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647|回复: 4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5-10-21 21:39:19|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文坛多少无名氏

 [复制链接]
  长夜难眠,披衣起床,随手读到《历史尺牍小品》。其间明朝计东《与周麓峰》一文,竟如冷水浇背,令我遥想历代“无名氏”文人的命运。  “世人称知己者,其最,则怜其才,称誉之,援引之;其次,则深嫉其才,而必欲杀之;其最不能堪者,视其之无足轻重,其人自生、自死、自贫贱,且老于天地之间,一不介于胸中也”。计东所言知己之最,犹如李白与杜甫,元稹与白居易,洪亮吉与黄仲则。知己而深嫉其才,必欲杀之者,莫如《三国演义》中的曹丕与曹植,曹操与杨修。知己的称誉援引、封杀打击乃至避世隐居,都可能为文人们带来声誉。只有被知己视为无足轻重,一不介于胸中、一点不在乎者,最是孤寂荒凉。古往今来,那些无奈而模糊地被贯以“无名氏”的作品。他们的作者,就是在知汉褪廊说乃馗裟は?而自生自死于天地之间。  我想,作品的内容或者作者不为官方乃至民间所容,是《诗经》以来,历代“无名氏”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古时的文人们情感于心,不得不发,需要有人分担他们的思想情感时,他们既没有使用笔名的习惯,也没有当今网上弄笔者使用网名、昵称的条件。一番笔歌墨哭之后,他们只得痛苦而主动地抹去写在自己心血之作上的名字。有的作品,起初也有作者的名字。后来,秦火重燃,历次运动,作者的名字同作品一样为统治者所恼怒。大多数人不敢看他们的作品,少数冒着风险的读者也不敢提及他们的名字。久而久之,那些星星一样,曾经划过黑暗的夜空,为人们熟悉的名字,逐渐被统治者甚至普通百姓“不介于胸中”。到了今天,当我们怀着感激与崇敬的心情阅读他们的作品时,也只能似是而非地称他们“无名氏”。  令人叹息的是,同为无名氏,《诗经》刺贪的《伐檀》,刺重敛的《硕鼠》毕竟留下且成了传世名篇。更多无名氏的作品连同作者本人,却在兵火乃至官方与民间的合围之下,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一并沦如黑暗以至虚无。真可谓“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既为当世、当政者所不容的“无名氏”,他们肯定不是现实中的胜利者、既得利益者。他们在体制内无法也不屑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的境遇,不如有知己的称誉援引或封杀打击者,不如啸聚山林、躬耕乡野的山人隐士,甚至不如面孔模糊,生活在底层的无数普通百姓。生于阴影,死于黑暗。一腔热血,满腹经纶却没有善意的关怀,也没有恶意的盯梢。“一不介于胸中也”,这是“无名氏”们所承受的“最不能堪”的悲剧。  无名无姓,只有作品让后学凭吊怀想的无名氏大多不是普通百姓。“为谁风露立中宵”,世人后人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不要紧。哪怕没有人倾听,一代代的无名氏仍然要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提前预言一个时代的来临。“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寂寞余生和梦过”、“望眼无穷恨有余”……阅遍手中历代“无名氏”作品,我发现,无名氏们活着时大多是不快乐的,他们之中的一些人甚至“生年不满百,长怀千岁忧”,是背着良心包袱、悲天悯人的先贤。当今自以为愉快写作或快乐生活的人们,要么良心上没有包袱,要么根本不需要良心。

■陈道军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水口寺──山外青山楼外楼 成都寺庙中的书画风景
2# 四姑娘山
 鱼城衰哥 发表于: 2005-10-22 17:30:13|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文者,留其文而著称百世,何必要人记住他的名字呢?有名无名,都只是身后的浮华烟云,过眼即散,唯有文章才可以标传千古!

有哪个文人不是因为其文而让后世闻名的?少有见到后人先知道这个人,然后才拜读其文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黄刚 发表于: 2005-10-22 19:20:14|只看该作者
名之一字,千古难弃。
4# 金佛山
 蒋宁 发表于: 2005-10-22 19:37:23|只看该作者
身后名与我侪何所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鱼城衰哥 发表于: 2005-10-23 14:48:47|只看该作者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名相对于文来说,还是文重要,毕竟能留给后人的,不可能就只是一空荡荡的名字,佳作传千古才是最美好的结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5 16:52,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