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石榴,欢迎助农支农,收获阳光自然果的您!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435|回复: 7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易可情 发表于: 2005-5-17 19:18:54|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民国[转帖]张自忠将军牺牲65周年祭:气节人格撼敌军

 [复制链接]
65年前的今天,一位将军为国捐躯,其时,中国军队在湖北枣阳宜昌地区,抗击侵华日军。  他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以上将集团军总司令身份为国捐躯的惟一一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所有牺牲军人中军衔最高之人──张自忠  女儿的回忆 这一别是永别  前天,打电话给张自忠女儿张廉云时,已是晚上9点。82岁的老人回忆起父亲,仿佛回到了14岁的秋天,与父亲的最后一面……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我们离开了北平,到了天津。那时正是父亲因为代理北平市长而深受误解的时候。父亲做了十天的代市长就做不下去了,也从北平逃到了天津,但却不能回家,住在了另外一个地方。  有一天叔叔告诉我们,父亲要回来。快天黑时,父亲回来了。以前在北平,父亲每次回家,家里都特别热闹,笑啊,说啊,可那个晚上很严肃,父亲先让廉渝(张自忠的侄女)拿来了纸笔,给一位美国教授写了信,感谢他在北平的帮助。然后把我母亲和叔叔叫到一边,告诉母亲说,以后有事就找叔叔商量。父亲又把我和几个堂姐妹叫到一起,给我们每人一点钱,说,这些作为你们结婚时的嫁妆。天全黑了,父亲穿上长袍,戴上帽子,走了。可弄堂里住着4户人家,我们都不敢送他……我不知道,这一别就是永别。  对父亲,我是爱得不得了。父亲生在孔孟之乡的山东,我们家也是一个很传统的中国家庭,可父亲有点重女轻男,我有两个哥哥,他对哥哥们说话都很严肃,常常教训他们不要做“家里蹲”、“衣架子”。但对我,还有10岁起就跟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堂姐廉渝,却很慈爱。每次回家,父亲都会带我们上公园玩,或者去听戏,去买衣服。  父亲走了,我盼着再见他。1940年春天,父亲驻军在湖北枣阳宜昌一带,我们住在上海,叔叔通过秘密电台跟父亲说,我和渝姐想去前线看他,父亲答应了。我和渝姐兴奋死了,讨论著在前线怎么生活,看到父亲又该说什么。没多久,父亲发来电报:渝、云再过一个月再来。  真盼这个月快点过去。那时想,父亲出生入死,生活很艰苦,以前太小,不像渝姐那样懂事,现在我长大了一点,一定要好好孝顺他,照顾他。  可是我没有等来那一天,却等到了报纸上父亲牺牲的消息,我不相信,但很多方面都证实了这个消息。我一下子就掉入了万丈深渊,想大哭,可是又不敢大哭。三个月后,母亲也病逝了。我的天地塌了。  1940年底,我第一次去重庆。父亲的遗骸从湖北运到重庆后,就葬在北碚梅花山。那天才到山脚,我就再也忍不住眼泪,大哭着往山上跑去……后来我就读的复旦大学临时迁至重庆,学校离父亲的墓很近,我终于能常去看他。  1945年,我搭乘一辆货车,从重庆到成都去看我的哥嫂。途经一小镇时,见大家齐聚在街上笑啊跳啊,忙问,今天是什么节日?就听到了:日本无条件投降了!那一刹那,我不知道是高兴,激动,还是悲伤,我突然想起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就在心中大喊:父亲啊,您听到了吗?我们胜利了!胜利了!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易可情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易可情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易可情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易可情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易可情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易可情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当你不再拥有! [求助]拜托了
2# 四姑娘山
 无言以对 发表于: 2005-5-17 21:08:1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致敬!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易可情 发表于: 2005-5-17 19:20:53|只看该作者
中华魂,千古不灭
  他们在不同的时空走近张自忠将军,却获得了同样的震撼与升华。

  他是一个真汉子

  林治波,《抗战军人之魂:张自忠将军传》作者,1963年生。

  十来年前,我在人大念书时,读到张自忠将军的事迹,当时就有强烈的冲动,要为这个人写传。

  卢沟桥事变后,长城抗战失败,29军撤出北京,张自忠却留下来当北平代市长,背负“汉奸”罪名。当时传言四起,说他逼走了军长宋哲元,卖国求荣。事实上,是宋让张自忠留下来,看看还有没有谈判的余地,毕竟作为杂牌军,29军不想就此丢掉北京。这件事,29军副军长秦德纯在回忆录里作了记述。

  可当时真相只有开会决定此事的6个人知道,张自忠声名狼藉,报纸上一律称他“张逆自忠”,连部下都不理解他。无从辩解的他曾发誓:当粉身碎骨,以事实取直天下。他做到了。如果一个人没有大无畏的勇气,没有深深的责任感,这是很难的。他是一个真汉子!在他身上,我深深体会到了我们这个民族绵延至今的力量所在。
4# 金佛山
 楼主|易可情 发表于: 2005-5-17 19:21:23|只看该作者
气节人格撼敌军
  向安友,湖北宜城市政协委员,1951年生。

  1980年清明节,我写了一条消息:《湖北宜城青少年为张自忠将军扫墓》,这是“文化大革命”后第一篇关于中国内地纪念张自忠的报道,被国内外众多媒体转载。从此,我和张将军的家人有了很多交往。

  宜城南瓜店的十里长山,就是张将军殉国的地方。他死后,日本人在他口袋里的派克金笔上,看到了“张自忠”三个字,才知道了他的身份。日本人从附近木匠铺赶制了一口棺材,将遗体庄重收殓入棺,葬于陈家祠堂后面的土坡上,坟头立墓碑书:“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当日,继张自忠任第59军军长的黄维纲率部再渡襄河,与敌人激战两昼夜,开棺将忠骸取回。

  张将军殉国后,在将军殉国的山头,建了纪念碑。山下则修建了战死十里长山的两千官兵的公墓。张将军的侄女张廉渝去世后,按她的遗愿,骨灰被带到宜城,葬在纪念碑的旁边,永远陪着张将军的一缕忠魂。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易可情 发表于: 2005-5-17 19:21:49|只看该作者
十万缀队送殡人
  孙维玉,湖北宜昌市档案局原局长,1940年生。

  我是4月2日出生,5月21日,张自忠将军的遗骸从宜城运到宜昌,停灵东山寺三日,十万百姓自发为张将军送殡。我的母亲今年90岁了,可说起这段往事,她的记忆格外清晰。

  今年将军65周年祭,我准备手书一幅字送给张将军的女儿张廉云,内容就是当时任国民党军风纪巡视团驻宜昌委员王陆一对十万人送殡的记录:“万火荧荧,衔哀野祭,山头路角,终夜闻悲叹声”、“几多老母夜起手制面食,曰:我为张将军作北方饭也”、“其时警报呜呜,敌机已凌空,而送者无一人退祭,无一人去也”……

  2004年,我们宜昌在当年将军停灵处、现在的东山烈士陵园,建造了张自忠将军公祭纪念亭。时常可见有人到此祭奠英烈。我想,宜昌人民永远都会记得张自忠将军。
6# 青城山
 楼主|易可情 发表于: 2005-5-17 19:22:16|只看该作者
嫁人当嫁张
  忱袁铃,湖北卫视记者,《往事中国──铁血丹心·张自忠》编导,1970年生。

  两年前,要做节目,我才匆匆上街买了本介绍张将军的旅游小册子。

  那天天气很热,阳光耀眼。看到张自忠牺牲那页时,我流泪了,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水。做了十年记者,我还是第一次这样为所要拍摄的人物流泪。这位怀着“我死则国生”的壮志,抱定久决之心以身殉国的将军,以他的沉默与悲壮,深深感动了我。我甚至想,嫁人就要嫁给这样的男人。

  后来我们去了湖北宜城,张自忠将军牺牲的十里长山。暮霭残云中,远远瞧见有块墓碑独自矗立。当地政协一位老师介绍:“张自忠将军是59军军长,1940年当地老百姓就自发地用95块石头砌成一座纪念碑以示怀念。”

  眼前是山岚送晚,我却仿佛听到1940年5月16日下午那响彻云霄的枪炮声,看到那个穿着黄军服的高大身躯……

  “一位死了的将军要能活在兵士心坎上,这正是千古不灭的光荣。”1944年5月16日,张自忠将军四周年祭,《新华日报》一篇文章如是说。

  而今,60多年过去,张自忠将军依然活着,活在亿万中国人的心坎上,活在五千年中华的灵魂里。

  千古不灭。 (集成 郭泉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易可情 发表于: 2005-5-17 19:22:36|只看该作者
“今日是我报国时”
  65年前的今天,湖北宜城,南瓜店附近十里长山。黎明,日军又一波进攻开始,炮火猛烈。

  为巩固武汉外围,报复1939年底中国军队发动广泛作战的攻势,日军集30万兵力,欲围歼中国第5战区部队。日军节节进逼。自5月1日起,15万日军沿襄河东岸,迅速向北推进。敌我拉锯,中国军队拼死抵抗。为了阻敌,扭转战局,援救友军,5月7日,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亲率两个团和直属特务营共二千余人东渡襄河,截击日军。

  出发前,张自忠亲笔写信,告谕部下官兵:“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它办法……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在他的指挥下,河东官兵拼死搏杀。日军调集5万余人夹击张自忠部,战况惨烈。5月15日,张自忠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坚守待援。16日自晨至午,张自忠一直疾呼督战,午时左臂中弹仍坚持督战。自下午2时,张自忠手下只剩数百官兵,他将自己的卫队悉数调去前方增援,“今日是我报国时矣。”他掏出笔向战区司令部写下最后近百字的报告,“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

  “杀敌报国!”下午4时,张自忠身负8处重伤,以身殉国。

  张自忠的牺牲,激励着4万万同胞誓死必胜的信念。
8#
 楼主|易可情 发表于: 2005-5-17 19:22:59|只看该作者
张自忠
  1891年生,字荩忱。山东临清县人。20岁考入天津法政学堂。革命党人软弱无力和惨遭杀戮的命运使他萌生投笔从戎的愿望。1916年张自忠进入冯玉祥16混成旅。1930年任第38师师长。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任前线总指挥。1937年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北平市长。同年任第59军军长。1938年3月参加台儿庄战役,重创日寇坂垣师团。同年5月任第27军团军团长,率部同第40军一起,歼日军精锐4000余。同年10月任33集团军总司令兼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1939年5月,一举收复枣阳地区,史称“鄂北大捷”。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省宜城对日军作战时中弹殉国,终年50岁。5月28日,重庆国民政府举行隆重葬礼,追赠为上将。8月15日,延安各界人士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分别送了挽词。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本报记者尤莼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9-21 14:55,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