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420|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孙巍 发表于: 2005-5-2 18:46:5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茶人茶圣陆羽与佛教

 [复制链接]
陆羽(约733—804年),名疾,字季疵,自称桑苎翁,号东冈子、竟陵子。世称陆居士、陆处士、陆三山人、茶山御史、东园先生等。开元二十一年生于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相传他是一个弃婴。  在唐开元二十一年初秋,西塔寺(龙盖寺)主持僧智积禅师晨起练功,只听得不远处阵阵雁叫,声声凄凉。他便循声走进河边的芦苇深处,只见一群大雁展开羽翼,覆盖着一个被冻得浑身紫红的婴儿。智积禅师忙双手合十,连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然后便把孩子抱回寺院,经过精心照料,而抚养长大。回寺后,智积禅师以《周易》占卜,得卦辞:“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遂以陆为姓,羽为名,鸿渐为字。  陆羽既是一位有名的茶学家、茶道大师,又是当了十年童僧、受过佛戒曾被赐过法号的佛门弟子。陆羽既具有高深的汉(儒)学造诣,又精通佛学知识。唐代诗人皇甫冉称赞他能“究孔释之名理,穷诗歌之丽则。”他虽不愿身披缁衣终生为僧,离开了曾度过苦难童年的龙盖寺和他的恩师智积禅师,去实现他研究茶学的人生理想,但他始终同佛门僧侣保持着密切的往来。除他曾住过的龙盖寺、妙喜寺之外,他在访茶品泉的生涯中,曾经前往朝拜过的深山古刹就有三四十座之多。  在安史之乱以后,陆羽远离他乡,顺江而下,在浙江结识了茶僧皎然、刘长卿等人,并结交为友,畅谈茶事,研讨禅理。皎然是陆羽的良师益友、“缁素忘年之交”。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生卒年不详,活动于上元、贞元年间(公元760~840年),是唐代著名诗僧。他善烹茶,作有茶诗多篇,并与陆羽交往甚笃,常有诗文酬赠唱和。  陆羽同皎然默契配合、积极倡导和推广“陆氏茶”品饮法,建立了以湖州为中心的唐代茶道文化胜地。陆羽被时人誉为“茶仙”、被当代人尊崇为“茶圣”、“茶神”。  大约在公元760年,陆羽在盛产名茶的湖州苕溪结庐隐居下来,“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常扁舟往来山寺……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徘徊,自曙达暮。”每到春季,他就往来于江、浙诸州深山中采制春茶,并向茶农学习经验,积累了大量的茶叶知识和技能。经过广泛的实践和深入的研究,他在而立之年,终于写出了人类文明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茶经》的出世大大地推动了茶文化的传播。从此他又和寺院名僧皎然、灵彻等人一起切磋佛法,共论禅理,吟诗作赋,品茗斗茶,将茶艺、禅机相结合,把饮茶提高到美学、文化的高度。  皎然在其《春夜集陆处士居玩月》吟:“欲赏芳菲不待晨,忘情人访有情人”,以“忘情人”自喻。这在另一角度,则又恰好说明了他与陆羽的情深意笃。当时陆羽以品茗对诗称著吴越,凡到过这一带的朝臣名士,如颜真卿、韦渠牟、韦应物、张荐等等,均与陆羽十分亲善、交往至深。这些人中,有些与陆羽成了至交。从这点来看,陆羽不但精通茶道,而且还蜚声文坛。  陆羽不仅是位闻名天下的茶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才学逸群的文学家、史学家和地理学家。他的著作涉猎诗歌、戏剧、考古、方志、书法等。据农史学家万国鼎先生考证,陆羽在其生前著有《君臣契》3卷、《源解》30卷、《江表四姓谱》10卷、《南北人物志》10卷、《吴兴历官记》3卷、《湖州刺史》1卷、《茶经》3卷、《茶记》1卷、《顾渚山记》2卷、《占梦》3卷等。可惜只有《茶经》流传到今,其余皆失传。  陆羽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他从不追求荣华富贵、名闻利禄,也不喜好车水马龙的街头,更不喜好灯红酒绿的都市;他淡泊名利,坦率豁达,不喜送往迎来的俗套,一直过着半是隐士、半是游僧的艰苦生活。陆羽为了究察茶史、研讨禅理,浪迹天涯几十年,最终叶落归根,大约在贞元末年(804年)去世,死后安葬于覆釜州“本师智积之塔”旁边,终年约72岁。还有一说是陆羽在晚年回到他的第二故乡湖州,终葬杼山,与其友皎然为伴,至今在湖州杼山还留有皎然塔、陆羽坟。  陆羽同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他是“初生入佛门,临终随僧去”。他逝世后在他的家乡竟陵西塔寺被尊崇为神灵,受到信奉佛教的善男信女和当地民众的焚香顶礼膜拜。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孙巍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孙巍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孙巍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孙巍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孙巍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孙巍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茶界名人与茶 神农尝百草──茶的起源
2# 四姑娘山
 黄刚 发表于: 2005-5-22 23:26:1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小子学习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1 06:50, Processed in 2.418005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