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050|回复: 13
 2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名人印象牛放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张三才 于 2014-4-28 20:44 编辑:

张三才/文

      牛放不姓牛,他的真名叫贾志刚。牛放是他的笔名,这,有如茅盾不姓茅和巴金不姓巴一样。

认识牛放始于2004年一个炎热的夏天。在成都的一次夜啤酒聚会上,经好友殷世江、刘兴华的介绍而识。他们说这是牛放阿坝州作家协会主席、《草地》杂志主编,一个长于写诗之人,一个性情中人。随着好友的介绍,我开始观察着这个叫做牛放的人。
  看年龄,牛放约四十岁左右。略胖的中等身材配上一副慈颜常笑的面容,加上一个蒋委员长似的光头和一双智慧的眼睛,活脱脱就是一个“活佛”。这个想法,不知怎么的,在最初认识牛放之后的一瞬间便在我的头脑中冒了出来。为啥叫牛放呢?疑虑在我的心中升起。
  推杯换盏之中,牛放语言最少,但言简意赅,语出惊人。只见他时不时来两句或哲理、或幽默之语,“谨言慎行”,这便构成为我对牛放的第一印象。
  在后来的多次接触中,我逐步加深了对牛放的认识。也正是在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开始了相处相知,以至于我后来被他一直称之为“大哥”。
  2004年秋,我的首本散文、见闻集《边城寻梦》由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为校对清样我赶到成都。其时,恰好牛放也正好出差在成都。当得知我的书即将出版,牛放非常高兴,急忙向我表示祝贺,并问能帮的上忙不?我说现正在校对。他说,我帮着校对。那晚,我们在成都工商银行招待所,同热心前来帮忙校对的三、四个好友一起,一人一卷,逐句逐字校对,一直熬到深夜。看见牛放和朋友们熬红的双眼和疲惫的面容,我内心真是百感交集,非常愧疚。唯一能表达心意的,我想只能是在夜宵时多敬他们几杯薄酒略表谢意而已。待校对完毕上街喝完夜啤酒返回住处时,时针已指向凌晨两点。我在想,即使是牛放主编的《草地》杂志,他也用不着亲自校对文稿吧?这次深夜校稿,牛放给我留下的,不是一个主编的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而是一个注重感情、坦诚相对,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热心朋友的深刻印象。


牛放在“丹山文学笔会穿山洞座谈会”上演讲

地点:穿山洞·叙永县·泸州
时间
2005-9-22 11:06:56

      牛放对文学的执着以及他在创作风格上的不拘一格,我是在马边首次领悟的。2005年1月,在我的牵线搭桥多次邀请的情况下,四川省文联、省作家协会组织川内部分作家到马边,同马边文艺创作协会的骨干作家们举行了一次作家联谊会暨马边采风,牛放随同文联、作协的作家们应邀前来。第二次来马边的牛放,在联谊会上的一番演讲让与会作家们耳目一新:“我为人比较实在、坦诚,讨厌弄虚作假,写诗写散文也有这个秉性。有感觉就写,没有感觉便不写。总是按捺不住想对人说点什么?便拿起笔来跟着心思写下一些文字,这就是我如今的写作状态。我认为这便是散文,便是诗。做诗作文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有话好好说,不装神弄鬼,不故作高雅,这样的东西才称得上是心灵情感的自然流露。绝不要盲目地迷信大师和名流,大师和名流也会写孬文章,无名氏也有传世之作,初学写作的人一定要首先对自己充满信心。人的名气不重要,文章本身最重要。牛放的话,不时赢得与会者的热烈掌声,让马边一大批热心文学创作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创作方法的文学爱好者们茅塞顿开,更是让我从文学的层面,首次领悟到了牛放浓厚的文学热情和深厚的文学修为。
  牛放在近年来先后把他的诗集《展读高原》和《叩问山魂》两本书赠送给我。说实话,我对诗从来不感兴趣,总觉得那是文人们搞的一些酸叽叽、文绉绉的东西,距我们的现实生活太远。以至于长期嗜书的我,识字以来从未读过什么诗歌刊物,家中近2000册藏书中居然就没两本诗集。但牛放送我的这两本诗集我却一首不落地通读了一遍,有的篇章甚至几遍。这可能源于两个因素吧:一是人的因素。牛放是我的朋友,“爱屋及乌”,那么忠厚老实的朋友写的东西,想来不是那些无病呻吟之作?我得认真看看。何况牛放在赠书上的“你读诗,我读您”以及“假如世界上只允许我选择一样东西,我会选择友谊。大哥给我的,我特别珍惜”的两段题词,也极大地吊起了我的阅读胃口。二是名的因素。书名是文章的眼睛,未曾翻书先看名。《展读高原》,一看这书名便让你领略到什么叫大气磅礴;《叩问山魂》,则让你感悟到什么叫气势宏伟。以书名而论,这肯定不会是风花雪月,更不可能是无病呻吟。仅此,也无形之中增强了我自己的阅读欲望。
  读完牛放的两本诗集以及随后赠送的《牛放散文集》,我才从字里行间更深入地了解了在文学和现实生活中的牛放
  生于1963年的牛放,出生在四川很闭塞、很边远的一个山区小县──平武县。幼年的牛放亲眼目睹了父亲含冤自杀的悲壮一幕:
  那时我用六岁的眼睛
  怯生生地躲在柜子后面
  看着父亲毫无表情的脸
  和已经锋快却还在磨着的刀子
  那磨得锋快的刀子
  足以杀死一头疯狂的公牛
  或我 弟弟 母亲
  偷偷磨着刀子的父亲
  不知道谁是他的敌人
  父亲是在1969年秋天的早晨
  用剃头的刀子
  割断了自己的喉咙

  读到此处,我这个不轻易动情的人眼泪止不住地流了出来。这那里是诗,这分明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是那个荒诞岁月在一个6岁孩童心灵上刻下的悲惨烙印。不身临其境,是不可能写得出来的。可以想象,牛放是如何饱含父子深情、蘸着泪水写出这悲壮一幕的。
  牛放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对高原一往情深。从学校毕业分配,19岁来到川西北高原的若尔盖县起,阿坝州那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资源,在牛放的笔下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诗人眼中,生活的艰辛和环境的艰苦,丝毫难以动摇他热爱高原讴歌高原的一片真心。川西北的独特风光,大自然的美丽多姿,有效地触动和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在《若尔盖草原》一诗中,牛放写道:
  听着嘛呢旗招展
  俄尔莫塘草原就辽阔了
  羊群像春天河里冰雪一样
  在草原流动了
  结伴远牧的帐房
  念珠般一颗一颗撒在草原
  还有著名的河曲骏马
  从汉唐到宋元一路驰骋
  驮运的美酒醉死了几个朝代
  也没有一个牧民
  骑上脚力强劲的河曲名驹
  离开故乡
  所以今天听到的牧歌
  还是那么悠远嘹亮


  走进人间天堂的九寨沟诗人更是诗兴大发。在《九寨镜海》中,牛放笔下是如此描绘的:
  这里的水域
  绝然不知
荷花莲藕出污泥
  好唱的百灵面对海子的恬静
  也如处子悄无声息
  静静的观音望着流泉
  也像顽童天真
  因此就有了镜海
  这样的美丽是必须观照的
  而且必须是海一样的镜
  不过这海一样的镜
  也无法照见
  九寨沟的博大与精深


  牛放在《展读高原》的诗集中如此说:“我喜欢川西北高原的本朴、自然。如果把川西北高原比喻成花,那么我的诗就力图写出花的芳香气息,而非招展花枝。”这,很能真实地说明牛放对川西北高原的一往情深以及对自身做诗做人的基本定位。


牛放张三才

地点:2504房间·蜀都大厦宾馆·锦江区·成都
时间
2008-01-19 20:14:21

      牛放对人的坦诚和直率是与众不同的。他从不虚伪,对同志、对朋友、对不满意的人,他有话就要说,有气就要放,一副高原藏族汉子(其实他是汉族人)粗犷豪放的秉性更是溢于言表。牛放在散文《羊子》中写道:“1996年夏天,《草地》文学杂志社召开‘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笔会’时,羊子和我应邀参加。在这样的氛围里,我和羊子认识了。临行前,《草地》副主编阿来对我说:羊子这次开笔会的往返车票可能报销有困难,你回去后给他们学校校长说说,帮忙给报销了。我当时觉得羊子太小家子气了,区区几十元的车票,居然去给杂志社的负责人提要求。这样的人,我不会跟他交朋友。”这是牛放最初对羊子的印象。之后随着对羊子的了解的加深,他们后来成为了好朋友。以至于2005年元月我在省上参加政协全会时,在都江堰市开完笔会的牛放带着羊子到住处来看我,热情地给我介绍“这是羊子,本名杨国庆,《神奇的九寨》一歌的词作者,现在若尔盖县教书,我的好朋友”时,半点也看不出他对羊子曾经有过的误解。这就是牛放,这就是一个毫不隐瞒自己观点和看法的牛放。还有一次我们在成都聚会,牛放做东相约了几个朋友,其中一个朋友在电话中给他讲,还有几个在一起喝茶的朋友是不是也一路来。只见他连半点含糊都没有便在电话中回复说:“不行,不行!我请你又不是请他们。你是我的朋友,他们来干啥?”放下电话后他讲,我这个人就是这个德行。其耿直的秉性一览无余。
  “放牛是一种职业,牛放是一种追求。”这,是我等几个朋友刨根问底要他解释为何取名牛放而不是放牛时牛放的回答。我想,牛放这个名字,除了体现诗人对文学、对事业像老黄牛般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之外,也许还寄托着他对川西北高原那片草原的一往情深吧?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张三才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张三才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张三才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张三才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张三才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张三才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从“徐迅雷”看一些知识分子为什么支持计划生育 似曾相识燕归来
2# 四姑娘山
 袁秀萍 发表于: 2006-10-30 16:54:55|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问好张主席!马边之行承蒙盛情款待,谢谢啦!走得匆忙,来不及把照片冲印,现在网上发你看看,要不你加我QQ:248628100,我传给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袁秀萍 发表于: 2006-10-30 17:14:23|只看该作者
左起:张三才主席 国家一级歌唱家阿洛(中)县委书记左文良(右)  kV3xynTS.jpg  保存到相册
4# 金佛山
 何晓 发表于: 2006-10-30 19:24:57|只看该作者
放牛是一种职业,牛放是一种追求。

诗人才想得哦

想起一个叫羊放的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袁秀萍 发表于: 2006-10-30 21:06:37|只看该作者
来!干杯!!!  draWxtGF.jpg  保存到相册
6# 青城山
 白林 发表于: 2006-10-31 01:26:55|只看该作者
写得好,放兄为你自豪!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张三才 发表于: 2006-10-31 17:21:23|只看该作者
感谢大家的支持
8#
 罗子兰 发表于: 2006-10-31 18:06:18|只看该作者
张三才先生我不熟悉。牛放是肯定认识的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何晓 发表于: 2006-11-1 12:56:21|只看该作者
现在也认识张三才先生了
10#
 牛放 发表于: 2006-11-6 15:13:44|只看该作者
  感谢三才兄和各位哥们姐们,是你们给我的友谊让我感觉到人生的美好!三才兄文字里的褒扬,令我快乐和惭愧,其余各位对我的关注令我高兴和感激!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0 06:55, Processed in 4.695609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