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587|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蜀之精灵 发表于: 2006-4-11 23:01:57|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公告]谈谈李白的出生地

 [复制链接]
李白的出生地,历来就争论不休。有说李白出生于四川彰明(今四川江油县)的,有说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的,有说李白出生于陇西成纪的,也有说李白出生于山东任城的,甚至还有人说李白出生于秦地长安。“一个李白,生时无所容人,死而千百余年,慕而争者无 时而已!”(李贽《焚书》卷五《李白诗题辞》这是李白的光荣,也是李白的不幸。 李白究竟出生在什么地方呢?事实证明,李白只能是出生在四川江油县,是地地道道的 蜀人。


  一 李白出生于四川,首先是由他同时代的亲友所记录,也被唐人所一致认定的。


  第一个说李白出生在四川的,是李白崇拜者魏颢,又称魏万。他在《李翰林集序》中说 :蜀之人无闻则己,闻则杰出,是生相如、君平、王褒、扬雄,降有陈子昂、李白,皆五 百年矣。白本陇西,乃放形,因家于绵。身既生蜀,则江山英秀。 这里列举了四位汉代著名词赋家和两位唐代著名诗人,他们皆出生蜀地,应该说,李白 不宜例外,故魏颢特别标明李白“身既生蜀”。魏颢与李白同时,是李白崇拜敬慕者,“长 卿慕蔺久,子猷意已深,平生风云人,暗合江海心”(魏颢《金陵酬翰林谪仙子》),魏颢称 李白为“翰林谪仙子”,说他自己就象司马相如慕蔺相如之为人,王子猷忆戴安道之意深一 样长久地倾慕着李白,认为李白平生行事为人,颇与自己“暗合”。因而他“自嵩、宋沿吴 相访,数千里不遇,乘兴游台、越,经永嘉,观谢公石门,后于广陵相见。”(李白《送王 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以下引李白诗文,只注篇名,重者不注)于“去秋”至“来春”,共 用了半年多时间,徒步“三千里”寻访诗人李白,终于在广陵相遇。李白对这位自己的崇拜 敬慕者魏颢也是十分尊重和信任的,赞扬他“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十三弄文史,挥笔 如振绮。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称颂他爱文好古的优良美德和隐居不仕的高尚节操,临别时还深深地表示了“黄河若不断 ,白首长相思”的眷恋不舍之情。魏颢亦自豪地写道“宣父敬项橐,林宗重黄生,一长复一 少,相看如弟兄。惕然意不尽,更逐西南去。同舟入秦淮,建业龙盘处。”他认为李白对待 自己就象孔丘敬重项橐,郭林宗器重黄宪一样地尊重,他们俩人虽然年龄长幼不同,但却亲 如兄弟。因而他们自春至夏,同游了秦淮、建业等地。李白还说魏颢“‘尔后必著大名于天 下,无忘老夫与明月奴’,因尽出其文,命颢为集。”既将自己的子女托付魏颢,又将自己 的文稿编辑托付于他,可见李白对魏颢的亲近与信任。魏颢没有辜负李白,他“不忘故人” ,于“上元末”(公元七六一年)即李白逝世前一年就将李白的诗文编为《李翰林集》,并写 下了上面所引的序。当时李白尚健在,所以序中说:“白未绝笔,吾其再刊。……其他事迹 ,存于后序。”他准备将来继续给李白诗文编集,这篇序中所未能记下的李白的其它事迹, 他亦打算再作一篇后序予以记录。应该说这篇序文所载是确切无误,十分可靠的。


  第二个说李白出生在四川的,是李白的从叔并为李白送终的当涂令李阳冰。他在《草堂 集序》中说: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九世孙。蝉联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 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究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 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 得之矣! 这里对李白的家世及出生地记载比较详细,清楚地指明了李白是其父“逃归于蜀”后方 才出生的,而且他出生的时候就伴着美妙的神话传说:他的母亲梦见太白星降落在自己的怀 里,所以他才取名白而字太白。再说李白这名字若在“易姓与名”的西域,是断然不复存在 的,只有“逃归于蜀”后出生才能复姓李,也才能称做李白。李阳冰这篇序作于“宝应元年 十一月”(公元七六二年),也就是李白去逝的那一年。李白临终前去制造当时作当涂县令的 从叔李阳冰,“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公遐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公 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可见李阳冰《草堂集序》中所说当 是李白亲授,也应当是十分可靠的,李阳冰于李白去世后不久即写成此序,既是遵从李白的 嘱托,亦是记忆犹新,避免事久遗忘的缘故。时间之近,亦可证明序言的可靠。



  第三个说李白出生在四川的,是李白的好友,当时著名的诗人杜甫。杜甫与李白于天宝 三载(公元七四四年)相遇,一起同游梁、宋、齐、鲁,交往甚厚。分别以后,杜甫曾多次写 诗忆及李白,对李白的才华是十分欣赏的,对李白被谪夜郎的不幸遭遇亦深表同情。他在《 不见》诗中写道:“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 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自注云:“近无李白消息。”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 元二年(公元七六一年),即李白去世的前一年,当时杜甫正流寓四川,他与李白分手已有两 年了,故急切地希望李白能够早日回到故乡四川与自己相见,其向往之意与想念之情溢于言 表。匡山,指大匡山,因“山势高耸,状如匡字”(仇兆鳌《杜诗详注》引《全蜀总志》), 故名匡山,在江油县治西三十里,是岷山的一个支脉。李白少年时候曾在此山中读书,其读 书处今尚有北宋熙宁元年(一一六八)所立《中和大明寺住持碑》,碑云:“唐第七主玄宗朝 翰林学士李白字太白,少为当县小吏,后止此山,读书于乔松滴翠之平有十载。”杜甫此诗 抒发的虽然是“悯其放逐而望其生还”的忆念李白的情怀,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杜甫认为匡 山是李白少年的读书之处,亦是其诞生之地。旧有人认为匡山指庐山,那是错误的,与诗意 “头白好归来”显然不合,故杜田注此诗云:“白本宗室子,厥先避仇客居蜀之彰明,太白 生焉。彰明,绵州之属邑,有大小匡山,白读书于大匡山,有读书堂尚存。其宅在清廉乡, 后废为僧房,称陇西院,盖以太白得名。院有太白像主唐绵州刺史高忱及崔令钦记。所谓匡 山,乃彰明之大匡山,非匡庐也。”(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四注引杜田《杜诗补 遗》) 其后唐人言李白,皆认为李白出生于四川。


  四川是李白的故乡。无论是文中所记,或是 诗中所言,他们都众口同声,并无异辞。 刘全白于贞元六年写有《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明白记载李白是“广汉人”。李白 出生的江油县,唐属剑南道巴西郡,汉代属广汉郡,刘全白按汉地名记载,故称李白为“广 汉人”。刘全白“幼则以诗为君所知”,少年就曾因诗而被李白所器重,故“及此投中央电 视台,荒坟将毁,追想音容,非不能止”,写下了这篇纪念李白的文章。既然能追想李白音 容,则刘全白必定见过李白,且有一定的交往,他所记李白之事,应该是有根据的。


  何况贞 元六年(七九○)距李白之死仅二十八年,相去不远,李白之生平籍贯及行事为人,未至湮没 。刘全白所记,应当是可信的。 稍后的范传正在《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中说: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逋 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 而告祥,名之与字,咸所取象。受五行之刚气,叔夜心高;挺三蜀之雄才,相如文逸。…… 也明确地记载了李白乃其父“潜还广汉”后所生,是“三蜀之雄才”,这与李阳冰、刘全白 所记是相同的。范传正所记出自李白孙女所保存的李白之子伯禽手疏的先世谱牒残纸,加上 范传正乃李白友人范伦之子,与白有“通家之旧”,其所记在元和十二年(八一七)正月,距 李白去世仅五十五年。因此范传正的记载亦应是有相当根据的。


  说李白是蜀人,在唐人的诗歌中亦不管其例。中唐时期的姚合在他的《送李余及第归》 一诗中说:“蜀山高,蜀客无平才,日饮锦江水,文章盈其怀。”赞扬蜀地山川美好, 孕育了许多杰出的文学之士。接着他又写道:“李白《蜀道难》,羞为无成归。子今称意行 ,所历安觉危。”认为李余及第归蜀还乡是称心如意之事,而李白《蜀道难》则是应试不第 羞归故里之作。这固然曲解了李白《蜀道难》诗意,但他在诗中认为李白是蜀人,故乡在蜀 地却是确定无疑的。姚合还在另一首《送杜立归蜀》的诗中说:“谁为李白后,为访锦官城 。”再次认定李白是蜀人,是出生于蜀地的。张祜《梦李白》诗“我爱李峨眉,梦寻寻不见 ”,就以峨眉代指四川,亦代指李白,从此诗不难看出他认为李白是出生于蜀的。最能说明 李白出生于蜀的是项期的《经李白墓》一诗:夜郎归未老,醉死此江边。葬阙官家礼,诗残乐府篇。游魂应到蜀,小碣岂旌贤。身没 犹何罪,遗坟野火燃。

  认为李白死后的游魂也应回到蜀地去,难道这不说明项斯认为李白出生在蜀地,蜀是李 白的故乡吗?再看皮日休《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因成一 千言,上述吾唐文物之盛,次叙相得之欢,亦迭和之微旨也》一诗,诗中写道:“玉垒李太 白,铜堤孟浩然。李宽包堪舆,孟淡拟漪涟。埋骨采石圹,留神鹿门埏。俾其羁旅死,实觉 天地孱。”以玉垒代指蜀州,以铜堤代指襄阳,都是就李白孟浩然的出生地来说的,可见皮 日休认为李白是出生于蜀的蜀人。


  徐夤《李翰林》一诗说:“旧隐不归刘备国,旅魂常寄谢 公山”,刘备国指蜀,李白少年时读书匡山,故云旧隐,显然徐夤是以李白为蜀人的。郑谷 《蜀中》三首之一诗中说:“雪下文君沽酒市,云藏李白读书山”,以文君与李白对举,无 疑郑谷亦认为李白出生于蜀。


  杜光庭曾长期居蜀,他写有《读书台》一诗: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障开。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 这首诗和郑谷的《蜀中》诗皆可与杜甫的《不见》诗相映证,说明李白曾读书于匡山,亦出 生于此地。遍检唐人诗作(《全唐诗》及《全唐诗外编》),咏及李白的作品不少,凡涉及李 白故里及出生之地的,皆或明或暗地指出李白出生于蜀这一事实,决无说及他处的。


  总之,无论诗文,除元稹在《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说李白是山东人外 ,唐人对李白出生于四川是并无异词的。 二 李白出生于四川,也是由李白自己的诗文所记录,是他自己所认定的。 李白于开元十三年(七五四)二十五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足迹所到,遍布大江 南北,黄河上下。但他无论何时何地都始终认为蜀是自己出生的故乡。 李白刚出三峡,便念念不忘诞生并养育了他的巴蜀故里。他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写 道:“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写初出峡时眷恋故乡的 心情,十分真挚亲切。长江自蜀东流,李白呼之为“故乡水”,显然他是以自己为蜀人的。 他还在《早春江夏送蔡十还家云梦序》中写道:“海草三绿,不归国门;又更逢春,再结乡 思。”在《淮南卧病抒怀,寄蜀中赵征君蕤》中又写道:“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朝忆 相如台,夜梦子云宅。”相如台指司马相如的琴台,子云宅指扬雄的住宅。司马相如和扬雄 皆为蜀人,两处遗迹均在成都,李白朝思暮想的都是蜀中历史人物和名胜古迹,感情之深正 足以说明他是以自己为蜀人的。所谓“国门”“乡路”无疑亦是指蜀地而言;所谓“乡思” 自然也就是指对蜀地的思念了。此外李白还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自称“近者,逸 人李白自峨眉而来”,显然也是以峨眉代指故乡四川的。他还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称司 马相如为“乡人”,说“蜀中友人吴指南”“死于洞庭之上”是“故乡路遥,魂魄无主”, 也是李白认定自己是出生于四川的蜀人的有力例证。 其后李白两入长安,先后分别游历了梁、宋齐、鲁、吴、越等地,他经常忆及故乡,但 都认定蜀是自己的诞生地。他旅居庐、霍之时曾写有《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一诗,诗中 写道:“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据《彰明县志》载:“紫云山在绵州彰明县西南四十 里,峰峦环秀,古木翠,常有紫云结其上,故名。”因此王琦注云:“太白生于绵州,所 谓‘家本紫云山’者,盖谓是山欤?”“家本”即家住,老家的意思,这是指自己诞生的居 家之地。天宝十四年(七五五)李白旅居宣城时写有《宣城见杜鹃花》一诗:“蜀国曾闻子规 啼,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诗人在宣城看见杜鹃花开,便 联想到蜀中的杜鹃鸟,情不自禁地怀念起久别的故乡来了。“三巴”指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 所置的巴郡、巴东、巴西三郡,其中巴西郡正是现在的川西北一带地方,江油亦在属中。李 白强烈地忆及三巴,正好说明他是三巴出生的人。 晚年李白思乡之情更盛,大有落叶归根的思想。上元元年(七六○年)他在《送郗昂谪巴 中》一诗中写道:“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巴中亦属巴西 郡,与彰明可称同乡。李白自比洞庭落叶,想要随波送郗昂至巴中,本身既有悲伤迟暮之感 ,又有思归念乡之情。然而“思归未可得”,想随波回乡而不可得,其惆怅失意是十分深沉 的。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之精灵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之精灵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之精灵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蜀之精灵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之精灵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之精灵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四川应该走的路:人才强省,科技强省!(望大家一读) [转帖]强人查韦斯的讲话
2# 四姑娘山
 楼主|蜀之精灵 发表于: 2006-4-11 23:02:1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李白的出生地,历来就争论不休。有说李白出生于四川彰明(今四川江油县)的,有说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的,有说李白出生于陇西成纪的,也有说李白出生于山东任城的,甚至还有人说李白出生于秦地长安。“一个李白,生时无所容人,死而千百余年,慕而争者无 时而已!”(李贽《焚书》卷五《李白诗题辞》这是李白的光荣,也是李白的不幸。 李白究竟出生在什么地方呢?事实证明,李白只能是出生在四川江油县,是地地道道的 蜀人。


  一 李白出生于四川,首先是由他同时代的亲友所记录,也被唐人所一致认定的。


  第一个说李白出生在四川的,是李白崇拜者魏颢,又称魏万。他在《李翰林集序》中说 :蜀之人无闻则己,闻则杰出,是生相如、君平、王褒、扬雄,降有陈子昂、李白,皆五 百年矣。白本陇西,乃放形,因家于绵。身既生蜀,则江山英秀。 这里列举了四位汉代著名词赋家和两位唐代著名诗人,他们皆出生蜀地,应该说,李白 不宜例外,故魏颢特别标明李白“身既生蜀”。魏颢与李白同时,是李白崇拜敬慕者,“长 卿慕蔺久,子猷意已深,平生风云人,暗合江海心”(魏颢《金陵酬翰林谪仙子》),魏颢称 李白为“翰林谪仙子”,说他自己就象司马相如慕蔺相如之为人,王子猷忆戴安道之意深一 样长久地倾慕着李白,认为李白平生行事为人,颇与自己“暗合”。因而他“自嵩、宋沿吴 相访,数千里不遇,乘兴游台、越,经永嘉,观谢公石门,后于广陵相见。”(李白《送王 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以下引李白诗文,只注篇名,重者不注)于“去秋”至“来春”,共 用了半年多时间,徒步“三千里”寻访诗人李白,终于在广陵相遇。李白对这位自己的崇拜 敬慕者魏颢也是十分尊重和信任的,赞扬他“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十三弄文史,挥笔 如振绮。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称颂他爱文好古的优良美德和隐居不仕的高尚节操,临别时还深深地表示了“黄河若不断 ,白首长相思”的眷恋不舍之情。魏颢亦自豪地写道“宣父敬项橐,林宗重黄生,一长复一 少,相看如弟兄。惕然意不尽,更逐西南去。同舟入秦淮,建业龙盘处。”他认为李白对待 自己就象孔丘敬重项橐,郭林宗器重黄宪一样地尊重,他们俩人虽然年龄长幼不同,但却亲 如兄弟。因而他们自春至夏,同游了秦淮、建业等地。李白还说魏颢“‘尔后必著大名于天 下,无忘老夫与明月奴’,因尽出其文,命颢为集。”既将自己的子女托付魏颢,又将自己 的文稿编辑托付于他,可见李白对魏颢的亲近与信任。魏颢没有辜负李白,他“不忘故人” ,于“上元末”(公元七六一年)即李白逝世前一年就将李白的诗文编为《李翰林集》,并写 下了上面所引的序。当时李白尚健在,所以序中说:“白未绝笔,吾其再刊。……其他事迹 ,存于后序。”他准备将来继续给李白诗文编集,这篇序中所未能记下的李白的其它事迹, 他亦打算再作一篇后序予以记录。应该说这篇序文所载是确切无误,十分可靠的。


  第二个说李白出生在四川的,是李白的从叔并为李白送终的当涂令李阳冰。他在《草堂 集序》中说: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九世孙。蝉联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 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究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 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 得之矣! 这里对李白的家世及出生地记载比较详细,清楚地指明了李白是其父“逃归于蜀”后方 才出生的,而且他出生的时候就伴着美妙的神话传说:他的母亲梦见太白星降落在自己的怀 里,所以他才取名白而字太白。再说李白这名字若在“易姓与名”的西域,是断然不复存在 的,只有“逃归于蜀”后出生才能复姓李,也才能称做李白。李阳冰这篇序作于“宝应元年 十一月”(公元七六二年),也就是李白去逝的那一年。李白临终前去制造当时作当涂县令的 从叔李阳冰,“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公遐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公 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可见李阳冰《草堂集序》中所说当 是李白亲授,也应当是十分可靠的,李阳冰于李白去世后不久即写成此序,既是遵从李白的 嘱托,亦是记忆犹新,避免事久遗忘的缘故。时间之近,亦可证明序言的可靠。



  第三个说李白出生在四川的,是李白的好友,当时著名的诗人杜甫。杜甫与李白于天宝 三载(公元七四四年)相遇,一起同游梁、宋、齐、鲁,交往甚厚。分别以后,杜甫曾多次写 诗忆及李白,对李白的才华是十分欣赏的,对李白被谪夜郎的不幸遭遇亦深表同情。他在《 不见》诗中写道:“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 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自注云:“近无李白消息。”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 元二年(公元七六一年),即李白去世的前一年,当时杜甫正流寓四川,他与李白分手已有两 年了,故急切地希望李白能够早日回到故乡四川与自己相见,其向往之意与想念之情溢于言 表。匡山,指大匡山,因“山势高耸,状如匡字”(仇兆鳌《杜诗详注》引《全蜀总志》), 故名匡山,在江油县治西三十里,是岷山的一个支脉。李白少年时候曾在此山中读书,其读 书处今尚有北宋熙宁元年(一一六八)所立《中和大明寺住持碑》,碑云:“唐第七主玄宗朝 翰林学士李白字太白,少为当县小吏,后止此山,读书于乔松滴翠之平有十载。”杜甫此诗 抒发的虽然是“悯其放逐而望其生还”的忆念李白的情怀,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杜甫认为匡 山是李白少年的读书之处,亦是其诞生之地。旧有人认为匡山指庐山,那是错误的,与诗意 “头白好归来”显然不合,故杜田注此诗云:“白本宗室子,厥先避仇客居蜀之彰明,太白 生焉。彰明,绵州之属邑,有大小匡山,白读书于大匡山,有读书堂尚存。其宅在清廉乡, 后废为僧房,称陇西院,盖以太白得名。院有太白像主唐绵州刺史高忱及崔令钦记。所谓匡 山,乃彰明之大匡山,非匡庐也。”(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四注引杜田《杜诗补 遗》) 其后唐人言李白,皆认为李白出生于四川。


  四川是李白的故乡。无论是文中所记,或是 诗中所言,他们都众口同声,并无异辞。 刘全白于贞元六年写有《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明白记载李白是“广汉人”。李白 出生的江油县,唐属剑南道巴西郡,汉代属广汉郡,刘全白按汉地名记载,故称李白为“广 汉人”。刘全白“幼则以诗为君所知”,少年就曾因诗而被李白所器重,故“及此投中央电 视台,荒坟将毁,追想音容,非不能止”,写下了这篇纪念李白的文章。既然能追想李白音 容,则刘全白必定见过李白,且有一定的交往,他所记李白之事,应该是有根据的。


  何况贞 元六年(七九○)距李白之死仅二十八年,相去不远,李白之生平籍贯及行事为人,未至湮没 。刘全白所记,应当是可信的。 稍后的范传正在《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中说: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逋 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 而告祥,名之与字,咸所取象。受五行之刚气,叔夜心高;挺三蜀之雄才,相如文逸。…… 也明确地记载了李白乃其父“潜还广汉”后所生,是“三蜀之雄才”,这与李阳冰、刘全白 所记是相同的。范传正所记出自李白孙女所保存的李白之子伯禽手疏的先世谱牒残纸,加上 范传正乃李白友人范伦之子,与白有“通家之旧”,其所记在元和十二年(八一七)正月,距 李白去世仅五十五年。因此范传正的记载亦应是有相当根据的。


  说李白是蜀人,在唐人的诗歌中亦不管其例。中唐时期的姚合在他的《送李余及第归》 一诗中说:“蜀山高,蜀客无平才,日饮锦江水,文章盈其怀。”赞扬蜀地山川美好, 孕育了许多杰出的文学之士。接着他又写道:“李白《蜀道难》,羞为无成归。子今称意行 ,所历安觉危。”认为李余及第归蜀还乡是称心如意之事,而李白《蜀道难》则是应试不第 羞归故里之作。这固然曲解了李白《蜀道难》诗意,但他在诗中认为李白是蜀人,故乡在蜀 地却是确定无疑的。姚合还在另一首《送杜立归蜀》的诗中说:“谁为李白后,为访锦官城 。”再次认定李白是蜀人,是出生于蜀地的。张祜《梦李白》诗“我爱李峨眉,梦寻寻不见 ”,就以峨眉代指四川,亦代指李白,从此诗不难看出他认为李白是出生于蜀的。最能说明 李白出生于蜀的是项期的《经李白墓》一诗:夜郎归未老,醉死此江边。葬阙官家礼,诗残乐府篇。游魂应到蜀,小碣岂旌贤。身没 犹何罪,遗坟野火燃。

  认为李白死后的游魂也应回到蜀地去,难道这不说明项斯认为李白出生在蜀地,蜀是李 白的故乡吗?再看皮日休《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因成一 千言,上述吾唐文物之盛,次叙相得之欢,亦迭和之微旨也》一诗,诗中写道:“玉垒李太 白,铜堤孟浩然。李宽包堪舆,孟淡拟漪涟。埋骨采石圹,留神鹿门埏。俾其羁旅死,实觉 天地孱。”以玉垒代指蜀州,以铜堤代指襄阳,都是就李白孟浩然的出生地来说的,可见皮 日休认为李白是出生于蜀的蜀人。


  徐夤《李翰林》一诗说:“旧隐不归刘备国,旅魂常寄谢 公山”,刘备国指蜀,李白少年时读书匡山,故云旧隐,显然徐夤是以李白为蜀人的。郑谷 《蜀中》三首之一诗中说:“雪下文君沽酒市,云藏李白读书山”,以文君与李白对举,无 疑郑谷亦认为李白出生于蜀。


  杜光庭曾长期居蜀,他写有《读书台》一诗: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障开。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 这首诗和郑谷的《蜀中》诗皆可与杜甫的《不见》诗相映证,说明李白曾读书于匡山,亦出 生于此地。遍检唐人诗作(《全唐诗》及《全唐诗外编》),咏及李白的作品不少,凡涉及李 白故里及出生之地的,皆或明或暗地指出李白出生于蜀这一事实,决无说及他处的。


  总之,无论诗文,除元稹在《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说李白是山东人外 ,唐人对李白出生于四川是并无异词的。 二 李白出生于四川,也是由李白自己的诗文所记录,是他自己所认定的。 李白于开元十三年(七五四)二十五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足迹所到,遍布大江 南北,黄河上下。但他无论何时何地都始终认为蜀是自己出生的故乡。 李白刚出三峡,便念念不忘诞生并养育了他的巴蜀故里。他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写 道:“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写初出峡时眷恋故乡的 心情,十分真挚亲切。长江自蜀东流,李白呼之为“故乡水”,显然他是以自己为蜀人的。 他还在《早春江夏送蔡十还家云梦序》中写道:“海草三绿,不归国门;又更逢春,再结乡 思。”在《淮南卧病抒怀,寄蜀中赵征君蕤》中又写道:“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朝忆 相如台,夜梦子云宅。”相如台指司马相如的琴台,子云宅指扬雄的住宅。司马相如和扬雄 皆为蜀人,两处遗迹均在成都,李白朝思暮想的都是蜀中历史人物和名胜古迹,感情之深正 足以说明他是以自己为蜀人的。所谓“国门”“乡路”无疑亦是指蜀地而言;所谓“乡思” 自然也就是指对蜀地的思念了。此外李白还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自称“近者,逸 人李白自峨眉而来”,显然也是以峨眉代指故乡四川的。他还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称司 马相如为“乡人”,说“蜀中友人吴指南”“死于洞庭之上”是“故乡路遥,魂魄无主”, 也是李白认定自己是出生于四川的蜀人的有力例证。 其后李白两入长安,先后分别游历了梁、宋齐、鲁、吴、越等地,他经常忆及故乡,但 都认定蜀是自己的诞生地。他旅居庐、霍之时曾写有《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一诗,诗中 写道:“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据《彰明县志》载:“紫云山在绵州彰明县西南四十 里,峰峦环秀,古木翠,常有紫云结其上,故名。”因此王琦注云:“太白生于绵州,所 谓‘家本紫云山’者,盖谓是山欤?”“家本”即家住,老家的意思,这是指自己诞生的居 家之地。天宝十四年(七五五)李白旅居宣城时写有《宣城见杜鹃花》一诗:“蜀国曾闻子规 啼,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诗人在宣城看见杜鹃花开,便 联想到蜀中的杜鹃鸟,情不自禁地怀念起久别的故乡来了。“三巴”指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 所置的巴郡、巴东、巴西三郡,其中巴西郡正是现在的川西北一带地方,江油亦在属中。李 白强烈地忆及三巴,正好说明他是三巴出生的人。 晚年李白思乡之情更盛,大有落叶归根的思想。上元元年(七六○年)他在《送郗昂谪巴 中》一诗中写道:“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巴中亦属巴西 郡,与彰明可称同乡。李白自比洞庭落叶,想要随波送郗昂至巴中,本身既有悲伤迟暮之感 ,又有思归念乡之情。然而“思归未可得”,想随波回乡而不可得,其惆怅失意是十分深沉 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蜀之精灵 发表于: 2006-4-11 23:05:23|只看该作者
  不难看出,李白一再称蜀是“故国”,认为经巫山回四川为“乡路”,而蜀中之人为“ 乡人”,自己思蜀的感情为“乡思”,而他随时随地都在遥思、遥忆,至于“梦”,至于“ 愁”,至于“怨”,甚至于“肠断”,可见他是认定蜀自是己事实上的故乡和出生地的。 李白认定蜀是自己的出生地和故乡,但他在谈及自己的家世时却又谈到了其它几个地方 ,这是需要加以辨析说明的。 

  第一、关于陇西。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中说:“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在《赠张 相镐》其二中也写道:“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这是否说 明李白认为陇西是他的出生地和故乡呢?不是。因为这里李白明明说的是“先为汉边将”, 是指他的先世而言的。唐代重郡望,联宗之风很盛。李氏共十三望,而以陇西为第一,所以 当时李姓之人皆以陇西为自己的郡望,以抬高身价。这里李白以汉武帝时的名将李广作为自 己的远祖,目的亦在于此。唐人刘知几就指出:“近代史为王氏传云琅琊人,为李氏传云陇 西成纪人(《史通·因袭篇》)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所以魏颢《李翰林集序》既称“白本 陇西”,指出李白籍贯郡望是“陇西”,又明确指出李白“身既生蜀”,李白的出生地是蜀 ;李阳冰《草堂集序》同样既指出了李白祖籍郡望“陇西成纪人”,同时又清楚地记载了他 的父亲“逃归于蜀”后“复指李树而生伯阳”,他是诞生于蜀的;范传正则更是明确地指出 李白“其先陇西成纪人。”要之,李白自述与范、魏、李诸人的记载是相合的:陇西是李白 籍贯与先世郡望,蜀是他的出生地和故乡。 

  第二、关于“金陵”、“咸秦”和“江汉”。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白本 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少长江汉。”这段文字引起了古 今中外不少人的疑义。杨升庵说:“观太白自叙之书云:白家世本金陵,此其自状明甚。… …唐之先仕于后周,岂有金陵之籍哉!”他是否定李白“本家金陵”之说的。 

  (《升庵全集》 卷五十六)胡应麟说:“凉武昭王之世,南北瓜分已久,既云先世金陵,后迁陇蜀,亦万万 不通。盖后人因白侨寓白门(按:即今南京市)而伪作此书。”(《续笔从》)他不仅否定“本 家金陵”之说,而且连李白的这篇文章也给否定了。清王琦云:“白本家金陵至少长江汉二 十余字必有缺文讹字,否则金陵或金城(今兰州市)之误亦未可知。断为伪作者非是。” 

  (《 李太白集注》)今人对金陵一说仍各持一端,其中又有认为“金陵”为秦、吴、隋之丹阳, 又为汉之宛陵,甚至还有说“金陵”是指北朝金陵,即盛乐金陵和云中金陵的。仍聚讼纷纭 , 莫衷一是,殊难统一。因“金陵”难定便否定李白原文这无疑是错误的,因李白晚年侨居南 京便定李白先世为丹阳亦并不正确。因为李白自称李广之后便推李白“本家金陵”乃北朝云 中、盛乐亦未必恰当,因为它与后文“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扦格不通,亦与范碑和李 序不符。准此私意以为王琦之说较为合理,“本家金陵”应是“本家金城”之误。因汉置金 城郡,属有甘肃西南部的榆中、皋兰(今兰州)诸县及青海西宁以东之地,治允吾,两晋移治 榆中、金城,隋移治皋兰。陇西是一个较广阔的区域,金城在陇西之内,故李白自称“本家 金城”与其自称陇西人是一致的,也与“世为右姓”,李姓为陇西豪右没有矛盾。 

  据《晋书 》记载,沮渠蒙逊在肃州、甘州、凉州一带地区不断地进行战争,逼得临近战乱之地的金城 郡民,南奔内地,向西安一带流忘,李白的祖先避战乱而“奔流咸秦”亦是情理中事。故“ 本家金城”与“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亦相合若契。在我国古代,书籍因传抄刊印的差错 ,衍文讹字,并不少见,以“金城”而讹为“金陵”也并非没有可能。至于“奔流咸秦”实 际上就是奔流长安。郭沫若认为“咸秦当即碎叶之讹,碎字左边包含在咸字之中,叶字下部 也包含在秦字之中。”(《李白与杜甫》)这完全是毫无根据的臆断,缺乏说服力。有人认为 历史上确无“咸秦”之名,“咸秦”乃“成秦”之讹,这也是未加详考的错误说法。实际上 唐人称长安即为“咸秦”,这在唐诗人的作品中是屡见不鲜的,如高适《答侯少府》诗:“ 赫赫三伏天,十日到咸秦,褐衣不得见,黄绶翻在身。” 
 
 
 
 

  李峤《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 将交洛城雨,稍远长安日。邙巩云外来,咸秦雾中失。”许浑《寄献三川守刘公》:“三川 歌颂彻咸秦,十二楼前待从臣。”这里是说李白的先祖曾因遭沮渠蒙逊的战乱,奔窜流忘到 了长安,“因官寓家”,曾在这里居住过。“少年江汉”则是说李白从小就出生并成长在四 川绵州一带。长,即生长之意,是包括出生与成长两个意思在内的。“江汉”,并非指汉水 长江流域一带,而是指绵州一带地方。卢藏用《陈伯玉文集序》云:“君讳子昂,字伯玉, 蜀人也,崛起江汉,虎视函夏。”此江汉无疑指射洪涪江;王勃《普安建阳题壁》云:“江 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普安即剑阁,此处“江汉”则指流经剑阁一段的嘉陵江;杜甫诗 《送李卿晔》:“暮景巴蜀僻,春风江汉清。”又《忆昔》云:“周宣中兴望吾皇,洒泪江 汉身衰疾。”浦起龙《读杜新解》注:“嘉陵江兼有江汉之名。”可见李白所谓“江汉”是 指流经四川东北部的嘉陵江和涪江;所谓“少长江汉”是指自己从小就出生并成长在嘉陵江 、涪江流域,即绵州一带。可见李白的自述是与同时代的唐人所述是互相一致,并无矛盾龃 龉之处的。 

  第三、关于“安西”。有人据李白《江西送友人之罗浮》“乡关眇安西”句,便定李白 出生于安西都护府,这显然是错误的。诗云:“桂水分五岭,衡山朝九疑”,无疑诗写于李 白流浪湖南之时;又云:“乡关眇安西,流浪将何之?”字里行间充满着一片殷切的思乡之 情。后又云:“尔去之罗浮,我还憩峨眉。中阔道万里,霞月遥相思。”一个“还”字具体 指明了自己所谓“乡关”之思应是“峨眉”即四川。若“安西”指安西都护府,则与后“还 憩峨眉”矛盾不合,故清王琦注云:“按文义,安西字疑讹,指为陇右道安西大都护府者, 恐未是。”这是很有见地的。今人有疑“安西”乃“巴西”之讹,揆情度理,可备一说。第 四、关于“神龙”与“神功”。李白于肃宗至德二载(七五七)所作《为宋中丞自荐表》云:“李白年五十有七”,以此上推,则李白当生于武后大足元年(七○一),这与李阳冰《草堂 集序》“神龙之始逃归于蜀”(七○五)、范碑“神龙初,潜还广汉”不符。于是有人据此认 为李白五岁时才入蜀。然而这却与李序所说“复指李树而生伯阳”,入蜀后李白方才出生的 记载不合,且与范碑、魏序所记亦抵牾不符。于此清人王琦提出了“岂神龙之年号乃 神功之讹”的疑问。这怀疑大抵是不错的,今人岑仲勉《唐史余沈》引苏〓《唐〓碑》:“ 神功初,征拜辅国大将军,并同中书门下三品。”于“功”字下注云:“‘龙’之讹”,就 是“神功”与“神龙”相混淆的例证。今又有人以为《为宋中丞自荐表》一文非李白作,不 可作为李白生卒行事的依据,亦可备一说。 总上所述,李白逢述家世、出身与魏序、李序、范碑等是一致的,李白自己认为他出生 于蜀,生长于蜀,蜀是他的故乡。 三 李白出生四川,也为宋以后的许多著名学者所认定,并详加辨析过的。 

  关于李白出生于山东,起于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是时山东人 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其后刘〓《旧唐书·李白传》、吴曾《能改斋漫录 》卷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皆沿袭此说。但清代王琦已详辨其 误,他说:“李阳冰、魏颢、刘全白、范传正诸人之作,皆以太白为蜀人,即以太白之诗考 之,亦以巴蜀为故乡,东鲁乃寄寓,昭然分别。而刘氏独以为山东人。按杜子美诗‘近来海 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元微之《杜工部墓系铭》‘是时山乐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 ,疑太白寓家山东日久,故以山东称之,旧史遂承其误欤!”所以李白出生于山东之说是不 能成立的,今人皆不信《旧唐书》所说。 宋人多记载李白出生于蜀。宋祁《新唐书·李白传》记载李白其先世“遁还,客巴西” 遂生李白。欧阳〓《舆地广记》云:“绵州彰明县有唐李白碑,……白生于此县。”曾巩编 辑《李太白文集》,序云:“白,蜀都人,初隐岷山。”乐史《太平环宇记》亦云:“绵州 彰明县有李太白碑,在宁梵寺门下,梓州刺史于邵文。” 
 
 

  王存《元丰九域志》亦载:“绵州 有李太白碑,唐梓州剌史于邵碑文”。据于邵碑文所记,李白生于彰明。唐人于邵的碑文今 天虽已亡佚不存,然宋人的记载却仍保留了下来,应当说乐史、王存等人是能够见到碑文的 ,他们的记载是可信的。宋淳化五年(九九四)杨遂撰写了《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 碑云:“先生旧宅在青廉乡,后往戴天山读书,今旧宅已为浮图者居之,……岷山之精,上 为金星,母以协梦,先生以生,厥名与字,则而象之。”紫云山,戴天山皆属岷山支脉,“ 岷山之精,上为金星,母为协梦,先生以生”,自然是指李白母亲“惊姜之夕,长庚入梦” 而生李白于此地一事。李白少年时候读书的大匡山(即戴天山)上有宋宣和五年(一一二三)所 刻的《谪仙祠堂碑》说:“谪仙实李唐宗室,口以罪徒西域,后遁还,生于巴西,……绵州 刺史高祝记之于前,县令杨遂记之于后,崔令钦之文泛论其出处,口口杨天惠作石刻于县廨 之西厅,盖必得其详矣。”从碑中可知,宋代曾有多人记载过李白出生于彰明这件事,可 惜现在能见到的只有杨遂和杨天惠的记载了。杨天惠《彰明逸事》载:“元符二年(一○九 九)春正月,天惠补令于此,从学士大夫求问逸事,闻唐李白本邑人。”而陈振孙《直斋书 录解题》亦云:“《李翰林集》三十卷,唐翰林供奉广汉李白撰。”郑樵《通志》于李白《 草堂集》下说:“白蜀人,草堂在蜀,怀故国也。”总之,宋人对于李白的出生地虽然有异 说,但绝大多数人仍认为李白是出生于蜀地的。 明人对于诗歌,重唐轻宋,故研究唐诗者甚多。对于李白生平事迹多所考辨,其中尤为 扬升庵、胡震亨、胡应鳞等人对李白出生地的考辨最为详尽。 

  杨升庵为蜀之新都人,他对于李白十分景仰敬慕,对于李白出生于蜀深信不疑,并列举 了大量材料来证明这一事实(详见后《李白与杨升庵》)。但爱之过甚,辨之弥坚,难免有失 偏颇之处。故胡震亨《唐音癸签》在纠正杨升庵改“山东”为“东山”时仍指出:“李白, 蜀人,非今山东人也。山东李白之说,出于杜诗,云山东者,乃当时关东海称,意白时正寓 关东故耳。旧史传白,不书郡望,援杜句直书为山东人,史例之变,然实非以其尝家任城而 云山东也。齐、鲁之称山东,自元始。于唐此地尚隶河南,未有今山东称。”从地理沿革上 证明了李白非山东人。胡应麟对李白生年出处更是进行了详细的考辨,他说:“古今诗人出 处,未有如太白之难定者。以为山东者,《南部新书》也,《旧唐书传》也,元微之《杜诗 序》也,晁氏《读书志》也;以为蜀郡人者,范传正《碑》也,《新唐书》也,刘全白《墓 碣》也,魏颢、李阳冰、曾子固《太白集序》也,《唐诗纪事》也,《彰明逸事》也。然余 考之魏颢序,言白本陇西,父家于绵,身既生蜀,继以授〓于齐,育子于鲁云。阳冰序则言 白本陇西成纪人,中叶非罪谪条支,神龙之始,逃归于蜀,遂指李树生伯阳,继亦言授〓于 齐紫极宫云云。《新书·传》则言白系武照王孙,神龙初潜还广汉,遂为郡人,长客任城, 与孔巢父等居徂徕山,号竹溪六逸云云。曾子固序则言白蜀郡人,出之齐鲁,居徂徕山竹溪 ,游梁最久,复入齐鲁云云。合诸说而定之,则《卮言》(按王世贞《艺苑卮言》)所谓白本 陇西人,产于蜀,流寓山东,其说最完。而《纪事》末所谓或曰蜀、或曰齐、或曰陇,俱不 为无据也。况白但生于蜀,一出后,未尝返其故居。陇西以其本宗,山东以其流寓,志白奚 不宜哉!”(《少室山房笔丛》卷九)这是较为实事求是的公允之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李白祖籍陇西,生于四川,蜀是他事实上的故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6 22:30, Processed in 0.1560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