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喇叭河生态影像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733|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szccw 发表于: 2007-1-20 18:15:0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不丹 最快樂的窮國

 [复制链接]

不丹 最快乐的穷国
本篇文章摘自:商业周刊第 1000 期
作者:林正峰

  为什么1/3的台湾人不快乐?即使大环境不佳,我们有没有办法更快乐一点?国民所得只有台湾1/20的小国不丹,土地贫瘠、环境恶劣,却有97%的人说:“我很满足。”一段深入香格里拉之国的采访旅程,带回来“从心做起”的快乐解答:“减”的生活哲学、不迷信经济成长率、追求平等与平衡的理念,让不丹超越世界大国,因快乐而伟大。

  当飞机穿破云层,赫然,高低落差千多公尺的纵谷出现眼前,“嵌”在绝壁上的白色房子错落山坡上,谷底是彩色拼布般的梯田,层层绵延。

  不丹(Bhutan)到了!

  这个被称为“喜马拉雅山下香格里拉”的地方,在一九八○年代对外开放前,几乎是生人止步。直到三年前,全球六十四亿人,一年只有○.○○○一%,约六千人,有机会亲炙这块神秘土地。

  但在二○○五年,这神秘小国,却成为全球各大媒体的目光焦点,从《纽约时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到日本NHK,一年内超过两百篇的报导。他们热切的讨论著同一件事:这个小国的施政主轴──“国家快乐力”(Gross National Happiness,GNH)。GNH成了二十一世纪先进国家眼中的“新”观念,讽刺的是,不丹默默推动GNH逾三十年了。

  根据英国莱斯特大学在去年七月所公布的研究“世界快乐地图”(World Map of Happiness),不丹的快乐,在全球排名第八。不丹人均国民所得仅一千四百美元,却比人均所得三万一千五百美元的日本高出八十名,也比四万一千八百美元的美国高出九名(编按:本文人均所得均为经CIA购买力平价调整。如台湾人均实质所得为一万五千三百美元,经购买力平价调整后为二万七千六百美元)。而台湾,在这份排行榜上,列名六十三名(编按:六十三名共八国同分)。

  这么穷的不丹,为何这么快乐?当《商业周刊》于去年初注意到这个特殊国家,计划采访时,内部有着不同的声音:“会不会是无知的穷开心?”然而,当采访团队走下飞机,踏进首都,再深入偏远村落,十六天采访期间,记者看到与其他低所得国家迥然不同的景象。

  这里土壤贫瘠,地势险峻 却有九七%的人民表示“快乐”

  不丹,街上没有乞丐、游民,暗巷没有娼妓、毒枭。眼目所及,是如瑞士般的优美谷地,从城镇到乡间,这里没有超级豪宅,也看不到破烂不避风雨的房子。首都廷布到处是可以上网链接世界的网络小店;偏僻的乡间,农夫用手机开心的讲着电话。一对无法生育的美国夫妇来到这里,想收容孤儿,等了大半年无以如愿,才惊讶的发现,不丹鲜有孤儿。

  男女皆着国服,男性是一件式的裙装,长度及膝,称为帼(Gol),女性三件成套,长度及足踝,称为旗拉(Kira)。当全球化力量让各国地方特色难以保存,不丹人的独特性却强烈鲜明。

  接受采访时,无论生意人、大学生或劳动阶层,有一句话反复出现在口中:“我很满足。”根据不丹人口普查局最新调查,九七%的人表示“快乐”。这是全世界最快乐的穷国,人均所得仅台湾二十分之一的山间小国。

  是得天独厚、土地丰饶,造就这个世外桃源吗? 事实不然。

  这里,地瘠多险。不丹平均海拔三千公尺,九八%国土为山地,二○%土地终年白雪埋覆。地瘠加上高地气候,当地主食稻米年仅一获。马铃薯种了好久,也只有掌心大;再看外交,列强环伺。

  让不丹转型成全球“最快乐的穷国”的关键人物,是刚卸任的国王吉莫˙辛吉˙旺楚克(Jigme Singye Wangchuck)。

  三十五年前,老国王英年病逝。他,十七岁仓卒返国继位,成为全世界最年轻的国王。加冕典礼,不丹首次开放国际媒体进入,相关报导多以“童话王国里的英俊国王”描述他。但童话表象底下,他却是经历过身为继承人的严峻考验。当吉莫才八岁大,同龄孩子还黏在母亲身边撒娇,他已经被送往印度就学,十岁转往英国,十四岁进入牛津大学。

  这里不以经济发展为优先 为全球第一个以快乐立国的国家

  牛津学业虽未完成,但国外求学经验却深深影响吉莫。吉莫目睹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一路经历战争、污染、高失业与犯罪,人民所得增加了,却不快乐;物质享受提高了,亲情却疏远。他带着对西方国家“以经济发展为优先,对吗?”的质疑回到不丹。人民到底需要什么?不丹这个穷困的小国该往哪里去?年轻的吉莫花了两年,步行全国,探访民情。

  “他(国王)想了解人民的需要,人民的梦想……旅行回来,他发现,不管是住在首都,或乡村的人民,都有相同的梦想,就是「快乐」。”内政部长吉莫.廷礼(Lyonpo Jigme Y. Thinley)说,当时,吉莫国王还没有明确喊出“国家快乐力”的口号,却已发现,政府该替人民追求的是整体的幸福感,而不光只是物质上的满足。

  一九七四年,他执政的第三年,提出“国家快乐力”取代“国内生产毛额”(Gross Domestic Production,GDP)──让不丹成为平等尊重与平衡发展的国家。这是全球第一个提出“快乐立国”观念的执政者。但,一个穷国有什么条件谈幸福?他该如何突破资源稀少的困境?

  这里不养军队,不买武器人民却享有免费医疗、免费教育

  资源分配是关键!

  今日不丹,医疗(一二%)与教育(一八%)预算,合计占国家总预算三成,其比率是台湾的二.三倍。如此安排,势必挤压其他预算,吉莫的策略是以“外交合作”与“经济合作”换取“零国防”。所谓的零国防,指的是自己不花钱养军队与购买武器,仰赖印度。因此,在外交上,不丹与印度站在同一阵线,让印度得到一张铁票。紧密合作,确保不丹主权独立。更重要的是,国防预算是零,让全国极为有限的资源全用在民生上。

  因此,吉莫得以展开三项重要变革:一,不丹的免费医疗体制在他手下完成,让每个国民有平等的生存权;二,过去贫贱的佃农,也在他掌政下拥有自己的土地;三,免费教育,让每个国民,不分贫贱,都有平等的发展权。

  教育,最能彰显因平等而快乐的不丹。

  一般低所得国家最常见残破教室、上不了学的孩子,在不丹都看不到。

  现在,不丹小学生就学率高达九七%。位于全国唯一一座机场附近的乌丘初级学校幼儿园班墙上,贴满了辅助教材图卡,有鸟、苹果、爷爷、奶奶,第一行是英语,下面跟着宗喀语。一张张都是老师手绘的心血。日历板上,今天是Tuesday,天气是Sunny,旁边贴上介绍全班小朋友的大海报,每个人的名字跟照片都在上面,微笑的小男孩是策旺、羞涩的小女生是尼玛。

  镜头再转向中部布姆唐谷地,一个偏远村落。这里的小区学校,除了学生人数较少,教育软硬件设施与市区学校几乎一致。校长萨瑞塔手上拿的教学参考教材也是全国一致,没有城乡差距。不丹把最多的政府预算投入教育,从幼儿园到十年级是义务教育,就学免费。偏远地区,连文具都由政府提供。影响所及,这国家的人民致力追求的,不是做生意赚钱,而是受更好的教育。

  首都廷布东方的普那卡谷地,十二年级生那姆吉尔放弃连续假期,留在学校自习,手中厚达一千页的化学科参考书,全部以英文写成,桌旁摆着的题库,搜集过去十年印度大学的考古题,包含物理、化学、英文、数学等。那种景象,跟台湾无二致。他将参加全国检定考,若成绩在全国前十名,政府会送他出国留学。高等教育,从大学到出国深造,也是免费。以二○○三年为例,不丹约有一千余位公费与自费留学生,在欧洲、美国、印度进修。

  “过去,靠战争或武力来创造社会阶级的流动。现在,我们靠教育。”相当于台湾中央研究院的不丹研究院(Center of Bhutan Studies)院长卡玛(Karma Ura)解释不丹为何选择教育,作为推动现代化的主轴,带给不丹平等发展的机会。

  另一项促进平等的政策,是解放农奴。

  不丹以农立国,早期土地握在贵族手上,在老国王时代──一九六○年代就企图平均地权,但面临既得利益者的强大反弹,当时总理甚至被暗杀。尽管阻力很大,吉莫国王继位后,还是承继父亲的遗志,最后变革成功。

  在中部,最古老的政教中心──旺都宗(编按:不丹各地政教中心统称“宗”),西边山坡的美丽梯田,令到访的观光客惊叹不已。梯田中央,是称为仁青岗的小村子。

  这里不乱施肥,不砍伐树林 放弃开采山中矿石,只为保育林相

  在六○年代之前,仁青岗是个集体农场,住着约一百五十位农奴,他们没有个人所得,终年辛勤工作。山坡上,残破不堪的黄色夯土屋,是过去集体住宅的遗迹。如今,景象改变了,夯土屋改为牲畜居所,旁边则起造一幢接一幢,有着白墙与铁皮屋顶的新屋,一如都市房子一般。

  今日,任何不丹公民都可以向政府申请农村土地。百罗河谷旁,农夫策麟光着脚,正在田里穿梭忙活。没念过书的他如果早诞生三十年,可能还是一介农奴。今日,极有生意头脑的他是“五星级饭店”的农夫。手指向田间,那里有他所建的温室,策麟说:“政府请澳洲农业专家来指导我,我拚命问、拚命学。”现在他有两间温室,不论稻米、蔬菜或香草,全部是有机栽植,八头乳牛的牛粪是天然肥料,因而赢得顶级饭店Uma固定采购他的作物。现在,策麟每年净赚五千美元,约是不丹人均所得的三·六倍。

  在吉莫领导下,不丹过去二十年加快现代化脚步。此一期间,人民平均寿命提高了十九岁,达六十六岁;识字率提高逾一倍,达五四%,九七%小学生注册入学;九成人口可得到基础的医疗设施服务。

  “不丹经验提醒我们,快乐不是随机降临在人们身上,它来自选择的结果。”一九八九年自愿进入不丹从事教职,并嫁给不丹人的加拿大教师洁米.惹巴(Jamie Zeppa),是少数持续亲眼目睹不丹过去十八年来变化的外国人,她在接受《商业周刊》专访时指出。

  不丹今日成果,来自他们清楚“要”与“不要”两大选择:他们“要”追求“平等”,他们“不要”因为追求经济发展,而出现“失衡”的社会与环境。

  所谓的“不要”,从他们对待大地的态度最能看出。

  不丹多数山区,梯田垂直落差极大,农民在梯田上,常见冬、夏双屋,依气候移居,夏种稻、麦,冬种马铃薯。以多样性的作物,维持地力的自然循环,他们不靠人工施肥、洒药的恶性循环。

  不丹是全世界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法令明定森林覆盖率,必须在六○%。在不丹发展现代化过程中,曾经一度让覆盖率跌破六成,但目前已快速回升,到达七二%。“我们不把森林视为经济资产。”不丹内政部长吉莫.廷礼强调。

  四世国王吉莫对于经济与环保,以及经济与文化的平衡观念,比许多先进国家更先进。他为了复育森林,特别推动修法、甚至入宪。喜马拉雅山系是年轻地质,十分的脆弱,但在不丹,放眼望去,却一片苍翠,犹如置身古老地层的欧洲瑞士,因为全国规定不准砍伐树林。为了保育林相,贫穷的不丹不惜放弃开采山中的珍贵矿石。甚至连在山中溪里钓鱼都是非法的,为的是保存稀有的喜马拉雅山系鱼种。

  不丹人爱惜山、不砍伐树木,甚至连水力发电厂的兴建都为此而遁入地下。

  在首都廷布南方一百公里的丘卡镇,有一条深达一百公尺的隧道,里头藏身着丘卡(Chukha Hydro power)水力发电厂。亮着红灯的四个巨型水轮机,二十四小时不停的运转,先进的发电设施,与壁上彩绘的十二幅巨型佛陀故事,恰成强烈对比。

  这电厂工程挑战高难度,因为需要挖透山壁数十公里,将高山奔涌而下的雪水导入地下。不丹政府宁愿放慢电力带给经济的好处,从开工到运转苦等十二年,也要保护森林与地貌。

  这里拥有得天独厚景观 却限制观光客人数,不急功近利

  这个厂自八六年开始商业运转,目前七二%电力卖给印度。现场主管拉姆说:“透过经营效率的提升,现在丘卡厂每年上缴给政府的税额与盈余,是一九九二年的十倍以上。”苦尽甘来,电力转变为国家岁收,让更多的不丹孩子能免费上学,不丹人民能得到免费医疗照护,同时,美丽的大山也得到了完善的保护。

  不丹中部甘唐(Gangtey),秋季的梯田,绿一块,紫一块、褐一块,深深浅浅,将这片田,彩绘成全国最美丽的谷地。这里一到冬初,濒临绝种的黑颈鹤,远从西伯利亚来此地避寒,牠们性极敏感,很容易受惊,为了保护这群娇客,不丹禁止电线拉入这片净土,也因为这样,当地农民使用的是政府提供,最先进的太阳能发电设备。

  梯田中央,高级旅馆Amankora藏身其间,只能有八间房,因为想在这里经营旅馆,必须接受不丹政府严格的环境保护规范,除了自备发电系统,旅馆产生的废水,也必须经环保处理后,才能排放入自然界。

  旅游收入占不丹国家岁收两成以上,是第二大收入来源,但为了保护环境与文化,不丹宁愿“少赚钱”:采取每人每日两百美元的高价策略,而且配额限缩观光客进入,直到去年才逐步增加到一万人以上。这小国虽然穷,却不急功近利。

  这里没有人炫耀财富 国王皇宫甚至比许多民宅小

  强调平等与平衡,让不丹人对自己国家充满自信,而不是像其他贫穷国家,视自己的文化为落后象征,只想丢弃。

  这些年,国王吉莫大力保存传统建筑与服饰。走在不丹的城镇或乡间,没有违章建筑,到处都是白墙与深色的不丹传统木制棂窗,即便外来的高档旅馆阿曼(Aman)集团都要符合政府规定。“不管从外头看、从里头望出去,每一扇窗都显示了不丹的特色;而且,你很难从建筑物去发现超级有钱人,因为大家都差不多。国王很重视平等。”当地的向导尼曼指出。包括,皇宫都反映同样价值。

  在不丹那十六天,我们多次要求希望能看看国王的皇宫。最后,向导勉为其难的答应。我们穿梭于稻穗摩梭的梯田之间的小路,迂回前进,最后来到一处森林,苍翠林道尽头,好远、好远处只见一间小屋的屋顶浮现。这地方不准拍照,其实即便拍照也看不到什么,因为国王的住所只有一楼高,就是栋白墙、木棂窗与铁皮屋顶的传统平民小屋,“比很多不丹人住的还小。”向导说。唯一区别的只是从屋子所在升起的白幡旗才能辨识屋主的身分。

  从国王到富人,没有人炫耀财富。这里没有精品LV、没有劳斯莱斯;同样的,不管你是全世界多有钱的企业,一旦进入不丹,街头广告招牌都齐头式大小。因为,没有高物质欲望、没有贪婪,相对的,犯罪率也低。一如晋朝诗人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这里是精神和文化的富国 九九%留学生学成后选择回母国

  不丹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不丹水力发电厂最大的承包商──Yarkay集团执行长迪青说:“以前,看到先进国家的介绍,觉得一切都很美好。”十八岁就远赴欧洲留学五年的她说:“但人真的到国外,才发现当地社会深层,也是问题重重,我还是喜爱不丹的生活。”

  采访内政部长吉莫.廷礼时,他要我们猜测:每一百个出国留学的不丹年轻人,有几个学成之后会回国服务?以台湾六○年代的情况来推断,我们猜测:大约一半吧? 错了,不丹的答案是九九%!

  一九九八年到美国留学的不丹国家广播公司新闻部主管策旺(Tshewang Dendup)形容:“只有回到不丹,我的心才感到舒服。”

  “我们的文化里,有某些独特之处。”吉莫.廷礼自豪的说。他强调,即使他们在美国可以赚更多的钱,即使在英国或澳洲有很好的工作,他们宁愿回来,赚很少的钱,因为,“真正有质量的生活,不是生活在有高物质享受的地方,而是拥有丰富的精神层面与文化,我想,这就是不丹所已经拥有。”

  但再好的制度与文化保存计划,能否落实,关键在于良好的治理。联合国辖下的联合国协会(UNA),评选不丹为东南亚(含南亚)地区,善用非营利组织资源的第一名。而世界银行评估不丹的政府效能五.二分,高居第一,远高于平均的三.一分。

  当然,随着近年的开放与经济快速发展,不丹也有一些隐忧。推动教育,降低了文盲,却也带来高学历年轻人缺乏能够发挥的机会,年轻人失业升高。二○○五年,不丹失业率提高到三.一%(前一年为二.五%),这是不丹下一阶段的一大挑战。

  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不丹并非总是做对决策,但洁米强调,他们勇于改正。譬如不丹曾经开放塑料袋进口,结果造成严重污染问题,因此政府又颁令禁止。

  不丹的生活并非完美,在当地十六天的采访,每天餐桌上看到的,不是辣椒煮起司、就是辣椒煮蔬菜,桌上肉类十分稀有。不丹人还很穷,他们还在小心翼翼求发展。然而,简单的辣椒食物,吃着吃着,却有一种简单的美味与幸福感。

  也许,这是为什么当国内生产毛额(GDP)当道一个世纪之后,人们赫然回头来看不丹这个宁愿慢富也不要失衡的小国。

  伦敦政经学院教授,同时也是英国工党政府的重要策士莱亚德(Richard Layard),在其探索快乐本质的著作《快乐经济学》(Happiness)中指出:“一个追求快乐的国家,才是最伟大的国家。”

  同样的意见,我们居然也在普那卡谷地梯田间小杂货铺的男孩口中听见,他昂着头说:“如果不追求国民的快乐,我不知道一个国家还能有什么其他的最高目标。”他的名字是达瓦,十四岁,正就读九年级。



一分钟看不丹
  ■面积:4万7千平方公里(相当于1.3个台湾)
  ■人口:67万人
  ■民族:不丹人(50%)、尼泊尔裔(35%)、其他(15%)
  ■宗教:藏传佛教(75%)、印度教(25%)
  ■语言:宗喀语
  ■建国:1907年
  ■首都:廷布
  ■时差:比台湾慢2小时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szccw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szccw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szccw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szccw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szccw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szccw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企业文化]“颠了个个儿”的变革后 大师亦有 讹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6 21:33, Processed in 0.2496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