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2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六卷本《冯骥才》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

 [复制链接]
  2016年1月7日上午,冯骥才先生2016年新书发布活动暨读者见面会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会场举行。冯骥才先生携2016年最新出版的作品与读者见面,并现场回答热心读者的提问。本次活动由青岛出版社与文化艺术出版社共同举办。青岛出版社在2016年1月隆重推出了精装六卷本《冯骥才》文集,并同步出版了由冯骥才先生担任总主编、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统筹的《中国唐卡文化档案·昌都卷》。
冯骥才先生讲话

“用一部书总结自己”──六卷本《冯骥才》
  《冯骥才》文集以六卷、三百万字、六百幅图片的规模系统总结了冯骥才先生半生事业功得,精选冯骥才在文学、绘画、书法各方面的精彩作品,呈现了这一时代罕见的文化景观。本书包括两个部分:一为“诗文书画”,分作《诗文卷》两卷和《书画卷》一卷;一为“文化保护”,分作《思想》《行动》《田野散文》三卷。
  在为本书所作的总序中,冯骥才先生写道:
  “这部书主要是用自己所写的文字,表达我在文学、文化遗产保护、绘画及教育各个领域的思考、感受、发现、想象、价值观,以及思想立场;自然还有各种体裁各类文本的文学创作。在绘画方面,由于不能用文字代言,则专用一卷,让绘画自己说明自己。
  “几十年里,我一直在几个领域齐头并进。虽然某一时期──数月或数年,我生命的重心看似驻足于某个领域内,然而我却从来没有淡漠了对其他领域的关注与情怀。当一个人具备某一种艺术的素质,就会对于事物的这方面多一份敏感。比如绘画的人对色彩、光线和形象的敏感;比如写作的人对于个性细节、思想与心灵的敏感。他身上好像有这方面信息的接受系统,有意和无意之间都在工作,与写与不写、画或不画无关;笔不在写心在写,笔不在画心在画。只要写作和绘画不是职业,就不会中断。为此,我一直在这几个领域来回穿梭,有时是刻意的,有时是随性的。然而,只有这样才是我自己──充分和真实的自己。
  “于是,编纂这部书对于自己,就有两种意义:一是梳理,一是总结。所谓梳理,是将自己几个领域千头万绪的工作分开,理出时序与脉络,分清类别。所谓总结,则是在梳理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所写所画与所作所为进行再思考。人无法改变昨天,但可以决定明天。我前边还有不短的路,需要走得更清醒更自觉。”
  《冯骥才》“诗文书画”三卷体现了冯骥才的内心锦绣世界,辑录了其成名之作如《炮打双灯》《三寸金莲》《神鞭》等中短篇小说24篇,《一百个人的十年》等口述文学11篇,《珍珠鸟》《挑山工》等散文44篇以及随笔、诗歌精品力作若干。并收录冯骥才自1964年至今各种题材的绘画作品一百余幅,最能代表其“中国现代文人画”风格的形成过程和嬗变风貌;三十余幅书法作品兼具“字韵”“书意”。这些作品为一般专擅于书画的艺术家所不及,贯注了冯骥才数十年的精神力量和艺术才华,法古并不泥俗,中西贯通,标格清逸,自成风貌。值得注意的是,冯先生二十余篇讨论艺术的文章,为首次结集出版,他以文学家的锐利思想透视,追求淡泊超脱的中国文人画心得,以对中国绘画史、宗教史的渊博知识为之,加以娴熟的语言技巧,令读者深入艺术“三昧”,有入宝山、探密窟之感。
  “文化保护”三卷出版意义非凡。冯骥才是当代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的倡导者与“中国古村落保护第一人”,发起了规模宏大、历时十个年头的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提出了一系列文化保护的思想理念,对中国社会转型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唤起全社会的文化自觉起到了重要作用。此文化抢救工程时间跨度之久、参与专家学者之多、内容涵盖之丰富都是史无前例的,有些保护理论、方法在世界上也属领先。
六卷本《冯骥才》海报
  本书首次将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观点、理论、言论及行动,进行了全面披露、整理。本书的出版对中国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对于世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行动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讴歌信仰的精致艺术──《中国唐卡文化档案·昌都卷》
  《中国唐卡文化档案》项目系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子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也是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资助项目。项目涵盖已知的所有的唐卡产地的唐卡艺术,充分展现了藏族人民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这一行动将为全国各地的唐卡建立起一份科学、可靠、详尽的文化档案。《中国唐卡文化档案》由青岛出版社承接出版,此项目的出版在唐卡抢救保护方面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必将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引发对藏文化新的、更大的关注,为祖国民族团结、中国文化走出去事业作出历史性的贡献。
  《中国唐卡文化档案·昌都卷》系冯骥才先生主编的一套16卷大书中的首卷,项目的其他卷本将在未来三年内陆续出版,据冯骥才先生介绍,《昌都卷》有以下几个重要价值:第一、通过普查发现了昌都地区12~15世纪的一批国宝级唐卡经典作品;第二、搜集并整理了一批昌都地区重点画派的系列精品,如竹巴噶举金鬘系列;第三、从民间藏家手中调查到了几十幅历史上著名唐卡画师珍贵的白描手绘线稿;第四、不仅对该地区历史上画派脉络进行了细致梳理,还在对当代不同流派画师进行大量田野调查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唐卡画师档案。
  《昌都卷》洋洋洒洒二十余万字,由著名藏族美术研究专家、四川大学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康·格桑益西先生担任分卷主编。本卷从首次拍摄、整理的数万张影像资料中精选出五百余幅精彩图片,每一幅都属举世罕见的珍品。《昌都卷》全面记录、展示了昌都地区唐卡文化的传承历史与现状,不仅梳理了昌都唐卡的历史源流、画派特征,还对该地区唐卡反映的图像学象征意义和文化功能进行了解释。
  《冯骥才》及《中国唐卡文化档案》出版方青岛出版社致力于做有文化担当的、中国最好的城市出版机构,成立近三十年来,以“传承文化、传播知识、传递幸福”为出版使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版了包括《中国江河流域自然与人文遗产影像资料档案·三江源》、《冯其庸文集》、《中国新长征》、《中国木版年画代表作》、《梁晓声文集》、《中国高等植物》《世界维管植物》等多部重量级作品,近期还将陆续出版《云冈石窟全集》(20卷)、《世界遗产全集》(35卷)、《三峡记忆》(3卷)、《中国江河流域自然与人文遗产影像资料档案·长江》(10卷)等堪称大手笔的图书作品。2015年,青岛出版社所在的青岛出版集团荣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所在青岛城市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亦于2015年9月1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上市。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4年出版产业发展报告》,青岛出版社总体经济规模位居全国单体出版社第11位,副省级城市出版社第1位。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周国平全部著作结集出版:推出26卷本《周国平集》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举办2016年新春发布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6 15:41,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