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65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李成忠 发表于: 2006-6-8 15:12:1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闲侃"打摆子"

 [复制链接]
  闲侃“打摆子”  /李成忠
在成都西南方向约150公里,风景秀丽的花溪河畔,有两个相距4公里的小镇──花溪和柳江。那儿的风光如诗似画,民风淳香似酒,古往今来,孕育了不少英才俊杰。明代御史张鹏,清代书法家张带江,洋务派首领恭亲王和光绪帝父亲醇郡王的老师、贵州巡抚曾璧光,民国年间四川贤达杨玉楼和杨茂修等人就出生此地。花溪、柳江是去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屏山森林度假村必经之地,游人偶有驻足,必被古镇风貌吸引留连忘返,谁能想到半个世纪前,这一带曾是让人闻风丧胆,“摆子”病魔肆虐的疫区。
解放前洪雅有句民谚∶“吃了花溪、柳江饭,‘摆子’要打三年半。”说明谁想到花溪、柳江生活,就要患几年“摆子”病。1948年冬,我二姐从县城嫁到花溪镇,次年夏天就染了“摆子”,时犯时好,硬拖了两年多,后进城请西医治疗,才得痊愈。我在1949年暑假去二姐家玩,也染上“摆子”,直到解放后才治好,饱受了一年多“打摆子”之苦。
“打摆子”西医称为疟疾,是由疟原虫引发的病,经疟蚊叮咬传染。病人症状是初起浑身发冷,如掉冰窟,盖几床棉被也寒战不已;继而发烧,如烈火焚身,即使置身冰水中,也难退其烧,经数小时方出汗退热。患者发病时,冷热煎熬,头痛欲裂,四肢无力,非常难受。人体疟原虫有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和卵形疟四种,间日疟和卵形疟隔日发作一次;三日疟每隔三日发作一次;恶性疟发作不规则,且可引起脑型疟疾导致死亡。久病不治的,易引起贫血和脾肿大,为害终生。
花溪、柳江一带气候温暖潮湿,适合蚊虫孳生繁殖。解放前卫生条件极差,人、畜混居,杂草遍地,污水横流,致使蚊虫成灾。50年代初,我暑假去二姐家玩时,尝过蚊虫叮咬之苦。蚊子白天大多潜伏在阴暗的地方,黄昏时才倾巢而出,寻找攻击对象,吸食人、畜鲜血。夜幕降临后,蚊群振翅发出的“嗡!嗡!”声,好似蜜蜂朝王。夏夜在室外纳凉时,随手在空中一抓,就能逮住几只蚊子;张口吸气,准有蚊子进入口中;只要停止挥扇驱蚊一会儿,暴露的皮肤上就满是蚊子叮咬的红包。夜深人静后,只能钻到蚊帐里,并把蚊帐捂得严严实实的,方能入睡。没有蚊帐的贫苦人家,只能通宵在室内熏烧半干的蒿草,用烟雾驱蚊。蒿草燃烧,烟雾浓烈时,蚊群被熏跑,可以休息片刻;蒿草烧尽,烟雾消散后,蚊群又疯狂地扑来,咬得人无法入睡,不得不起床再烧草熏蚊,如此折腾,通宵难眠。有一种体形较小,腿上有黑白相间的花纹,叮咬人时尾巴向上翘,百姓叫“翘屁股花脚杆”的蚊子就是疟蚊,凡被它叮咬过的人,难逃“打摆子”的厄运。生活在花溪、柳江一带的人,几乎天天有被疟蚊叮咬的机会,所以成了“人人‘打摆子’,家家有病人”的疟疾疫区。
解放前洪雅山区落后闭塞,缺医少药,百姓不知“打摆子”是疟原虫引发的传染病,却迷信是“摆子鬼”在找“替身”,而采用“躲摆子鬼”和“吓摆子鬼”的办法治病,使很多疟疾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饱受病魔摧残,有的甚至为此丢命。
“躲摆子鬼”,就是病人在“摆子”要发作的那天,一早就躲出家门,或去野外遛达,或到邻近的集镇赶场……反正是远离自己家,到“摆子鬼”找不到的地方,意图躲过发病。结果可以预料,大多数人该发病的照发病,远离家门,无亲人照顾,发病时更加遭罪。但也奇怪,真有少数人居然没发病,使“躲摆子鬼”的方法有人相信,得以在民间流传多年。1950年我在离家10公里的止戈镇念高小时,就干过“躲摆子鬼”的事,发病那天早早离开学校,步行20公里,回家跑一个来回。有几次还真管用,一口气走完20公里路,累得满身大汗就没犯病了。至今我不明白少数人通过“躲摆子鬼”不发病的机理,只有留给医学专家去解释了。
“吓摆子鬼”更荒唐,认为患者正发病时,突然给他一个惊吓,就可以把“摆子鬼”吓跑,病就好了。家乡一带“吓摆子鬼”的事例很多,我听过的就有十几例,如有年冬天,花溪有个“躲摆子鬼”的病人,正在街边发病,爬伏在烘笼上,不停地寒战呻吟。病人的家人偷偷地把一只鞭炮塞进烘笼,随着“砰!”的一声巨响,烘笼里装木炭的瓦盆被炸碎,瓦片、木炭和炭灰炸得四面飞溅。病人被惊吓得仰面倒地,爬起来撒腿逃跑,浑身寒冷全消,从此不再犯病。止戈乡有位青年,是游泳高手,那年端午节,他正“打摆子”,被家里赶出家门“躲摆子鬼”,蹲在狮子沱边的悬崖上看青衣江上赛龙舟。此时他正犯病,紧抱双肩,冷得上下牙直打颤。早在一旁暗地观察的家人,从背后猛推他一把,使他坠落水深流急的狮子沱中无影无踪。在岸上观众的惊呼声中,隔了一两分钟,那青年的头才冒出了水面,并向下游岸边游去。听说经此一惊,治好了他的“摆子”病……“吓摆子鬼”有很大风险,搞不好要出人命,所以一般忌用。“吓摆子鬼”的办法治好过少数人的病,才得以在民间流传,其治病的机理确实是个迷,是否是人经惊吓时,激发了体内的某种激素,促使了血液中的白血球杀灭了疟原虫,也未可知?只有留待医学专家去研究了。
解放初期疟疾病魔肆虐,不仅严重威胁花溪、柳江一带上万百姓的生命和健康,而且祸及家畜。人“打摆子”不能下田干活;猪“打摆子”,只吃饲料不长肉;牛“打摆子”无力耕田,严重影响生产的发展,引起了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由县卫生防疫部门组织了人力物力,投入花溪、柳江一带,控制疟疾疫情的蔓延,收到一定效果。1955年,更通过国家卫生部门,邀请苏联疟疾专家伊沙耶夫教授到花溪、柳江考察疟疾疫情,并同中国专家共商根治的办法。次年省、县两级卫生防疫部门,组织了一支近百人的防疫队进驻花溪、柳江,向群众宣讲防治疟疾的卫生知识,并广泛发动群众查疫情和治理疫源,修好了排污渠,填平了臭水坑,清除了房前宅后可藏蚊虫的杂草,在所有蚊虫可能隐藏和孳生繁殖的地方喷洒杀虫药剂,在蚊群最活跃的晨昏二时,四处点燃熏药熏杀蚊群……对群众广泛进行抽血化验,凡血液中发现有疟原虫的,免费治疗。防疫队在花溪、柳江住了近两年时间,直到根治了疟疾,彻底送走了“打摆子”瘟神,才于1958年撤走。
时光已过去半个世纪了,现在花溪、柳江一带的年轻人,已不知“打摆子”为何物。闲侃几句“打摆子”的龙门阵,让年轻一代知道现在的一切来之不易,激励他们更加珍惜现在,努力创造未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李成忠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李成忠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李成忠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李成忠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李成忠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李成忠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武夷山将举办大红袍茶展 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及基本规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7 04:33, Processed in 3.853206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