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255|回复: 11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九爷 发表于: 2016-1-17 09:56:01|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正序浏览回帖奖励|阅读模式

[教师吴心伯:美对华政策未来四年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吴心伯,1966年出生,安徽岳西人,1992年获得复旦大学国际关系法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外交与安全政策、中美关系及亚太地区政治与安全问题的教学与研究。
  现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九爷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九爷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九爷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九爷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九爷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九爷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铁总: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1.9万公里 居世界第一 铁总:2016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0亿元
11#
 老君山 发表于: 2020-12-14 07:12:39|只看该作者

吴心伯:美对华政策未来四年何去何从

源自:环球时报
原文标题:吴心伯:美对华政策未来四年何去何从

  随着明年1月20日美国权力交接日益临近,当选总统拜登上台后的中美关系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焦点。分析拜登政府对华政策走向,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其执政重点为何,二是他会受到来自国内外的哪些制约,三是其对华政策的各种选择。

内外皆受制约
  拜登团队已阐明其执政优先事项:控制疫情、恢复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种族关系,重中之重是控制疫情和恢复经济。但是最乐观的估计,控制疫情至少也要半年之久,而经济的恢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控制疫情的情况。
  拜登政府很清楚,在力量对比变化加快、大国竞争加剧的形势下,美国谋求加强自身的实力地位才是正道。拜登政府将积极制定和实施美国的产业政策,加大在能源、生物技术、先进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入和研发,以确保美国未来的竞争力。此外,改善美国陈旧而破败的基础设施也是当务之急。拜登政府若要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所建树,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财力和政治资源。
  拜登政府将在推进自己的执政议程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内外制约。从内部看,鉴于特朗普在大选中获得了7000多万张选票,加上他下台后会竭力发挥“余威”,其政治影响不可小觑,这对拜登来说无异于“绊马索”。共和党有可能继续控制参议院,即使不在参议院中占多数,其与民主党的差距也很微弱。而众议院共和党与民主党的席位差距已经缩小,这意味着拜登将面临与国会的艰难博弈。
  从外部看,特朗普执政四年,美国从现存国际秩序的缔造者和维护者变为最大的破坏者,其在国际社会的声誉和信誉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更重要的是,面对空前的大变局,各国各地区纷纷作出调整,以适应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现实。“去美国中心化”的趋势在加速。欧洲更加坚定谋求“战略自主”,东亚合作步伐加快,亚欧合作向前迈进,减少和摆脱对美元以及美元支付体系的依赖势在必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经受住了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前所未有的对华战略攻击,有效地控制了新冠疫情,顺利地恢复了经济,正在积极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模式。与四年前相比,中国更加强大、更有自信,发展的势头更加看好。
  由此看来,国内面对一个更加分裂、阻力重重的政治版图,拜登将步履维艰;外部面对特朗普执政四年带来的巨大信任赤字,华盛顿难再一呼百应;从CPTPP到RCEP等各种合作安排,意味着美国不再是世界不可缺少的中心;而国际力量对比的进一步变化,使得美国的主导优势大打折扣。这就是拜登政府要面对的严峻现实。

对华政策框架与路径
  优先关注国内问题,同时又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种种制约,拜登的对华政策将如何展开?鉴于拜登尚未执政,与其去揣测其对华政策细节,不如去分析其政策框架和路径。
  拜登的对华政策将受制于几个重要因素:一是特朗普留下的烂摊子。特朗普政府发起全面对华战略竞争,最后滑向对华战略对抗,给中美关系带来全面和持久的破坏,也给拜登挖下了一个“大坑”。二是过去四年间,美国国内形成的对华共识,即中国是美国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必须奉行强硬的对华政策,这似乎已是美国社会“政治正确”的一部分,也是拜登制定对华政策的国内政治环境。三是拜登团队在对华问题上的分歧,有的誓言要强硬对付中国,有的主张开展务实合作,还有的认为对中美关系应有不同于特朗普政府的叙述,何去何从,要形成共识不容易。
  在拜登的执政理念中有两个重要认知:首先,当务之急是要处理好美国的疫情和经济,而不是重心向外、强化对华竞争。其次,就中美竞争而言,关键是美国要练好内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不是不顾一切、不惜代价地打垮中国。这或许意味着,与特朗普政府相比,拜登对华关注(或焦虑)不是那么强烈,对与中国开展战略竞争和对抗不是那么偏执。但是拜登对华政策要真正走出特朗普的阴影,就必须重新校准中国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并恰如其分地界定中美关系的本质。这需要一场政策大辩论,更需要明智而有力的政治引导。
  拜登在对华政策的路径上大致有三种选择。第一,重新出发,清理特朗普留下的烂摊子,跳过“特朗普陷阱”,提出对华政策的新愿景和新议程;第二,大体依旧,在特朗普打造的对华政策框架内做些调整,相关调整能走多快多远取决于事态的发展;第三,谋求务实合作,先搁置或冻结中美之间的争议性问题,在一些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如抗击疫情、应对气候变化、伊核和朝核问题),积累积极动能,为管理和解决争议性问题创造条件。目前看来,第一种选择的可能性较低,第二或第三种选择的可能性较大。

中美关系三种走向
  未来四年,中美关系走势有可能呈现如下几种形态。一是“竞争加合作”型,竞争态势突出,但合作也是双边关系的重要方面。二是“竞争主导”型,竞争是双边关系的基调且大体上是良性的和可控的,虽不排除必要的合作,但总体上合作的分量较轻,在双边互动中不占主要位置。三是“竞争-冲突”型,竞争是恶性的,因失控而导致对抗和冲突,爆发新冷战的风险增大。中美两国的努力方向,应该是避免“竞争-冲突”型,争取“竞争加合作”型,确保良性竞争主导型。
  拜登执政无疑给两国关系提供了一个缓和与调整的机会,但能不能抓住机会,主要看双方能否确立对对方战略意图的基本信任,能否有效地开展务实合作,能否管控好越来越多且更加棘手的分歧。它考验的是双方各自自我政策调整的能力,克服国内政治干扰的能力,控制战略焦虑和冲动的能力,这对美方尤其如此。
  经历了四年的疾风骤雨,中美两国都在重新认识对方,重新思考双边关系走向。两国关系固然回不到过去,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有一个更加积极和建设性的未来。(作者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10#
 米仓山 发表于: 2020-12-5 15:15:58|只看该作者

法国为何不能容忍中国画家的“漫画权”?吴心伯:再次证明西方国家使用“双重标准”

源自:环球网
原文标题:法国为何不能容忍中国画家的“漫画权”?吴心伯:再次证明西方国家使用“双重标准”

  [环球网报道 见习记者:侯雅龄]2021环球时报年会12月5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是“疫情下世界·危局与变局。”
  不久前,法国外交部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推文评论澳大利亚军人屠杀阿富汗平民事妄加指责。针对此事,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对环球网记者说,法国此举再次证明西方国家在国际关系与政治议题上使用了“双重标准”。
  吴心伯说,法国对待非盟友的国家一个标准;对一个“圈子”里的,又是另外一个标准,“所以我们看到西方国家在讲价值观、讲原则时,一定要注意,这有一个应用的限度,我们(要去思考)它是在什么范围内应用这个东西。”
  吴心伯接着说,就像美国建国时宣扬的人生而平等、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但这些并不适用于印第安人和黑人。“美国成立的时候还是个奴隶制国家,搞了100多年的奴隶制,到今天非裔美国人也还没有获得平等地位,它讲的那一套东西就只适用于白人,”吴心伯表示说,“你可以讲(这是西方)一种有选择的民主。”
  近日澳大利亚国防部官方报告公开承认,25名澳特种部队士兵涉嫌在2009年至2013年间谋杀39名阿富汗平民和战俘,包括将成年男子和男孩集中起来枪杀或蒙眼割喉,将2名14岁男孩割喉后装入口袋投入河流。
  澳军残杀阿平民引关注
9#
 伪装妖孽 发表于: 2020-12-5 14:58:32|只看该作者

吴心伯:台湾明白,买美国武器是在交“保护费”

源自:环球网
原文标题:吴心伯:台湾明白,买美国武器是在交“保护费”

  [环球网报道 记者:侯佳欣]2021环球时报年会12月5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是“疫情下世界·危局与变局”。针对近期广受关注的美台军售议题,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吴心伯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台湾方面也明白,购买美国武器是在交“保护费”。美台军售是双方利益的结合,但这种结合并不可靠。
  吴心伯称,最近一段时间,在对台军售方面,美国方面“开了很多口子”。过去没有卖给台湾的武器,现在都能卖给台湾了。台湾觉得是一个机会。其实台湾方面心里很清楚,如果美国不来支持台湾的话,台湾买再多的武器都是没有用的。台湾方面心里也明白“我买这个东西并不是真的指望这个东西起作用,我实际上是在给美国交保护费,我买得越多,美国就越支持我。”
  而美国方面,吴心伯称,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一方面是在支持“台独”,给他们鼓气;另一方面,美国的军火商要赚这笔钱,他们想趁机捞一笔。“美国很清楚,台湾靠自己是不可能的,美国可以增加对台支持,但你必须要交保护费。”
  “我觉得这是双方利益的结合,但这种结合是不可靠的。”吴心伯表示,对台湾来讲,买再多的武器,都没办法与大陆抗衡。与此同时,台湾寄希望于美国的支持,但美国方面还有各种复杂考虑,台湾根本达不到“买保险”这个目的。吴心伯认为,对美国来讲,虽然军火商能卖武器,大赚一笔。但一旦“台独”分子的所作所为超越底线,大陆“出手”,台湾这个“棋子”就丢掉了,美国再也无法以台牟利。
8#
 你的美我的爱 发表于: 2020-12-5 14:34:46|只看该作者

“台独”顽固分子清单上可能有谁?吴心伯:蔡英文就是最大的“台独”分子

源自:环球网
原文标题:“台独”顽固分子清单上可能有谁?吴心伯:蔡英文就是最大的“台独”分子

  [环球网报道 记者:侯佳欣]2021环球时报年会12月5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是“疫情下世界·危局与变局”。此前有媒体透露,大陆有关方面正研究制定“台独”顽固分子清单,《环球时报》社评曾点名台湾“行政院长”苏贞昌。被问及还有哪些人可能出现在清单上,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表示,蔡英文就是最大的“台独”分子。
  吴心伯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称,这种积极推动“台独”议程,煽动民众与大陆对抗的“台独”顽固分子还不少。“蔡英文就是最大的‘台独‘分子,她起到的坏作用远超过苏贞昌。蔡英文应该是一号‘台独‘分子。”
  聚焦两岸关系
7#
 梦幻意境 发表于: 2020-12-5 13:25:32|只看该作者

吴心伯:美国不愿看到两岸统一,两岸走向某种程度军事对抗的风险在上升

源自:环球网
原文标题:吴心伯:美国不愿看到两岸统一,两岸走向某种程度军事对抗的风险在上升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乌元春]2021环球时报年会12月5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是“疫情下世界·危局与变局”。在议题二“两岸和平统一的希望有多大”的讨论中,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在谈及两岸和平统一问题上表示,讲到两岸统一,离不开美国因素,美国因素是台湾问题的结构性因素。


  “我觉得对美国来讲,‘上策’是‘台湾独立’,但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美国不愿意冒风险;‘中策’是‘保持现状’,‘下策’是‘两岸统一’,这是它不想看到的。”吴心伯表示,长期以来美国支持维持现状,但是今天,美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两岸力量的对比越来越对大陆有利,所以美国要尽量评估大陆增长的实力;第二,利益关系发生了变化,美国今天越来越把崛起的中国看作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要想起一切办法,利用一切资源牵制大陆。“所以在美国战略界出现了重新发现台湾战略价值的动向。在过去几年,我们看到特朗普政府在台湾问题、很多问题上突破了底线,也就是讲,他不认为维持以前的现状是对美国有利,现在要做对美国、台湾有利现状的界定。”
  吴心伯进一步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是我们对“和平统一”疑虑上升,我们对军事准备的加强,另一个是美国和台湾一起在推动改变现状,在挑战大陆的核心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两岸和平统一的可能性确实在下降。两岸走向冲突,走向某种程度的军事对抗的风险,确实在上升。”吴心伯说。

〓 相关链接
6# 青城山
 雁过无痕 发表于: 2019-12-21 15:45:01|只看该作者

美正式创建太空军 吴心伯:欲加强太空领域控制权

源自:环球网
原文标题:美国正式创建太空军,吴心伯:意欲加强太空领域控制权,拉开与中俄差距
⊙记者:侯佳欣


  在21日举行的“世界之困 中国之治”2020环球时报年会上,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正式设立太空军、发展太空力量,矛头首先指向俄罗斯,其次是中国。
  当地时间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正式创建太空军。谈及此事时,吴心伯介绍称,美国太空力量很早就有,但是并未成立专门军种。此番安排表明美国有意加强在该领域的发展。
  吴心伯称,俄罗斯很早就开始发展太空力量,而中国虽然开始较晚,但发展非常迅猛。面对俄罗斯和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发展,美国意欲通过建立太空军,加强太空领域的控制权,从而拉开与中俄的差距。
  除此之外,吴心伯还提到了针对特朗普的弹劾调查。谈及美众议院近日通过针对特朗普的两项弹劾条款时,吴心伯认为,民主党选择推进弹劾调查有自己的考量,一方面是为了动员民主党选民投票,另一方面是争取中间派选民的票数。弹劾调查预计可能在明年1、2月份有一个结果,但距离美国大选仍然有半年多,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如何变化还不得而知。弹劾调查是否会影响特朗普在2020年大选中胜选连任?吴心伯表示,目前谈论这一问题还为时尚早。
  《环球时报》2020年年会
5# 华蓥山
 楼主|九爷 发表于: 2016-6-6 17:56:00|只看该作者

吴心伯:亚洲的未来取决于政治的发展

源自:财经栏目
  “上海论坛2016”于5月28~30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吴心伯出席并发言,他表示,亚洲的未来会越来越多的取决于它的政治的发展,就是亚洲能否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政治中心,它能够带动亚洲国家加强合作,共同面对,共同解决面对的各种挑战,并为亚洲的未来确立一个美好而合理的远景,引领和推动各国为实现这一远景而共同努力。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吴心伯  cDl--fxsvrmp1769521.jpg  保存到相册

以下为会议实录:
  吴心伯:谢谢,大家上午好,我想感谢上海论坛组委会,允许我在本次论坛的闭幕会致词,虽然我是今天最后一天最后一位发言人,但是我认为最后一位并不是不重要的。现在亚洲正在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我们需要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从不同来源智慧来做一些应对。今天上午的发言人从金融体制和从环境角度谈到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讲到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业谈到低碳制度安排,可持续环境发展这些问题。
  那么在我的发言当中我想再提供另外一个维度,我想谈一下中国和亚洲相互塑造共同推进这个话题。我接下来想用中文来发表我的演讲,因为我原来准备的文稿是中文的。
  各位嘉宾早上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中国与亚洲相互塑造共同演进。本次论坛聚焦亚洲命运共同体,当下对亚洲、对未来有信心也有担心,有希望也有忧虑,然而我相信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这不仅亚洲有全球60%以上的人口和全球30%以上的经济总量,而且因为亚洲是世界上最有增长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地区之一。今天的亚洲有像中国和日本这样位列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的经济体,也有像印度、印尼、越南这样快速发展的新兴的经济体。
  但是我们对于亚洲的未来不能采取理所当然的态度,亚洲的未来毕竟要取决于我们的努力,21世纪亚洲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取决于其经济表现,就是在过去几十年我们看到的,强劲的经济增长是不是可以维持下去。但是亚洲的未来也会越来越多的取决于它的政治的发展,就是亚洲能否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政治中心,它能够带动亚洲国家加强合作,共同面对,共同解决面对的各种挑战,并为亚洲的未来确立一个美好而合理的远景。引领和推动各国为实现这一远景而共同努力。
  第二个政治中心可以是一个或者几个国家,也可以是地区组织,或者是二者的结合。那么回顾历史,近代以来亚洲始终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引领本地区前进的政治中心,在20世纪日本有两次机会引领亚洲,一次是在20世纪上半期,当时日本是最强大的亚洲的国家。它率先完成了近代化、工业化。但是在中国主义的蛊惑下日本选择用武力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最后给亚洲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在20世纪下半期,日本崛起为世界经济大国,通过贸易和投资加强了与亚洲国家的联系,但是在政治上日本把自己看的是西方阵营的一员,是美国在亚洲主要的盟国,加上日本对它的侵略历史反省不够,这样它就没有资格为亚洲的发展发挥引领作用。
  冷战结束以后东南亚国家联盟就是东盟,在加强自身建设同时,谋求在亚洲特别是在东亚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在上个世纪90年代,特别在21世纪最初的十年,东盟推动了亚洲经济的合作,并且努力为国家之间的互动确立共同的规范。虽然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一个中小国家组成的次地区的组织,但是它的决心和想象力值得钦佩,在东盟的推动和领导下,在21世纪最后十年,东盟、中国、韩国这就是十加三合作取得长足的进展。在经济、社会、安全、文化、人文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很多很好的合作的成果。
  但是坦率来讲,在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东盟在地区合作中的领导力呈现下降趋势,这既是由于东盟能力自身的局限,形象来讲就是小马拉大车,越拉越持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区域内外形式的变化使得地区合作的积极进程受到干扰。比如说美国在推进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有些东盟国家加入了TPP,有些没有加入进去。这个动东亚国家它的经济合作,包括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在亚洲的作用更加引人关注,在过去20年间里,中国不仅积极的参与东盟主导的地区合作,也越来越积极倡导和推动各种形式的地区合作,中国与俄罗斯等国一道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与区域外国家积极合作处理朝鲜半岛问题、阿富汗问题、伊朗核问题。倡导了湄公河领域安全合作,以应对传统安全挑战。还在积极推动亚洲协作与相互信任措施,就是亚信进程。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中国提供了亚洲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当下中国也在积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发起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主要是着眼于加强与亚洲国家的经济合作和互联互通。使得中国的发展真正的汇集周边,汇集亚洲。实现亚洲的共同发展。
  更重要的是中国领导人近年来明确提出要建立亚洲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第一体现了中国对亚洲未来的愿景,也反应追究对亚洲强烈的责任意识。那么中国有没有能力为亚洲的发展发挥引领作用,达到是有,为什么这么说?我想首先中国提倡和推崇亚洲的主体性,及亚洲事务主要应由亚洲国家和人民来处理,亚洲人民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务。其次中国的行事方式对亚洲过程有吸引力,例如中国主张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平等的。中国反对在国与国关系中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中国在集体行动中强调集体一致,而非老大说了算,或者少数服从多数。
  中国在地区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但中国的方式是领导而不是主导,与有的国家自视为唯一的领导者不同,中国更主张与其他国家一道进行集体领导。中国给弱国和穷国怀有天然的同情心。最后中国为亚洲提供能力,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它正在为亚洲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物品,随着中国发展和国力的进一步提升,相信它在这一方面会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那么中国对亚洲的未来有没有一个愿景,我想是有的,中国真诚的希望在21世纪亚洲能够摆脱穷、乱、散的状况,亚洲要更多更好的发展以摆脱贫困实现繁荣,亚洲要努力解决各种冲突和纷争,维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亚洲要加强合作使得国家在经济和政治上建立紧密而互惠的制度化的联系。亚洲是要保持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使得亚洲这片广袤的大地色彩斑斓。亚洲要和谐,是大小国家以及不同种族信仰的人民,能够和平、和谐的共处。因此一个繁荣、和平、合作、多元、和谐的亚洲,是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另一方面我们也认识到亚洲对正在崛起的中国抱有越来越多的期待,亚洲希望看到开放、包容大度的中国,它能够以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心胸拥抱亚洲,不因自己的开放和强大而厌弃亚洲。亚洲希望中国能够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从经济到安全,从无知到理念。能够为亚洲的繁荣发展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亚洲希望中国以智慧和远见妥善处理与中国与邻国的分歧和争端,使中国不担心和畏惧和强大。亚洲希望中国的发展获得成功,无论是中国转型和环境治理,还是制度创新,一个成功的中国是亚洲之福,一个失败的中国是亚洲之灾。
  我们深知中国要在21世纪亚洲的发展中更好的发挥引领作用,说要成功的应对一系列挑战,例如如何与一些邻国增进战略互信,减少战略互疑。如何和平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如何克服大国的制约与干扰,加强与本地区国家的合作,如何增强对亚洲国家具有吸引力的软实力,包括先进和良好的治理理念。中国将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不断改造和发展自己,同时也打造互利共赢的亚洲命运共同体。中国不仅是在物质上崛起,也是在治理和理念上崛起。
  各位嘉宾,中国的发展取决于亚洲,亚洲的繁荣与稳定越来越取决于中国,中国的崛起正在深刻影响亚洲的面貌,亚洲得中国崛起的反应也会塑造中国的外部行为,这是一个相互塑造、共同演进的过程。我们希望并相信这是良性、建设性的互动建成。
  在上海论坛步入第二个十年之际,这个进程正在加速。用我们的学术、思想和智慧统一这一进程的良性发展,这正是上海论坛的使命和价值所在,谢谢大家。

  :尊敬的吴院长,我是在智库的。对您的发言提出了亚洲的责任特别是中国的责任,讲到国际格局演变,但是我有一个提法值得商榷之处,从历史的演变和国际格局的形成,它是逐渐建立的过程,有许多突发事件的激发。从19世纪末以来,应该是亚洲觉醒的时期,进入20时期以后是亚洲崛起的时期,在中国现在的发展来讲,比中国更多是一种危机感,一种民族自信的重塑,我们中国能否承担亚洲崛起的重任,能否处于一个核心圈。我觉得21世纪是一个重要的机遇期和感召期。北美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欧洲经过五百多年的发展,总体格局上还是具主导地位,在未来几十年,就是五十年到一百年,更多看到亚洲、北美、欧洲三大文明体它们处于平等、互懂、互信的过程,我不赞成亚洲主导未来的格局,或者中国来主导,谢谢。

  :我是来自一家上海的投资公司,我们叫高林资本(音),我们主要从亚洲投资,目前我们走出去的步伐比较快,去年中国海外投资一千四百亿美金,中国就是前三个月大概是在一千一百亿美金左右。到现在为止如果我没记错也是接近一千四百亿美金。也就是中国出海的速度步伐越来越快,现在因为我们公司也是在海外投资这一块做得也是比较前列。我上一家单位央企中钢也是在80年代初海。
  最近在看的机会包括印尼、菲律宾、老挝这些东南亚这样一些投资机会,这里面有几个点,几个行业一个是矿业,还有能源,还有目前大家说一带一路里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这里面的机会。所以我想跟您探讨一下咱们这边对亚洲,我们中国走出去这样机会未来怎么看,第二就是说我们现在海外东南亚投资机会怎么看,谢谢。

  :院长你好,我是复旦过去的毕业生。有一个问题,我觉得印度其实和我们中国相比也是很多情况是比较类似的,从人口包括它的幅员,一些发展的基础。所以说是不是您觉得以后印度也会存在像我们的情况,也会主导亚洲,然后如果是这样的话,将来会是怎么样一个情况,谢谢。
  吴心伯:谢谢刚才三位的评论和问题。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觉得亚洲在世界上第五和作用,就是在21世纪,对它的判断,一个要有大局式的眼光,国际局势潮涨潮落,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永久占据国家舞台的中心。亚洲很多时间是世界舞台的中心,我关于牙周再21世纪成为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判断。主要是取决于亚洲本身的发展,尽管今后这个世界可能会有多个政治和经济中心,这就是我们讲的多极化,但是亚洲相对于其他的中心,或者相对于它自己在过去两百年的地位来讲。它的地位和作用会进一步的提高和加强,所以这个不是我们人为的怎么去界定,而是在一个现实的政治和经济的格局中,它的分量,它的地位和它的作用,它是呈现一个越来越加强的趋势。所以我想对这个问题亚洲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同时我们也应该为这一点做好准备。
  第二个问题关于中国在东南亚这个投资,我想如果看一下一带一路这个海上丝绸之路,那么就始于东南亚。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带一路海上的,主要的重要也是在东南亚。包括铁路网的建设,海外高铁以及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投资。前天开幕式的时候,印尼前总统高度评价了中国在东南亚,在印尼的经济合作中,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那么我本人这几年到东南亚的调研有几个印象。第一个东南亚国家发展的潜力非常好,你去越南在河内晚上九点钟、十点钟的时候都是摩托车,都是年轻人在上下班,所以它这个劳动力非常丰富,人也很勤劳。然后呢它的劳动力成本也不高,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现在进政府做公务员,一个月的收入平均下来就相当于我们一千块钱人民币。那还算是比较高的,所以应该讲它是为制造转移提供很好的机会,这是第一个印象。
  第二个影响就是在政府层面,我去了几个国家感觉他们的政府都想积极跟中国一带一路进行对接,这一点非常重要,一带一路长远取决于市场力量,但是我觉得政府之间要能够把这个平台给做起来。政府把平台搭好了,我们的私营企业就有信心来到这个平台上去表演,它就感到有信心,有保障。那么这个我想东南亚国家的政府在这方面可以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三个印象该是中国和这些国家之前它前面的经济合作,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并不是讲一带一路来了,才开始跟东南亚国家有这样的合作,实际上这个合作早在十年、十五年就已经发生了,我们现在投资国家的总量已经占到这些国家吸收外资相当大的比例。在有些国家中国已经是第一大外资的来源。这样在有些国家的经济和商务活动,以及为后续扩大经济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最后这一位问的问题,您能不能再重复一下,就是一致化,焦点在哪里。

  :就是印度的情况。
  吴心伯:对,我是前年12月份到印度去访问的。感觉第一它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什么这么讲?你到印度的率经典去看,比如说印度门,那个地方小贩都是十几岁小伙子,一般来讲小伙子不应该做这种事情,卖小商品赚钱部分了什么钱。那说明他没有充分就业,所以它很想发展它的制造业,提升它的经济,也提供足够的就业。第二个呢,我觉得现在政府在发展上问题很大,政策也很有力。如果看一下新德里,大概相当于20年前的中国。
  那么也就是讲一方面体现了差距,另外一方面也表明它有一个很大的发展潜力,所以印度是一个古老的文明,也是世界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所以我相信这个只要它的经济发展保持一个很好的态势,它不仅会在亚洲,而且也会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刚才讲,中国在亚洲发挥引领作用,并不是讲只有一个国家这么做,可以是几个国家,也可以是国家和地区组织的整合。所以我相信,也希望印度能够和中国一道,为今后亚洲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今天早上讲新开发银行,中国和印度都是里面重要的成员,中国发起成立多边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印度它是主要的股东。所以中印之间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上有着很好的合作,而且今后我想这些合作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成效。所以我再强调一下,这个中国所看待的领导作用,它是一种集体的领导,不是一种被某个国家所垄断的形式,这个领导应该是开放的,我想不仅中国、不仅印度,包括其他国家印尼、韩国等等,今后都能够为亚洲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引领作用,我的发达和问题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下面邀请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朴仁国先生致词,欢迎朴先生。
  朴仁国:尊敬的刘书记,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呢我要特别感谢复旦大学,感谢复旦大学的盛情款待和盛情邀请,以及所有参会各方的嘉宾,今年的上海论坛再次取得圆满成功,你们功不可没,我们韩国高等教育财团非常高兴也非常自豪有机会能够再一次的成为这次中国规模最大,同时呢又是最具影响力的一次学术盛典的赞助放,上海论坛现在在过去多年当中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尤其是在许多学术前沿传播新的思想、新的思想,在过去三天当中我们举办总共十场圆桌论坛,14个分论坛。这些论坛和这些圆桌会议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就像昨天我所说的那样,在某一个论坛的开幕式上,我谈到了我们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的先决条件。
  那么这样一个共同命运的一个前景将会使我们亚洲所有国家通过互联互通和团结起来,把更多价值观实现共享。女士们、先生们整个环境正在面临各种各样挑战和危机,尤其自我们上海论还2005年创办以来的十年当中,这些问题交织叠加。非常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危机变得越来越交织在一起,而且互相影响,影响着我们人类未来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年当中亚洲在许多的行业也经历了许多的镇痛和挑战。
  比如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再比如说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同时呢还有许多周期性的年轻人,失业率攀高的问题和气候出现恶化的问题。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如果这样的情况得以持续的话,那么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率将会到2050年下跌6%。
  全球经济正在面临IMF的执行懂事拉加德女士所描述的新中庸阶段,但是我们不能够成为我们未来发展命中注定路径的囚徒。正像拉加德女士所雄辩提到那样,我们有能力也必须避免新中庸的出现,从一开始就应该确保新中庸不应该成为新的现实。问题就在于如何避免新中庸的出现,我相信在过去三天的讨论当中,三个关键词是大家不能忘却的,一个是互联互通,第二是整合,第三是创新。
  我谈一下我对这三个词的看法,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的力度越来越强烈,各国之间互联互通成为大的趋势。这里我想谈到说在过去70年代当中,自从贸易体系瓦解之后,各国成为新的贸易体系。虽然在过去我们看到了很多问题和挑战,但是中国已经在这方面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包括日本和韩国都很好的参与到这样的自由贸易体系建设之中,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避免之前所谈问题进一步走向恶化。
  现在是我们工作避免新兴经济体重新成为那种高度立即主义、保护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囚徒。随着亚洲的崛起,亚洲的时代、亚洲的整合正在吸引各方的注意,在今年上海论坛当中看到各种力量得到会聚,同时又很好机会来评估东盟共同体在整合过程当中所取得一系列的成就。同时像刚才吴心伯博士所谈到的一些领导者的角色,我们也做了充分的讨论。
  所以我相信我们可以找到一个适应亚洲独特需求的一种整合的路径和模式,实现稳定和繁荣。在过去十年当中令人不可思议的科技进步和创新,现在我们已经正在走向地四轮的工业革命。它涵盖更多的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包括无人驾驶汽车,包括物联网等等各种新的技术应运而生。
  我们现在正处于全新文明的新时期,这样的文明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生产思考的方世玉方法,我们正在踏上新的征程,走向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将会充满信的发展,新的发明和新的探索。我们把它称做探索的世界,所以呢我们觉得它像几十年以前一样,我们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女士们、先生们,在本次论坛开幕式上,意大利前总理先生曾经谈到一句话,说亚洲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的中心,这个对亚洲来说是非常明知施贵的,我们处在充满希望的时代,但是随之而来是亚洲上沉甸甸的责任。上海论坛作为亚洲在知识交流和分享方面的一个高层的论坛,有助于把我们各个邻国和发展国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享,在我们的开幕晚宴上,我们听到40个学生的天籁之音,他们来自于复旦大学医学院和书院,他们柔美的嗓音提醒我们说用共同的方式提供互联互通和高度整合时代的到来。
  女士们、先生们,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着气候变化,经济低迷和安全问题等一系列新的挑战,这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也不是通过努力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亚洲的作用和贡献也是必不可少的。自2005年创办以来,上海论坛始终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亚洲的责任问题。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上海论坛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平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进入第二个十年之际,我们聚焦亚洲共同体建设。综合探讨互联互通与创新问题,亚洲合作起到积极的释放作用。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在论坛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最后再一次向精心准备论坛的许宁生校长,以及组委会全体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最后我们有请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先生做上海论坛2016的总结发言,大家欢迎。
  刘承功: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上午好,欢迎莅临上海论坛2016年的闭幕式,今天商务共同聆听三位嘉宾的主旨演讲,来自新兴发展言行的巴基斯坦先生,它为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个新型银行它成立的背景,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业务的发展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来自这个伦敦政治这个学院的Frans Berkhout教授,在他的演讲当中表明核心的观点,就是我们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不仅仅依赖于技术的突破,更重要是依赖于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系统变化。那么我们来自复旦大学的吴心伯教授,那么在它的演讲当中探讨了亚洲如何在世界经济格局中进一步发挥这个作用,以及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发挥重要的问题。那么刚才朴仁国总长也从这次论坛的主题出发对论坛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并且表达了它对于一个探索的世纪,对于一个新的文明发展阶段的期待。那么再次对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过去的两天时间里,围绕本次论坛的主体就是互联互通与创新,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有上百位嘉宾,在不同场合就发表了演讲。七百多位与会者也以各种方式贡献了自己的见解与智慧。
  作为见证者、参与者,也作为主办方的参与者感到荣幸,以热烈的掌声对本次论坛的与会者致以最诚挚的感谢,谢谢大家。
  当前世界格局正处在一个加速演变的历史性阶段,经济全球化世界信息化是世界各国各地区,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更加紧密的联结在一起。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恐怖主义金融动荡、环境、危机等问题也愈加突出。面对这些全球性的挑战需要负责任的精神,需要目标明确的共识,需要协调有力的行动。
  因此在机遇和挑战双重意义上,国家社会都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各国各地区的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则将有利于为这样的命运共同体创造美好的未来。从亚洲的情况看,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亚洲已成为全球赋予活力的增长级,在世界经过中的地位稳步上升,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也发挥着越来越活跃的作用。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显著增长。
  在新的形势下对绝大多数亚洲成员来说,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借助更大的平台,有效应对复杂的、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需要更好开展跨过合作,人民之间越来越密切的交往需要建立更加便利的制度安排。
  由此如何深化经济合作,如何增强安全互助,如何提升人文交流,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由于亚洲抵御广扩,文化多元,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政治制度各不相同,要应对上述问题,唯有全方位的加强互联互通。这里既包括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基础设施的联通。又包括各国政策的沟通和民心的相通。
  要实现如此全面的目标,一定离不开创新,迈向亚洲共同体需要创新合作方式,创新合作理念,我们相信新的发展模式会带来更快更好的发展,造就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新的合作方式,将拓展合作领域,释放更强劲的合作动力。新的合作理念,将有助于种种侧重和障碍,让我们更加深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正是出于对这方面的关注,在本次论坛上我们分享北欧、欧美、北美、东盟等区域合作和一体化的经验,探讨了金融、贸易、生态、安全国际合作全球治理社会发展经济转型科技创新以及民族宗教文化等领域一系列重要的问题。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智库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复旦发展研究院将仔细整理、积极推荐论坛的成果,不断提升上海论坛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从2005年起上海论坛已经举办了十一届,步入了一个新的十年,作为主办分之一,复旦大学衷心感谢合作伙伴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多年以来持续不懈的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本着刚才朴总长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精神,基于双方进一步合作,上海论坛一定会在新的十年历绽放新的光彩。最后让我们再次感谢与会者,感谢你们的倾情参与和真知灼见,谢谢大家。
4# 金佛山
 楼主|九爷 发表于: 2016-2-25 15:56:00|只看该作者

主要论著

一:合著
  吴心伯等着:《亚太大棋局:急剧变化的亚太与我国的亚太方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吴心伯等着:《转型中的亚太地区秩序》,北京:时事出版社,2013年版。
  谢希德,倪世雄主编(吴心伯参编第1、5章):《曲折的历程──中美建交20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Muthigh Alagappa主编,吴心伯参编(第三章):《亚洲安全实践:物质和观念的影响》,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转型中的亚太地区秩序》,译著《蒋介石的美国顾问──拉铁摩尔回忆录》

二:专著
  吴心伯着:《金元外交与列强在中国》,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吴心伯着:《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
  吴心伯着:《世事如棋局局新──21世纪初中美关系的新格局》,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日)矶野富士子整理,吴心伯译:《蒋介石的美国顾问──欧文·拉铁摩尔回忆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三:学术论文
  吴心伯:《特朗普政府重构中美关系的抱负与局限》,《国际问题研究》,2020年第2期
  Wu Xinbo,“Sino-U.S. Strategic Competition and Asia-Pacific Security,”CSCAP Regional Security Outlook 2020
  吴心伯:《竞争导向的美国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转型》,《国际问题研究》,2019年第3期
  吴心伯:《中美权力转移的第三种方式“,《东亚评论》,2019年第1辑
  吴心伯:《后冷战时代中美关系研究范式变化及其含义──写在中美建交40周年之际”,《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年第1期
  吴心伯:《中美亚太互动与地区共同体的构建“,《美国问题研究》,2018年第2期,总第二十七辑
  Wu Xinbo, ”China in search of a liberal partnership international order,“International Affairs, 94:5(2018), pp. 995~1018
  吴心伯:《特朗普执政与美国对华政策的新阶段”,《国际问题研究》, 2018年第3期
  Wu Xinbo, “Constructive Engagement: China's Handling of Trump,”Global Asia, Vol.12, No. 4, Winter 2017(ISSN:1976-068X)
  吴心伯:《论亚太大变局“,《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年第6期
  吴心伯:《特朗普执政与中美关系走向”,《国际问题研究》,2017年第2期
  吴心伯:《我的博士论文是这样写成的──纪念恩师汪熙先生》,《美国研究》,2017年第1期
  Wu Xinbo, “Cooperation, competition and shaping the outlook: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s neighbourhood diplomacy,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ume 92, No. 4, July 2016, pp.849~867.
  吴心伯:《新常态下中美关系发展的特征与趋势》,《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2期
  吴心伯:《冷战后中美互动模式的演变》,《美国研究》,2015年第6期
  吴心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美国问题研究》特辑
  吴心伯:《论中美关系的新常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吴心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评估与建议》,《复旦学报》,2014年第4期。
  吴心伯:《美国引以为豪的发展模式面临挑战》,《红旗文稿》,2014年第12期
  Wu Xinbo, “Agenda for a New Great Power Relationship,”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Winter 2013/2014, pp.65~78.
  Wu Xinbo, “America Should Step Back from the East China Sea Dispute,”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23, 2014.
  Wu Xinbo, “Agenda for a New Great Power Relationship,”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37, No.1 (Spring 2014), pp. 65~78.
  Wu Xinbo, “Beijing's Wish List: A Wiser China Policy in President Obama's Second Term,”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December 2012.
  Wu Xinbo, “Chinese Visions of the Future of U.S.-China Relations,” in David Shambaugh ed., Tangled Titans: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12.
  Wu Xinbo,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the ASEAN-Plus-Three Process on East Asian Security,” in Avery Goldstein and Edward Mansfield eds.,The Nexus of Economics, Secur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East Asi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Wu Xinbo, “Forging Sino-U.S. Partnership in 21st Century: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21, No.75, 2012.
  Wu Xinbo, “Not Backing Down: China Responds to the U.S. Rebalance to Asia,”Global Asia, No.6, 2011.
  Wu Xinbo,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ore Interests, Common Interests, and Partnership,Special Report 277,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of Peace, June 2011.
  Wu Xinbo, “Understanding the Geo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33, No.4, 2010.
  Wu Xinbo, “Chinese Perspectives on Building an East Asian Communit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Michael Green and Bates Gill eds.,Asia's New Multilateralism: Cooperation, Competition, and the Search for Communi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9.
  Wu Xinbo, “Managing Crisis and Sustaining Pea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Peaceworks,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of Peace, 2008.
  Wu Xinbo, “A Forward-looking Partner in a Changing East Asia,”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31, No.4, 2008.
  Wu Xinbo, “Understanding Chinese and U.S. Crisis Behavior,”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31, No.1, 2008.
  Wu Xinbo, “The End of the Silver Lining: A Chinese View of the U.S.-Japanese Alliance,”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29, No.1, 2005.
  Wu Xinbo, “The Promise and Limitations of Sino-U.S. Partnership,”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27, No.4, 2004.
  Wu Xinbo, “Four Contradictions Constraining China's Foreign Policy Behavior,”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10, No.27, 2001.
  Wu Xinbo, “To Be an Enlightened Superpower,”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24, No.3, 2001.
  Wu Xinbo, “U.S. Security Policy in Asia: Implications for China-U.S. Relations,”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2, No.3, 2000.
  Wu Xinbo, “The Security Dimension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Warily Watching One Another,” Asia Survey, Vol.40, No.2, 2000.
  Wu Xinbo, “China as a Cooperative Power,” in Susan C. Maybaumwisniewski and Mary A. Sommerville eds., Blue Horizon: United States-Japan-PRC Tripartite Relation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1997.
  Wu Xinbo, “Changing Roles: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East Asian Security,” Journal of Northeast Asian Studies,Vol.15, No.1, 1996.
  吴心伯:《奥巴马政府与亚太地区秩序》,《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8期。
  吴心伯:《中美在亚太的利益与战略》,载袁鹏主编:《中美亚太共处之道》,北京:时事出版社,2013年版。
  吴心伯:《美国的亚太战略》,载周方银主编:《大国的亚太战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吴心伯:《建构中国外交的“和力”》,《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第2期。
  吴心伯:《论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第2期。
  吴心伯:《促进中美在亚太地区的良性互动》,《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第5期。
  吴心伯:《新中国对美外交60年》,载马振岗主编:《新中国外交辉煌60年文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
  吴心伯:《国际形势巨变下中国的国际取向》,《国际问题研究》,2010年第1期。
  吴心伯:《世事如棋局──纪念中美建交30年》,《国际问题研究》,2009年第1期。
  吴心伯:《中美关系的重新国际化》,《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8期。
  吴心伯:《美国对中国在亚洲影响力上升的反应》,《美国问题研究》,2009年第1期。
  吴心伯:《中美关系的新景象》,《国际问题研究》,2009年第1期。
  吴心伯:《美国对台湾事务的影响:现状与走向》,《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6期。
  吴心伯:《试论布什政府对华安全政策的核心概念》,《美国研究》,2007年第4期
  吴心伯:《美国与东亚一体化》,《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5期。
  吴心伯:《中美经贸关系的新格局及其对双边关系的影响》,《复旦学报》,2007年第1期。
  吴心伯:《台湾问题:中美互动的新态势》,《国际问题研究》,2006年第5期。
  吴心伯:《论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走向》,载《美国问题研究》(第五辑),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吴心伯:《论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走向》,《复旦学报》,2005年第2期。
  吴心伯:《反应与调整:1996年台海危机与美国对台政策》,《复旦学报》,2004年第2期。
  吴心伯:《日本与东北亚战区导弹防御》,《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5期。
  吴心伯:《论克林顿政府亚太安全战略的形成》,《国际政治研究》,2003年第2期。
  吴心伯:《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看布什政府对台政策》,载《美国问题研究》(第二辑),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
  吴心伯:《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看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5期。
  吴心伯:《冷战结束之初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调整》,《美国研究》2002年,第3期。
  吴心伯:《论克林顿政府亚太安全战略的形成》,《美国问题研究》(第三辑),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吴心伯:《东北亚的抉择: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第5期。
  吴心伯:《试论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共识》,《太平洋学报》,2000年第2期。
  吴心伯:《世界之交:美国亚太安全战略新态势》,《国际展望》,2000年第2期。
  吴心伯:《谋求中日美三边关系的平衡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2期。
  吴心伯:《评美国对华政策调整》,《复旦学报》,1997年第2期。
  吴心伯:《迎接国际关系学的第二次飞跃》,《复旦学报》,1997年第1期。
  吴心伯:《论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政策》,《复旦学报》,1996年第4期。
  吴心伯:《十字路口的美国对华政策》,《中国与世界》(香港),1996年6月号。
  吴心伯:《冷战后韩国的安全政策》,《当代亚太》,1996年第2期。
  吴心伯:《论变动中的亚太政治与安全格局》,《国际观察》,1995年第5期。
  吴心伯:《东亚合作安全的现状与前景》,《和平与发展》,1995年第4期。
  吴心伯:《转换中的中美关系》,《复旦学报》,1993年第4期。

四:咨询报告
  吴心伯:《日本鸠山政府对外政策影响及对策建议》,2010年09月。
  吴心伯:《中国的国际定位问题》,2009年04月。
  吴心伯:《美国对台湾岛内政治影响之研究》,2006年12月。
  吴心伯:《以台制美和以美制台两手策略研究》,2003年12月。
3# 峨眉山
 楼主|九爷 发表于: 2016-2-18 17:56:00|只看该作者

主要成就

  主要从事中国外交与安全政策、中美关系及亚太地区政治与安全问题的教学与研究。
  出版专著3部:《金元外交与列强在中国》、《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世事如棋局局新──21世纪初中美关系的新格局》,英文专题报告《中美之间:处理危机与保持和平》,合著《转型中的亚太地区秩序》、《亚太大棋局:急剧变化的亚太与我国的亚太方略》,译著《蒋介石的美国顾问──拉铁摩尔回忆录》,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80余篇。论文和著作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第一、二等奖。
  另在《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中国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东方早报》、《南方周末》及香港《南华早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纽约时报》(国际版)、英国《金融时报》等国内外媒体发表国际时事评论文章数百篇。
  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还积极参加政府决策咨询,承担外交部委托研究课题,应邀参加外交部专家会议,率领外交部专家学者小组赴国外调研。


一:开设课程
  中美关系研究 硕士生课程
  中国外交与安全政策 硕士生课程(英文授课)
  美国亚太政策研究 博士生课程
  亚洲的崛起与中美关系 本科生课程(与加州大学合作为中美学生开设,英文授课)

二:研究项目
  中国崛起背景下的中美战略互动研究
  美国的亚太布局与我国的亚太方略研究
  冷战后中美关系新态势与新格局研究
  中国、美国与变化中的亚太地区秩序
  冷战后中美关系新态势与新格局研究
  中美安全关系走向之研究
  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
2# 四姑娘山
 楼主|九爷 发表于: 2016-2-4 07:56:00|只看该作者

担任职务

  吴心伯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外交部第四届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上海美国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所长。担任《美国研究》、《国际展望》、《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以及美国《华盛顿季刊》(The Washington Quarterly)、英国《欧洲国际安全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等学术刊物编委,英国《国际事务》(International Affairs)国际顾问,曾任世界经济论坛“地缘政治风险”理事会副主席(2012~2013)、主席(2013~2014)。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理事,三边委员会会员,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CSCAP)中国委员会委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5 12:52,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