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对重庆印象深刻是小时候听人讲“一只绣花鞋”的恐怖故事,小时候到参加工作后曾数次到过山城,每次到重庆的感觉都不一样。近些年来,重庆的 火锅麻辣烫、特别是电视节目“生活麻辣烫”风靡全国,还有那个我感觉好像与一只绣花鞋有某些关系的节目“雾都夜话”,其实就是重庆人自己演自己的故事,还有最新的高架轻轨,很多关于新重庆的话题一下子说不完…… 7月24日早上从江津骑车驶上到山城重庆的150多公里的行程。 摩托车刚驶进重庆的地界,手机短消息就来了:欢迎您来到山城重庆,中国最赋地理性格的城市,巴山绵延,渝水纵横,寻国共遗址,叹岁月沧桑……骑好几个小时的摩托车,烦闷的心一下就兴奋起来了。 重庆位于长江、 嘉陵江两江交汇处,形成一丘脊舌状半岛。全城依山而构,临江而筑,市内坡峭路陡,楼房重叠错落,山和城融为一体,巴县、渝州、重庆是不同历史时期对古山城的不同称呼,故曰山城。 骑车穿行在山城的大小街道之间,开始了对重庆的体验。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因而重庆的道路多如曲折的山路,上下坡极多。在这里,自行车是极为罕见的交通工具。由于大部分的房屋都是建造在半山腰上的,重庆的台阶便格外的多,上下台阶是每日的必修课,想来这倒为都市人因繁忙而无暇锻炼身体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大环境。记得原来曾看过一部片子《重庆森林》,其中内容与重庆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我眼中的重庆确也有几分森林的感觉,一个钢筋水泥的森林,其实中国的大城市都是差不多的味道,楼高,房子多,交通拥挤,人满为患。重庆的幢幢高楼大厦参差不齐的矗立在连绵的群山之间,远远望去,颇有几分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感觉。突然觉得生活在重庆这个城市真的是莫大的幸福,开门见山,开窗见绿,生活在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中,却与自然又是如此的零距离,羡慕。
首先到了红岩革命纪念馆,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重庆嘉陵江畔,包括红岩村13号、曾家岩50号、桂园、《新华日报》社旧址等。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在重庆的活动基地,是中国共产党在 国民党统治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1958年复原开放,辟为纪念馆。红岩村13号为三层简易建筑,为适应在敌特包围中斗争的需要,设置奇特:右侧传达室装有脚踏电铃,以便在紧急时向内部发出通知;传达室门后掩蔽着一个通向二楼的小门,大门开时即掩盖住小门。 毛泽东从延安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期间,曾住在这里。
到重庆旅游,每个人都知道第一个目标还是解放碑,因为有那句老掉牙的老话:没有到过解放碑,就不算到过重庆城。它是重庆市区最为热闹繁华的地段,那儿是花的海洋。每到傍晚整条街涌动着群群美女,让人眼花缭乱。解放碑步行街像巨大的竞美台,每十米路段肯定会有五个以上的美女。听说很多小眼睛男人在解放碑看美女,都变成了鼓眼。不过,与其说重庆女人外形可爱。不如说重庆女人性格更精彩。重庆美女喜欢张扬着桀骜不驯的个性。那不是被动的美,而是一种摧毁男人理性的魅力。一船说来,美女成群结队时,才会给男人形成压力。可重庆美女单独一人也会让男人六神无主,见到重庆美女的男人,总会有上辈子就被她征服了的感觉。 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连续剧《山城棒棒军》,梅老砍、毛子什么的,当你走进山城的城区就会看到很多棒棒军穿行在大街小巷,这是重庆的另外一道风景。重庆主城区依山而建且穿街走巷还需爬坡上坎,但看看现在的重庆人依然活得潇洒自在、轻轻松松。这不能不提到重庆的一绝.在重庆的大街小巷都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农村人,人人手中持一根棒棒.他们被称为棒棒军。棒棒的业务范围大到货主的大件商品如家具 家电.小到市民买的一两把小菜,价钱也是随口喊,三言两句便将价钱敲定。货主在前面打甩手,棒棒扛起货物紧相随,重庆人不怕棒棒把东西拐走,他们大多诚实可信,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他们从农村到城市干活,靠的是自己的双手。他们的辛勤劳动为千家万户提供了方便。
下午骑车穿城而过到今天的目的地北碚,北碚区是重庆市北面的一座卫星城,以浓郁的文化氛围、著名的风景名胜、雄厚的科技实力、秀丽的花园城市而名扬四方。因有巨石伸入嘉陵江中,曰碚,又因在渝州之北,故名北碚。北碚是著名的花园城市,还是全国文化教育 卫生先进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北碚生态环境优美,青山常翠,碧水长流。
是夜,枕嘉陵江而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