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775|回复: 4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丁芝萍 发表于: 2009-5-26 20:50:5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国画女画家曹世伟的工笔仕女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睢文发 于 2009-5-27 06:50 编辑:


2006年是曹世伟的八秩寿辰,适逢她的画集面世,儿孙们在景盛茶房为她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庆宴。世伟老人穿着寿字团花红缎唐装,慈颜含春,喜气融融,在鲜花、烛光及《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中接受着儿孙们及亲朋好友的良祝。目睹这福寿之喜及天伦之乐的一幕,好生感动。五年前,笔者因撰写《宜宾书画人》时与曹老结上了缘。电话那头传递过来的声音好悦耳,好和蔼,且是一口纯正的普通话,有种暖融融的亲和力,很难相信这声音竟出自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从此,便以川普与曹老开始了率直、随意的对话,且成了忘年交。

从衣服街的一个甬道进去,七弯八拐转入一个楼院便是化工宿舍。曹老住二楼,三室一厅,约80平米,朴素、整洁的室内挂着几轴曹老的代表作,有仕女,有钟馗;凉台上置有几盆兰草,真乃幽香清雅所在。

几大本画册和影集,汇集着曹老八秩人生的林林总总,曹老几乎是手把手地牵引着笔者步入她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去翻拣沉积在岁月深处的珍藏。一张曹世伟年轻时的黑白肖像,约二十几岁,貌相端庄,灵秀。有一张是在北京《新体育杂志社》的工作照,也不过二十几岁,正伏案作画。老照片勾起了曹老对半个世纪前那段经历的回忆。曹世伟,1926年出生于河北束鹿县,“七·七”泸沟桥事变那年,年仅10岁的她逃难到北京,遇到同样逃难来京的表兄任率英(1911~1989,著名国画家徐燕荪的入室弟子,曾在人民美术出版创作组工作,擅长年画、连环画、尤以工笔仕女见长),受表兄影响跟其学工笔仕女和连环画。1945年就读于国立艺专,因分娩大女儿中途辍学。1950年加入由北京名画家们组织的《中国画研究会》与大家一起搞创作,搞宣传画、挂图、幻灯,还参加布展工作。那时的她。已初为人母,丈夫刘铭(1925-1988),人民大学毕业后统一分配到四川成都高级人民法院任审判员,后调重庆西南政法学院执教。建国初始,百废待兴,条件艰苦。丈夫享受的是供给制,即不领工资,只管衣食住行。留在北京的曹世伟一人拖着三个幼小的儿女,没工作,无生活来源。坚强自立的曹世伟跟自己打气:活下去!必须长出两支手来,找活干。而且不跟远在四川工作的丈夫增加负担,再穷再苦也自个儿担着。一次偶然机会进入了国家体委办的《新体育杂志》社搞美编,后又去了体育出版社,前后搞了9年的体美工作,从事体育技术图解,如田径、游泳等各类项目。有时一天要画几百个动着(连续动着)示意图。正是这段经历,夯实了日后用线造型的基础。期间,曹世伟创作并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彩色连环画小人书《宝葫芦》。

有一张曹世伟摘棉花的老照片,说是当年在宜宾日报工作时,大搞试验田,她还被评为摘棉花的能手。1961年,中央机关下放支授三线建设,曹世伟夫妇(丈夫后调回北京体育报社工作)及子女,全家披红挂彩同所有的同事一道被欢送出京,来到四川,分配到宜宾,丈夫分去宜三中教语文,世伟调去宜宾日报任美编。从此宜宾成为曹世伟家人的第二故乡。

文化大革命中,曹世伟夫妇都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国家体委主任是贺龙,因而在体育出版社工作过的曹世伟夫妇被栽桩诬陷为贺龙黑线人物,打成“资产阶级份子”挂黑牌游斗,关牛棚。多次被抄家,将世伟画的工笔仕女四条屏作为封资修东西被烧毁;还抄去了一箱年轻时的嫁衣;连贴有福字的小竹篓也被抄去作反面教材展览。自然,被迫停下了锺爱的绘画艺术。灾难接踵而至,小儿子刘巨下河游泳淹死了,那年他才17岁,在宜三中初中部就读。触及到这个话题,曹老说着说着顿然语塞,这是一桩沉积在心底多年的隐痛。“都过去了。不提了,不提了”。老人轻摇头,摆摆手。1972年《宜宾日报》停办。曹世伟被分流去了轻化工局。

重新拾起画笔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初,真正甩手绘画还是在退休之后。压抑已久的激情和失而复得的机遇使得曹世伟焕发出艺术的第二春。二十余年来,她“广征博览,孜孜以求,笔耕不辍,多次参加省内外书画展,创作了不下百件作品”(儿子刘宁语)她主工工笔重彩人物,尤擅仕女,代表作有《嫦娥奔月》、《天女散花》、《麻姑献寿》、《湘江二妃》、《文姬抚琴》、《昭郡出塞》、《牡丹仙子扬贵妃》等,无论是天女、神女、才女或宫娥、后妃,在画家笔下都表现得或端丽飘逸,或庄重文雅,或伶俐灵秀,或雍容华贵,一个个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美奂绝伦,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她的工笔画《百子图》观蹦乱跳着一百个姿态各异,生趣盎然的古装儿童。也能画刚阳壮美的志士英雄,《正气图》中的锺馗金钢怒目状及粗犷雄劲的笔势很难想像是出于阴柔的女性之手。也习画油画,主要画静物、花卉。曹世伟的工笔人物主要是承传了表兄任率英及借鉴了著名女画家王淑晖的画风和画技并有所创新。特别是仕女,表现了画家超凡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功力。一卷抚临宋人神仙朝拜图并为其设色赋色的绢画(30cm×300cm)可谓曹老晚年之大手笔。此画作者佚名,描绘了道教传说中五帝君一同朝拜元始天尊的队列,有天尊、神王、仙侯、力士、甲卒,还有金童玉女等87个人物,构图宏伟、壮丽,人物形象各异,线条遒劲、飘洒。此卷原系壁粉本,未作色,已有人尝试过赋色,曹老也要PK,设计出自己的个性色彩来。从1994年开笔,中途因身体不适,手发抖,还因其他一些耽搁,2004年才完成,前后断断续续画了10年时间。此卷黄绢作底,色彩厚重妍美,形神兼备,生动壮观,观者无不叫绝,真乃传世之极品。

手抖,是老年的常见病,于画家就是大忌了,特别是对画工笔的曹世伟。每去看望或街街上邂逅,总要关心她的健康。曹老无大病,就是手抖。为她因为手抖搁笔而抱憾,我亦真亦谐地说:就抖着画呗,说不定还能别开一种画派。“好,我就抖着画”。曹老也笑玩地附和。最终她还是没有抖着画。她毕竟是位严谨、认真的画人,不会笑玩美术的。不过,最近她告诉我,她在试着用左手练笔,左手没那么抖,并用右手紧握左手协助操作,拉拉线条,练练字。这样下去,有望重启画笔。忆想当年,年轻的曹世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不跟丈夫添负担,独挡一面,凭着自个两支手,硬是把一家人的生活撑了下去。而今天的她,已至衰年,还要克服双手的残障去做喜欢做的事业,无疑面临着又一次重大的挑战。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呵!纵观曹老的一生,总是有一根红线在贯穿其里,那就是坚强。坚强的女性总能保持着刚阳而深沉的美丽。

曹老的大女儿刘谦在宜宾二中执教,二儿女刘宁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孙女张蕾执教于成都大学,大孙女刘佳音在新疆搞装饰业,小孙女刘佳悦在成都试验小学教书。儿孙们在老人的影响下都在学画,也都喜欢工笔仕女和花卉,已初见成绩,曹老的画集里也选刊了她们的习作。从小跟着姥姥长大的外孙女张蕾说:姥姥无论对生活的需求还是艺术的追求,都提倡随意,让我们喜欢的就做,不喜欢的就作罢,不强求。注重兴趣的培养而不做艺术的苦行者,因而跟姥姥学字学画感到宽松、愉快。姥姥性情冲和,善解人意,大事不马虎,小事不计较,无论跟老伙伴还是我们小朋友都相处得非常融和。她的心态、性格、气质都好,超越了画的本身。

正如曹老在其画集后记中的自白:“重拾画笔,一为愉悦身心,二为以画会友,三为宜宾画苑添些新绿,为亲朋好友留点记忆”。以及在寿福庆宴上的发言:“80岁太短,要活到90岁,100岁!10年以后再相会!”好!炫!我们由衷祈祝曹老健康长寿,佳作不断!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丁芝萍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丁芝萍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丁芝萍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丁芝萍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丁芝萍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丁芝萍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丽卷图 深深呼吸浅浅爱──玄空寺
2# 四姑娘山
 向维果 发表于: 2009-5-26 21:29:0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传统功力深厚,是难得的工笔人物,景中介画工笔阁楼亦很工整……好画!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收起理由
leikang + 10谢谢点评

查看全部评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孟良 发表于: 2009-5-27 01:43:00|只看该作者
要是能把大师的仕女图发在灌水区就完整了
4# 金佛山
 睢文发 发表于: 2009-5-27 06:52:52|只看该作者
楼主介绍的内容字太小,我给你处理一下:

2006年是曹世伟的八秩寿辰,适逢她的画集面世,儿孙们在景盛茶房为她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庆宴。世伟老人穿着寿字团花红缎唐装,慈颜含春,喜气融融,在鲜花、烛光及《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中接受着儿孙们及亲朋好友的良祝。目睹这福寿之喜及天伦之乐的一幕,好生感动。五年前,笔者因撰写《宜宾书画人》时与曹老结上了缘。电话那头传递过来的声音好悦耳,好和蔼,且是一口纯正的普通话,有种暖融融的亲和力,很难相信这声音竟出自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从此,便以川普与曹老开始了率直、随意的对话,且成了忘年交。

从衣服街的一个甬道进去,七弯八拐转入一个楼院便是化工宿舍。曹老住二楼,三室一厅,约80平米,朴素、整洁的室内挂着几轴曹老的代表作,有仕女,有钟馗;凉台上置有几盆兰草,真乃幽香清雅所在。

几大本画册和影集,汇集着曹老八秩人生的林林总总,曹老几乎是手把手地牵引着笔者步入她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去翻拣沉积在岁月深处的珍藏。一张曹世伟年轻时的黑白肖像,约二十几岁,貌相端庄,灵秀。有一张是在北京《新体育杂志社》的工作照,也不过二十几岁,正伏案作画。老照片勾起了曹老对半个世纪前那段经历的回忆。曹世伟,1926年出生于河北束鹿县,“七·七”泸沟桥事变那年,年仅10岁的她逃难到北京,遇到同样逃难来京的表兄任率英(1911~1989,著名国画家徐燕荪的入室弟子,曾在人民美术出版创作组工作,擅长年画、连环画、尤以工笔仕女见长),受表兄影响跟其学工笔仕女和连环画。1945年就读于国立艺专,因分娩大女儿中途辍学。1950年加入由北京名画家们组织的《中国画研究会》与大家一起搞创作,搞宣传画、挂图、幻灯,还参加布展工作。那时的她。已初为人母,丈夫刘鑑铭(1925-1988),人民大学毕业后统一分配到四川成都高级人民法院任审判员,后调重庆西南政法学院执教。建国初始,百废待兴,条件艰苦。丈夫享受的是供给制,即不领工资,只管衣食住行。留在北京的曹世伟一人拖着三个幼小的儿女,没工作,无生活来源。坚强自立的曹世伟跟自己打气:活下去!必须长出两支手来,找活干。而且不跟远在四川工作的丈夫增加负担,再穷再苦也自个儿担着。一次偶然机会进入了国家体委办的《新体育杂志》社搞美编,后又去了体育出版社,前后搞了9年的体美工作,从事体育技术图解,如田径、游泳等各类项目。有时一天要画几百个动着(连续动着)示意图。正是这段经历,夯实了日后用线造型的基础。期间,曹世伟创作并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彩色连环画小人书《宝葫芦》。

有一张曹世伟摘棉花的老照片,说是当年在宜宾日报工作时,大搞试验田,她还被评为摘棉花的能手。1961年,中央机关下放支授三线建设,曹世伟夫妇(丈夫后调回北京体育报社工作)及子女,全家披红挂彩同所有的同事一道被欢送出京,来到四川,分配到宜宾,丈夫分去宜三中教语文,世伟调去宜宾日报任美编。从此宜宾成为曹世伟家人的第二故乡。

文化大革命中,曹世伟夫妇都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国家体委主任是贺龙,因而在体育出版社工作过的曹世伟夫妇被栽桩诬陷为贺龙黑线人物,打成“资产阶级份子”挂黑牌游斗,关牛棚。多次被抄家,将世伟画的工笔仕女四条屏作为封资修东西被烧毁;还抄去了一箱年轻时的嫁衣;连贴有福字的小竹篓也被抄去作反面教材展览。自然,被迫停下了锺爱的绘画艺术。灾难接踵而至,小儿子刘巨下河游泳淹死了,那年他才17岁,在宜三中初中部就读。触及到这个话题,曹老说着说着顿然语塞,这是一桩沉积在心底多年的隐痛。“都过去了。不提了,不提了”。老人轻摇头,摆摆手。1972年《宜宾日报》停办。曹世伟被分流去了轻化工局。

重新拾起画笔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初,真正甩手绘画还是在退休之后。压抑已久的激情和失而复得的机遇使得曹世伟焕发出艺术的第二春。二十余年来,她“广征博览,孜孜以求,笔耕不辍,多次参加省内外书画展,创作了不下百件作品”(儿子刘宁语)她主工工笔重彩人物,尤擅仕女,代表作有《嫦娥奔月》、《天女散花》、《麻姑献寿》、《湘江二妃》、《文姬抚琴》、《昭郡出塞》、《牡丹仙子扬贵妃》等,无论是天女、神女、才女或宫娥、后妃,在画家笔下都表现得或端丽飘逸,或庄重文雅,或伶俐灵秀,或雍容华贵,一个个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美奂绝伦,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她的工笔画《百子图》观蹦乱跳着一百个姿态各异,生趣盎然的古装儿童。也能画刚阳壮美的志士英雄,《正气图》中的锺馗金钢怒目状及粗犷雄劲的笔势很难想像是出于阴柔的女性之手。也习画油画,主要画静物、花卉。曹世伟的工笔人物主要是承传了表兄任率英及借鉴了著名女画家王淑晖的画风和画技并有所创新。特别是仕女,表现了画家超凡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功力。一卷抚临宋人神仙朝拜图并为其设色赋色的绢画(30cm×300cm)可谓曹老晚年之大手笔。此画作者佚名,描绘了道教传说中五帝君一同朝拜元始天尊的队列,有天尊、神王、仙侯、力士、甲卒,还有金童玉女等87个人物,构图宏伟、壮丽,人物形象各异,线条遒劲、飘洒。此卷原系壁粉本,未作色,已有人尝试过赋色,曹老也要PK,设计出自己的个性色彩来。从1994年开笔,中途因身体不适,手发抖,还因其他一些耽搁,2004年才完成,前后断断续续画了10年时间。此卷黄绢作底,色彩厚重妍美,形神兼备,生动壮观,观者无不叫绝,真乃传世之极品。

手抖,是老年的常见病,于画家就是大忌了,特别是对画工笔的曹世伟。每去看望或街街上邂逅,总要关心她的健康。曹老无大病,就是手抖。为她因为手抖搁笔而抱憾,我亦真亦谐地说:就抖着画呗,说不定还能别开一种画派。“好,我就抖着画”。曹老也笑玩地附和。最终她还是没有抖着画。她毕竟是位严谨、认真的画人,不会笑玩美术的。不过,最近她告诉我,她在试着用左手练笔,左手没那么抖,并用右手紧握左手协助操作,拉拉线条,练练字。这样下去,有望重启画笔。忆想当年,年轻的曹世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不跟丈夫添负担,独挡一面,凭着自个两支手,硬是把一家人的生活撑了下去。而今天的她,已至衰年,还要克服双手的残障去做喜欢做的事业,无疑面临着又一次重大的挑战。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呵!纵观曹老的一生,总是有一根红线在贯穿其里,那就是坚强。坚强的女性总能保持着刚阳而深沉的美丽。

曹老的大女儿刘谦在宜宾二中执教,二儿女刘宁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孙女张蕾执教于成都大学,大孙女刘佳音在新疆搞装饰业,小孙女刘佳悦在成都试验小学教书。儿孙们在老人的影响下都在学画,也都喜欢工笔仕女和花卉,已初见成绩,曹老的画集里也选刊了她们的习作。从小跟着姥姥长大的外孙女张蕾说:姥姥无论对生活的需求还是艺术的追求,都提倡随意,让我们喜欢的就做,不喜欢的就作罢,不强求。注重兴趣的培养而不做艺术的苦行者,因而跟姥姥学字学画感到宽松、愉快。姥姥性情冲和,善解人意,大事不马虎,小事不计较,无论跟老伙伴还是我们小朋友都相处得非常融和。她的心态、性格、气质都好,超越了画的本身。

正如曹老在其画集后记中的自白:“重拾画笔,一为愉悦身心,二为以画会友,三为宜宾画苑添些新绿,为亲朋好友留点记忆”。以及在寿福庆宴上的发言:“80岁太短,要活到90岁,100岁!10年以后再相会!”好!炫!我们由衷祈祝曹老健康长寿,佳作不断!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鲜荣祖 发表于: 2009-5-27 09:49:52|只看该作者
对老人家的人和画都很敬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6 21:54,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