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757|回复: 1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卓玛 发表于: 2002-8-20 13:00:15|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其他理县

 [复制链接]
自然地理
  理县位于州境东南部,地处北纬30°54′~31°12′、东经102°33′~103°30′。东邻汶川,西南连小金,西接马尔康,北依茂县、黑水,西北靠红原。县境东西长83公里,南北宽78.2公里,地跨岷江上游支流杂谷脑河两岸。幅员面积4313.4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296亩,人平耕地1.38亩。
  县境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邛莱山脉东部边缘,地形呈蜿蜒起伏的立体单元,地表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群山连绵,峰峦重叠,海拔1422~5922米,高差悬殊,沟谷纵横。杂谷脑河(史称沱水)由西北流向东南,横贯全境,至汶川注入岷江,水流湍急,切割强烈,县境流长146公里。地貌类型为低中山~中山~高山~极高山,是典型的中高山峡谷区。土壤、气候、植被乃至农牧业生产都具有明显的山地区域垂直分布差异,呈高山主体的多层次分布结构特点。气候受西北利亚西风气流、印度洋暖流和太平洋东南季风三个环流的影响,形成季风气候。因海拔高差悬殊,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具有山地立体型气候特征。冬季受青藏高原的北方冷气流的影响降水稀少,日照强烈,晴朗多大风;五、六月份西南季风加强,气温暖湿,降水增多,形成雨季;七、八月份青藏高压稳定,副热带高压西伸,降水减少,形成伏旱;九、十月份雨量增加,形成低温降雨季节。

建置沿革
  理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杂谷脑河畔就有人类生息繁衍。《禹贡》为梁州之域,秦属湔氐道,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汶山郡,始入中央版图。西汉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设广柔县,属蜀郡。东汉灵帝光和七年(178年)属汉山郁。隋开皇六年(587年)置金川县(治所今通化乡卡子村)。仁寿元年(601年)改为通化县。唐武德八年(625年)置维州和薛城县,后陆续设小封县、维州和定廉县。宋、元设为霸州和保宁县。明永乐五年(1407年)置杂谷安抚司。清干隆十七年(1752年)改土归流,废杂谷土司,设杂谷厅(治所今薛城);干隆二十五年(1760年)升为直隶厅;嘉庆八年(1803年)改为理番直隶厅,辖域辽阔,有“四土、五屯、九枯、十家、三番、六里”之称。
  民国2年(1913年)改为理番县,属川西道。民国24年属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民国35年改理番县名为理县。
  1950年1月16日成立理县人民政府,属茂县专区。1951年11月县治由薛城迁杂谷脑。1958年7月析县成立含汶川、茂县在内的茂汶羌族自治县,1963年6月分县恢复理县至今。县治杂谷脑镇是藏语“扎西郎”的谐音,意为“吉祥之地”,是川西北交通要塞和商贸集散市场之一。杂谷脑镇跨杂谷脑河两岸,一桥飞架河谷,沟通两岸交通,是国道213线(成阿公路)的枢纽和中心点。距成都202公里;离马尔康190公里。1990年全县行政建置为2镇、IZ乡、82村。4个居委会、203个村民小组。

县名来历
  清干隆十七年(1752年),剿灭杂谷土司苍旺,改土归流置理番直隶厅,取治理番民之意。民国初期改厅州为县,民国35年(1946年)为缓和民族矛盾去“番”得名。

人口
  1990年,全县人9200户、41925人(含川西林业局人口),其中城镇人口约占18%,农村人口约占82%。人口出生率13.67‰。每平方公里9.72人。

民族
  总人口中藏族19417人、羌族12962人、汉族10331人、回族157人、其他少数民族58人。

经济资源
  县内资源丰富,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有林业用地336.1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1.8%。其中,林地194.9万亩,占林业用地的57.88%;活立木蓄积量2598.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30.07%;用材林面积为17.5%;蓄积量为11.62%;防护林面积为0.02%。主要树种有冷杉、桦、柏、云杉、油松、落叶松、高山标以及文冠果、香樟、白杨、漆树、檀木、沙棘等。有珍稀动物小熊猫、扭角羚、毛冠鹿、金钱豹鹦鹉、画眉、杜鹃、雉鸡等。有灵芝、香菇、木耳等野生食用菌类。盛产品质优良的虫草、贝母、天麻、黄芪、羌活、当归、麝香、鹿茸、熊胆、豹骨等名贵药材。矿产资源有铜、锡、铁、铅、锌、金、银、铝、钛和非金属矿大理石、硅石、金钢砂、石英石、云母、花岗石、硫磺等。其中仅有大理石、金钢砂和硅石被开发利用。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量达42万千瓦,已建成中小电站37座,总装机47台,3.54万千瓦。有经济林木苹果、花椒、核桃、樱桃石榴、雪梨等。1990年,全县已建成苹果园3095亩,种植苹果52.38万株,产量132.5吨。还有箭竹等野生藤竹资源可供开发利用。
  境内千山峭立,万壑奔流,高树翳天,峻岩积雪,峋奇壮观,且处于九寨、黄龙、雪山、草地旅游圈主干线上。站在鹧鸪山垭口观赏雪山云海,放眼一望,长空旷野、雪山玉立天际,云海飘浮,轻纱漫舞、白浪滔天,时而银峰突兀,时而红霞满天,“流光则万岭嵌空,懈影则千岩熳斓”。鹧鸪山下的米亚罗(藏语名,意为山下有块好耍的坝子)是一片原始林区,每当金风送爽,万物经霜,银峰耸立天边,白云缭绕,青松翠柏映衬满山红叶,野花秋实,构成“云散千峰白,霜凝万壑丹”、“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红叶风景区。薛城笔架山,有“笔架献奇”之称,如硕大的笔架,举目观望,顿生“引我挥毫题紫塞,助人泼墨写烟峦”之情。熊耳山如直立双耳之熊形,“秋风戛然而来,殊奕奕有爽思”,素有“熊耳秋风”的美誉。“陇山古雪”,山名“陇”,即今之雪隆包,海拔5000米,终年积雪,山名“陇”,谓之“太古雪”。杂谷脑东“维关古碉”,其西“因字岩”、“金枪岩”、“手爬岩”刀截斧劈,险峻奇趣。天然湖泊(俗称海子)、悬泉飞瀑景色各异。孟董沟“九龙池”以五彩水色闻名;沙坝“鱼海子”以色多著称;蒲溪“黑龙江海子”春秀秋艳;“神峰温泉(又称古尔询热水塘)”饮疗浴疗闻名遐尔。还有薛城等边楼,杂谷脑的姜堆、喇嘛寺以及隋唐古碑和通化甘溪汶山和石纽山、禹王庙等古迹。薛城宁江门等留有红军凿刻的标语等革命文物。具有浓厚藏族风格的雕楼和珊瑚河山寨以及果园、椒林、农田、蔬圃构成“藏歌松柏晴烟外,羌笛牛羊夕照中”、“金山银岭入画来”的人文景观,吸引着中外游客前往旅游观光。
  解放前,理县各族人民在封建农奴制度下,生产原始落后,灾害连年,土地荒芜,交通闭塞,烟毒泛滥,十分贫困。194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91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下同),农业人平171.5元。粮食总产量3920吨,农业人平有粮212公斤,农村人平纯收入52元。农民生活难以维持,靠挖药、狩猎、背运、帮工等经营维持生计,一遇天灾人祸即陷入家破人亡的境地。解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产不断得到发展,到199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512万元,比1949年增长4.2倍;粮食总产量15274吨,增长10倍以上,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快发展乡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新技术,林粮、林菜间作,保证粮食增长的前提下,建成苹果、花椒、和以供应成都秋淡季蔬菜商品的生产基地,发展大白菜、莲花白、番茄、莴苣、蒜、葱、洋芋、胡豆、萝卜和瓜类等作物。1988年至1990年,向成都市场供应各类蔬菜31678吨,换回大米6235吨。理县天然草场广阔,解放前畜牧业生产水平低下,混群放牧,疫病严重。1949年牲畜存栏数24007头,猪、牛、羊肉总产量145吨。1990年牲畜存栏数77788头,猪、牛、羊肉总产量1747.5吨,其它家禽家畜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1980年,乡镇企业兴起,至1990年,乡镇企业发展到969个,从业人数30005人,总产值1246万元,农村副业收入318万元。
  1950年以前,理县工业仅有私营的两个规模小、设备简陋、采伐能力差的伐木场和少数零散个体工业户。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加快了工业的发展。到1990年,全县已有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42个,职工381人,主要从业电力、木材、电冶铁合金、大理石、硅石、金刚砂、印刷、小型拖拉机配件、木器制品和酿造、粮食加工等。1990年,工业总产值1046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41%。
  理县历史上自秦设置官道相通,但多为鸟道,真是:“抬头一线天,低头一匹练”,山高路险,商旅艰难,民国时期筹修大道,但终无结果。解放后,组织军工、民工修筑成阿公路,1954年米亚罗通车,公路贯通全县11个乡填。1990年,全县通车里程157公里,拥有客货汽车317辆.客运量40852人次,客运周转量1496.2万人公里,货运量4950吨,货运周转量792130吨公里。邮电通信得到很大发展。1990年有县邮局和支局3个,邮电所2个,乡村邮路154公里,县城建立自动电话交换机,安机270门。
  杂谷脑自清干隆年间“改土归流”后逐渐成为重要的商贸集镇。据民国2年(1913年)统计,商户达200余户,主要输入的茶叶、布匹、粮食、食盐等和输出麝香、鹿茸、虫草、见母、大黄、木香、羌活、五甲皮等中药材以及畜产品等生活必须品和民族土特产品。民因时期,全县5万余亩耕地追种罂粟,烟毒泛滥,导致商贸经济的畸形发展。解放后,国家建立了民族贸易公司,区乡供销社,城乡市场和农村经济得到很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商业更加繁荣。
  1990年,全县有商业企业(含个体户)482个,从业人员896人,每万人拥有商业零集售网点120个,全年社会商品零售额达2838万元,比1949年增长236.5倍;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达759万元。社会商品购进总额1281万元,商品销售总额2290万元。随着商业的发展,财政收入不断增加。1990年全县城乡储蓄余额170.47万元,人平储蓄达386元。

文化
  1949年,全县仅有小学2所、初中学1所。全县文盲和半文盲占90%以上。
  1990年2月,在校生5370人,有教职工393人;有幼儿园8所,入园幼儿171入,教职工14人;有中学5所,在校生1698人,教职工206人。1979年至1990年,共向高等院校输送新生224名;向中等专业学校输送新生646名。民族教育以寄宿制为主,自1978年以来共集资1641万元,新建教室和宿舍13323平方米。
  全县有影剧院4个(含乡镇3个),坐位3020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个,县图书馆1个,藏书12765册;县广播电视接收站1个,乡镇19个、村10个,电视差转台5个,乡镇广播站13个,广播线路550公里;全县体育设施有田径场2个(其中400米标准场1个)、篮球场30个、棋类室5个;1987年至1990年共举办大型运动会120场,参赛人员3500人。
  解放前无医疗机构,仅在薛城和杂谷脑有极为有限的几家中医药店。解放后,建立了理县卫生院。1990年,已有县属人民医院2所,区中心医院3所,乡卫生院7所,乡村门诊部、医务室15所。县卫生防疫站1所、妇幼保健站1所。个体医疗机构6个。有从业人员333人,床位275张。有B型超声波5台、X光机5台等主要医疗设备。全县基本形成防病治病网络,妇幼保健工作稳步发展,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成效。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及各种传染病得到及时控制和有效治疗。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卓玛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卓玛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卓玛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卓玛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卓玛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卓玛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汶川 茂县
2# 四姑娘山
 罗子兰 发表于: 2003-7-19 21:44:0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基本上过了。这里本来就是属于干旱河谷地区,雨少。是丹巴的泥石流吓着了?哈哈~~~~没有事的。来后打电话联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仁者乐山 发表于: 2003-6-26 22:12:30|只看该作者
听说理县上孟的孟屯河谷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令人神往,现有几个问题要请教,可否作答:1、高桥沟、老君沟和塔斯坝沟内有无居民,借宿有无困难;(主要不想露营)2、必须请向导吗?是因为容易迷路还是其它原因?向导费每天多少?3、沟内主要是穿越森林还是涉水;4、三条沟用五天时间可否?5、游孟屯河谷最佳季节和比较好的季节?
4# 金佛山
 罗子兰 发表于: 2003-6-27 13:40:14|只看该作者
我来回答你吧。其实我也没有去过。但凭我在这个地区里生长的人,我想是应该有人居住的。既然风景优美,那肯定是森林了。现在的森林都不浓密,砍得差不多了。水只是沟底有,但是山上还是有水的,都是泉水,流出来都不大。你可请当地老乡带路。还有什么你只关问我。我再去给你打听。注意我的跟帖。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仁者乐山 发表于: 2003-6-27 22:40:36|只看该作者
多谢残荷。我是一个喜欢奇山异水的人,并希望通过徒步的方式来游览,孟屯河谷是我一个向往的地方。我的主要问题:沟内风景肯定一天看不完,可能有些沟需要两三天时间,不可能当天返回到上孟,得在沟内住宿。我没有露营经验也没有露营的装备,荒郊野外,危险因素极多,特别是晚上,所以希望沟内有居民并能接纳我住宿。沟内的居民愿意接纳我吗?去孟屯河谷因带有探险性质,多半是我一人前往,季节可能在夏秋季。烦你打听,给你作揖了!
6# 青城山
 罗子兰 发表于: 2003-6-27 22:50:06|只看该作者
你客气了。就现在和7,8,9 月去是最好的时间。我看能不能给你找个熟的人当你的向导。不要钱,你送点小东西就行了。明晚我回你的话。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罗子兰 发表于: 2003-6-28 21:19:51|只看该作者
朋友:我今天去问了个朋友。她是理县人。她同意帮你的忙。因为沟内目前没有旅游配套及旅游生活设施。只有在老乡家吃住。但没有熟人,人家不会也不敢接待你,而且你不会走冤枉路。你如果信得过我,你就先到汶川县来找我,我在带你去找我的朋友。具体的安派到时再说。你看如何? 不过请你告诉我你是干什么工作的,在哪里居住?多大年纪?我的手机号:13551861797
8#
 仁者乐山 发表于: 2003-6-30 12:44:55|只看该作者
我想用电子邮件告诉我的有关情况。我的电子邮箱:lyh@19_com_cn和lyh51@sohu_com。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罗子兰 发表于: 2003-6-30 12:52:52|只看该作者
好啊。那你发给我吧。我的邮箱地址是:luozilan123@163_com
10#
 仁者乐山 发表于: 2003-7-17 18:12:24|只看该作者
请问一下,孟屯河谷这一带地区雨季过了没有,大半年未曾外出,特别想出门走走。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6 22:46, Processed in 51.76089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