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99|回复: 0

[2021年改革创新优秀案例②丨宁波:强化全要素监管 锻造高质量服务“硬核”

 [复制链接]
源自:浙江省政府网站
原文标题:改革创新优秀案例②丨宁波:强化全要素监管 锻造高质量服务“硬核”

来源:宁波市局、厅改革处</p>
  编者语:改革创新是自然资源管理事业发展的永恒命题和不竭动力。2020年,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在空间规划、用途管制、不动产登记等方面,涌现出了一系列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浙江自然资源”微信公众号推出《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专栏,展示本系统在改革创新之路上的印记、亮点,努力将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改革创新的优势转化为推进“十四五”发展、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强大动能。
  近年来,对地观测技术迅猛发展,卫星遥感已成为自然资源空间信息快速、大范围获取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随着无人机搭载热红外、高光谱、激光雷达等多源遥感观测平台的形成,为自然资源高频次、区域化监测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自2019年年初,宁波市测绘和遥感技术研究院启动了“空天地协同的自然资源全要素遥感监管服务体系”研究,形成了具有宁波特色的遥感监管技术服务链条,建立了自然资源动态监测业务协同机制,培养了一支专业对口、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遥感人才队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为宁波市自然资源规划和管理、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抓实顶层设计,提升统筹管理掌控力
  为加强遥感资源统筹建设力度,充分发挥遥感技术优势,创新自然资源规划管理二三维一体化服务模式,全面提升自然资源精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宁波市于2020年年初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遥感影像资源库建设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实施意见》和《全市三维实景数据库建设实施方案》,建立了“多源获取、市级统筹、县(市、区)配套”的全市遥感影像统筹获取机制,搭建了基准统一、标准一致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库、激光点云数据库、三维实景数据库、遥感影像典型地物光谱库等多源多尺度遥感影像资源库,制定了三维实景模型产品系列规程,用于指导全市三维实景模型规范化建设。
自然资源变化监测
  突破关键技术,放大创新服务辐射力
  (一)服务“查清家底”,辅助自然资源宏观决策
  依托“宁波卫星分中心”和宁波市遥感应用中心,汇集城市级影像需求,攻克云计算环境下多源遥感影像自动预处理、基于GPU协同加速的多源卫星影像信息提取等关键技术,快速、智能、精确提取复杂地貌地物的遥感空间信息。搭建基于自主云GIS服务的宁波市自然资源遥感服务平台,实现海量自然资源数据云端管理、智能计算和可视化分析决策。在此基础上,开展土地利用宏观监测、自然资源变化监测、城市扩张遥感监测等项目,辅助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有效解决规划冲突和重叠,为实现面向国土空间全域、多尺度、多类型资源的统一调查监测评价提供科学数据来源。
  (二)服务“管好家底”,为执法督察装上“慧眼”
  创新针对复杂破碎地表的多源多时相遥感影像的自动分类和变化发现方法,将测绘遥感技术与大数据、深度学习等高新技术相融合,采用“追溯+分析”的方式对下发图斑信息进行追溯与分析,创新自然资源监管服务模式,实现天空地协同的自然资源全要素监管。目前,已应用于规划遥感督察、土地卫片执法辅助分析、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等多项实际工作,形成了执法督察数字化、智能化和常态化合作机制。
  (三)服务“治山理水”,为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以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抓手,基于多元多时相遥感影像,创新性开展无人机+高光谱数据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应用,将其拓展应用于山体生态修复时序性监测、生态保护区遥感监测、基本农田保护区专项监测和水环境高光谱监测等相关工作,确保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四)服务“第一现场”,为应急预警提供精准情报
  2019年8月,台风“利奇马”登陆宁波,市内多地发生内涝、滑坡、泥石流等严重灾害。宁波市测绘和遥感技术研究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采用无人机低空摄影、车载激光雷达等测绘装备,第一时间采集了受灾区域倾斜实景三维模型、全景影像、三维激光点云等信息,测算受灾区域滑坡量;结合多期历史卫星影像及其他地形数据,对受灾区域进行灾情评估,并迅速上报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指挥组,为现场救灾、灾后重建提供精确监测数据。
自然资源基底数据统计
  近年来,对地观测技术迅猛发展,卫星遥感已成为自然资源空间信息快速、大范围获取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随着无人机搭载热红外、高光谱、激光雷达等多源遥感观测平台的形成,为自然资源高频次、区域化监测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自2019年年初,宁波市测绘和遥感技术研究院启动了“空天地协同的自然资源全要素遥感监管服务体系”研究,形成了具有宁波特色的遥感监管技术服务链条,建立了自然资源动态监测业务协同机制,培养了一支专业对口、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遥感人才队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为宁波市自然资源规划和管理、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抓实顶层设计,提升统筹管理掌控力
  为加强遥感资源统筹建设力度,充分发挥遥感技术优势,创新自然资源规划管理二三维一体化服务模式,全面提升自然资源精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宁波市于2020年年初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遥感影像资源库建设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实施意见》和《全市三维实景数据库建设实施方案》,建立了“多源获取、市级统筹、县(市、区)配套”的全市遥感影像统筹获取机制,搭建了基准统一、标准一致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库、激光点云数据库、三维实景数据库、遥感影像典型地物光谱库等多源多尺度遥感影像资源库,制定了三维实景模型产品系列规程,用于指导全市三维实景模型规范化建设。
自然资源变化监测
  突破关键技术,放大创新服务辐射力
  (一)服务“查清家底”,辅助自然资源宏观决策
  依托“宁波卫星分中心”和宁波市遥感应用中心,汇集城市级影像需求,攻克云计算环境下多源遥感影像自动预处理、基于GPU协同加速的多源卫星影像信息提取等关键技术,快速、智能、精确提取复杂地貌地物的遥感空间信息。搭建基于自主云GIS服务的宁波市自然资源遥感服务平台,实现海量自然资源数据云端管理、智能计算和可视化分析决策。在此基础上,开展土地利用宏观监测、自然资源变化监测、城市扩张遥感监测等项目,辅助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有效解决规划冲突和重叠,为实现面向国土空间全域、多尺度、多类型资源的统一调查监测评价提供科学数据来源。
  (二)服务“管好家底”,为执法督察装上“慧眼”
  创新针对复杂破碎地表的多源多时相遥感影像的自动分类和变化发现方法,将测绘遥感技术与大数据、深度学习等高新技术相融合,采用“追溯+分析”的方式对下发图斑信息进行追溯与分析,创新自然资源监管服务模式,实现天空地协同的自然资源全要素监管。目前,已应用于规划遥感督察、土地卫片执法辅助分析、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等多项实际工作,形成了执法督察数字化、智能化和常态化合作机制。
  (三)服务“治山理水”,为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以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抓手,基于多元多时相遥感影像,创新性开展无人机+高光谱数据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应用,将其拓展应用于山体生态修复时序性监测、生态保护区遥感监测、基本农田保护区专项监测和水环境高光谱监测等相关工作,确保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四)服务“第一现场”,为应急预警提供精准情报
  2019年8月,台风“利奇马”登陆宁波,市内多地发生内涝、滑坡、泥石流等严重灾害。宁波市测绘和遥感技术研究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采用无人机低空摄影、车载激光雷达等测绘装备,第一时间采集了受灾区域倾斜实景三维模型、全景影像、三维激光点云等信息,测算受灾区域滑坡量;结合多期历史卫星影像及其他地形数据,对受灾区域进行灾情评估,并迅速上报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指挥组,为现场救灾、灾后重建提供精确监测数据。
自然资源基底数据统计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破晓红尘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破晓红尘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破晓红尘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破晓红尘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破晓红尘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破晓红尘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呆萌可爱!开化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领鸺鹠 美“罗斯福”号航母抵达黄岩岛附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7 19:52, Processed in 0.218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