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75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23年从流动性周期看股指走势 预计股指顶部出现在23年10月

 [复制链接]
源自:市场资讯
源自:期货日报

  广义的流动性涉及货币供应方式调整、资本管制政策变化、货币国际化布局及资本市场投资理念和风格变化等。如果一个金融体系流动性较强,那么意味着整个金融体系资金充裕、利率相对较低、资金借贷更容易,股指易涨难跌。反之,意味着市场资金短缺、利率攀升、易发生挤兑现象,股指易跌难涨。
  2000年至今共经历六轮完整的流动性周期
  流动性周期与经济周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经济增长处于萧条期时,市场表现为供需双弱、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下降、失业率高企。此时,政府通常会采取系列调控措施,包括下调存贷款利率、降低法定准备金、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等。而当经济处于过热期时,表现为快速增长、通胀攀升、更多杠杆投机资金流入,从而从信贷路径推升资产价格。此时,政府通常开始收紧经济,采用适度从紧的政策,包括压缩财政开支、控制信贷规模、提高存贷款利率等。在政府参与的市场中,当经济从萧条期逐渐进入复苏期时,常常伴随着刺激性政策的出台及流动性的放松,而当经济从过热期向滞涨期过渡时,也会伴随着调整政策的出台及流动性的收紧。
  2000年至今,国内共经历六轮完整的流动性周期。
  第一轮为2002年1月至2005年4月。其中,上行阶段为2002年1月至2003年9月,下行阶段为2003年9月至2005年4月。在这轮流动性周期中,股市表现相对平稳。
  受益于2001年11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经济出现新一轮增长势能。经济层面,2002年经济增速位于上行周期,固定资产投资重启增长,出口同比增速年内回到高位。货币政策方面,央行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继续扩大公开市场操作,且通过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对信用社支农再贷款。财政政策方面,鉴于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政府实行了四年积极财政政策,2002年财政政策延续此前基调,包括发行建设国债、推进各项税费改革、完善出口退税等。信用扩张持续,一方面,人民银行连续四年增加对信用社支农再贷款,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贷款逐步增加,信贷结构继续改善,周转速度加快,企业存款下降。
  经济过热引起宏观调控成为流动性周期下行阶段的核心。经济层面,2003年经历了“非典”疫情,但经济增速依然处于上行周期,固定资产投资维持攀升态势,出口同比增速高位徘徊。货币政策方面,在逐步收紧的基础上加强对宏观经济“预调”和“微调”,加大公开市场对冲;对房地产信贷进行风险提示,规范房地产信贷市场发展,加强对商业银行贷款窗口指导;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部分行业快速增长催生信贷扩张。
  第二轮为2005年4月至2009年1月。其中,上行阶段为2005年4月至2007年9月,下行阶段为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流动性周期上行阶段上证综指上涨3.7倍,下行阶段上证综指回落67.2%。
  2005年经济增速继续上行,GDP同比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7%一线波动,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前一年有所回落,但依旧属于高位水平。货币政策方面,一是在外汇占款持续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央行发行票据予以对冲,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基础货币;二是下调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境内商业银行美元、港币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
  2007年经济增速见顶,进入下行阶段。当年,GDP同比增长14.2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略有回落,但仍维持在27%的高位,制造业投资增速继续高位运行。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濒临破产,次贷危机爆发,波及我国,使得央行多次加息。货币政策方面,央行收紧流动性,包括加大票据发行力度、以特别国债开展正回购操作、多次上调存款基准利率。
  第三轮为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其中,上行阶段为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下行阶段为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流动性周期上行阶段上证综指上涨64.17%,下行阶段上证综指回落19.83%。
  2009年经济增速波段性抬头,主要原因在于国外次贷危机和国内5·12大地震后,2008年国内推出“四万亿”扩大内需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回升,主要是房地产与基建投资快速崛起。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实行适度宽松政策,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2010年经济增速再次回到下行通道,投资增速同比回落,尤其是基建与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明显。一方面,前一年基建、房地产投资形成高基数,导致次年投资增速回落;另一方面,政策负反馈,降准及房地产调控政策纷纷出台,打压投资。货币政策方面,经过一年有余的流动性释放,央行开始收紧流动性,加息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通过再贴现进行结构性调整。
  第四轮为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其中,上行阶段为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下行阶段为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流动性周期上行阶段股市维持振荡,而2014年下半年启动上涨行情。
  2012年经济增速位于下行周期,GDP同比增速与人均GDP同比增速分别为7.77%和7.1%,首次破8%。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91%,地产投资快速回落,剔除2月的异常数据,全年平均同比增长26.98%,较上年同比增速回落10.51个百分点。政府采取了新一轮刺激政策,包括两次降准和降息、审批通过大批投资项目等。货币政策方面,央行采取宽松政策,下调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
  2013年经济增速与前一年持平,投资增速与工业增加值均较前一年小幅回落。但监管层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日趋严厉,市场流动性随之收缩。货币政策方面,央行积极开展逆周期调节、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第五轮为2015年3月至2020年1月。其中,上行阶段为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下行阶段为2016年8月至2020年1月。上证综指在流动性周期上行阶段延续上涨趋势,而在下行阶段展开振荡行情。
  此轮流动性周期上行阶段经济增速保持平稳,而投资快速降档。2015年上半年,在国企改革、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及双降等多重利好之下,基本面叠加杠杆入市共同推升牛市行情,但5月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管理办法》提出监管杠杆资金,引发市场下跌。2015年8月11日经历了“8·11汇改”。货币政策方面,央行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逆回购操作利率。
  流动性周期下行阶段经济运行平稳,而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制造业投资增速与房地产投资增速再度降档。
  第六轮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其中,上行阶段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下行阶段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流动性周期上行阶段上证综指上涨17.02%,下行阶段窄幅回落3.49%。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经济明显承压。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回落至-6.9%,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同比增速分别回落至-9.7%和-5.4%。不过,二季度起逐渐好转。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制造业、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均出现同比回落,尤其是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在限售、限贷和限购等多项政策下回撤。货币政策方面,央行着力降低融资成本,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
  2021年1月起,经济逐渐恢复。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受到房地产下行周期及政策管控限制,房地产投资增速回撤,而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增速回正。货币政策方面,以稳为主,利率维持区间波动。
  流动性周期提前于经济增长周期7~14个月。PPI为领先指标,PPI周期较流动性周期提前6个月,国债收益率为同步指标,与流动性周期表现一致。目前,国内处于流动性周期的上行阶段,预计底部将在2024年出现。
  流动性周期对股指的影响
  通常而言,一个完整的流动性周期大约3年,从波谷到波峰和从波峰到波谷的时间有两种比例,分别为1:1和1:2,即从波谷至波峰的上升时间大致为一年至一年半。由于2022年国内经济受到疫情影响,同年年底央行开始释放流动性,2023年年初流动性预计达到波峰,2024年年底回到波谷。
  股指运行周期约为3年,与流动性周期时长相当,但股指通常会滞后流动性周期6个月到1年,相较沪深300与上证50,中证500与中证1000通常更早触及底部。2013年,伴随部分银行交割违约,隔夜回购利率大幅上涨,央行并未启动逆回购,虽然之后央行向一些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但股指仍然持续回落。当年年底,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股票发行逐渐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IPO重启再度推动股指进入下行通道。
  从流动性周期的角度来看,2022年1月流动性周期底部对应的股指底部出现在2022年10月,而股指顶部预计出现在2023年10月。在本轮流动性周期中,流行性底部对应的股指底部将出现在2025年年中。

@ 联系方式
  兴证期货)
  新浪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
</p>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扬子鳄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扬子鳄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扬子鳄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扬子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扬子鳄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扬子鳄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补贴13年 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破600万辆大关 油价大跌超4%,2023年首个交易日迎来当头棒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2 07:52,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