,是一位逝者家属“捐给那些有需要的病友”的救命药品

  1月24日,中国农历除夕,凌晨1时,从长沙发来的第一批30台高流量氧疗仪运抵红会医院,长沙来的货车司机和张建的同事们一起卸货、装机,一刻不停把30台救命的机器送进病房,“司机真的特别好,只吃了我们给的一碗泡面就返程了,太感谢他们了,他们像飞蛾扑火一样给武汉人民送来了救命的物资,回去还要被隔离14天。”
  在援汉的“医疗大军”到来并改建好临时ICU后,红会医院对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力量大大加强,“之前的救治我们最多只能用到插管手术和人工呼吸机,但他们带来了ECMO设备”,彭勇说,“特别是四川医疗队带来了很多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和技术理念,去救治危重病人时会更有信心”。
  和彭勇一起在7楼临时ICU共事了一个多月的黄晓波非常理解红会医院的难处,“非常时期,他们(红会医院同行)没有因为条件和设备受限而退缩,都是为了救治患者而不断努力。”黄晓波在看过许多危重症患者后认为,很有必要上ECMO设备抢救危重病人以缓解危重症患者心肺功能的压力。
  可是红会医院没有这套设备,黄晓波立即打电话找到西安的同行求助。据他回忆,1月28日,西安同行“早上9点开车从西安出发,晚上7点就把两套设备给我们送到了武汉的高速路口。”黄晓波和红会医院的同行立即开车将设备取回医院。“红会医院也采购了一台,又找武汉商职医院借来一台,我们将四台ECMO设备很快都用到了患者身上。”
  58岁的危重症患者艾明好(化名)是黄晓波用ECMO设备救治的病人之一,“她的母亲因为新冠肺炎去世,女儿也被感染,我一定要救活她!”
  2月21日,黄晓波和同事们一起对艾明好实施了手术。经过ECMO设备九天的体外支持和相应治疗,3月1日一早,各项生命体征恢复良好的艾明好成为红会医院临时ICU病区第一个取下ECMO设备的危重症患者。

医护人员:做最大的努力 尽最后的关怀
  在9楼的临时ICU病区,来自华西医院的吴孝文是一位执业9年的男护士,他随第一批四川省援汉医疗队抵汉后,就进驻到这里。扛百来斤一个的氧气瓶,给患者翻身进行俯卧位通气,抬患者去CT机做检查,清理患者的排泄物,这位个头高大的小伙子脏活累活总是抢着干。他的领队罗凤鸣和尹万红两位华西医院的教授经常告诫大家,“我们和患者都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我们要统一战线才能帮助他们打败‘敌人(新冠病毒)’!”

2月28日,武汉红十字会医院9楼临时ICU病房,四川华西医院罗凤鸣教授正在查看一位患者的CT影像

  罗凤鸣是四川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尹万红是华西医院ICU副主任医师,两位华西医院的主力带队和各地援汉的医护以及红会医院的同行,共同担起了9楼临时ICU病区的重任。
  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医生和护士们换班前都会提前半小时以上进病区,仔细和前一个班组沟通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体征,药品用量等各项数据。即便是换班后,几位主要医生的电话也是24小时开机,应对危重患者的突发情况,进行远程会诊抢救等工作。
  随着国家卫健委不断调集全国的医疗力量驰援武汉,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来到了红会医院的临时ICU病区。

2月23日,武汉红十字会医院7楼临时ICU病房,来自上海的护士田定远正在和接班护士进行交接

2月28日,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来自上海的护士田定远和同事一起护送一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去做肺部CT

  今年26岁的田定远是上海德济医院ICU的护士,2月14日情人节一大早,他告别老婆和孩子,和该院六名同事长途驱车十多个小时,带着医院捐赠的400万元医疗物资驰援武汉。次日,他和另外两名同事顶着纷飞的大雪走进了红会医院的临时ICU病区,在7楼负责照顾4位危重症患者。病房的硬件虽然简陋,但他看到各式各样“万国牌”的输液泵,微量泵,鼻饲泵,高流量吸氧机,人工呼吸机还有ECMO设备和血透仪时,他知道这些设备来之不易。

2月23日,武汉红十字会医院7楼临时ICU病房,来自上海的护士田定远正在照顾一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老人拉着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在他照顾的危重症患者中有一位80多岁的婆婆,每次走到婆婆身边时,婆婆总喜欢拉着他的手不愿放开,如果没有其他紧急的事情,他也就尽量在婆婆的床边多站一会,“这样阿婆就不会感到孤单。”田定远在上海德济医院的ICU工作了三年,他深知“病人深受病痛折磨,在隔离病房无依无靠,没有亲人陪伴的孤独感”,“在病人清醒的时候,就一定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坚持下去的希望”。

2月25日,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来自上海的护士田定远下班后用酒精清理鼻腔

  “ICU病区的医护人员是直面死亡最多的人。”红会医院的ICU护士长杨莉也在一线坚守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有患者逝去时,她会和当班护士一起清理好遗物,打电话通知逝者的家属并代操办后事。杨莉将逝者的手机等贵重物品存放在专门准备的一个小盒子里,“他们离开的时候都见不到家属最后一面,等到疫情结束了,我们会尽力将这些遗物交还给他们的亲人,那些手机里一定还留存着他们和家人之间最珍贵的记忆。”

2月16日,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外的街边公园里,梅花盛开,几位医生在阳光下吃着午饭
  (编辑:严玉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独听风语 发表于: 2020-2-18 08:36:00|只看该作者

武汉红十字会医院迎两台大型供氧罐 医护人员:这是生命的保证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武汉红十字会医院迎两台大型供氧罐 医护人员:这是生命的保证

  [解说]2月16日,在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大楼前的人行道上,两个崭新的大型供氧机罐安装完成,已经投入到了医院的救治工作中。此前,该医院原有的供氧系统只能满足100多个病人的吸氧量,远不能满足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需求。
  [解说]因此,中心氧压过低、氧量不足便成为了接管武汉红十字会医院的四川医疗队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为了改善治疗效果,华西医院的罗凤鸣教授创造性地提出用“传统高流量+面罩钢瓶供氧”或“无创呼吸机+鼻导管钢瓶供氧”的方式来提高病人的氧合度。
  [现场]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 罗凤鸣
  我们就想了一些办法,比如说就是说这种钢瓶,把钢瓶搬过来接一个鼻导管,鼻导管接过来以后,把这个鼻导管接到病人的面罩里面去。然后增加它氧气的供应量。通过这个办法,你看我们病人的氧合前几天可能不到80%也就,现在基本上是90%以上,病人自己感觉到症状也还是不错。所以这个就是一个小小的创新。这是在这个氧要不是特别够的时候,怎样来增加病人的供氧。
  [解说]但是,这样的方法虽能缓解供氧压力,却治标不治本。在四川医疗队专家组的建议下,医院紧急增加两台大型供氧罐,并于2月16日在全部病区投入使用。
  [同期]武汉红十字会医院院长 熊念
  我们现在武汉因为封城施工队很多人过年回家,所以我们的施工队的话是在雷神山这个工程完工以后,第一时间赶过来给我们完成的。所以我们包括打地基,包括整体的液氮罐焊接等等,所以他们是完成雷神山工程以后,第一时间过来做了这么一个工程。
  [解说]两台大型供氧罐的投入使用,不仅解决了医护人员徒手搬运钢瓶的麻烦,也缓解了中心氧压不足的燃眉之急。这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对医护人员来说都是天大的喜讯。
  [同期]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 罗凤鸣
  目前来说氧压明显比以前提高了,所以我觉得在我们医疗队大力的建议下,在我们医院的努力下,改善了中央供氧的氧气压力,对我们来说是个天大的喜讯,有氧气的保证的话,我觉得我相信一些病人的缺氧,这些改善肯定会好得多。我觉得这些病人的治疗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
  [同期]四川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 许治华
  幸福死了,就这个东西。这是最好了,有了我们就用不着再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搬钢瓶了,至少这是个生命的保证。
  [解说]据悉,在四川医疗队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所有医护人员的努力下,患者治愈数量在不断增加。截止到2月16日,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治愈出院患者已达138人。
  (记者:安源 王世博 素材来源 四川省援助湖北医疗队)
3# 峨眉山
 楼主|灰鸽子 发表于: 2020-2-17 17:44:00|只看该作者
科室设置
  有骨外科、胸外科、乳外科、妇产科等专科,其阳光花园分院设有内外妇儿等14个门诊科室。

医院地址
  地址:香港路392号。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楼主|灰鸽子 发表于: 2020-2-17 17:04:00|只看该作者

探访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症隔离病区

源自:中国日报网
原文标题:探访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症隔离病区◎摄影:陈卓

  中国日报2月17日电(记者:陈卓)2020年2月16日,记者探访了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症隔离病区,医护人员紧张忙碌地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2020年2月16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症隔离病区,护士们正在陪伴安慰一名病情好转的患者

2020年2月16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症隔离病区,医生和护士们在给一名重症患者进行检查

2020年2月16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症隔离病区,医生和护士们在给一名重症患者进行治疗

2020年2月16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症隔离病区,医生和护士们在给一名重症患者进行治疗

2020年2月16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症隔离病区,一名疲惫的护士在病房外靠着墙闭眼小憩

2020年2月16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症隔离病区,忙碌的护士们
  (编辑:富文佳 许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04:22,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