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京版控烟条例实施首日,北京市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在朝阳区一家海底捞店内检查时,开出了首张责令整改通知书。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她指出,小餐馆亦可“节省成本”打印禁烟标识,但警语、图标、举报电话三个要件不能缺少。并且,禁烟标识必须张贴在一进门、楼道、楼梯拐角等醒目位置,较大规模餐馆的功能区转换时,应张贴新标识。
洗手间通常是问题“高发区”,刘颖等执法人员随即在二楼男洗手间的纸篓内,发现两个烟头。当刘颖就控烟相关情况询问店长时,发现海底捞虽然已建立了控烟规章制度,并要求工作人员对吸烟劝导、制止,但没有书面检查记录。
“你们应当制作并留存专门的禁止吸烟检查工作记录。”刘颖表示,对于控烟情况,餐馆工作人员如何巡视、怎样劝阻,店方必须有书面的检查记录,这将作为经营者履职的证明。按照条例,若卫监部门接到吸烟举报,而店方不能证明曾对顾客吸烟情形进行劝阻,对经营者的处罚力度会更大。
基于此,刘颖先后对该门店出具了现场检查笔录、责令改正通知书两份文件,要求该门店“立即整改”。刘颖解释,整改的期限会根据难度不同,确定为两天、三天、五天等。对于立即整改的情形,执法人员会在一两天内回来复查,若再不合格,将会被处以至少2000元的罚款。
场景3 党政机关
官员撤烟灰缸 会议服务员“管”禁烟
昨天,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康林率队检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市政府机关等控烟情况。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办公楼门口,设立着“您已进入禁烟区域 楼内请勿吸烟”的警示牌。为配合控烟,原来可以买到香烟的机关办公楼小卖部已经停止了售烟服务。楼内各会议室等场所的烟灰缸也不见踪影。
办公区里,警示牌子上已将可以吸烟的地点明确标示出来;室外的吸烟区则配备了一把遮阳伞和几个金属制成的烟灰缸。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办公楼的每个楼层还指定了“控烟监督员”进行巡查。
张聪是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的会议服务人员,也是控烟监督员。“遇到领导吸烟你敢管吗?”“敢。”“那你怎么说呢?”“我会告诉领导,这里禁止吸烟,而且吸烟对身体也不好。”
北京市政府机关办公区的会议室内,每一排的桌子上都摆放着禁止吸烟的标识。工作人员特别开放了一间局级干部的办公室。这名干部以往是“烟民”,现在办公桌上已经没有了烟灰缸。
另外,市政府机关大院除了办公楼内禁烟外,像西花园这样的室外公共场所也被划入禁烟区。市政府还表示,各单位和办公厅处室在各类公务和大型公共活动中,都将不吸烟、不备烟、不敬烟。
▲ 追访
戒烟门诊仍冷清 药店难买戒烟药
“禁烟令”第一天,禁烟一词瞬间成为热词,但戒烟门诊却依然没有热起来。新京报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市内医院的戒烟门诊依旧冷清,药店也很难买到戒烟药。
每周仅一两天接受挂号
“一周也没有几个人来咨询。”在市内一家三甲医院,正在坐诊的呼吸科医生表示,有戒烟者前来也只能给予一定的建议,因为医院已经有两年都没有戒烟药了。
在北京市卫生局主办的“无烟北京”网站上,公布了同仁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市第六医院等18家设有戒烟门诊的医院。记者走访此名单上的多家医院,发现数家戒烟门诊已并入呼吸科,因为戒烟者很少,每周只有一两天接受挂号。
多位负责戒烟门诊的呼吸科大夫表示,每周前来咨询的烟民不足十人,真正进行治疗的更是屈指可数。“首先要检测戒烟者对尼古丁的依赖程度,然后根据情况决定治疗方法,多数是给出一些建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的戒烟门诊开设于2008年。该院呼吸科主任方秋红参与了戒烟门诊的创建。她介绍称,目前该院戒烟门诊出诊时间是每周二下午,有一个医生,门诊接待量并不多。“就诊人数和国家对控烟的宣传力度息息相关。”她说,每当宣传力度增大后,每日门诊量会增加。
戒烟药自费 一疗程两千
老张有着近30年的烟龄,期间尝试过几次戒烟均未成功。“每次戒烟后都会十分难受,体重上升,喉咙也很痛。”老张说,他到多家医院的戒烟门诊咨询,希望得到一些药物辅助,但没有一家能够提供。
有调查显示,近半数烟民有戒烟愿望,却难获得有效戒烟服务,戒烟门诊就诊量低,戒烟药物价格偏高。昨日,记者咨询市内多家连锁药房,欲购买戒烟辅助类药物,均被告知没有存货。“我们已经两年没有卖过戒烟药了,之前有过,但是近段时间没有进货。”金象大药房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很少有人来买戒烟药。
“目前来说,戒烟药是不在医保范围内的,这一点我会告诉每个戒烟者。”有呼吸科专家称,前两年,吸烟者还能从市内药店买到戒烟药,但是目前很难买到。
方秋红说,戒烟门诊的费用主要是挂号费和戒烟药物的费用,其中挂号费可享受医保报销。“目前我国戒烟药物为全自费,且中国绝大部分地区有效戒烟药物供应相对紧张,一般为伐尼克兰戒烟药,3个月一个疗程,需要花费两千元。”方秋红说。
戒烟门诊有“公益性质”
方秋红说,相比于其他门诊,戒烟门诊的“性价比”相对较低:同样一名医师出诊半天,普通门诊可接待患者二三十人,而戒烟门诊接待一名患者就得花去二三十分钟,接待量很有限。“但我们从未想过停诊,戒烟门诊设立之初就具有社会意义,并不是盈利上的考虑。”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戒烟门诊多是依托其他专科门诊(如呼吸科门诊等)联合开展,开设独立专科门诊的寥寥无几。对此,方秋红表示,由于戒烟门诊基本没有盈利,具有公益性质。随着京版控烟条例的实施,想戒烟的人会越来越多,戒烟门诊的就诊需求也会增加。
⊙记者:温薷 鲁千国 王大鹏 郭超 李婷婷 实习生:沙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